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洛克比空难制造者,利比亚特工迈格拉希[中间者]。)
(注:本文稿写于去年9月3日,因本地断网,没能发博客。现在互联网恢复,稍作修改后补发此文。)
8月,英国提前释放洛克比空难的凶犯迈格拉希,引起不小的风波。当年的惨剧似乎已远去,但现在又勾起空难家属的心头之痛。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当年那场震惊世界的空难吧。
1988年12月21日的欧洲夜空,美国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从德国法兰克福途径英国伦敦飞往纽约。这架波音744大型喷汽式客机往西北,越过爱尔兰海飞至苏格兰的洛克比镇上空时,一声巨响,突然发生猛烈爆炸。刹那间许多燃烧物从空中直砸地面,引起洛克比镇大火,镇上11人死亡,而飞机上259人全部丧生,其中美国人188人。
不到一年,1989年9月,法国联合航空公司一架DC—10大型客在尼日尔上空发生爆炸,折戟沉沙于撒哈拉大沙漠,机上170人全部遇难,而这次空难与洛克比空难极其相似。
洛克比空难发生后,英美两国宣布成立联合调查团,由英国情报局和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联合行动,负责空难调查和案件侦破。
1988年12月22日黎明,600多名英国警察包围了洛克比地区,详尽地搜寻取证。由于飞机是在9300米高空爆炸,殘体散落面积极广,搜寻人员带着各种仪器和工具对该地区的湖沼、森林、公路等每一寸土地全面仔细搜索。用了一周时间,找到了大部分遇难者的尸体、飞机残骸及大大小小1万8千多件殘片,封存后一律送到英国国防部的5家武器研制所。在那里有一千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投入研究和鉴定,日夜紧张地工作。
他们首先排除了飞机故障和操作造成空难的原因,得出飞机为猛烈爆炸而致解体,事前无任何征兆和未发出任何危险信号的结论。技术人员在一金属殘片上发现了少许痕迹,经鉴定是机体前部行李柜的金属板,上面的痕迹为一种高性能塑料炸弹爆炸后的残留物。专家们辨别出这是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塞姆泰克斯塑料炸弹。这种炸弹有色无味,可躲过机场安检的探嗅器和X光探测仪的检查。问题集中在了是谁将炸弹放上了飞机?
对有能力并惯于实施爆炸袭击的恐怖组织和人员,英美情报机构手中有一长串的黑名单。其中,伊朗支持的恐怖分子、巴勒斯坦的激进组织、日本的赤旗军,意大利黑手党,利比亚恐怖分子都榜上有名。为从中找出洛克比空难的真凶,英美1000多调查人员人在忙碌。
近两年时间里,飞机和人员的残骸、坠落物被反复关上计算机分析鉴定。专家们注意到两个不足一厘米的金属片,一个是在被烧毁的一只皮箱内的一件残破衬衣口袋里,一片是在另一只皮箱中的东芝牌收录机殘体中。鉴定证实它们是集成电路碎片。进一步鉴定确认,是定时炸弹的定时器。定时炸弹就被安放在两只皮箱的收录机和衬衣口袋中,躲过了检查,被放在了炸机最有利的位置。
锲而不舍的技术人员又确认,定时器为瑞士某电子公司制造,在这家公司的销售档案中,利比亚人特别显眼:1985年利比亚人从这家公司购买了22台这种定时器。国际情报显示,1986多哥警方在被捕的利比亚人身上搜出装有这种定时器的塞姆泰克斯炸弹。1988年2月塞内加尔机场也从两名利比亚人身上搜出相同的定时炸弹。
由于利比亚恐怖分子在1986年制造了西柏林夜总会爆炸案,多名美军被炸死。美国迅速作出了反应,出动飞机轰炸了利首都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卡扎菲的官祗,这使利最高领导人卡扎菲险遭厄运,而包括卡的养女在内的40多人死于非命。因此,为报复,利比亚制造空难的嫌疑最大。英美一方面以50万美元悬赏捉拿凶手,一方面在全球范围进行复杂细密的侦破工作。英美两国取得了一些西方国家情报部门的合作,调查涉及了50多个国家,在两年多时间里,调查人员奔走510万公里。取得了1万5千多份证词。拍摄了3万5千多套照片。还动用了高科技手段对各种怀疑对象进行了持续的电话窃听。设在伦敦的调查总指挥部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了分析判断。对所有嫌疑人在怀疑、排除,再怀疑、再排除等极复杂的侦破程序中寻求答案。
