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威胁再现,牧民损失谁赔?
凡是在草原插队的知青都知道,对于以放牧为生的牧民,最恨的就是草原狼,为了自己的生存,他们把打狼作为放牧牲畜必不可少的措施。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草原狼越来越少,一度几乎绝迹。而国家也顺应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大潮,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将草原狼、狐狸、黄羊等列为二级野生动物保护对象。近几天,我在中国蒙古语广播网上看到“狼的祸害又至,牧民损失谁陪?”这样一条消息,引起我极大兴趣。先将这篇文章翻译如下,供有兴趣的朋友欣赏、思考、评论。文章说:
狼又进到畜群,给牧民造成很大损失
2012年12月16日夜,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依和高勒苏木吉日格朗图嘎查的牧民阿拉登布赫的羊圈里有狼群入侵,有31只羊被咬死咬伤。
看到狼群进入的地方躺着的横七竖八的羊,阿拉登布赫气得两手发抖。他对边防警察说:“这个狼群是深夜进来的,那个时候外面因为有风,没有听到羊的叫声,早上起来去看羊群是,发现羊圈里近来了狼。再说了,现在不让杀狼呀,我们可怎么办呀?”更让阿拉登无可奈何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被害羊的损失的赔偿。
阿巴嘎旗吉日格朗图边防派出所副所长介绍说:“最近一个月吉日格朗图嘎查狼群进入一羊圈事件有八次之多,共有87只大小牲畜被狼群咬死,造成的经济损失有13万元,这里的牧民从此再也安心不下了。”
11月20日下午一点左右,牧民秦小建的羊群进来了三只狼,咬死了5只羊,咬伤了3只羊。羊倌杨红星说,狼群来的时候,狼距离羊群有一百米的距离,只见狼群冲进羊群一些羊当即被咬死。“狼群在光天化日之下冲进羊群,我是第一次看到”,杨红星心有余悸地这样说。
狼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法律明确规定不准扑杀。但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牧民的的财产安全如何保护,他们的经济损失如何赔偿等实际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牧民的损失由谁来陪?这个问题没有明确说法。
记者听说了最近狼群进入牧民羊群的情况后采访了阿巴嘎旗农业畜牧局负责人,他说:“我们正在进一步了解牧民的损失情况”。
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律宏伟师事务所庆熊,他说,从国家发布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来至今,绝大多数省、自治区都在本地区制定了野生动物保护决定,但内蒙古等部分省区制定的规章办法中,都有因野生动物侵害造成的损失赔偿的条款,这些规定与国家规定的法规意义上没有区别。大都是《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损失由当地政府赔偿,赔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自行制定”。内蒙古制定的实施办法中规定,“有关损失由地方政府赔偿”。但到底有哪一级地方政府来赔偿,条文中没有明确规定,执行起来有难度。现在由于没有具体赔偿细则办法,目前,牧民的损失都由自己来承担了。
依和高勒苏木长常星说:“损失由地方部门赔偿的话,一方面我们财政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也没有规章的支撑。”我们现在对受损失的牧民在救灾工作中给予多一些的帮扶,这是地方政府和人大协商的结果。另外,在来年春季生产类请示中,力所能及地给予更多支援。例如:帮助他们建暖棚、力所能及地减轻他们的负担。
据了解,2011年12月,还是这个苏木的白音图噶嘎查,乔劳巴特尔等三户牧民的羊群进了狼,共有232只羊被咬死,造成经济损失20多万元。当地政府为了减轻牧民损失,给予他们价值20多万元的饲草和饲料。
“狼的威胁”如何再起?有关的几种说法。
《狼图腾》这本小说的读者进一步了解了草原狼,他们中的不少读者,对草原狼的消失表示了担忧。
最近一个时期,为什么又提出了“狼的威胁”这样的问题?这是草原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呢?记者就这个问题对不少专家进行了采访中,与专家或专业工作者虽然没有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所有言论只是一些说法而已。
第一种说法,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的不断深入,肆意扑杀狼的行为大大减少,狼群的数字和范围不断增加。为了获取食物而去扑食畜群。
还有一种说法是:“狼的威胁”的出现与人类活动不断扩大有关。例如:农业水土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牧民放牧范围的不断扩大等大大影响了狼的直接生存空间,为了充饥生存而去扑食畜群。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内蒙古的广袤地区,冬季极度寒冷的气候和大雪造成野生动物冻死或因饥饿而死,狼的食物种类减少而去扑食畜群。
另外,一些人猜想,狼群大部分活动在边境线一带,一些狼有可能是从别的国家近来的。有些牧民认为,狼群祸害畜群可能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有关。几十年前,许多牧民都是带着猎枪放牧,见到了狼就真的开枪打。据说狼听到枪声或闻到火药味,能一夜间逃跑一百多里地呢。看到了背着猎枪的牧民后来狼就慢慢地怕人了。现在,狼进入羊圈的事件越来越多了。
采取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缩小狼的威胁。
“狼的威胁”是进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狼是需要保护的动物,不能乱扑乱杀。同时,狼总是夜间活动,牧民没有什么好办法。目前还是主要以预防为主。
张星对记者说,我们建议,要经常提醒牧民,加强夜间巡视,防止狼群侵害牲畜。
为了最大限度地缩小损失,牧民和边境民警要总结经验,和这些“聪明的家伙”做智慧的斗争,拿出许多防止狼的有效办法。最先要加固牲畜棚圈,牧民钱秀军在羊围墙周围两米,拉起了高高的铁丝网。有条件的牧民,可以把全部牲畜圈入暖棚。
用浩特狗防狼是最好的办法。一般可以养三到四只大狗,就可以保护羊群安全。牧民阎红自豪地说:“狼这种动物非常聪明,对付它们只靠装备不行,狗才是最好的助手。”他们家有三只大狗,两年来,这三只狗多次撵走来侵犯的狼,或活捉了狼。
狼很怕声响,为此,内务边防警察指战员把自己储存的炮仗无偿送给牧民。
另外,当地派出所民警们贡献出自己的具有“驱狼用的味道”的东西,这些实际是狗的毛,它和羊粪蛋混合物,狼非常害怕它的味道。金业明说:“在风小的情况下,在羊围栏旁烧一次,狼两三天不敢来。”
除了这些土办法以外,利用科学技术的各种新措施来驱狼。牧民齐会朱的在公路上利用专门做的记号,用白炽灯来吓唬狼也很有用。
转载草原68提供的有关狼的威胁再来,牧民损失谁赔的有关文章
狼灾补偿难在哪里?
