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基督教有关的几部电影 基督教电影天堂与地狱

<,魔法圣婴>

与基督教有关的几部电影 基督教电影天堂与地狱

彼得格林纳威的才华在《枕边书》和《厨师窃贼他的太太和他的情人》里已经让我们见识过了,我尤其觉得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应该属于最广受争议的《魔法圣婴》。对于广大乐天知命的中国观众来说把《魔法圣婴》列为禁片实在是令人费解,但是当欧洲这个经历了文艺复兴和法国大革命以及工业革命的洗礼把自由民主作为基本价值的人们来说,《魔法圣婴》仍然使他们不能接受。

整个影片始终是以一种舞台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伴随着歌剧般的潜吟低唱,气氛笼罩在阴森的末日审判当中,片中的主人公是圣婴所谓的母亲,实际上是圣婴的姐姐,而圣婴真正的母亲却因为丑陋而不见天日,主人公为了得到权力谎称自己是圣婴的母亲,而且自己是处女怀孕,由此伴随着一系列的谎言,愚昧,迷信,贪婪,人类的历史由此展开,在影片的结尾,所有的演员向观众谢幕,而主人公和圣婴一个被轮奸致死,一个则为信徒们分尸而死。上帝亲手导演的这出戏终于拉下了帷幕。

影片对基督教的暗示不言自明,不仅有对教会的讽刺而且作为总导演的上帝仿佛比片中愚昧的演员更充满了邪恶。影片对人性恶以及世界的荒谬的揭露血淋淋的刺痛了欧重人最后一根敏感的神经。

《基督最后的诱惑》

基督教好像给人的感觉很脆弱,好像贾府里的林黛玉很容易受到伤害,这大概源于基督本人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这回马丁斯克塞斯将希腊作家尼科斯,卡赞察斯基的小说搬上了银幕,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和剧组都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以致罗伯特,德尼罗不得不放弃了扮演耶稣。

片中的耶稣简直就是一个窝囊废,做事总是忧疑不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还总是间歇性的出现妄想症,根本分不清哪个是上帝的启示哪个是撒旦的诱惑,倒是门徒犹大英武果敢,始终在耶稣身边帮助他指明方向,到最后犹大应耶稣的请求出卖自己,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救世主,而当他被钉上十字架后他又开始埋怨上帝将他弃之不顾,当他在绝望之际时天使(撒旦的化身)引领着他走下了十字架,开始了凡人的生活,他于是和抹大拉的玛丽亚结了婚,在玛丽亚死后,他又和两名女性结婚并且转眼间别时君未婚,儿女忽成行,突然有一天耶稣无意间在街上听见一个人在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讲什么耶稣复活,拯救世界等等,原来这个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保罗,耶稣于是不由分说当面指斥保罗的谎言,并且告诉他自己就是耶稣,根本没有什么复活,保罗便马上将耶稣拉到一边告诉他知道他就是耶稣,但是现在只有这些谎言才能救大家,因为大家需要这样的神话,并且劝他最好赶紧走人,别妨碍他布道(说到这里颇有一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里《宗教大法官》的意味)。当懊恼的耶稣准备撒手人寰之际,犹大又一次出现在自己面前并且指引他回到十字架上完成自己的使命。

关于犹大在基督教中的地位,无疑几千年来他始终以叛徒的面目出现,但随着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发现《犹大福音》书后,我们发现基督教在形成时就隐藏了大量的秘密,至今很多悬而未决的密案仍扑朔离

《维莉蒂安娜》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最后的大师路易斯,布努艾尔,在与洛尔迦和达利的友谊后,内战使他不得不告别了他的祖国,在《一条安达卢狗》之后,他的电影基本都拍摄于法国和墨西哥,青年时代萨德侯爵的《所多玛一百二十天》给他留下了深刻影响,尤其体现在他后来的《白日美人》,除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外,对宗教的揶揄也是他不变的主体。

主人公维莉蒂安娜是一位修女,当他继承了一大片庄园后,她决心要帮助穷人,于是把一大帮流浪汉带到了家中,当有一天流浪汉们酩酊大醉几乎烧了整栋房子又差点强奸她后,她也终于脱下了修女的装素和追求自己的表哥玩起了扑克。

影片中修女试着压抑她心中欲望要作一个合格的基督徒,但是上帝对她的虔诚好像无动于衷,在自己经受考验时不知道上帝在哪上网偷菜呢,这样的拷问在布努艾尔的《纳塞林》里尤为突出。

