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已发表 社戏优秀教学设计

贴地而行 深文浅教

——《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

执教/张莎莎 点评/李明哲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师版》2014年第9期)

[缘起]

2014年5月7日,市教研室来我县武台中学举办“城乡联谊同课异构”活动,武台中学的张莎莎老师执教了《社戏》一课。小张老师是新入编的年轻老师,教语文的时间还不到一年。从教学现场看,作为刚踏进语文教坛年轻的语文老师,这堂课能上到这个程度,还是很不错的。

对小张老师来说,《社戏》算是一课两上了。因为是年轻老师初次面向全县执教大型公开课,之前5月5日学校曾邀我去听了试讲。那堂课的效果很不理想,课堂气氛非常的沉闷。小张老师有活力、有朝气、有激情,天性活泼、幽默、风趣,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且语言表达能力极佳,又加之声音柔美动听,表情自然甜美,课堂上极具亲和力。小张老师也非常地投入,使出了混身解数,无奈,学生就是不买账!

课后座谈,我和小张老师、学校语文组的小胡老师等,共商变通之计,拟出整改的一个初步方向:了解学情。不要抱怨学生,客观面对农村学校学生基础薄弱这个现状。鉴于授课对象并不是自己所任教的年级,属于借班上课,磨合很重要,一定要了解学情。学生为何不愿意发言,肯定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老师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充分具体详实地了解这个班级学生的情况。课间的时候,我私下问了一个学生,他的话我很受触动:“回答简单的问题,我怕别人会笑话我;难点的如果我答不好,也怕别人笑话。”所以,老师还要多从问题设计上找原因。比如,我们的学生基础薄弱,而一上来就进行的景物分析本没有多大趣味,太陡,且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学生一下子就闷在那里了,起不来了。不妨打破文本的叙事顺序,降低坡度,把关于“人物”的教学环节前置,放在“景物”教学环节之前。说说小伙伴,有趣又好玩,学生有话说,课堂气氛就容易起来了。“景物”教学也许就不会真的成为难题了。这堂课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的这样一句话,“我喜欢文中的迅哥儿,他爱玩好玩。”学生说到家了!为什么不贴着学生教呢?教学就应该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啊?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从《社戏》这篇课文,学生自然能看到自己童年的一些影子,问题设计要打通学生经验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联系,不要试图从外向内灌输。找准了用力的方向,才能打开学生的心门。

我赞同小张老师的处理方法:长文短教,深文浅教——我认为:所谓“长文短教,深文浅教”,实质上是一个怪胎。基于课标,基于文本,我主张,长文就应该长教,深文就应该深教。长短深浅,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又长又深的经典文本,公开课上来个“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简直是亵渎经典,暴殄天物。这是公开课特殊的教学情境的制约造成的,戴着镣铐跳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听了这堂课,我的想法需要补充:教学文本的处理,还要基于学情、基于人的发展。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我们很清楚这样一个事实:《社戏》是上给这个时间这个班级这群特定的小孩子的,号准了学情的脉,站位一定要降下来,教学内容一定要简下来。从实践效果来看,5月7日的第二堂课和5月5日的第一堂课相比,可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课堂一扫沉闷的气氛,情趣盎然,别开生面。小张老师的努力成效显著。

[现场](根据录像和听课笔记整理。有删节。)

一.激趣导入

戏曲是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文化财富。前两天老师也刚学了两句现代京戏,唱给大家听听!(生热烈鼓掌)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其实,老师并不会唱京剧。你们觉得好,肯定是因为心情好。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走进鲁迅的《社戏》。看看《社戏》又是讲了一出怎样的戏?

[乍一听,不着边际,待听了后句,才知老师的用心:原为入得《社戏》来。]

二.整体感知

[屏显]水乡社戏图片

课文主要写了哪件事,围绕这一件事又分别写了哪几件事?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事件,便于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

过渡:这些所有有趣的事都离不开那群小伙伴们的热情参与,现在你如果有一束鲜花,你会送给文中的哪个人物呢?

