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雍正皇帝》中的乔引娣 雍正皇帝 二月河 小说

二月河《雍正皇帝》中的乔引娣 雍正皇帝 二月河 小说

乔引娣本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子,却因卷入了皇家的恩怨使她的人生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她出生在山西定襄太行山里,家境贫困,是典型的种田人家,当地的农民就靠着老天爷赏口饭吃,而老天爷大部分时间都不赏脸,三天旱,俩天涝,旱涝不均,所以能吃上饱饭的人家没有几家,大部分人家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有的人家甚至还得靠着吃树皮和草根果腹,引娣就是从这种苦日子里熬出来的,她家里有父母和一个比她小几岁的弟弟,康熙六十年山西大旱,寸草不生,饿殍遍地,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被饿死的人,有的人家甚至一家都被饿死了,乔引娣家也是一样,家无隔宿之粮,就连草根树皮都快吃不上了,本来朝廷已经蠲免了山西的通省钱粮,可是山西巡抚诺敏却因为欠国库的银子,朝廷限他到期还清,他就狗急跳墙的勒令山西的百姓替他还钱,把朝廷蠲免的赋税又加了俩成,向百姓强行摊派,这可苦了山西的老百姓,本来就因为大旱颗粒无收,这一下更是把他们推进了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有的百姓走投无路,便卖儿卖女,第一是能卖几两银子,第二是能为家里省一口饭吃,第三也是能让孩子不再跟着受苦饿肚子,让他们寻一条活路,所以自从旱灾以后这一股卖儿卖女之风大为盛行,许多人贩子都到山西来买人口,许多穷人家的孩子就是这样被卖了的。

乔引娣也是这样被卖了的,买他的人自称是从江南来的,是苏州织造府的人,来山西卖女孩子绣花的,绣好后,当成贡品送进宫的,不但包吃包住,学成后,每月还有半两银子的工钱,引娣的父母就动了心,把引娣以十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那个从江南来的人,引娣就这样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亲人,那年她只有十四五岁,她跟着那个自称是苏州织造府的人还有他买的别的女孩子们一起来到了苏州,到了苏州后她们这些被买来的女孩子被安置在一间小阁楼上住,每天有人会来给她们送饭菜,奇怪的是并没有人来教她们纺织绣花,到是有人来教她们弹琴唱曲,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日子久了,引娣难免心里生疑,她和一个来送饭的老妈子吴妈颇为投缘。

有一天吴妈悄悄告诉她,这里是一家名叫春香阁的妓院租的房子,买她的人是一个人贩子,他专门为妓院去买女孩子,买来后先教她们弹琴唱曲,出师后,就逼着她们去接客,吴妈还告诉她,因为引娣聪明,学的快,所以他们准备再过几天就让她接客,引娣一听顿觉五雷轰顶,一时惊呆的说不出话,只听吴妈接着说道,引娣,你和我从前死掉的一个女儿长的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所以我一见你就觉得和你很投缘,我不忍心眼睁睁的看着你跳进火坑,所以才悄悄的告诉你,你快逃出这个火坑吧,引娣对吴妈真是感激涕零,当晚便趁人不备偷偷的逃跑了,她不敢走大路,怕那些人会追上来,就拣小路走,昼夜赶路,好不容易才走到娘子关,又赶上下大雪,因为避雪,所以宿在山神庙,却因为又冷又饿而昏倒在庙中。