一些调查人员在世界各地数以千计的纺织品中大海捞针,竟获成功:查出那件藏有计时装置的残破衬衣布料是地中海岛国马耳他一工厂生产,并在马耳他找出了出售这种衬衣的商店。又查到出售那种皮箱的商店,还查出购此皮箱的人事发前曾住过的某高级旅馆——他们是利比亚航空公司驻马耳他办事处的主任和一名工作人员。前者名叫阿里.穆罕默德.迈格拉希,后者叫拉明.哈里发.弗希迈。两人者是利比亚情报机构人员。同时美国联邦调查局还查获了后者一本日记本,其中一页记有“阿里已收到苏黎世制定时器……,定时炸弹已送上飞法兰克福的班机……。”
据此,侦破人员得出结论,这两名利比亚人是直接制造洛克比悲剧的凶手。经分析,炸弹和定时器由利比亚班机运至马耳他,接收人从商店买来衬衣和皮箱,将两枚炸弹分别装入东芝牌收录机和包在衬衣内,再分别装入两只皮箱。然后,凶手利用航空公司职员的职业之便,在乘客登机之前将放有炸弹的两只皮箱送上103次航班,安放在有利爆炸又不为人注意到的飞机行李柜子里。103航班按时从马耳他飞向了法兰克福,又飞向伦敦。原设定飞机在飞越爱尔兰海时起爆,以使飞机掉进大海而不留痕迹。不料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起爆时间延后了几分钟,爆炸时飞机已越过海面,残骸掉落在洛克比镇,为侦破留下了蛛丝马迹。
至此,英美当局历时1059天,耗资1700万英镑的调查工作终于告一段落,而一场公开围剿利比亚的斗争则拉开了序幕。
1991年11月14日,英美两国宣布上述两人为空难凶手,要求利比亚立即逮捕这两人交英(美)国审判,否则将采取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报复措施。有关文件通过意大利驻利比亚使馆转交给利政府。次日,法国总统密特朗,也在巴黎公布了1989年法航客机在尼日尔爆炸的调查结果,并宣布4名利比亚人涉嫌,要求利政府引渡。利比亚对以上要求均断然拒绝。于是英美等向联合国提案,要求对利议处。
1992年1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定要求利比亚在上术两案中予以合作,但利强硬地拒绝了。1992年3月21日,安理会通过第748号决议对利比亚实施制裁。
对于洛克比空难后的事态发展,我国主流舆论认为,这是西方大国联合征讨长期与西方对峙的利比亚,其原因由来已久:
1969年,青年军官卡扎菲上校发动政变推翻了亲西方的王室政府而掌握了政权。卡扎菲上台后持反西方的激进立场,废除所有与西方国家的签约,把外国银行、保险公司、英国石油公司统统收归国有,没收意大利在利的地产,封闭英美在利的军事基地等。这使西方在利的利益受到严重打击。利与英美等国的冲突不断发生,处于敌对状态。
1981年利比亚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美军战斗机于苏比湾击落2架利战斗机。1984年,利比亚驻英使馆人员开枪打死了在使馆外值勤的一名英国女警察,英利就此断交。1986年利比亚向在地中海上空的美机发射导弹,美机随即袭击利比亚军舰及导弹发射场,美利断交。此间,利比亚群众多次冲击美英使馆被认是受利当局纵容。
我国舆论认为,英美等大动干戈捉拿洛克比空难案的嫌疑犯,是为了整治幕后策划了本案的大鱼。实质是为了修理利比亚,目的是要推翻宿敌卡扎菲。同时,英美等也利用人们对国际恐怖活动的憎恶,为军事打击利比亚,借此师出有名。