三.研读赏析

(一)品家乡人情之美

[屏显]我要把鲜花送给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__(评价其性格或品质),比如________________(列举人物表现)。

[虽然设计意图简单明了,但语言表述新颖别致,对学生有吸引力。一个浅显的问题,尊重了学生的个体体验,打开了学生的心门。学生的言说角度新颖,内容精彩。]

总结/过渡:嗯,阿发真是世界上最慷慨的小偷!我们发现无论是慷慨无私的阿发,还是有领导能力,有责任心的双喜,勤快的桂生,淳朴厚道、热情好客的六一公公,甚至是那一群不知名字的小朋友,他们都是迅哥儿心中抹不去的美好回忆。这群小伙伴们不仅带着迅哥儿去看了社戏,还带着迅哥儿领略了秀美的江南水乡之景。那么文中写景的语段你有没有找出来?

[先“人”后“景”,如此一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果然打破了前一节课的沉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发言积极踊跃,课堂渐入佳景。]

(二)赏月夜行船之景

[屏显]朗读10——13段月夜行船部分,画出你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并进行品析。

(过程略)

[屏显]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读一读,并进行品味、交流。

(过程略)

[以读带品,以读传情感,以读促感悟,读品结合,从修辞到写法,引导到位。]

总结/过渡:我们发现赏析语言可以从修辞手法、情感、描写手法等角度出发,这是我们积累的赏析技巧。当然这两段景物描写的妙处绝非这一句话就能体现,我们再回到文本,结合大屏幕的句式再去体会:

[屏显]我是(眼睛,鼻子,脸庞……),我(看,嗅,感受……)到了

[角色换位,虚拟身份,好的问题配以好的表达形式,设计新颖。]

(交流过程略)

[这个环节,课堂化开了,效果也较好。开端一活,一盘皆活。“赏景”果然没再成为难题。]

总结/过渡:我们发现鲁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种感官进行描写,这是我们在描写景物时需要学习的地方。除了这种技巧,我们在描写景物时还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选词要生动,描写也要细致入微。

[变换手法,变换角度,把品读引向深入,较好地解决了一个教学难点。]

过渡:欣赏了这江南美景之后,迅哥儿又跟随着小伙伴们大饱了口福。在看完戏回来的途中,小伙伴们又干了哪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呢?

(三)探归航偷豆之乐

(学生朗读交流,师生评议。)

[学生活动充分,品读细腻深入。“偷”出了课堂之乐。]

总结/过渡:非常好!这个“偷”字并不是贬义词,这个“偷”字承载着小伙伴们的纯洁无私、天真烂漫、可爱顽皮。偷的不仅仅是豆,偷的过程中,还偷出了欢乐的心情,纯洁的友谊,迅哥儿童年美好的回忆。就是这样一段美好的回忆,作者是如何评价的,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思考感悟

[屏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怎样理解“好戏”“好豆”?

(学生陈述观点)

总结:“好戏”“好豆”不是好在戏和豆本身,好在看戏和偷豆都是“我”和小伙伴们共同经历的,它们承载着小伙伴们的热情无私、淳朴厚道的美好的品质,还承载了作者对这段童年美好时光的留恋。鲁迅写的这出戏的的确确是一出好戏!景好,人情好,故事好!

[由情趣到理趣,水到渠成。]

其实作者不止一次提到这种留恋之情,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也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屏显]“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也时时反顾。”

尾声: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曾经有过相同的感受,那些儿时的美味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愈发珍贵,尤其是对于远走他乡的人来说,更是思乡的蛊惑。当然对于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来说,我们似乎还不愿意以这么深沉的方式去体会这种怅然若失的美好。但是当我们渐渐长大,结合鲁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和经历,就会理解为什么读起来如此明媚快乐的文章会选自小说集《呐喊》。学习语文需要多思考,多感悟。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珍惜人生中的每一份美好和感动!且行且珍惜!下课!

[《社戏》的深意太过沉重,老师仅是点到即止,分寸掌握得极佳。]

[总评]

轻松愉快学《社戏》

《社戏》一文,如果联系它所在的《呐喊》集,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联系原文全文,远远不止这堂课上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浅显的意义。而这堂课的教学定位,我以为还是比较合宜的。

入选教科书的《社戏》是一个删节版,单独看这个删节版,它是明丽的,多有论者认为删节不宜,我却以为,应该如此。

编者为什么要删节,要节录?应该是考虑到了篇幅与内容的合宜性。语文教学不是纯文学鉴赏,语文教学有它自己的课程目标,编者自有他的理由。教学中应该考虑到编者的意图。删成一篇在学生看来“地地道道、纯正明了的‘社戏’”,又有什么不好呢?而如果教给初一的学生这是“一个成年人的精神返乡”等“精深隽永的艺术内涵”,又有多大的作用和意义呢?对初一学生来说,不可能也没必要达到专家学者的认识高度。