正好赶上回京奔丧的大将军王允禵路过,允禵是康熙的第十四子,德贵妃乌雅氏所生,天资聪颖,文武双全,尤擅长于兵事,康熙五十四年被派往西北,封为大将军王,是雍正一奶同胞的亲兄弟,雍正即位后,命他回京奔丧,只许他带二十名侍卫,而且又派了两个内务府的笔帖式蔡怀玺和钱蕴斗名为护送实为押送的人跟随,允禵昼夜赶路,因为错过了驿站,就夜宿在山神庙,恰巧碰上被冻的奄奄一息的引娣,允禵命人给她灌下一碗鹿肉汤,救了她的命,允禵本想将她带回京,在王府里做一个丫鬟,又一想自己前途未卜,回京以后祸福难测,既然现在救了她,就不能在日后害了她,于是就送给了她一些盘缠,还有一把金瓜子,引娣对这位恩公虽然感激的五体投地,但是她并不知道允禵的真实身份,不过她看到当地驿丞带人抬着八人大轿来接允禵,心里暗自猜想允禵是一位大官,在允禵上轿前,引娣跪在雪地上给他磕头送行,允禵望着引娣那张被雪水洗过的脸庞,一张清秀的瓜子脸,俩道新月般的眉毛,一对杏核眼黑白分明,水灵灵的,十分有神,挺翘的鼻梁下面,是两片红滟滟的嘴唇,乌鸦一般的黑发,被雪水洗过的粉嫩嫩的脸颊,真是深山出俊鸟,没想到在这样的穷山僻壤里还会有这样的美人坯子,令在宫里和王府里看惯了标致女人的十四阿哥允禵也不禁怦然心动,不过这也是一瞬间的事情,允禵转瞬间便想到当前的政治局势。

允禵上轿之后对引娣说道,带上我给你的盘缠,回家去吧,引娣说道,请恩公赐下姓名,我好在家里供上你的长生牌位,允禵淡淡一笑说道,不用,便命起轿,引娣站在雪地上呆呆的望着允禵等一行人远去,知道看不见了才转身离开,从此引娣在心里便深深的烙下了这位年轻英俊的恩公的影子,那承想,造化弄人,阴差阳错,引娣命中注定要和皇家纠缠在一起,她在过娘子关的时候,被守关的兵士搜到了允禵送给她的哪些银子和金瓜子,守关的兵士见她衣衫褴褛,且又是一个孤身的女子,便怀疑这些银子和金瓜子来历不正,要没收,实际这也是诺敏造的孽,因为朝廷逼他赶快还清所欠的银子,他就强行摊派在下层官员的头上,规定某人必须交纳多少银子,娘子关也接到了诺敏强行摊派的公文,所以才会这么不择手段的敛财,引娣的盘缠被没收后,走投无路,幸亏天无绝人之路,她又遇到了从京里去西北劳军的钦差田文镜,田文镜在听过引娣的述说后,勃然大怒,当即决定去找娘子关总兵理论,谁知那个总兵不但拒不承认没收过银子,还说引娣诬告,田文镜一怒之下,封锁了娘子关的全部账目,详细查账,结果一查之下才发现漏洞百出,顺藤摸瓜又查出了山西巡抚诺敏借富商的银子冒充藩库里的银子欺君罔上的大案,这一个大案牵扯了山西半省以上的官员,惊动了皇上,派出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彻查此案,将一干人证带往北京审理,引娣作为重要人证被带到京城,历时半年这个案子才告一段落,最终诺敏畏罪上吊自杀,其余官员获罪的获罪,罢免的罢免,回家的回家,案子审结后,引娣的东西也被发还了。