(王瑟 来源:光明日报2013年01月15日)
被狼群“咬成”贫困户
如果说世上存在“最倒霉的人”,新疆农六师北塔山牧场三连28岁的牧民开达尔苦笑着告诉记者,他可能就是那个人。
这个经历了父母先后去世的年轻人,本想着靠自己辛勤劳动成家立业,不曾想,一群狼的“光临”,让他一下子变得一贫如洗,结婚成家的梦想成为泡影。
2012年11月底的一天,开达尔赶着100多只羊到冬草场放牧。中午,他从一公里外的毡房吃完饭回来时,看到方圆不到200米的山坡上一片鲜红。近三分之一的羊倒在山坡上,鲜血不断地涌出,染红了皑皑白雪。从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可以看出,是一群狼袭击了他的羊群。
经过一番寻找后,开达尔找到自己剩余的羊。第二天,他特意向邻居借了6只牧羊犬。但狼群再次瞄上了他的羊,30多只羊被咬死,牧羊犬中的2只也被咬死,剩下的4只也不见了踪影。
第三天,当心灰意冷的开达尔赶着剩下不多的几只羊再次来到冬草场时,狼群第三次袭击了羊群,开达尔彻底失去了所有家当。如果按一只羊1000元来计算,开达尔三天失去了至少10万元。他被狼咬成了“贫困户”。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院长余雄教授认为,野生狼群攻击羊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类活动在不断挤占野生动物空间的结果。正是因为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导致狼的主要食用对象如野兔等野生动物减少,狼为了“糊口”,只能袭击羊群。
和余雄教授持相似观点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生物多样性研究室副主任杨伟康则颠覆着一般民众的看法。他认为,狼群袭击牲畜事件频发,不一定就标志着当地生态好转。“客观地说,狼的数量上升的可能性不大。近年来新疆北疆地区人口不断上升,牧区和牲畜数量不断增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大量丧失。”
由于放牧量的增加,草原的植被质量变差,野兔等野生动物减少,使得狼的食物来源减少,食物链出现问题。
牧区如何实现羊狼“和睦”
面对不断发生的“狼害”,一边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狼,一边是牧民赖以生存的依靠,到底是保狼?还是护羊?
新疆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目前没有划定具体的保护区。因此,狼群的数量没有统计,狼的具体保护措施也并不明确。希望有关部门出台一套补偿机制,牧民有义务保护野生动物,但牧民的利益也应该是得到保护的。
对于狼带来的损失,每次牧民都只能以“灾害”的名义向上级汇报。但上报后就再无下文,损失还是由牧民们自己承担。
新疆畜牧厅畜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2年年底,新疆只有阿勒泰地区就狼灾损失进行了统计,共有467只羊受灾。其他地区没有对牲畜死亡原因进行细化,因此无法掌握每年因狼害造成的损失。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但“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的主体含糊不清,不知是指省市还是乡镇。这给各地执行此法带来一定的难处,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相关部门”来执行。
不过,事情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2012年5月,新疆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先行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3个县开展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目前,国家已有奶牛、生猪的政策性保险,但新疆作为肉羊的饲养大区,却没有相应的保险政策。此次试点工作,将肉羊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内,同时在一般的火灾、雪灾、疫情、洪灾等灾情后,狼灾和毒草首次作为自然灾害被纳入进来。新疆畜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肉羊品种不同,保费不同。牧民承担保费的20%左右,其余部分则由当地财政和新疆畜牧厅承担。一旦发生问题,牧民可获得由保险公司支付市场价七成的保险赔偿。今年,新疆畜牧厅将向财政部提出申请,要求将肉羊纳入到全国政策性保险范围内,加强畜牧业风险防御能力。参与此次试点工作的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农险部负责人表示,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他们准备扩到新疆10个县,让更多的牧民受益。
有专家指出,狼与羊的冲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或许可以成为一个转变的契机。目前当地政府根据情况组织公安边防武警等深入牧区加强巡逻,及时驱赶狼群。其实他们还可以帮助牧民改变传统的养畜方式,将散放为主变为圈养为主,这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更具有借鉴意义。
余雄认为,逐渐改变传统放牧方式,加大划区轮牧、休闲轮牧和延迟放牧等,建立天然草场生产力水平动态监测体系,掌握草地生产力状况,确定合理科学的放牧量、放牧期、休牧期等,才能最终实现草地畜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部分省市已出台的补偿办法
北京市:2009年2月,北京市出台《北京市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规定:“(一)农作物损失,按照核实的损失量和当地区(县)上一年度该类农作物的市场平均价格计算,补偿全部损失的60%至80%;(二)家禽家畜受伤的,补偿实际发生治疗费的50%至70%,最高额不超过该类家禽家畜价值的50%;(三)家禽家畜死亡的,补偿费按该类家禽家畜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补偿全部损失的60%至80%。”
