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行新疆 之十五 探访阿克苏农一师四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简称农一师,地处塔里木盆地北部,师部设在阿克苏市,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步第五师。农一师辖区有农牧团场17个,30万人口。)
10月13号下午2点半,我从库车坐车到阿克苏。这次到阿克苏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07年我从喀什到库车,途中经过阿克苏是在半夜,没有停留,有所遗憾。第二个原因我前面写过,是因为一位援疆老人,他写了一本叫难忘新疆知青岁月的书,让我对新疆的过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临行前,我在博里给他留言,希望能到他工作过的地方看看,他告诉我一个地名,阿克苏农一师四团,英阿瓦特。
我在心里牢牢记住了英阿瓦特,并决定一定要前往。
从库车到阿克苏只有二百五十多公里,走314国道,塔里木盆地北缘,这一段,正在修建高速公路,有的路段才刚刚填埋完路基,加上南疆本来就干燥,风沙大,车完全是在沙尘中巅簸行驶,速度很慢,到阿克苏天就已经黑了。
我在汽车站附近找到一家环境不错的家庭旅馆,住下来后,马上找旅馆老板娘打听四团的具体位置,聊天中得知,老板娘是湖南彬州人,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来到了阿克苏,在这里结婚生子,她的儿子已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他们在阿克苏一农场买了一百亩地,种植品种为185的纸皮核桃,她说是新疆最好的核桃品种。
我知道农一师四团并不是那位援疆老人最初作为上海知青到新疆开荒垦地的地方,但他告诉我这个地名,必然有他难于忘怀的情结以及对这片土地的思念。而我,此前,只是迷恋新疆独特的地貌和异域的风情,因这本书,让我更多的知道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有来自全国几十万的知青在这里挥洒血汗,奉献了青春和甚至生命,是他们艰辛的付出,才换来今天的一切。
我只想亲自去走一走,去看看如今四团的样子和人们生活的状态,并用相机记录一些真实的场景,让这位老人看看这里几十年后有些什么变化。
到了阿克苏之后,我才知道农一师四团并不在阿克苏,而是在离阿克苏一百多公里和吉尔吉斯斯坦交界的乌什县境内,它是兵团为数不多的国家级边境少数民族贫困团场之一。
旅馆老板娘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去那么偏那么远的地方,我也不解释,只说就是想去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我在阿克苏的汽车南站坐上了到乌什县的车,打算先到乌什县再转车去四团。
乌什位于塔里木盆西北边缘,它不仅仅是边境小县,境内有很多古迹和风景胜地,还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农业很发达,是新疆三大水稻产地之一,作为旅行,本身也是值得一去的,只是我选择了去四团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地方。
沿途中,没有了南疆特有荒凉和干渴,戈壁上的植被多起来,农田也多起来,成片的果林和庄稼,路边是高大挺拨的钻天杨和灌溉的水渠。途中要经过乌什县的好几个乡镇,感觉环境都不错,我有点迫不及待的想到达四团。
乌什县城是一个很美很干净的县城,道路平坦宽阔,人稀少,绿化好,没有高楼也没有很多的汽车尾气。
车到乌什已是中午十二点,从这里到四团还有二十八公里路,所以在乌什我没有时间再作停留,就直奔四团,途中要经过一条河,我不知道这条河叫什么名,便我想,水对南疆来说,是稀缺之物,肯定是因为这河里的水才孕育了这方土地。
没有亲自去之前,新疆兵团这几个字对我来说,很威严,很神秘,一提到它,就让我有些严然起敬的感觉。
几十分钟后,当车停在了一排平房前的场地上,司机告诉我,四团到了。这就是四团?我从窄小的车里走出来,打量着这个熟悉又陌生让我充满无数好奇的地方。原来,这里经过几十年的寅变和发展,四团也渐渐集镇化了,外在看起来和乌什县的其它乡镇并无区别。
实在想象不出,几十年前,建设兵团满怀热情,在这片贫脊荒凉的土地上开垦时是什么场景,什么样子。
下车后,已是一点多钟,忽明忽暗的阳光晒射而来,我独自漫步在这个叫四团的小集镇,这个不足万人的小镇上,无车水马龙,无人声沸腾,有很多低矮灰尘仆仆的平房,也有机关、医院、银行、邮政、商店、学校、农贸市场都不缺少。