这时已是雍正二年的春天,田文镜因为此次立了大功,晋升为河南巡抚,他念及和引娣是患难之交,想收留她,但是十四阿哥允禵却打发人来,让引娣去他的府里,引娣因为感谢他的救命之恩,便去了,不久便做了允禵的侍妾,二人情投意合,十分恩爱,不想好景不长,就在引娣去允禵的府里几个月后,太后忽然驾薨,雍正便以太后驾薨允禵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由,罚他到遵化去守康熙的景陵,允禵便带着引娣去看守皇陵了,在遵化守皇陵的这一段日子里,允禵无所事事,每天便教引娣弹琴下棋写字画画,引娣本就聪明伶俐,天分极高,又加上允禵的细心调教,不到三年的时间,引娣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但如此,她在这三年间还读了不少书,大大增长了见识,可是他们这种平静的日子在第三年却又被打破了,雍正突然下诏将所有守陵的太监宫女全部调换,引娣就这样离开了允禵,她永远都不会忘记和允禵分别的那一天,天下着蒙蒙的细雨,马陵峪总兵范时铎带人来到景陵,说奉皇上圣旨,将景陵四十八名宫女太监全部带走,押解回京,这一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打在引娣和允禵的头上,把他们震蒙了,好半天允禵才反应过来,对范时铎说道,别的宫女和太监我不管,你要带走你就都带走,你把乔引娣给我留下来,范时铎看见允禵这个样子也觉得可怜和不忍,可是圣旨上写的第一个就是乔引娣,他也无可奈何,乔引娣知道此时求也无益,已经非走不可了,这么一想,她到冷静下来,看到允禵还想和范时铎说什么,她便说道,十四爷,他只不过是一个提线木偶,不要求他,我们就要分别了,您操琴,我再给您唱一曲吧,允禵哽咽着说道,好,引娣便在雨中给允禵唱了一首点绛唇,唱完后,引娣便跟着范时铎头也不回的走了,允禵看见引娣在凄风苦雨中越走越远,直至渐渐消失,忍不住像野兽受伤时的狂吼了一声,把手中价值连城的古琴高高举起,摔的粉碎,就这样引娣和别的宫女太监一起被押回了京城。

其实引娣在离开允禵时就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不过见到雍正后,雍正倒也没有怎样难为她,只是问了几句关于她家乡父母的闲话,便叫她下去,和允禵有关的事情一字未提,引娣被安排在露华楼里居住,雍正还给她安排了一个伺候她的小太监,秦媚媚,第二天引娣在养心殿又见到了雍正,引娣还和昨天一样,见到雍正并不行礼,只是傲然挺立的站着,雍正也不以为意,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从明天起,你便来养心殿伺候,引娣听完雍正说的话后,反问道,皇上,你将我从十四爷那里夺来,就是为了伺候你,难道你不怕我犯下弑君之罪吗?雍正哈哈大笑说道,朕富有四海,贵为天子,抚育万民,难道还不能感化你一个女子,朕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让你了解朕是什么样的人,让你以后出去替朕说句公道话,你好生在朕身边当几年差,朕便放你出宫,如果你想自寻短见,朕便下旨赐死允禵,引娣听到雍正这句话,惊的目瞪口呆,她万万没想到,雍正一眼便看出了她心里的念头,而且还以允禵的性命相要挟,她不敢确定雍正说的话是真是假,但是她宁可信岂有不可信其无,她想自己一死不足惜,如果连累了她的恩人同时也是她所爱的十四爷,那她的罪过就大了,为了允禵她只能暂时忍下来,引娣刚进宫的时候对雍正是敷衍,是委曲求全,是迫不得已,是无可奈何,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

她对雍正的感情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她从前听多了允禵对雍正的评价,什么贪酒好色,荒淫无道,刻薄成性,残忍狠毒,所以她刚来的时候对雍正戒心十足,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日子久了,她看到雍正十分勤政爱民,对女色也不上心,因为信佛的缘故平常滴酒不沾,只有过年过节给大臣赐宴的时候才喝几杯,平常日子用膳极为简朴,通过这些日常的点点滴滴,引娣渐渐的转变了对雍正的态度,她对雍正的态度从憎恨变为理解,从理解变为同情,从同情变为怜悯,后来演变的她自己都说不清是什么感情了,她只是明白一点,那就是这个中年皇帝在她的心中越来越重要,她现在想起允禵的时候越来越少,在她的心目中雍正逐渐的取代了允禵的位置,当然她有时还会想起允禵,但是就像是想起一个老朋友一般,当年的那份感情在渐渐的消失,雍正对引娣十分好,很关心她的饮食起居,心情好坏,而且从不勉强她做任何不愿做的事,对她很尊重,从来没有半句涉及淫邪之语,就像一个温厚和平的大哥哥一样,默默的关心着她,仿佛她只要在他的身边,他就很满足了,他们关系的转变发生在十三爷死的那天晚上,因为最心爱的十三弟死了,雍正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所以感情变得十分脆弱,终于和引娣突破了那一道最后的底线,引娣对雍正也是半推半就的,因为这是她已经喜欢上了,不,准确一点的说应该是爱上了这个皇帝,这一晚过后的第二天,雍正就封引娣为贤嫔,移居储秀宫,从此引娣的身份便飞黄腾达起来。

