(二)阅读《核舟记》回答下列问题。
1、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
2、窗上刻的文句出自何处?作者是谁?为什么要刻这些句子?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___苏轼____暗示核舟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的第一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突出_核舟体积之小__
介绍船舱的格局时,依次介绍篛篷、窗、雕栏、刻字,突出核舟景物之多,其目的是显示工艺之精巧。
4、第三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船头,以空间、由主到次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活画出一个不拘于世俗礼法、放浪形骸的和尚形象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用“阅”“执”“抚”“指”“语”等词,刻画了东坡和鲁直的动作和神态,突出了他们神情的专注,关系的亲密,描绘了他们互相切磋、谈论的情形。
6.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7.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8.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符合核舟主题,苏轼是泛舟的主角
9、文章在介绍核舟时,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
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10、文章结尾写“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