《维莉蒂安娜》对教会的触怒可想而知,很多参与拍摄此片的人被教会开除了教籍。而且据说罗马教廷为此非常的生气,以致使他们的忍耐达到了极限。

《银河》

《银河》的叙事手法类似布努艾尔的《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和《自由的幻想》。这样语言也正是布努艾尔的特点,影片中没有主要人物,几个不相干的故事被偶然的串起来,荒谬且无厘头。两个到圣地亚哥朝圣的人遇到的基督徒对上帝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年轻人站在雨中高喊:“如果上帝存在就请劈死我吧”。不一会一棵树顿时被劈为两截。

在布努艾尔的自传《最后一声叹息》里,他讲道在他幼年时的西班牙仿佛还处在中世纪一样,教会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愚昧与偏见随处可见,在佛朗哥独裁时期,天主教会更是与法西斯沆瀣一气,直到1975年佛朗哥去世前教会在西班牙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布努艾尔也曾坦言自己从来就不相信什么上帝以及处女怀胎之类的事情,因此在《银河》里随处可见的都是教会黑暗的历史。有意思的是《银河》拍摄于1968年的法国,当时巴黎的毛派学生们正在与远在东方的红卫兵遥相呼应。

《冬之光》

《冬之光》是伯格曼的三部曲之一,他一生的电影基本都伴着对上帝的怀疑,对死亡的恐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几个主题。这部《冬之光》也不例外,一个孤独的牧师每天过着单调乏味的生活,周围的人也和他没什么关系,对信徒的祝福也只是例行公事,谁的忙他也帮不上,当有人说上帝就是爱时,他发现自己其实谁也不爱,对上帝存在的怀疑使得他的灵魂备受煎熬。这部电影基本是伯格曼本人的写照,伯格曼的父亲就是一名路德派的牧师,而在他很小的时候由于对父亲的恐惧与隔阂使得他失去了对上帝的信仰。影片中寒冷而压抑的氛围,展现了北欧人的冷峻。深刻的体现了伯格曼通过电影阐述形而上学的存在主义以及对人类灵魂永久的拷问。告别了上个世纪,今天像伯格曼这样的大师已经绝无仅有了。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这部电影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它没有情节,几乎全是对话,主人公准备从学校辞职,在搬家的时候同事们都来为他送行,于是话题开始了,在被问及他为什么十年来一点没有变老时,他回答自己已经活了一万年,有着不死之身,于是就讲到了人类的历史,并且还讲到他自己见到过佛陀,而且追随佛陀修行,在佛陀圆寂后,他决心将佛陀的教法传遍世界,他于是来到了耶路撒冷,但是它发现这里的文明根本还不具备接受佛法的条件,于是他用当地的语言表述,阐述一些简单的道理,但是人们根本就错误的理解他的本意,随之而来就是他被审判了,但是凭着他在佛陀那里学到的瑜伽使他得以幸免。这时候人们才知道他原来就是耶稣。

关于耶稣在印度学佛的经历我们时有听说,据说西藏有很多文献证明有个从以色列来的青年在印度学佛的经历,他的名字叫伊萨。不过在耶稣12岁到23期间一直是个空白期,谁也说不清这个时期耶稣在哪,都干了些什么。在印度的贝纳勒斯据说还有希伯来文的证据证明耶稣到过印度,伊萨在回到耶路撒冷后发现那里人们还不能接受诸法无我的空性见,因此只讲了一些人天乘的浅显道理,遂被后世误解成了一神教。只有个别人有根器堪受全部教法。欲知详情可参看格非的《遭遇》和王昂的《传法》。

顺便说一句,影片里的男主人公怎么越看越像罗伯特,德尼罗,尤其是《出租车司机》里的德尼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25791.html

更多阅读

与基督教有关的几部电影 基督教电影天堂与地狱

<,魔法圣婴>彼得格林纳威的才华在《枕边书》和《厨师窃贼他的太太和他的情人》里已经让我们见识过了,我尤其觉得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应该属于最广受争议的《魔法圣婴》。对于广大乐天知命的中国观众来说把《魔法圣婴》列为禁片实在是

父爱如山——表现父子情深的几部电影 父爱如山图片

父母对于儿女的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在表达上却是那么的不同,所谓慈母严父,母亲对于女儿的情感和期望,大都是希望她们天真懂事,不见得在工作上能有多大的成绩,只要女儿幸福快乐就好,对儿子也只不过是单纯的希望他们为人正直、工作顺心、能

教师一定要看的15部电影 教育电影

看了一本书《教师一定要看的15部电影》:教育电影是以教育故事为主题,集中反映教育改革、学校风貌、师生关系,塑造教师形象和学生形象的艺术电影。其中,以刻画教师形象著称的外国电影有《音乐之声》、《霍兰先生的乐章》(又名“生命因你而

声明:《与基督教有关的几部电影 基督教电影天堂与地狱》为网友月下听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