甘肃省:2010年10月,出台《甘肃省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办法》,规定:“损毁农作物、生产生活设施等造成直接损失的,按直接损失折成当地市场价给予补偿;伤害家畜的,对受伤家畜的补偿金额最高按此家畜当地市场价的20%给予补偿;对死亡家畜的补偿金额按此家畜当地市场价的80%给予补偿;造成其他损失的,按实际损失的50%给予补偿。”
青海省:2011年9月,出台《青海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补偿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补偿经费和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补偿经费,省级财政负担50%,州(地、市)、县级财政各负担25%。设立野生动物保护基金。鼓励境内外单位、个人捐资专项用于野生动物保护,提高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补偿水平。”
|
肥羊羊与草原狼再现血腥猎杀作者:王搏 2012-12-24
编者按:
又是一则人与自然的新闻,只是主角变成了草原狼。
看过《狼图腾》的人,肯定对草原狼印象深刻,甚至是情有独钟,草原狼的回归无疑会让很多人兴奋不已。生性多疑的草原狼袭击家畜属于铤而走险,而牧民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补偿牧民的损失,最大限度地缓解人与狼之间的矛盾。
理性地看,动物保护固然重要,和谐相处才是重点。
近日有报道称,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持续降雪,致使当地牧民在遭受雪灾的同时,又开始要面对久违的“狼灾”。
当地政府解释说,由于近年生态环境得到日益改善,一度在草原上销声匿迹的草原狼再次出现,而持续不断的降雪又让狼群无食可觅,最终只好不断跑到牧区捕食家养羊。
“实际上,这些事件并不能称为狼灾。”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公安边防支队民警格日勒朝克图向记者解释道,草原狼的出现确实给牧民造成了损失。“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草原狼数量增加对于生态环境而言却是好事。最大的矛盾就是集中在,短时间内狼群和牧民两方的利益还无法实现平衡。”
降雪觅食困难饿狼捕食家畜
“持续降雪致使中蒙边境一带的狼群觅食困难,于是便开始频繁光顾牧区草场袭击牲畜。”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公安边防支队的民警格日勒朝克图刚刚从事发现场调查归来,风尘仆仆地告诉记者,“牧民们的损失确实不小。”
“12月16日深夜,内蒙古吉日嘎郎图嘎查的牧民阿拉腾布和的羊圈里,有31只羊被突然跑来的饿狼咬死咬伤。”这是格日勒朝克图最近了解到的损失最大的一户牧民。“近一个月,这边已经陆续发生了8起狼群袭击羊群的事件,一共造成87只大小牲畜被咬死。”
持续降雪已经给村民生活造成不便,如今饿狼又每隔几天跑来进行袭扰。“牧民们心里挺不是滋味,尽管牧民们对于饿狼袭扰的原因一清二楚。”在阿拉腾布和夫妇家中,民警们看到在羊圈周围,还有清晰的一排排狼的足迹。阿拉腾布和说,“饿狼是从近2米高的羊圈上方跳进来的,当时家里养的牧羊犬都没有发现狼的行踪。”
“被咬死的21只羊都是待产母羊。”阿拉腾布和夫妇无奈地说。“除了那些被咬死的母羊,还有十几只羊被狼咬伤。”夫妇俩粗略计算后说,“按照每只羊1500元的价值计算,这次损失达到3万多元,确实太让人心疼了。”
“其实,狼生性多疑,通常情况下不敢袭击有人看护的羊群。现在看来野狼已经饿得什么都顾不上了。”格日勒朝克图补充道,“他们调查发现,最近一段时间的饿狼不仅袭扰羊圈,更是把目标瞄向了有人看护的羊群。”这种现象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当地羊倌杨红生就经历了这样一件事,他在放羊时突然遭遇狼群袭击,当时他距羊群不到100米,等他飞奔过去时,有的羊已经断气了。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看到有人过来,狼并没有逃走,反而对着他龇牙威胁。事后,杨红生一直是心有余悸。
“如今,随着内蒙古边境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快速恢复,一度销声匿迹的黄羊、狐狸、狼等野生动物在牧民活动地带再次出现。而近来的持续降雪又导致狼害频发,不能猎杀的限制一再考验着牧民的防狼智慧。”格日勒朝克图告诉记者。
近年每逢雪季野狼均有出没
“近些年,因持续降雪导致狼群袭扰牧民的情况时有发生。”去年1月23日凌晨4时左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伊和高勒苏木额尔登乌拉嘎查的牧民朝克巴特尔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狗叫声惊醒,他匆忙穿起衣服提着手电跑出蒙古包一看,5条狗正站在距离羊圈30多米的地方,朝北方一片黑暗中狂吠不止。
朝克巴特尔赶紧跑到棚圈里查点羊数,发现一只不少这才放下心来。天亮后,朝克巴特尔再次来到棚圈周围检查,最终发现了3匹狼的足迹。
“每年,锡林郭勒盟如果发生严重雪灾,都会发生狼群袭击家畜的事件。”格日勒朝克图向记者回忆道,“去年,雪灾最严重时期,辖区内有约300只羊被咬死,当地牧民损失惨重。”5年前,当地牧民就会偶尔见到草原狼,“最初也发生过狼咬死羊的事,但最多也就是损失五六只而已。”但近两年,每逢连续降雪,狼群就会频繁出没,“去年连续降雪期间被咬死的牲畜算是比较多的。”
“狼群攻击羊群是有选择性的,如果它们在一户牧民家得手,就会认准这户牧民家‘好欺负’,每隔几天还会来这户牧民家‘打牙祭’。”
例如,去年损失最惨重的吉日呼朗图嘎查牧民赵润明和额尔登乌拉嘎查牧民刘满库两家,就有120只羊遭殃。“被狼咬死的多是带羔母羊,市场价少说有十几万元。”
赵润明告诉记者,一日清晨,他像往常一样来到棚圈准备赶羊,却发现棚圈围栏已经敞开,自家饲养的几十只绵羊横七竖八倒在地上,满地的血迹早已凝固,其余的羊也都不见了踪影。他马上意识到羊圈半夜又被狼群袭击了。“太惨了!羊脖子上和尾部有两个大血洞,其中6只羊被吃得只剩下了头和腿。”
“狼群晚上出来,可我们很难发现,损失也就在所难免。”赵润明无奈地说,“其实,等听到声音出来早就晚了。因为狼是不可以随意捕杀的,哪怕是它们正在羊圈里吃大餐,关键是我们的损失怎么补偿?”