次年晋升为宜妃,第三年进位贵妃,这时引娣进宫已经六年了,当了三年的宫女,又当了三年的嫔妃,引娣在二十四岁的时候为雍正生下了一个阿哥,这一年是雍正九年,雍正五十四岁,老来得子,自是十分欢喜,况且雍正子息原本就不多,比起康熙来差远了,康熙一共有二十四个儿子,雍正却只有十一个阿哥,还有七个夭折了,活下来的只有三阿哥弘时,四阿哥弘历,五阿哥弘昼,还有引娣为他生下的十一阿哥弘睿,弘时因为谋害弘历,后来被雍正赐死,这样一来雍正的子息又少了一个,膝下更加荒凉,在引娣生下阿哥的第二年,雍正的元配皇后乌拉那拉氏又因病身亡,后宫无主,雍正将已经为他生下儿子的引娣晋升为皇贵妃,主持后宫,引娣现在已经搬进翊坤宫,随着地位越来越尊贵,伺候她的宫女太监也由原来的二十名增加到今天的四十名,而且这些宫女太监吃的穿的用的还有每月的月例都是由宫中支付,引娣现在每月的月例也有一千两银子,一年下来也有一万二千两银子的收入,这还不算雍正每年额外的赏赐,而且引娣的这些月例又完全花不着,几年下来,也积攒了几万两银子,因为她用膳有御膳房按份例进呈,穿的带的有内务府按时供奉,每年按身份做多少衣服都是定例,用的一切胭脂水粉头油首饰和一应日常用度都有内务府打理,随着身份的尊贵,引娣的日子越发的养尊处优起来,这使她更加的思念她家乡的父母亲人。

