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此句中“于”到底为何解释?
先来看看教参怎么说。248页译文中“将军亲自率领益州大军打出秦川”。我的理解,“打出秦川”是从秦川打出,所以“于”应该翻译为“从”。此种解释从字面意思来说完全解释得通。于是没有多想。
然而让我产生疑惑的是当翻看到《三点一测》时,上面明确有对此词的解释,“出击到关中地区”,查阅了相关资料,秦川解释为关中地区也没有错,但是“于”解释为“到”那意思可就截然相反了。一个是从秦川出去到中原地区,一个是从偏于地区去秦川。好,再查,又发现某处题目给的“于”的答案是“向”,意为向秦川出击。那么“向”和“到”的区别不是很大,只要能够翻译得通都没有问题。
但是“向”、“到”和“从”的区别是180度的。
查!
还真有点难度。
教参254页《出师表》问题研究中“一条路试从益州进攻秦川”。进攻秦川?那就是说是打到秦川去?教参自相矛盾?
再查!
多方查找、翻看三国地图,奇怪各种版本地图基本找不到益州在哪里。那么多个版本多个不同时间地图对应查找,最后基本确定,秦川未知在洛阳偏左的位置,靠近蜀国地盘,但是还是应该属于魏国地界内。(查地图可真费劲!)
那么答案基本可以确定了,“出于秦川”是向秦川出击的意思,秦川是目的地而不是出发地。
由此,也基本可以印证我最初内心的感觉是正确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偶有个习惯,只要是学过的字词必然让学生回忆哪里学过,这次学的和过去学的一样不一样。“出”字学过几次了,《观潮》中学过两次,“远出海门”和“出浙江亭教阅水军”,当时特别让学生注意这两个“出”的不同,一个跟的是出发地,一个跟的是目的地。现代汉语里“出”的意思也有“离开”和“来到”这样两个截然相反的两条意思。而以后一碰到“出”我就首先怀疑后面跟的是目的地。
原因二,前面一句是“以向宛洛”,宛洛是目的地。那么后面一句“出于秦川”也应当指向的是目的地才对称。
原因三,纯属感觉,宛洛是中原地带,而秦川也是中原地带吧?想当初秦所占的地盘可都是好地盘啊,反正刘备就是要向中原冲就是了。
帮忙研究一下
有两种意见
1、从秦川出发
2、向秦川出击
秦川是目的地还是出发地
我倾向于目的地
有的老师倾向于出发地
算一次教研活动,谢谢!
1、从当时地图看:“秦川”地处“汉中”的北边,连张鲁管属地都不是。是指现在陕西西部的宝鸡市至甘肃东部的天水市之间,秦岭以北,渭水上游的南北一带地方,古称“秦川”。距离现在四川成都近千里之遥。而“益州”当时是现在四川,以南充市为中心,以成都为治所,绵阳,剑阁一带的,刘备率益州之兵,怎会一下子就能从“秦川”出击呢?诸葛亮策划先主是以蜀为根据地,然后等待形势一变,就北出秦川,和另一路“以向宛,洛”,以取中原的。
2、从全文看:文中有表述,可以看出。原文为“益州险塞,……将军既帝室之胄,……若跨有荆、益,……天下有变,……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已明确表达出,是自益州出兵至秦川。
3、从当时背景看:隆中对据《三国志》而非《三国演义》记载发生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而当时的隆中位于湖北西北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市附近,是两人在中原地带坐论天下时事,是诸葛亮对刘备前途的规划指点,并非既成事实的总结点评,从这点上也应该可以理解为:如果“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就“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结果就会“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以上是根据各种资料的汇集进行的推断,应该理解为“向秦川出击”,秦川为目的地,而非出发地。仅供参考。
伊人老师的严谨治学的态度令我们敬佩。一起研究,学习了不少。
学校中学语文教研组关于““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此句中“于”到底为何解释?”教研探讨,这种探究精神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