人狼利益难平衡
补偿资金仍空白
“如今,为把损失降到最低,公安边防人员已经会同政府工作人员深入狼害易发地区,向牧民群众宣传防范知识。”格日勒朝克图说,“狼是保护动物,不能随意捕杀,加之狼群往往是夜间作案,所以牧民也没什么好办法,目前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
这些天,边防人员正在指导牧民增加护羊犬数量,同时,督促有条件的牧民将牲畜全部转移到砖混结构的保暖棚圈中。“为了防止晚上狼再次偷袭,边防民警给牧民们留了一些炮仗,以便驱赶狼群,另外还为受害的牧民修护加高了羊圈。”
“现在能做的就是教授防狼措施,并把他们受损失的情况立即上报。”狼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所以牧民们最好的预防办法还是用加高羊圈、设放假人、饲养大型犬、燃放烟花爆竹、焚烧驱狼香以及安装驱狼灯等招数。“除了前期预防,事后的经济补偿都还没有落实,上级部门正在对补偿事宜进行商议。”
“实际上,牧民家的羊群并不是野狼的首选食物,生性多疑的野狼不会轻易袭扰人类。只是因为这些年,内蒙古遭遇寒潮袭击,大批野生动物被冻死,生存能力极强的狼失去食物来源,所以才会铤而走险。”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保护处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分析说。
“草原狼数量开始增长是近几年的事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由于法律不健全、枪支管理松散等原因,草原狼群的数量急剧减少,一度在锡林郭勒难觅踪迹。“十年前,我们特意找寻草原狼都很难。”从生态保护的角度讲,草原狼的出没绝对是好事。“早年,当地牧民会猎杀狐狸等野生动物,便导致了草原的荒漠化。实际上,狼和狐狸等野生动物捕食野鼠野兔,因此,只要让它们维持适当数量,是可以防止草原荒漠化,促进当地生态平衡的。”
格日勒朝克图也告诉记者,“其实,不仅是国家禁止随意捕猎,对于牧民来说,他们也不愿意捕猎草原狼,因为狼是草原人的图腾,所以牧民对狼依然充满了敬畏之心。”
“虽然还没有具体数据说明草原狼已恢复到什么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数量远没有达到人类预期的数量。”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保护处方面告诉记者,“如今,我们仍然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继续营造让草原狼繁衍生息上。”
“但在边境地区,狼群和牧民的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目前已经越来越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格日勒朝克图说,“虽然不能把这些事件称为狼灾,但牧民们的损失确实显而易见。”
对此,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保护处方面告诉记者,“短时间内,要平衡狼和人两方利益确实困难,我们现在能做的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另外,多帮牧民做好防护措施。目前,当地还没有补偿专项资金,如果日后有了补偿资金,问题肯定会好解决些。”
新报记者 王搏 实习生 张赫洋
狼群归来
编辑:梁恒 来源:半月谈
编者按近年来,内蒙古草原局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一度销声匿迹的狼群又回到了草原。狼,是草原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对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狼的回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草原生态建设的进步。
然而,随着狼群数量的扩大,狼与牧民的冲突也不断增多。最近,内蒙古的大雪造成白灾,进而又引发了狼害。人与狼的矛盾,折射出生态文明建设中依旧存在着短板。在恢复草原生态的进程中,如何破解新的矛盾和问题,考问着我们的决心和智慧。
夜半狼来袭
零下40摄氏度的深夜,呼伦贝尔草原上寒风呼啸,新巴尔虎右旗牧民苏尼尔在甜甜的熟睡中。此时,七八只狼正分成两队,逼近他家的羊圈,一场杀戮开始了:其中一队狼钻进羊圈,把羊咬死后,甩到一人多高的墙外,另外一队狼开始吞食。两队狼分工合作,吃不掉的羊先后被拖走……在极短的时间内,28只绵羊命丧狼口,还被咬伤一大片。
第二天清晨,苏尼尔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死羊大多气管被咬断,雪地上散布着一滩滩凝固的血迹和一堆堆羊的尸块……“狼是真饿急眼啦。”苏尼尔蹲在雪地上面无表情地喃喃道。在克尔伦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狼袭羊群的事件,但一般都是在野外,正常情况下,狼不会进入人生活的域。
与额尔古纳市三河乡牧户刘福龙相比,苏尼尔的损失还不算惨重。就在此前一周,刘福龙家58只羊被狼群咬死,另有12只气息奄奄。在当地公安边防官兵的帮助下,23只侥幸逃散的羊在5公里外被发现。这一次,就让刘福龙损失7万多元。前后两次狼害,刘福龙家一年之内共有90只羊被狼咬死,用他的话说:“全年的心血都喂了狼。”
2012年冬,仅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吉日嘎朗图苏木一个月内就接连出现八起牲畜遭狼袭击的事件。原本怕人的狼这是怎么啦?
牧民们说,内蒙古多年不遇的“白灾”(大雪带来的灾害)是狼害的直接原因。这个冬天,低温严寒天气比往年提前了半个多月,仅在呼伦贝尔市,遭受“白灾”的草场面积就达9600万亩,牧草被大雪深埋。
“常在附近活动的那几个家伙最近瘦得皮包骨,走路直打晃,看着挺可怜。”虽然没少遭遇狼害,但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海拉图嘎查牧民陈会民并不嫉恨狼。一向喜欢和动物打交道的他,对狼有着怜悯之心。
“第一场雪就有50公分厚,雪兔都饿得跟着羊群进圏吃草了,狼还能有吃的吗?”老陈说,他和狼打了多年交道,不到万不得已,狼是不会侵犯有人看管的羊群的。
“有一天,一只狼当着我的面往沟里拖羊。看我离它只有5米了,才极不情愿地松了口,但始终不愿离开,一直在旁边转悠。”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幕,陈会民的爱人张玉荣至今还感到后怕,“虽然草原上的狼一般不咬人,可谁知道它们饿急了会干出什么事来?”