1992年3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15理事国投票对英美法三国提出的制裁利比亚提案进行表决。结果,英、美、法、俄罗斯、奥地利、比利时、匈牙利、日本、厄瓜多尔、委内瑞拉赞成,中国、印度、佛得角、摩洛哥、赞比亚弃权,无反对票通过。此748号决议规定:1992年4月15日前利比亚不交出嫌犯,所有国家将对利比亚实行航空封锁、武器禁运和外交制裁,直至交出嫌疑犯。4月15日届临时,决议生效,利比亚飞往国外所有航班均遭各国拦截,全部被迫返航。连埃及、阿尔及尼亚、摩洛哥等穆斯林国家也宣布,取消飞往利比亚的航班。利比亚作为反击,也宣布驱逐英、法、德、意、日等西方外交官。由于遭制裁,利比亚首都已形成抢购和兑换外币风潮,物价上涨,黑市活动加剧。边境上阿拉伯劳工聚集,都盼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许多海湾战争后从海湾国家转入的里的劳工,再次成了国际争端的受害者。不过,一些阿拉伯国家往往网开一面,并未坚决执行748号决议。也有国家视卡扎菲为斗士和英雄,支持其反西方国家的立场。因而,利比亚仍然保持对外的许多关系。
在这之后,利比亚曾一度表示同意合作,逮捕嫌疑犯。但只能交给中立国、阿盟国家或联合国公正审理。其理由是利与英美双方无引渡协议,且按蒙特利尔公约规定,嫌犯所在国也有审判权,另外,国际法院也可审理此案。对此,英美拒绝了。
洛克比空难11年后的1999年,利比亚终于顶不住西方的压力,将英美指认的两名嫌疑人,利比亚特工迈格拉希和弗希迈引渡给(英国)苏格兰检察官。苏格兰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附近一旧军营设置法庭。法庭由三名苏格兰法官主持,采用传统的15人陪审团组成。2000年5月3日正式开庭,庭审历时9个月。共有250多人出庭作证,庭审记录达1万多页,耗资900万美元。2001年1月31日,法庭宣判:迈格拉希有罪,处终身监禁终(无期徒刑)。弗希迈无罪释放。宣判后迈格拉希的律师威廉-泰勒立即提出了上诉。庭审中两被告均称自己无罪,并指认巴勒斯坦“人阵”的两个组织才是真凶。但法庭未予以采信。迈格拉希服刑后不久被改为有期徒刑27年。
通过洛克比空难案的调查和审判,使人看到英美国家刑事调查和侦破能力堪称世界一流。可苏格兰法庭审判程序繁缛和冗长,这是海洋法系讲究客观公正,不惜牺牲效力。对这两被告的判处是英美调查人员在20多个国家访问了15000多名证人,筛检了18批可疑人员后才最终确定的。2002年3月14日,苏格兰上诉法庭驳回迈格拉希的上诉,维持原判。
洛克比空难案宣判后,利比亚外交部宣布尊重法官判决,并希望联合国立即解除对本国的制裁和给予适当补偿。而卡扎菲则指责这是政治审判而非司法,并否认自已与洛克比空难有关系。英美政府则对判决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国际努力的结果,并声明除非利比亚承担因支持恐怖主义而应负的责任,否则制裁不能解除。英法还都提出利比亚须进行经济赔付,英国要求利政府向空难家属作出27亿美元的赔偿。可是,空难的家属却对判决很是不满,认为应重新调查以揪出幕后元凶,并称计划采取集体诉讼方式控告利比亚政府和卡扎菲。
2002年5月28日,利比亚政府向洛克比空难家属的律师表示,原则上同意向罹难家属支付27亿美元赔偿金,同时要求英美解除对其的贸易制裁,及不将其列入资助恐怖主义的国家的黑名单。
2003年12月,萨达姆被美军捕获,一些反美力量服软了。卡扎菲也开始改弦更张,宣布全面放弃核追求,投入美国核保护伞下,对洛克比空难及法航空难立即实行具体赔付。英美对此大加欢迎。在利比亚如数支付了两起空难的赔偿金后,英美与利比亚恢复外交,解除大部分制裁项目,并将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上划除。
今年8月?日,在服刑中迈格希拉被英国司法当局提前释放,此举引起了当年空难的家属的强烈不满和抗议,而利比亚人则如接待英雄般热烈欢迎迈格拉希回国。有舆论认为,英国提前释放迈格拉希的目的,为了与利比亚达成优厚的石油合作协议。可英国和利比亚都声称,这与英国和利比亚双方的石油利益没有关系。英国宣布释放迈格拉希的原因是其患癌症晚期,活不过三个月,因此依英国法律规定,应予以释放。但这事已引起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多方面的不满和猜测,使大家又旧事重提。(2009年9月3日)
(图,遭洛克比空难的这款飞机:波音747—121型大型喷气客机)
(图,洛克比空难现场。)
(图,洛克比空难的飞机残骸。)
(图,迈格拉希[戴白帽者]被提前完成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