四团的确很小,就是一个井字形的四条路,一片是生活区,一片是办公区,老平房有些破旧杂乱,新修的住宅楼现代时尚,学校操场上也用上了健身器材,路中间的空地上,晒满了金黄色的玉米,路边垂柳青青,花坛里红的黄的花开的正盛,让这个小集镇充满了生机和力量。
但它还是太小,不足半个小时,就逛完了一圈。
怎样才能更深入一些呢。我决定走进一户民房,去拜访这户人家,我想看看他们如今的生活状况。
在一片旧的平房居民区里,我发现了一位老人,他独自坐在自家门前的椅子上晒太阳,我走上前去和他打招呼,他抬手预示我过去坐,说话有些口齿不清。
听到有说话的声音,老人的老伴从房里走出来,说老人中风了,身体有一半基本不能动弹。在聊天中得知,这一对老人,都是四川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援疆来到这里,已在这里风风雨雨生活了几十年。我问她还想不想回老家,她说老了,走不动了,也在这里生活习惯了,不会再回去。
周围一些老邻居,看到来了一位异地客人,纷纷围了过来,好奇的问我为什么这么老大远的从湖北来到四团,是不是有什么亲戚在这里,我给他们讲了难忘知青岁月这本书和有关这本书的作者,他们问我知不知道写这本书的作者叫什么名,我说我不知道,但我就是想来这里看看。
无法和他们聊的太深,也许我的来访,已唤起了他们对那段岁月的回忆,也许他们很想知道,那些来到这里又走出去的援疆者,他们现在过的好不好。
低矮的平房,用木板围着的一圈栅栏,栅栏里喂养的几只老母鸡,栅栏外,种有几钵绿色植物,房子后面,还有几块种着青菜的菜地,葡萄架。这就是一户普通人家的平淡而真实生活。
从这户人家出来,不知为什么,我的心情很复杂。
想想这两位老人,虽然看起来很乐观,也许内心还有一个让他们魂牵梦绕的家乡,只是回不去了,他们这就样背井离乡一辈子,在这里扎根生息,奉献了一生,而最终只能病老他乡,叶落归根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也只因我是湖北人,离四川近,他们象是盼到了来自家乡的亲人,聊起天来,显得特别高兴和激动。
来到这里,心里一直惦记着一件事,我包里背着几大盒特意从家里带来的文具,这些文具,已背在我肩上,从北疆背到了南疆,行程上万公里,出发之前,我就发誓,一定要把这些礼物送给四团的孩子们。
经过几十年的耕耘和建设,看得出来,四团一定有了飞跃的发展和变化。
下午了,正好碰到学校的孩子们去上学,到底是兵团建设者们的后代,他们穿着统一的校服,说说笑笑,一群一群的走在一起,很快乐,也很有朝气。
他们从我身边经过,我叫住他们,从包里拿出文具,笔、削笔刀、橡皮擦、好看的便利贴,一人送一样,直到送完为止。
孩子们意外收到小礼物,很高兴,都对我说谢谢。
我知道,他们并不是山区那些特别贫困的孩子,他们的学校建设的也非常漂亮,但是,我必须这样做,我甚至觉得我是受于重托,替那位知青老人来看望他们的,来送孩子们礼物的。
礼物并不珍贵,但沉甸甸的,我一路背了二十多天,代表的只是一份来自远方的祝福和心意,也是对写《难忘新疆知青岁月》作者本人的敬重。
又绕着四团转了一圈,停停走走的拍了些照片,几个小时一晃而过,才想起肚子饿的已咕咕叫,便走进一家维族面馆吃了一盘8块钱的炒面,虽然里面的肉不多,但这是我来新疆吃的最便宜的一份炒面。
时间已不早,该往回赶了,万里迢迢,来这里一躺,我觉得很值得,也是这次新疆之行最有意义的一段行程。
车站对面,就是四团的农贸市场,市场周围,有一些小摊点和商店,不少人集聚在这里,很热闹。当我用相机对准这些长像如俄罗斯血统的本地人时,他们都主动和我打招呼,故意在我镜头里扮鬼脸。
在之前,我一直认为英阿瓦特就是四团,四团就是英阿瓦特,实际上,四团是一个独立的单位,英阿瓦特是乌什县的一个镇,紧邻四团,离四团不到一公里路,它们有点唇齿相依的关系。
下午四五点,我离开四团,在返回的途中,我徒步走了很长一段路,看到公路两边那些被开垦过来的良田里,种着大片的白菜,红辣椒,土豆,秋小麦,核桃树……四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里的丰盛绝对不同于内地,这良田万亩的背后,不知道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走着走着我在想,几十年前,这里又是些什么样的呢,如果没有建设兵团的辛苦付出,这里现在又是什么样的呢。
回到阿克苏的旅馆,已是晚上七八点。
在旅馆老板娘的介绍下,我到附近的农贸批发市场买了一些葡萄干、八达木、果脯,准备寄回家。第二天,我又让老板娘的爱人从他自家的农场给我带来一些核桃,我把这些东西全部打包送到托运部,然后又坐车在阿克苏逛了一圈。
中午十二点,我离开阿克苏,前往下一目的地——沙雅。
我在四团吃的一盘8块钱的炒面
我在阿克苏吃的一份18块钱的拌面
前往乌什县的路
乌什县街景
乌什县汽车站
前往四团经过的一条河
四团的商住楼
四团的平房
四团一角
孩子们拿到我送的笔
援疆的四川老人
机关
学校旁的健身器材
菜地
新修的楼房
农贸市场
巴扎
烧烤
卖馕的女子
白菜
收土豆
秋小麦
羊群
辣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