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镜、第一次收到观众来信、第一次现场直播等等所有与我的职业有关的第一次,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从青年时的梦想,到十年的职业主持人生涯,虽然岁月已经在我的人生履历上投下了一笔,但对职业的热爱使我依然保持着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张映彤
从教师到主持人
与大多数主持人从小便梦想有朝一日可以站在镜头前主持节目不同,在对未来的设想中,张映彤并没想过将来要做一名在电视上抛头露面的主持人。由于父母都是教师,在他们的影响下,张映彤也考取了一所师范院校。毕业后,张映彤顺利地成为了一名教师,拿起教鞭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直到此时,张映彤还是没有想到自己日后会走上主持人这条道路,“我从没想过要当主持人,可能觉得这个职业离我的生活很遥远。”
可是机缘巧合,就在她工作不久,塘沽区电视台开始在教育系统内招聘主持人。虽然此前张映彤并未接受过主持人方面的培训,但她的气质、普通话等方面都比较符合主持人的要求,因此她所在学校的校长便向教育局推荐了她,就这样,张映彤“糊里糊涂”地进入塘沽区电视台,“那时,全国各地的有线电视刚刚起步,我主持的是每周播一次的《塘沽新闻》,刚开始做主持人很紧张,不过后来慢慢就适应了”。
虽然这时张映彤已经涉足电视,但她的本职工作依然是教师,主持人对她而言更像一个副业,而恰在此时,《天津广播电视报》刊登了天津电视台举办主持人大赛的消息。“我当时还没想着要去,邻居看到了就很热心地跟我说,你既然有主持《塘沽新闻》的经验,为什么不去试试?我不属于那种特别激进的,觉得塘沽离市里还挺远的,就不愿去,但邻居的话点醒了我。当时我做《塘沽新闻》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主持这个行业已经不陌生了,心里就想,试试就试试,重在参与吧。”
参加这次比赛必须先寄几张自己的照片给主办方,张映彤也寄了几张过去,“我占优的一点是,我的脸型比较瘦,很上镜。人家看了照片觉得形象还可以,就通知我来面试。面试的地方在一个礼堂里,先是让念一份报纸,看看我普通话如何,然后再看看形象是否过关”。面试通过以后,就要录像了,可是服装又成问题了,“因为当时是纯粹玩票,根本就没有专门做新闻的职业装,怎么办呢?我就发动当时的同事,我跟她们开玩笑说,你们谁有漂亮的衣服都拿来,我上电视给你们的衣服宣传宣传。参加完比赛以后,我就在家里等结果,这是最熬人的时候,等到最后就不等了,觉得自己已经在舞台上尽力展现了自己,而结果不是我所能左右的”。这次比赛的结果是,经过观众投票,张映彤获得主持人大赛一等奖。
随后,1991年,张映彤正式调入天津电视台。从教师一变而为主持人,张映彤说:“我觉得除了机遇外,更重要的可能是我自身具备主持人所需要的素质。”
深造回来后主动请缨
张映彤刚进天津电视台时正赶上天津电视台主持人新老交替,人才缺乏,主持人大赛就是为电视台选拔优秀的主持人。按照惯例,通过主持人大赛选拔出来的主持人基本都是选来即用,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台领导找到张映彤,问她是想马上工作还是先去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学习。“北京广播学院是主持人心目中最高的学府之一,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我觉得如果不经过主持专业的训练,做主持人总会有些缺憾。”当张映彤决定去学习时,北京广播学院的报名已经结束,张映彤只好去北京广播学院现报名现考试,最后她顺利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1991干专班。
对于在北京广播学院学习的两年,张映彤认为很值得,“作为播音主持人,你如果在地方电视台待久了,由于地域限制可能不会有太大的突破。在北京广播学院,你不仅能感受到那种学院派的氛围,而且可以接触到国内最顶级的那些主持人,对丰富你的知识、开拓你的视野都是非常有利的。我去见那些优秀的主持人,不是说我崇拜他们,而是我能从他们身上吸取什么营养,比如气质、谈吐等,在你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前,通过模仿去提高自己。”
在北京广播学院学习的两年间,张映彤扎实的功底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她的那些学弟学妹只要在老师面前提起“张映彤”,老师们都会记得这个学生。在学习的两年中,敬一丹主持的经济类节目对张映彤影响很大,回到天津电视台后,她主动请缨去新成立的经济类节目,为此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时,张映彤刚从北京广播学院学习归来,还没正式进入工作,听说电视台新成立了经济频道,一直梦想主持经济类节目的她欣喜不已,但当时她的人事关系已经在新闻部了,如果要去经济频道,必须经过领导同意。“我也不知道我当时怎么那么大胆,就直接去找领导表达了想去经济频道的想法,最后顺利地进入了经济频道。”
