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镖与刺客 富家女与保镖的电影](http://img.413yy.cn/images/30101030/30071455t017d64561fe05b39fd.jpg)
一场精心策划的暗杀,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个摇摇欲坠的王朝。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物,一群各怀私心的百姓,一局生死较量的游戏。
《十月围城》讲述了一段虚构的故事,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为背景。故事发生在香港——大清帝国割让给英国的殖民地,孙中山从日本到香港与革命义士开会商议起义推翻清王朝。电影中孙中山讲“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叫做革命”。这话很深刻,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革命的目标是使我们能够请客吃饭。而他能够平安地在地下室里讲出这番话,却得感谢大街上的一班不知文明为何物的小人物——就是我们现在称的p民。有乞丐,有小贩,有车夫,有赌徒,有街头少年。在孙中山和这班p民中间的是商人,文人——就是所谓的资本家和知本家。孙中山的心中有理想,且本人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只有他能够将当时众多分散的革命力量集合起来对封建王朝发动致命一击。他心中有人民,of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the people。people不了解孙先生,甚至为了他牺牲的那些人事先都不知道他是谁,临死前都没有好好地看他一眼。他们之所以愿意为他牺牲,恐怕不是因为他的文韬武略,而更多地是受到他的追随者(电影中的陈文白,李玉堂)的感召,提携,甚至欺瞒。他们或因为感恩,或因为崇拜,或因为父亲遗愿,或因为女儿的甜笑,或因为纯粹的活腻了,而与革命者一起抛头颅洒热血。人民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在每一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都有大批人民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历史推动者的角色。精英在历史发展中扮演的则是探路者和鼓手的角色,为历史的前进选择道路,为人民的脚步打好鼓点。在历史的动荡中,人民感受着水深火热的切肤之痛,但苦难的磨砺使得他们在发展的道路上往往又是后知后觉者和。新生的势力借助人民的力量反抗旧有秩序的维护者,但新的总有一天会变成旧的,不变的是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精英中有几人能在兴时同样真正想到百姓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