除了在野外偷羊,一些狼还打起了其他主意。刚入冬时,陈会民家里杀了两头牛,家人将吃剩的牛肉做成肉干放在闲置的蒙古包中。最近,老陈发现牛肉干越来越少。起初,大家还以为是家里的狗偷吃了。直至前几天,老陈才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那天我刚一开门,一个黑影‘嗖’地从窗户窜了出去。再一看,是狼!看来,它对这里已经轻车熟路了。”
发现蒙古包中闹狼后,老陈并没有对剩下的肉干采取保护措施,一来二去,四五百斤的牛肉干全都喂狼了。
“它们也是为了生存,吃就吃点吧!别害人就好。”老陈无奈地说。
草原上不能没有狼
草原上狼的回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内蒙古草原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狼群的数量威胁到了牧民生产生活安全,内蒙古草原上曾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灭狼运动。
“那会儿我就参加过旗里组织的打狼活动。先用套马杆把狼套住,然后,两个牧民前后夹击,用铁马蹬将狼打死。回想起来,挺残忍的。”陈巴尔虎旗东乌珠尔苏木牧民额尔敦乌拉告诉记者,当年呼伦贝尔草原上多数牧区都开展过灭狼运动。一时间,草原上的狼几乎绝迹。
随着过度放牧,再加上野兔等食草动物没了狼这个天敌而泛滥成灾,草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沙漠化问题日渐严重。修复草原生态环境,除了退牧还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强对狼等野生动物的保护。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先后进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我们和地方政府一直在向牧民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还跟他们讲过许多盗猎者因捕杀野生动物而获刑的案例,所以老乡们已不再打狼了。”长期与牧民打交道的锡林郭勒盟公安边防支队民警格日勒朝克图说。
在一系列保护措施下,近几年,内蒙古局部草原的生态环境日渐好转,狼、黄羊、狍子、狐狸、獾、旱獭等野生动物逐渐回归。
不伤害狼的“防狼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了防狼,牧民想出了加高羊圈、设放假人、饲养大型犬、燃放烟花爆竹、焚烧驱狼香、悬挂驱狼灯等多种方法,这些古法新招的确起了不小作用。
在阿巴嘎旗吉日嘎郎图牧民钱树军家的羊圈周围,记者看到了一圈高达两米的铁丝网。钱树军说,这圈防护网对于防狼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饿急的狼有时会把头钻进去,还能对羊群构成一定威胁。
“凶残和狡黠是狼的天性,对付它们光靠设施防御还不够,狗是防狼的好帮手。”牧民燕红自豪地说,他家养了两只草原大笨狗和一只班克尔犬(蒙古獒)。两年来,这些狗曾多次击退或生擒前来袭扰的狼。
为最大限度避免人和狼的利益冲突,当地公安边防部门近年来四处搜集“防狼术”并在牧民中推广。在牧民赵荣华家里,正在推广“防狼术”的吉日嘎郎图边防派出所副所长金玉明告诉记者,狼对于声音和气味非常敏感,公安边防官兵们据此购买、制作了爆竹和“驱狼香”免费发放给民。
“所谓的‘驱狼香’其实就是狗毛、火药和羊粪粉末的混合物。狼很怕这种味道,在风小的情况下,牧民在羊圈周围点燃一次可以保证两至三天不遭狼袭。”金玉明说。
一些新科技也被转化为驱狼手段。在牧民岐国柱家,原本用于公路上警示的太阳能爆闪灯被改造成了驱狼灯,效果非常明显。“去年家里的羊被狼咬死了20多只,自从安了这个灯之后再也没闹过狼。这个新玩意儿真不错!”岐国柱说。
狼患背后的生态短板
尽管采取了多重防范措施,但狼的频繁出现还是让牧民们蒙受了很大损失。陈会民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食用被狼咬死的羊,因为狼属野生动物,无法确认其体内是否带有病毒。这样一来,牧民承受的可是实打实的损失。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内蒙古各地还没有出台完善的狼害补偿方案,这意味着,一旦遭遇狼害,损失要由牧户自己埋单。
“狼咬死羊了就自认倒霉呗!”张玉荣说,她从未听说哪个遭狼害的人家去向政府讨说法。“狼天生就是吃羊的玩意儿,这咋整?”
