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媒体都在报道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因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获此殊荣的还有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作为一名从事通信工作的工程师,我感到十分自豪,虽然高锟院士加入了英国国籍,但他身上流淌的仍然是中国人的血液,他是华人的骄傲,是炎黄子孙的杰出代表。
早在1997年还在学校里学习《光纤通信》这门课程时,授课老师就跟我们讲过高锟先生在光纤通信研究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素有“光纤之父”之称。时过12年,光纤通信在现代通信和互联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光纤到大楼、光纤到户、光纤到桌面的通信组网方式已深入人心,改变了人类沟通的方式,促进了沟通的效率,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位“光纤之父”获此殊荣,实属众望所归,虽然这个殊荣来得有点迟。
素有“光纤之父”之称的华人科学家高锟
高锟其人
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住在法租界。父亲是律师,家境还算富裕。1944年高锟随父移居香港,入读圣约瑟书院,之后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还未有电机工程系,他只好赴英国伦敦大学进修。大学毕业后,他进入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做工程师,后被聘为研究实验室研究员,同时在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65年毕业。从1957年开始,高锟即从事光导纤维在通信领域应用的研究,1966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高锟的设想逐步变成现实,1981年,经过高锟的不懈努力,第一个光纤系统面世。
此后,利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应用越来越广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革命。从此,比人的头发还要细的光纤取代了体积庞大的千百万条铜线,成为传送容量巨大的信息传输管道,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通信模式。
1987年10月,高锟从英国回到香港,并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从1987年到1996年任职期间,他为中文大学网罗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学术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1996年,高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如今,利用多股光纤制作而成的光缆已经铺遍全球,成为互联网、全球通信网络的基石;光纤在医学上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诸如胃镜等内窥镜可以让医生看见患者体内的情况;光纤系统还在工业上获得大量应用,在各类生产制造和机械加工等方面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