自从引娣在后宫里有了位份之后,雍正便派人去山西找她的父母,那承想引娣的父母在引娣离开家后不久,因为贫困就出外逃荒去了,雍正下旨命山西布政使喀尔吉善暗地查访,这个喀尔吉善是一个很能钻营的人,自从知道了皇帝在山西还有这一门亲戚的时候,他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他这一找便是三年,竟然在山西找到了十多家的定襄乔家,这些家都是有一个叫乔引娣的失踪离散的女儿,他每找到一家,便叫家奴通过内务府呈报给乔娘娘,引娣知道这些人家都是穷苦人家,她也是经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所以刚开始她还每家都周济一些银两,可到后来,她被层出不穷的娘家吓怕了,再也不敢施舍银子了,也不敢鼓励喀尔吉善再找下去了,可是这个喀尔吉善比她还锲而不舍,自从知道引娣升了妃以后,他找的是更加卖力了。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雍正十年时喀尔吉善终于在大同的一个穷山沟里找到了引娣的家人,引娣的父亲乔本山已于五年前过世了,只有引娣的母亲乔何氏和她弟弟一起生活,引娣离开家这么多年,一直杳无音讯,她母亲早已不抱着希望和她团聚了,没想到喜从天降,不但知道女儿还活着,并且还在宫中做了贵妃娘娘,喀尔吉善安车蒲轮的送这位皇贵妃的母亲进京,雍正早已在离畅春园不远的地方赐了一所宅子,以便引娣回家省亲,又命内务府派了几十个仆人过去伺候,又追封引娣的父亲为承恩公,爵位由引娣的弟弟继承,引娣的弟弟本来只有一个小名,现在因为托了姐姐的福做了官,再用小名显然不合适,于是引娣便给她弟弟改了一个名字,叫做乔念勤,意思是让他不忘本,知道珍惜现在的福分,引娣的母亲也成为一品诰命夫人了,每年拿着朝廷发的俸禄,也有几千两银子的收入,现在这个老太太也享了清福了,住的是高墙大院,清堂瓦舍,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又有几十个丫头仆妇老妈子服侍,洗衣做饭打扫不用她动一根手指头,不过她心里还是有一件事让她一直放心不下,那就是儿子今年都二十岁了,可是到现在还没娶上一房媳妇,一般乡下地方结婚都早,十五六岁就结婚了,最晚不过十七八岁,有的成亲早的,二十岁的人孩子都满地跑了,可是从前家里穷呀,给儿子娶不上媳妇,现在今非昔比了,自然要赶紧给儿子娶上一房好媳妇,再生个孙子,自己这一辈子也就心满意足了,所以她就趁着引娣回家省亲的时候对引娣说了,引娣一听当然赞成,她也觉得该给弟弟娶个媳妇了,一来自己在宫里不能常在母亲身边尽孝,有个弟媳能在母亲跟前尽孝,她当然求之不得,二来弟弟也老大不小了,论理早就该成亲了,从前因为家里太穷,才耽误到今天,弟弟可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将来乔家还靠着他传宗接代呢,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件事自然是越快越好,不过该给弟弟找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呢,引娣不由犯了踌躇,引娣首先否定了官宦人家的姑娘,因为自己家出身贫苦,找个官宦人家的姑娘怕是合不来,而且引娣在皇宫里这几年,看多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政局变幻莫测,官场浮沉,她不愿和当官的有所牵连,思来想去,觉得找一个本分的殷实人家的姑娘最好,不过最重要的是姑娘本人要好,要勤劳善良孝顺,温柔贤惠,伺候婆婆,辅助丈夫,勤俭持家,引娣命内务府的一名管事的细细查访,如果有合适的姑娘一定要禀报与她。

过了一段时间,管事的向她禀报说,在城东找到了一个符合娘娘要求的人家,这家人口简单,只有老夫妻俩和一个女儿,这女孩今年十八岁,名叫芳兰,长的虽不十分标致,却也端庄秀丽,最主要的是孝顺勤俭,在家里侍亲至孝,而且人也贤惠善良,而且纺织女红家务等样样精通,街坊邻居无不交口称赞,这是她的画像,管事的边说边把画像呈上来,引娣展开一看,这姑娘虽算不上很漂亮,却是满脸的福相,一看就知道是一个三从四德的人,于是引娣又把这画像和这姑娘的生辰八字命人送给她娘看,她娘看了也十分满意,于是这门亲事就定下来了,过了几个月,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便娶过了门,过门第二年便给乔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乔老太太整天乐的合不拢嘴,儿子媳妇都孝顺,现在又有了孙子,老太太真是有晚福啊,引娣看着家里喜事连连,也是从心眼里高兴,可是就在这时候,宫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宝亲王弘历忽染恶疾,不治而亡,这对于每个人来说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尤其是对雍正,雍正在赐死弘时后,就痛心不已,而弘历对他也可以说是对大清朝更是意义重大,在康熙活着的时候就看好了弘历是大清朝未来的继承人,雍正也是把他看做将来能推行自己新政的接班人,在赐死弘时后,更加倚重他,将他当作自己的左膀右臂,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己又一次的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使雍正大病了一场,病好后,雍正决定立引娣所生的十一阿哥弘睿为皇储,雍正一共有十一个儿子,九个已经死了,剩下的只有五阿哥弘昼,和引娣生的十一阿哥弘睿,弘昼的生母耿氏是个低等嫔妃,弘昼平常又不修边幅,整日不是养鸟斗蛐蛐,就是和和尚道士混在一起,还为自己活出丧过三次,或许这是他的韬光养晦之法,但是朝野上下却对他颇有微词,雍正也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他想弘昼就算是为了韬光养晦,但是时间长了,也难免移了性情,还有就是恐怕大臣们看惯了他的这个样子,日后就算他登基做了皇帝,对他也尊敬不起来,而引娣生的十一阿哥弘睿呢,虽然只有三岁,却天资聪颖,逗人喜爱,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般,而且引娣的娘家出身寒门,在官场上和任何人都没有牵扯,她弟弟也只给了一个虚衔,没有实权,况且引娣的弟弟是个本分的庄稼人,虽然封他做承恩公,托他姐姐的福做了官,但他很少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这样也可避免了外戚干政的隐忧,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雍正对引娣的宠爱,爱屋及乌,再加上是老年得子,由于以上的种种因素,雍正最终决定将弘睿立为皇储,但是从康熙那里传下规矩,不能正式立储,只能把选好的皇储写在圣旨里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面,等老皇上驾崩后,大臣们才能取下圣旨宣读。