其实,国家早就出台过相关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29条和第14条分别规定:“有关地方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预防、控制野生动物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畜安全和农业、林业生产。”“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
“如果牧户的损失很严重,政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不过是否补偿、补偿多少要看具体情况。”一位地方干部表示,当地政府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项补偿资金,只能从其他渠道帮牧民“补”回一些损失。“我们也希望上级政府明确资金来源和补偿标准,让我们有据可依。”他说。
由于狼频繁活动的区域大多在边境地区,因此公安边防部队承担了控制、预防狼害的主要工作。格日勒朝克图表示,这两年冬天,边防官兵经常会与地方农牧部门以及驻守在边境线上的解放军在雪地上投放饲草,以保证在边境活动的黄羊等食草动物不至于因大雪而饿死。食草动物多了,狼自然就有了食物,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它们袭击羊群的频率。
在陈巴尔虎旗委书记高昇看来,加速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优质棚圈才是减少狼患的关键。“生态链条完整了,狼侵扰牧户的次数就会减少。棚圈坚固,狼就进不去了。两方面相结合,才能标本兼治。”他说。
“上世纪60年代,冬天的雪也挺大,狼却很少袭击牧户。为什么?”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长期研究草原生态问题的陈蓉伯说,生物链受损才是闹狼害的根本原因。而这并不是自治区或盟(市)、旗(县)政府凭一己之力所能解决的。
陈蓉伯介绍,在野生动物生态链中,真正与狼相对应的“羊”其实是野生的黄羊。若想减少牧户损失,增加野生黄羊的种群数量才是关键。“正常情况下,狼的行动轨迹始终与黄羊的迁徙轨迹保持一致。由于现在草原上的黄羊太少,狼就只能袭击家羊。”
陈蓉伯说,中蒙边境上设置的铁丝围栏严重干扰了黄羊的迁徙路线,尽管设置围栏时也给黄羊留下了往来迁徙的出入口,但黄羊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和迁徙习惯,并不会按照人的旨意活动。因此,频发的狼害背后也有人的影子。(《半月谈》2013年第1期,记者邹俭朴)
新疆日报 时间: 2012-2-27
去年入冬以来,昌吉回族自治州公安边防支队托浪岗边防派出所民警,在“狼灾”多发区域跟随牧民武装护牧。
1月29,昌吉回族自治州公安边防支队托浪岗边防派出所民警正在在“狼害”现场向牧民了解情况。
【天山视点】在牧人的眼里,有草的地方就是牧场;而草原之于狼,则是它们的固有领地。近年来,狼危害牧民羊只的事例在新疆一些牧区频频上演,去年入冬以来的情况更加严重,很多牧民因此损失惨重。
狼吃羊频频上演的根源在哪里?如何建立“狼害”补偿机制?野生动物保护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如何统筹协调?有专家指出,“狼害”问题,其实是一个维护生态平衡的科学命题,而维护生态平衡,正是我们人类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狼害”还在继续着,而在狼的杀戮面前,牧民们常常显得无能为力。
愈演愈越烈的“狼害”
在离羊群不远处的一丛丛灌木后面或一座座高冈背后,或许就有一群恶狼潜伏着,你看不到它们,但它们随时都有可能向羊群发起攻击。这虽然只是塔勒德别克的一种猜想,但不时有周围牧民的羊只被狼咬死的消息传来,还是加重了他的这种担忧。外出放牧时他都会提上一根大头木棒,衣袋里再装上一盒“擦炮”。在放牧途中,当感觉可能有异常情况时,塔勒德别克会擦着一支“擦炮”,抛向空中。炮声在山峦之间回响着,空气中也随即弥漫起浓烈的火药味。
塔勒德别克是兵团农六师北塔山牧场的哈萨克族牧民。北塔山牧场面积有3千多平方公里,有7万多头只牲畜。和这里其他牧民一样,塔勒德别克一家还沿袭着传统的放牧方式,到了冬季,这里的羊群大都转场到了冬牧场放牧。因为常年转场居无定所,牧民们大都没有修建坚固的羊圈。白天,牧民们赶着羊群四处放牧;到了傍晚,就把羊群赶回住地,让羊群围成一堆,席地而卧,这很容易遭受狼群的攻击。往年入冬后,塔勒德别克也会不时听说狼吃了谁家的羊,但每次也就是一两只左右,但去年以来的情况却有所不同,被狼咬死的羊只数量越来越多。尽管牧民们想尽办法小心地看护着自己的羊只,但狼群似乎总是如影随形,防不胜防。今年1月18日晚上,惨剧降临到了塔勒德别克家。这天晚上,塔勒德别克家的38只羊被狼咬死。等他听到异常动静出来查看时,早已不见狼的踪影,遍地散落的都是被狼咬死的羊只,其中很多还是怀着羊羔的母羊。初步估算,这次“狼害”给塔勒德别克家造成的损失超过5万元。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公安边防支队库甫边防派出所民警努拉哈曼的记事本上,记录了去年以来北塔山牧场牧民因“狼害”遭受的羊只损失数目:努尔萨力贝克12只绵羊、巴合达提9只绵羊、阿勒哈别克30只山羊……去年至今,北塔山牧场已有900多只羊被狼咬死咬伤,“狼害”损失也为历史最高。更有甚者,牧民哈力穆巴拉克家的一只牧羊犬也被狼群活活咬死。
发生“狼害”的不仅仅是北塔山牧场,就在距北塔山牧场以东200多公里的托浪岗牧区,近几年也频频上演着类似的一幕。这块面积约1600多平方公里的牧区,承载着2万多只牛羊。据托浪岗边防派出所民警统计,仅去年至今,当地被狼咬死的羊就达500余只。
去年11月25日17时左右,就在牧民哈斯木回家吃饭的空隙,他家正在山上觅食的羊群遭到狼群攻击,其中有53只羊被狼群咬死。等他再回到放牧点时,却只看到几只被狼吃剩下的羊的残骸,羊群已不见了踪影。见此情景,哈斯木慌忙奔回自家的毡房,拨通了托浪岗边防派出所的值班电话。该所教导员王德重带着6名民警迅速赶到了现场展开搜寻。最终,民警在附近的一处山冈上,找到了已经被狼咬死的几十只羊。这些羊从山脚下一直散落到山冈上,身上满是被狼撕咬后留下的血洞。此后,民警又经过4个多小时的搜寻,才将失散的其余17只羊找了回来。
除了上述地区外,吉木萨尔县、乌苏市、乌恰县、温泉县、吉木乃县、青河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等地以及兵团一些团场,近些年来都发生了“狼害”,给当地牧民造成严重损失。有牧民说,现在狼的胆量越来越大了,不但晚上乘着夜色进羊圈咬杀羊群,有时还会在大白天袭击牧场上的羊群。
被动的人狼之战
“狼害”频频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就此问题,因为没有专门机构或人员做过系统调查研究,所有说法目前仅是推测。
一种说法认为,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的不断深入,人们随意捕杀狼的行为被禁止,狼种群数量得以不断增加。为了获取更多食物,狼就会捕食家畜;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狼害”的发生,与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的行为息息相关。比如农业水土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牧民放牧区域的不断扩大,大大挤占狼的生存领地,使其猎食空间越来越狭小,狼为了获取食物而捕杀家畜;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近几年新疆北部地区冬季的极寒和大雪天气,造成野生动物被冻死或饿死,狼的食物因此极度匮乏,其转而开始捕杀家畜。
此外,还有人推测,狼群出没的地区,大都在国境线一带,因此,不排除一些狼群是从他国入境的可能。一些牧民还推测说,狼大肆捕杀家畜可能与其捕食习性发生改变有关。十几年前,很多牧民放牧时都带着猎枪,看到狼的身影便会开枪。据说狼听到枪声或闻到火药味,一晚上会逃到50公里之外。但从1999年牧民的猎枪上缴以后,狼对于人们的畏惧感一点点降低,狼在捕杀家畜时,胆量也越来越大。
频频发生的“狼害”给牧民造成了严重损失。为此,各地牧区也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应对。在托浪岗牧区,公安边防派出所民警经常携带武器,选择“狼害”多发区域跟随牧民护牧;奇台、木垒有关部门为牧民购买了牧羊犬、鞭炮、强光手电筒等,提升牧民自我保护和驱狼护牧能力。牧民们也都更加小心地看护羊群,白天人不离羊群,发现异常情况就在山冈上燃放鞭炮,吓唬狼群;晚上每户人家都安排人轮换看护,还在毡房周围架起火堆,并时不时地用强光手电筒照射羊群圈舍,吓阻狼群。
