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载,马头琴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头琴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看到有人在博客里介绍蒙古之魂--马头琴。却说什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经济建设,打乱了文化建设;延安文艺座谈会彻底打破了旧文化,但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新文化。……文化沙漠化。”这是不能赞同的。因为他所列的优秀曲目否定了他的观点。这些曲目大多是前三十年成果的延续,是健康的。积极的。文化艺术是在继承中发展的,马头琴的演化也是这样。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它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和性格,能演绎悲伤、忧郁、温馨、欢乐等各种情绪。但在我看来,马头琴的音色决定它的情绪主要是深沉的、宽广的、悲情的,听马头琴演奏,常使人有草原伤情,英雄落泪之感慨。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个精彩的马头琴音乐吧。
之一:《马头琴:蒙古族摇篮曲》马头琴与人声呼应,奏出了草原人家的温馨。
下面欣赏一篇美文——唐尧说《梦》:
《梦》之作俺解读是,以马头琴为主导,在节奏很强的电声乐器伴奏下,有呼麦引出了一个《梦》,一个女孩的梦,她夜半起来,看看她所关爱的一把马头琴,可马头琴的琴弦上,尽然爬着一个蜘蛛,这就是女人的“蜘蛛梦”,是喜还是忧?以周公解梦机理是“子宫问题”。俺以为一个女孩家家的应该是“有喜”了,也许这个“喜”就是这把琴主的,一位帅哥,才华横溢。然而,由于帅哥的才艺,这也不得不又被卷入恋爱的“蜘蛛网”之中……
作品在呼麦低音中开始了,往日那番深深情意,有马头琴缓缓拉出,优美而动人,那属于草原蒙古人情怀,然而一声高尖长调划破长空……似裸体式的劲舞,俺以为竞相的开始,往日的情怀却被卷入情感的“蜘蛛网”内,一波接着一波,曲调急促,而且越来越强劲,时而还传来变奏的长调……作品以拉幕形式切展现温馨、蹊跷、角逐……赤裸的劲舞,怪异的舞姿,骄躁的节奏,然而被限定在蜘蛛网内,挣脱不了,且一层层没完没了……最后,在呼麦、长调、马头琴合力结束这个梦,女孩醒来,眼帘出现刚刚发现的那只“蜘蛛”……
作品是杰作!最后的琴,是拉绝了!如此的击打弦、擦跳弦,却在急速节奏中丝毫没有半点混乱与破绽,这演奏技能是绝对的炉火纯青!那千娇百魅,魅力无限的舞姿,令人眼花缭乱,也寓意着这芸芸梦生……真乃,魑魅魍魉,莫能逢之。这舞台背景堪称一绝。然而,作品更是要凸显作为蒙古三宝的,长调、呼麦与马头琴对作品的感染力,尤其是作为马头琴的表现力度。俺是深深被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