雍正在雍正十一年正式册立引娣为皇后,这其实就是在变相的立皇储,因为按照清朝子以母贵的家法,母亲的地位越高儿子就越有希望被立为皇储,雍正立引娣为皇后就是暗示大臣们谁是皇储,并且在册封大典后,将十一阿哥弘睿的名字也改为弘历,改名的原因,第一是纪念死去的弘历,第二是希望他长大了能像他死去的哥哥一样出类拔萃,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这个名字向大家宣示他将会取代弘历的位置,雍正十一年秋高气爽的时候举行了隆重的册立皇后的册封大典,引娣和雍正并排坐在太和殿里接受群臣的朝拜,大典结束后,引娣又在后宫里接受了众嫔妃和命妇们的朝贺,引娣这一天像在梦里一般,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她从一个穷山僻壤的贫穷人家的女孩子,竟然麻雀变凤凰,一跃飞上枝头成了大清国的一国之母,这是她从前做梦也不敢梦到的事情,这也是全天下的女人都梦想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女人最高的荣耀,对于引娣来说怎么不像是在梦里,引娣被立为皇后之后不久,雍正就叫她学习着如何处理政务,按清宫的祖制家法后宫是不得干政的,但是雍正叫引娣学习处理政务,却也是不得已的,因为他另有苦衷,这份苦衷他又不便明说,第一个理由是雍正觉着自己的身体是越来越衰弱了,特别是弘历的猝死对他的打击很大,不仅影响了他身体的健康,也严重的损害了他的精神,虽说有大臣们帮他处理政务,可是有些事终究放心不下让大臣们处理,于是他就想让他最信得过的引娣慢慢的学着帮他处理一些政事,来减轻他的负担,其二是有一个更深层的理由,那就是他想如果自己死得早,即位的新皇帝过于年幼,无法亲政,会让有些觊觎大位的人有可乘之机,幸好当年和他争夺帝位的那些兄弟基本都死绝了,大阿哥被圈禁十多年后疯癫而亡,二阿哥也在雍正二年就去世了,三阿哥也被他罢黜,交由内务府管理,八阿哥和九阿哥都已经死了,当年胆大包天的十阿哥现在也被吓怕了,还剩下一个守皇陵的十四阿哥允禵,也等于是一个活死人了,但是通过康熙朝的九王夺嫡的惨痛教训,他日后再也不会立什么摄政王来辅佐幼主了,清初的多尔衮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这位皇父摄政王不是就差一点就夺了侄子顺治的皇位,而让辅臣辅政也有弊端,康熙初年的鳌拜不就是一个最鲜明的教训吗,而且现在和清朝初期的政治格局也大不一样了,清初辅政的多尔衮也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也罢,都是满人,而现在设置了军机处,满汉大臣都有,如果幼主继位,让军机处辅政,与祖制不符,可是抛开军机处,全都让满人辅政又要打破现在的政治平衡,势必会引起满汉矛盾,所以雍正左思右想之下,才想让引娣帮他处理国家大事,而且雍正还有更深一层的想法,他害怕如果自己驾崩的早,新君年幼,难免有权臣欺主,主少国疑,恐怕会出乱子,而让他最信的过的就是引娣,所以他想让引娣日后垂帘听政。