但是,在这场人狼之战中,人处在被动应付的境地。托浪岗牧区牧民再纳里哈孜说,刚开始用鞭炮驱赶狼群还管用,可时间久了狼就习惯了鞭炮声,依旧还会伺机袭击羊群。
牧民的无奈
在新疆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狼当做害兽来消灭。玛纳斯县塔西河乡牧民哈力别克说,上世纪80年代前后,他就参加过县上和乡上组织的打狼队,打死了不少狼。为了鼓励牧民打狼,有关部门还专门制定了奖励政策:捕杀一只成年狼,奖励一只母羊,捕杀一只狼崽,奖励一只羊羔。在持续数十年的“杀狼”声中,狼在新疆很多地方已难见踪迹。狼处于草原生物链的上端环节,草原上少了狼的踪影,处在生物链下端的食草动物自然会随之激增。于是,草原上的老鼠多了、野兔多了、黄羊多了……特别是以啃食植物根茎为食的老鼠数量急剧增加,最终使很多草场被毁坏。鼠害成灾,人们只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在草场上投放毒饵消灭老鼠,而这个做法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鹰、狐狸、猫头鹰等老鼠天敌因误食毒饵而大批死亡,草原生态平衡进一步陷入紊乱。这时,人们想起了狼。
2000年8月1日,我国将狼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时,枪支管理更加严格,牧民的猎枪也都已经上缴。狼的生存空间因此得以扩展,种群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一些过去已不见狼群踪迹的山区牧场,又开始出现了狼的身影。随着狼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其对牧民家畜的危害也逐渐显现。在这种情况下,“杀狼”之声又再度响起。狼虽然是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但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设立保护区。自治区林业厅有关人士表示,狼作为非重点保护动物,在突发性或灾害性事件发生时,当地政府向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获得猎捕手续后,可对狼进行猎捕和种群数量的控制。但如何科学控制数量,至今仍是空白。
受灾牧民关注的是,“狼害”给牧民造成的损失是否应该补偿?由谁来补偿?补偿具体标准如何确定?
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可是,狼不属于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其造成的损失是否应该列入补偿范畴?此外,即使可以补偿,“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的表述,补偿主体也不够明确。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国内,只有云南、甘肃等几个省区制定了相应的补偿办法,而新疆还未出台相关补偿办法。
如何破解困局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狼害”的发生,其实是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生存矛盾的显现,人狼之战的实质其实就是生态之争。而生态平衡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现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利益之间的双赢局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马建章认为,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补偿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保护野生动物是全社会受益的公益性行为,因此而产生的危害,不应该由受害者个体和当地政府独自承担,而应由全社会共同承担。应该明确各级政府的补偿责任,中央财政应该承担主要的补偿责任。他建议国家出台专门的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办法,并配套专项资金予以保障。在国家政策出台之前,建议自治区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农牧民适当给予补偿。
马建章院士认为,控制野生动物危害的措施不具有广泛适用性,应就具体危害开展专项调研,在此基础上寻求最佳解决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狼仍为濒危物种,因此,新疆北疆的“狼害”虽烈,其控制措施必须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慎重展开。为此,他建议对危害程度较高的狼群采用狩猎控制;对危害较轻或暂无危害的种群以监控和预防为主。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康一直在从事着动物生态学和保护学方面的研究。关于“狼害”问题,他认为应用辩证科学的方法加以统筹分析,对发生“狼害”区域的狼群的分布、种群数量、生态环境容量、食物链构成、生态气候情况,以及畜牧业生产方式等等,进行系统科学的调查研究,从而制定完善的保护和控制措施。同时,自治区应支持和引导保险公司开设相关业务,使牧民可以为牲畜投保。
自治区畜牧厅总畜牧师赵新春认为,狼患发生的重点区域应尽快实现牧民定居,发展舍饲圈养,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或许,上述建议和观点是我们所需要的破题之策。(记者盖有军通讯员李祖贵、宋海江)
【视点随评】“狼害”背后的民生考量
今冬以来,关于“狼害”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频频上演的狼吃羊惨剧,让一些牧民损失惨重。
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出发,我们总是习惯于把野生动物划分为有益和有害两类,类似狼这样凶残的猛兽,自然就会被划为“害兽”。但是,在自然生态链体系当中,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狼也不例外。作为自然生态链体系当中的顶端一环,其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
有一种观点认为,“狼害”的背后其实是“羊害”,野狼之所以侵入人类活动场所吃羊,主要的因素在于草原上牛羊等牲畜增多、活动范围扩大,它们的活动区域与野狼的空间大量重合。应该说,这种观点不无道理。长期以来,牧民们习惯于传统游牧式的放养方式,随着牛羊的大量增加,草原载畜量已几近极限,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挤压。如此一来,“狼害”频频发生也就不足为怪。这也从一个侧面提醒人们,牧民定居势在必行,传统畜牧业方式必须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实现牧民定居,发展现代畜牧业虽然是方向,但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对全部收入几乎都来源于所放牧牛羊的牧民来说,其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对一家牧民来说,几十只羊被咬死,就意味着几万元的收入没有了,一家人的生活可能就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
到目前为止,关于“狼害”的补偿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国家层面上只有原则性的规定,自治区并没有具体办法,这不能不说是立法上的空白。在全社会高度关注民生的今天,如何让遭受“狼害”的牧民获得合理补偿?如何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有效分担牧民的损失?这些都需要尽快拿出具体措施。毕竟,新疆是畜牧业大区,处理好这个问题,也是牧民关心的一件民生大事。(盖有军)
野狼都饿疯了——内蒙古狼患背后的生态困局
新华网呼和浩特1月17日电(记者邹俭朴)零下40摄氏度的深夜,呼伦贝尔草原上寒风凛冽。熟睡中的新巴尔虎右旗牧民苏尼尔全然没有意识到,一场惨剧此时正在他家的羊圈上演:28只绵羊在极短的时间内命丧狼口,伤者无法统计。
自去年入冬以来,内蒙古中东部边境牧区狼害频发。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赔偿机制,多数受损牧户只能独自承担损失。狼祸究竟因何而起?
