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人的本性之一,如同食色,因为人们有信仰冥冥之神,实际他们是对大自然物质的敬畏和兴趣,所以,强调物质决定意识非常符合人的信仰本性,我们从小长大确实是一直输入外界的物质啊,我们才知道什么叫苹果什么是香蕉。
所以说,“物质决定意识”其实和“人之初性本善”一样大白话和简单。但是人类一旦进入成年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就没有原始阶段那么简单了。
其实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脱离人意识的物质,如果有,那也是在上帝那里,科学只不过在与上帝对话。这个世界没有人的意识无法到达的地方,除了在上帝那里,还有一种就是故意隐瞒扭曲事实的人那里。

禅说:树动不是因为风吹动的,那是因为你心动。
西方有一哲学家也有一个故事:三只青蛙蹲在漂在水上树根上,一只青蛙说,是树根在动,另外一只青蛙说是水在动,第三只青蛙说,那是你们的心在动。
牛顿力学中认为是地球引力将经过的陨石吸引到地球上的,当时我们认为原来物质规律是这样,并坚信这是客观规律;爱因斯坦后来认为是因为地球转动造成地球周围时空扭曲后,将陨石吸引到地球上,后者颠覆前者,并且被验证为越来越真。那么到底是什么物质原理让陨石成为地球访客?有不变的物质吗?
强调物质决定意识,会带来很多问题,下面举几个例子:
因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洗脑,以为知识越早学越好,因为他们认为知识像食品一样,是一个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早吃多吃反而应该有益,技多不压身,于是初中就开始学函数等知识,但是他们容易忽视:不同年龄段人的意识对同一个物质理解都不同。少年人接受的函数意识概念和成年人接受的函数意识概念是不同的,而成年人的函数概念意识能够有助于他进行下一步工作或推理。
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这样会导致意识像一个结构性容器,如同女性器官,是处于被动被接受的方式,这种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思想其实抑制了人的意识的主动性,人类历史上哪一次科学进步不是人意识的雄性勃起呢?
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实际上是在压抑人的原始信仰,信仰也是一种欲望,人的欲望是流式的,只要有人存在,欲望不可能被消灭,灭人欲不是真的压抑和消灭人欲,而是应该显式的暴露人欲,让人时刻意识到其存在,而不是隐藏起来。
所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试验性结论:物质决定意识论和明朝理学的压抑人性论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换了一个名词。日本人认为宋崖山之后便无中国,因为他们从宋以后对待人欲望的处理方式与中国走上了分道扬镳不同的道路,日本人对人欲采取了显式暴露开放的态度,包括色情文化都是以法律规范暴露在众目睽睽下。这如同大禹治水,疏导胜于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