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宠(1571—1642),字康侯,号芝岳,行十四。桐城东乡(今枞阳县今石矶镇大青山)人,是原明朝栖霞县令(现属山东省烟台)何思鳌的三儿子。
生1571年十二月十四,以易补郡增生。
1591年乡试中式第84名举人。
1595年会试中式第47名。
1598年殿试二甲第2名进士。与兄何如申(后累迁浙江右布政使)同科进士,未廷对,因病回家。
后改授庶吉士,复因父病还乡。
1601年父殁。服孝期满回京。
1607年授编修。后兄弟轮流奉养老母,又告假回桐城。
1612年迁左春坊左中允。
1613年会试领易一房,册封郑府,升右春坊右谕德。
1615年迁右春坊右庶子,1619年册封周府,升国子监祭酒。
1622年拜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1625年廷推礼部左侍郎,时阉党魏忠贤专权,东林党人士杨涟、左光斗等遭陷害。魏忠贤心腹魏广微上疏弹劾何如宠与左光斗同为桐城人,交谊笃厚,因被夺职。
1628年崇祯即位后,授如宠吏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少詹事,赴京途中,再拜为礼部尚书。上任后,每日黎明起身理事,至漏尽不休。有守关兵士缺饷鼓噪,大学士刘鸿训请发储金30万,与崇祯皇帝意见相左,退朝时叹曰:“主上毕竟年轻”。崇祯皇帝更加恼怒,必欲置之死地。如宠甘冒风险,上下斡旋营救,终使崇祯稍有宽容,改死罪为流放。
1629年以礼部尚书进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1630年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阶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后清太宗据关外施反间计,谋害兵部尚书袁崇焕,崇祯不察,一怒之下,决定处袁磔刑,抄家灭族。如宠知其冤,冒死为袁氏家族三百余口苦苦求生,崇祯终于收回灭族成命。按照旧例,宗室子孙的命名及婚嫁,须经朝廷钦准。官吏趁机勒索,设置关卡,以致死而未名、白发未婚者甚多。如宠向朝廷直言此弊,革除旧例,得嫁娶者达六百余人。
何如宠襟怀坦荡,操行谦雅,在朝数十年。
1631春,奉旨助周延儒总裁会试。事毕,以病请求归休,九次上书获准。
回家后,想到崇祯性狭多疑,忠奸不分,深感不安,仍上疏进言。
1633年秋再进左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抚按敦请,因首辅周延儒被温体仁排挤,召如宠回京接替。如宠素知温体仁阴险狡诈,料不相容,赴京途中,六次上疏坚辞不就。始得请赐老秦淮,岁给与廩如制。
1642年二月二十三卒于金陵(今南京秦大夫第)官邸,年72岁。葬太平府丁村(现属马鞍山市当涂县)。
1644年南明福王时赠太傅,谥“文端”。入祀皖郡乡贤祠。
配鸿胪寺方浃女儿,诰封一品夫人。
子一应璜。
女二:大女儿嫁太仆方大美儿子方拱乾(侍讲学士);小女儿嫁苏辽总督兵部右侍郎吴用先儿子吴日昶(文华殿试中书舍人)。著有《奏疏》3卷,《后乐堂稿》若干卷。
何如宠独子何应璜,字元瑜,号蓉庵,生于1597年,县学生。1653督抚以人才推荐,授户部主事,转刑部郎中,升江西赣州知府,诰授中宪大夫。莅任三年,告假归里。葬太平府芦庄村,距父坟丁村六里路。
长孙何亮功(1617—1690年,何应璜次子)字次德,号辨斋,1657年的举人,授福建古田知县。为政宽简得宜,暇即进书院谈经讲学,一变僻俗陋风。1687任乡试同考官。卒于任。著有《长安道集》。
仲孙何采(1626--1701)字敬舆,号醒斋,又号南磵。1649年的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奉政大夫。葬安徽当涂县横山村八仙台。文章翰墨,为一时词臣之冠。著有《让村集》、《南磵集》、《南磵词选》。(参见桐城人物(大全)录)
如宠九世孙何通山又名何庆元,上元县武生,五品衔,生于1846年八月二十九。
十世孙何凤林,原名何松林,蓝翎把总,生于1866年十二月二十四。
十一世孙何云梯,生1891年七月初九。
十一世孙何云程,生1895年九月初四。
宰相在青山何氏的世系:
1世→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世
鼎→泽→忠→伟→铎→山→思鳌→如宠→应璜→亮功→延年→颐→洛→昌会→法宝→发椿
↘发楷
↘采→彦国→庆孳→隆仲→昌旼→长龄→发元→家灏
↘盘→定国→庆淑→大授(流寓湖广)
↘棠→光国→庆衍→隆诰→鸣石→兆龙→有义→通海→凤林
↘启林→云梯
↘通山 ↘云程
方以智父亲湖广巡抚方孔炤这样评价何如宠的:
景仰何公,明室元勋,承玉殿之纶音,早膺帝脊,应金欧之枚卜,每沃宸聪,调元自若,坐论从容,捧擎天之赤手,抒报国之丹心,功追伊吕,德配夔龙,为宪成万邦,作四海之霖雨,仪型百职,流千秋之芳名!
一代天骄何如宠有那么辉煌的当年,可如今却有点可惜、可悲了:
一、何如宠南京的赐第,变成了如今的“秦大夫第”。是清朝乾隆朝状元秦涧泉晚年居住地,有园曰:瞻园,现是南京的一旅游胜地。
二、桐城另一位“文端公”张英,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清圣祖玄烨,谥文端。此“文端”公与其子张廷玉现在桐城市龙眠山上建有宰相坟,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父子双宰相”之名享誉全世界,接受所有来旅游的人的顶礼膜拜。
而何如宠是在明朝1644年福王朱由崧,谥“文端”,何比张早六十五年,大部分世人只知有“张文端公”,而不知还有个“何文端公”。
其境遇更是殊异:就在九十多年前,何宰相的坟还享有祭田,有专人看护,每年何氏祠堂拨付银两以供祭祀之用。可据这次青山何氏宗祠修缮委员们说,如今的何宰相坟已是淹没在荒草一堆里了,连墓碑也被当地人砌在了一座桥墩子上,而且是背面朝外,没法辨认是否是何宰相的墓碑,真正是“荒草一堆草没了”。
三、何如宠的后人有流寓溧水的、湖广的,有葬于江宁的、马鞍山市当涂县的。可如今青山何氏五修谱时却找不到一个何宰相的直系后人。仅止于四修谱时何如宠的第11世孙何云梯、何云程了。
呜呼,一代名臣,仅过了三百多年,竟是这样的结局,真的令人寒心!
仅以此文在清明节祭拜、纪念青山何氏的先贤、最大官人--宰相、“文端公”--何如宠!
------------------------------------------
附:乾隆二十八年,秦涧泉深知宦海风云莫测,就告老还乡回到老家金陵。时任陕西巡抚的儿子秦承恩买下了何如宠的府邸,供养父亲。何如宠是明崇祯时期的宰相,门前那段街道由此而叫大夫第。秦涧泉退任移居大夫第后,于园中种植柏、梓、桐、椐四木,取意“百子同居”。花园取名瞻园,世代书香相承。园中至今还剩一棵玉兰树,每到夏日花白如雪,美丽异常,也是当年秦涧泉手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