角色定位执著敬业
虽然抱着一腔热血投入到了经济类节目的主持中,但张映彤发现,做经济类节目的主持人不仅要懂得主持专业的知识更要熟悉经济知识。为了弥补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张映彤开始借阅大量经济类书籍,“不过,说实在的,作为一个非经济专业出身的人要读懂这些书籍确实很难,但我还是逼着自己去看,哪怕每天读一页。”
为了圆自己做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的梦,张映彤找到部门领导,领导在节目里开设了一个小板块“质量监督台”让她去做。为此,张映彤时常跟随质检监督局新成立的执法大队对假冒伪劣、缺斤少两等事件进行报道,有时甚至忙到半夜才能回到宿舍。由于执法大队所面对的都是违法违规事件,有时就难免遇到一些危险。有次,执法大队接到举报,说有一批注水猪肉正从河北运入天津,张映彤也跟着去了。到地方以后,考虑到可能有危险,执法大队的队员希望她留在车上。“我一听就着急了,我说那不行,我们不去镜头就拍摄不到了,回去也没法写稿了。”最后在张映彤的一再坚持下,执法大队还是同意了张映彤和他们一同去。在整个过程中,张映彤全程跟随报道,她的执著和敬业精神令执法大队的队员很钦佩。
此后,张映彤主持了各种类型的节目,包括新闻、生活类、专题类等,还做过电视广告节目《电视导购》。“不管让我做什么,我都能努力做得很好,这是职业道德也是工作需要,但是我并不想这样一直下去,虽然我做了这么多,但是我不知道我自己的定位在哪里,那时我已经30岁了,我想,要么让我做新闻主播,要么做栏目主持人,我得有发展方向!”
张映彤想,自己的强项是做新闻主播,无论是气质还是嗓音条件自己都非常合适:“我想去做新闻,我不怕新闻是日播节目,不怕没有节假日,我最大的优势就是做新闻。”此后,张映彤确立了自己的职业定位——做新闻主播,“我觉得这是我主持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让我以后奋斗的目标变得清晰起来。”
走出低迷找回自我
2004年,生完小孩的张映彤回到工作岗位时发现,她所要面对的将是重新开始。同时她发现,自己的状态大不如前了,令她苦恼的是她一直没有找到主持的感觉,“生完小孩后,说话时有一种上不来气的感觉”。台里也体谅她,先安排她给节目配音,逐渐找回以前的感觉。“作为一个主持人,肯定希望能延长自己的职业生命,我不希望我就此结束,更何况这是我喜欢的一份职业。”
那段时间,张映彤非常苦恼,“我回到家后就跟爱人说这件事,爱人就开导我说,原先领导、观众接受你时你是什么状态?找到区别后再慢慢转变。”我自己想了想,觉得最大的区别是现在容易疲劳,说着说着声音就弱了,坐着就犯困。我去北京学习时,就请教当时的央视主持人罗京:“一个主持人生完小孩后会不会影响她说话的底气和一贯性?”他说应该不会,很多主持人生过孩子后比以前更有风采和韵味了。那时我就明白了,不是我生理上的问题,那就是我心理的问题。”
从北京回来后,张映彤就进行反思:“我可能太在意别人说我什么了,别人说什么我没有办法阻止,但是我可以控制自己。我对自己说,你要让自己兴奋起来,要开始重新来塑造自己。我告诉自己不要懈怠,即使累了也要多坚持一会。人就是这样,当你做回自我时,你的状态就变得越来越好了。别人的意见可以倾听,但还要做你自己,你自己具备什么素质,你就按照自己的特性去塑造自己。”
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练就了张映彤娴熟的播音技巧以及主播台风,她一直担任《财经视界》主播,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新闻主播就像煲汤,时间越久越浓郁”。谈到如何做好新闻主播,张映彤也谈到了自己的经验,“今天我知道怎样的角度拍摄出来好看,明天那个灯开了,我就知道我哪边的脸比较好看。你要会掌握镜头给你的那些空间,然后自己扬长避短,这是一个经验的问题,而不是你在书本上能学到的。还有就是你的专业功力,很多学生会问我如何让观众喜欢听主持人说话,我觉得首先要真诚,然后就是主持人的基本功,再有就是要耐得住寂寞”。
在生活中,张映彤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其实我的爱好挺丰富的,钢琴弹得不错,民族舞也学过不少,在学校的时候还参加过辩论大赛,甚至反串过京剧《沙家浜》里的刁德一”。她笑言自己生活中很“板”,性格比较内敛,不喜欢张扬,唱卡拉ok也总爱坐在后边听别人唱,“其实我唱得还不错,就是表演欲太差,当然,这不是做主持人的性格。因为从小妈妈教育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不过,面对孩子,张映彤又充满了柔情,“我儿子曾问我,‘还有比你更温柔的妈妈吗?’我说你说呢?他就说:‘我觉得可能有吧,但我觉得你已经够温柔了!’”
■本报记者 贺雄雄
(转载须注明转自《天津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