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词意思差不多,形容一个人没头没脑,信口开河,什么都不懂。反义词有满腹经纶,博学多才,见多识广。关于词中“四”、“六”的说法不一,个人觉得这个说法比较契合:四指的是四书,六指的是六经。
一、四书
四书说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朱熹将其合编注释,称为四书。
1、《大学》。大学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然后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这个在中国传统儒教文化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
2、《中庸》。中庸讲的是道德标准,全篇把中庸最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自然法则,也是解决问题的最高智慧。其主旨在于修身养性,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方式,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境界。
3、《论语》。既有关于如何做人的,也有治国安邦的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值得工业化时代的教育体系所反思的。
4、《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是其民主思想的精华;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具有仁义礼智的品德。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而仁义的基础是孝悌,孝悌是处理血缘关系的基本规范。
二、六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乐经据说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给弄没了,就成了五经。(具体不在展开说了)
四书五经可以说浓缩了中国儒家的思想,人们必须要遵循其中的教诲,否则便是离经叛道。抛开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其中的精华还是值得后人传承和发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