还有一点那就是引娣的家里人少,不会有外戚专权乱政的事情发生,况且未来继位的新君又是引娣的独生子,不会有篡权的隐忧,引娣从被立为皇后不久,就开始跟着雍正学习处理国家大事,引娣本就聪明,又加上这么多年在雍正的身边耳濡目染,所以她对政治并不陌生,过了一段时间,雍正渐渐的就把一些不太重要的奏折交由她批复,引娣刚开始批阅奏折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先是听听雍正的意见,自己也要反复斟酌才敢下笔,后来逐渐的习惯了,处理起政事来,也就得心应手了,再到后来,雍正接见大臣的时候也让引娣去旁听,每当这种时候引娣就坐在雍正的龙椅后面,垂着帘子,刚开始的时候引娣只听不说话,到后来,也慢慢的问大臣们一些她不明白的事情了,大臣们开始的时候,对于后宫干政很不满,也很不习惯,可是日子长了才发现这位皇后娘娘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虽然是个女流之辈,但是处理起事务来却刚毅果决,很有魄力,也很精明,大家不由对她刮目相看,再也不敢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了,大臣们一致公认皇后娘娘是一位女中豪杰,对她钦佩不已,就这样她终于靠着自己的能力和雍正在背后全力的支持,在朝野中一点一点的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就这样雍正煞费苦心的为引娣铺平了日后垂帘听政的道路,
我很喜欢雍正皇帝中乔引娣这个人物,但是不喜欢她在原著中的身份,二月河竟然将她写成雍正的私生女,这个结果太可怕了,也太可悲了,我也不喜欢原著中的结局,引娣和雍正竟然双双殉情而死,真是令人心碎,我也不喜欢电视剧里演的结局,我觉得电视剧里的结局还不如书里的呢,最起码书里他们还能死在一起,可是剧中演的却是他们俩永远的阴阳两隔了,这让我比看原著的时候还痛心,不过无论原著也好电视剧也罢,雍乔恋都是悲剧,不过我却深深地被这段恋情所感动,我喜欢雍正的铁汉柔情,更喜欢引娣的淳朴善良,所以我想将他们的恋情改编一下,有一个不那么让人难过比较温馨的结局,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基本是根据原著写的,后面的部分是我想象的,在这里引娣和雍正不再是父女,他们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引娣的母亲也不姓黑,我改成姓何,她也不叫小福,这样她就和雍正毫无关系了,还有就是在原著里引娣有一个哥哥,我在这里改为是她弟弟,这篇文章只是我杜撰的一个小小的故事,完成我梦想中的愿望,是我自娱自乐的,文采不好,可我已经尽力了,希望看到它的朋友们不要嘲笑,不值一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25810.html

更多阅读

缥缈孤鸿影痴情小儿郎——评《火帅》中的潘少春上 潘少春

缥缈孤鸿影 痴情小儿郎——评《火帅》中的潘少春(上)(一)一直到第九集,少春的出场都很少,令我可以放心地在二倍快进状态下研读字幕,看一出哑剧。记得有冰迷曾经说过实在受不了《火帅》中七大姑八大婆的聒噪,恨不能冲进电视里给她们每个人的

《红楼梦》中的神瑛侍者真的是贾宝玉吗? 贾宝玉 神瑛侍者

《红楼梦》中的神瑛侍者真的是贾宝玉吗?多年以来,《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前世一直是团大疑云,一直未能取得确切的看法,神瑛侍者?顽石?还是都是?他们又是什么关系?其实主要原因是未能破解《红楼梦》的大谜底,这当然是因为曹公手法的高超所致

声明:《二月河《雍正皇帝》中的乔引娣 雍正皇帝 二月河 小说》为网友春在无人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