林语堂在《论读书》中说:“即使有必读之书,亦绝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学生的认识水平是受年龄限制的,《社戏》全文的意味不是此刻此班初一这个年龄的学生就能一眼看透的,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学生慢慢会领会到的。再说,对经典文本的深刻理解往往是多次阅读才能达到的,学生不是一辈子就读一次这篇文章,他们和它自然会在未来的时光里相遇,《社戏》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读鲁迅的丰富和深刻也是一辈子的事。所以,不必深挖,不必视为学生必须达到的高度。一堂课想打尽所有的问题,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厚读可以薄教。在初一年级讲这篇课文,仅仅只是一种开启,一个序幕。初中和高中教材都选了杨绛的《老王》这一经典文本,教学要求能是一样的吗?

如果教者偏偏把编者删去的内容给晾了出来,强硬地挖掘那些学生本来根本无可能通晓的深刻意蕴,至少,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不合时宜的。因为不符合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方式、合适的对象的教学原则。

童年正是爱玩的时候,迅哥儿就在平桥村玩得不亦乐乎。一个成年人写童年往事还这样一往情深!可见作者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学生的一个“好玩”,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就让孩子讲孩子的事儿!也许是受我的激励,小张老师放下包袱,打消了顾虑吧,以七年级学生的文本解读视角切入,第二堂课上得风生水起、风起云涌了。翻转课堂,玩出了轻松愉快,玩出了《社戏》的味道。老师带领学生在语言的玩味中走进了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把鲁迅请下神坛,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老师浅教,学生乐学,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老师语言幽默诙谐,热情洋溢,课堂其乐融融,效果非常的好。这主要归功于小张老师找到了文本和学生心灵相通的契合点扬帆起航,问题设计紧贴学生阅读心理,精粹实在,新颖别致;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衔接自然,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整堂课学生活动充分,乐在其中,自然也领会在心。只要设计得巧妙,孩子们总是活跃的,少有不活跃的孩子。

小张老师天赋资质,比较活泼,放得开,与学生沟通得很好。不过话又说回来,避重就轻,总不是最好的选择,只是无奈的选择,权宜之计。贴地而行,还要仰望星空,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其实,处理这个情况,学生基础薄弱只是一个因素,也跟老师对文本解读的灵气有关,搭建好教学支架,师生还可以有更美的相遇,生命还可以有更美的伸展。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在语言品味文字咀嚼上还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写景,比如写人,无不妙趣横生,其中的味儿需要细细咂摸。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赘述了。为这个仅仅只有一年教龄的小张老师的探索喝彩!

《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已发表) 社戏优秀教学设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24285.html

更多阅读

《目送》教学设计 目送阅读答案

《目送》教学设计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教师进修学校 厉雄燕一. 教材和学情分析:《目送》是著名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同名散文集《目送》中的首篇,文章描述了自己三次目送儿子和三次目送父亲的场景,引发了对亲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笔触细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朱自清背影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经典与我接到上《背影》的通知之后,第一考虑的是如何紧扣文本,让学生自然地从语言的品味中读出父子亲情。而且,当时我校初二已经上好了这篇课文,只能在初一试上。初一学生是刚经历一个多月“初中语文生活”的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 一诺千金教学课件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通过两个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诺千金的可贵品质,第一个故事通过小男孩为给母亲买葡萄糖,而向“我”借了两元钱后,每天夜里帮人干活,终于在第五天的拂晓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第二个故事通过“我”冒着大

《山雨》教学设计 山雨的优秀教案

《山雨》教学设计【文本解读】《山雨》一文区别于《山中访友》,《山中访友》是全景式的,写了许多景,而本文只写一种景物“雨”。第一小节,围绕着来得“来得突然”来写。破折号后的语句是进一步说明“突然”,表现雨来得“悄悄”。文章

苏教版二上《可能性》教学设计及说明 可能性的教学设计

因今天下午教育局教研室到我校调研,进行课题研究指导,随机听两节课,第一节刘枫执教二上《可能性》,第二节王朝雷执教四上《一亿有多大》,这两位老师均是课题组成员。特将一些相关的教学设计及评析发布,与老师们共享:《可能性》教学设计教

声明:《《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已发表 社戏优秀教学设计》为网友斧斩苍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