牧民全年的心血都“喂了狼”
“以往也有无人看管的羊群在野外遭遇狼袭,但狼进羊圈的情况还是头一次遇到。”苏尼尔说,最近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狼袭羊群的事件,但一般都是在野外,因为正常情况下,狼不会进入离人生活较近的区域。“看来,这些狼真的是饿疯了。”
与额尔古纳市三河乡苏沁地区的牧户刘福龙相比,苏尼尔的损失并不算严重。就在一周前,刘福龙家的58只羊被狼群当场咬死,另有12只奄奄一息。在当地公安边防官兵的努力寻找下,其余23只狼口逃生的羊在5公里外被发现。这次事件中,刘福龙的直接损失超过了7万元。
“现场惨不忍睹,多数羊的气管被咬断,满地都是内脏。”刘福龙说,算上这次,他家的羊在一年之内已被狼咬死了近90只,全年心血都喂了狼。
在内蒙古辽阔的疆域中,近年来并非只有呼伦贝尔草原上常闹狼患,在位于自治区中部的锡林郭勒边境草原上,狼群一次咬死几十只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据锡林郭勒公安边防支队统计,去年冬天,仅阿巴嘎旗吉日嘎朗图苏木一个月内就接连出现8起牲畜遭狼袭的事件,羊、马、牛等牲畜均未幸免。
截至目前,内蒙古各地尚无有关狼灾的详细统计数据,但据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两个公安边防支队提供的数据表明,这两个边管区去年冬天至少已发生近40起狼害。公安边防官兵表示,由于许多牧户遭受狼袭后都“自认倒霉”,没有上报,因此实际情况可能更为糟糕。
雪灾激发“狼性” 补偿机制有名无实
牧民说,内蒙古多年不遇的大雪是祸患的起因。这个冬天,仅在呼伦贝尔市,受灾草场面积就达9600万亩,牧草掩埋程度达90%,低温酷寒天气也比往年提前了半个多月。
“常在附近活动的那几个家伙最近瘦得皮包骨,走路直打晃,看着真挺可怜。”陈巴尔虎旗海拉图嘎查牧民陈会民说,正常情况下,狼不会侵犯有人看管的羊群,但去年冬天以来的大雪让它们无处觅食,要想生存下去只能靠铤而走险偷袭羊群。
陈巴尔虎旗东乌珠尔苏木牧民额尔敦乌拉告诉记者,前些年内蒙古曾开展过轰轰烈烈的灭狼运动,导致狼的数量急剧减少。但在狼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后,公安边防部门对猎狼的行为予以了严厉打击。由于不能再实行捕杀,牧民只能用加高羊圈、设放假人、饲养大型犬、燃放烟花爆竹、焚烧驱狼香以及安装驱狼灯等多种方法应对狼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内蒙古各地还没有出台完善的相关补偿方案,多数情况下,损失还得由牧户自己埋单。
“羊被狼咬死了就自认倒霉呗!”牧民张玉荣表示。淳朴的牧民很少有人知道,国家早就出台过相关的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第14条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
一位地方干部表示,当地政府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项补偿资金,因此只能从其他渠道帮牧民“补”回一定损失。
狼灾的实质是黄羊数量锐减生物链受损
在陈巴尔虎旗委书记高昇看来,加速生态建设和建设优质棚圈是减少狼患的关键。“生态治理好了,狼侵扰牧户的次数就会减少。棚圈坚固,狼就进不去了。两方面相结合,才能治标治本。”
“无论生态如何恢复,‘狼吃羊’的本质都不会改变,狼与羊的故事肯定还要继续下去。”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长期研究草原生态问题的陈蓉伯表示,在生物链中,真正与狼相对应的“羊”其实应为黄羊。若想让牧户少受损失,进一步增加野生黄羊的种群数量才是根本之道。
陈蓉伯说,由于人类活动严重扰乱了黄羊的迁徙路线,导致黄羊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质量有所下降,从而使生物链中的“狼羊”数量严重失衡。
“正常情况下,狼的行动轨迹始终与黄羊的迁徙轨迹保持一致,因为现在内蒙古的黄羊太少,狼就只能改为袭击家羊。”他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雪灾只是表面现象,生物链受损才是闹狼灾的根本原因,频发的狼灾实为人祸的延续。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边境线和牧民草场围栏的阻挡以及人为的驱赶,都是黄羊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因素。
为尽量减少边境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我国在边境线上已开辟了多条生态通道,但相关专家认为,数量仍远远不够。“毕竟黄羊和人的思维方式差异很大,即便留了通道,多数黄羊可能也无法找到,这个难题仍亟须破解。”陈蓉伯说。
此外,由于黄羊群对草场的破坏较为严重,许多牧民对它们都存在防范心理。为防止草场遭到破坏,一些牧民或单位会经常驱赶它们,“过街老鼠”般的境遇让黄羊只能进一步缩小活动范围,处境十分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