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8年10月26日的下午5点钟的时候在超市购的一箱18袋装的伊利大红枣酸牛奶(生产日期:20081022J),回来后在6点来钟的时候给小外甥女喝了一袋半,到晚上8点多的时候孩子开始呕吐,随后喂了点药。后来到10点来钟的时候孩子开始有点拉稀,又给了点止泻的药。当时以为是肠胃不适或者着凉,并没有想到奶有什么问题,因为之前孩子一直喝着这种奶,喝了有大半年了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早上(2008年10月27日),孩子没有再出现呕吐和腹泻的状况,只是有点不大愿意吃东西,家长以为是昨天的呕吐造成的没胃口,就给孩子喂了点面汤,吃的很少。平时孩子能吃两个小包子加个鸡蛋黄,喝点小稀粥什么的,但昨天却不愿意吃东西了。后来在上午10点多钟的时候打算喝酸奶了,当打开奶箱仔细一看,剩下的16袋奶中有三袋已经“胀包”了,再仔细一看,还有一袋奶连生产批号都没有,这下心中不免担心和害怕起来,为什么22日生产的奶在27日就能胀包?而这个标注保质期21天的的奶竟然在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里为什么出现了这种本不该出现的现象?而家里还有22日之前生产的同类奶在家里阴凉的常温下保存到现在都没发现过这样的现象,想来必然是这一批次的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于是,下午2点多的时候,开始给包装箱上标注的电话联系,一位女性工作人员接听的,她对本批次的奶制品给不出合理的解释,但她说会在24小时之内派负责人过来检查。
第三天,也就是2008年10月28日早上7点多钟的时候,发现箱子里其余的奶已经全部“胀包”了!!!天那!太不可思议了!!!太让人感到恐怖了!!!哪里还有放心奶可以喝啊???此时,家人已经等不及厂方所说的24小时之内给予答复了,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于是,再一次拨打了厂方的电话,将问题如实的向这位接线员讲明,但是,她仍给不出客观的说法,并在不耐烦中挂断了电话,让人非常失望!!!于是开始给市级的几个相关质检部门打电话询问,将事情讲明后,各个负责人也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也都开始协助给厂方及经销方联系。后来,一位本地的小业务员给我打来了电话,针对胀包及没有生产批号的问题给出了显然是搪塞的所谓解释,这种不负责的态度让人十分失望和气愤!!随后,挂断电话,一位自称是总厂负责人的先生打来电话,态度开始认真了些,答复将在下午赶到本市了解情况。
下午,我带着问题奶直接找到负责本片的一个工商分局,并将该负责人也带到这里等待问题的处理。到了这里之后,分局里的相关负责人看过整箱产品后也觉得非常诧异,称以前虽然也遇到过此类问题,但都是在一箱里偶见一两袋的现象,但像此类能在保质期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里出现这么多的胀包的现象还从来没见过,实属不应该。对于其中一袋根本没有生产批号的问题,负责人更觉得不可思议。而自称厂方负责人的先生在看到满箱胀包的奶并确认是伊利生产的之后,也给不出合理的解释,在工商管理负责人面前也很困惑。而此时的孩子在26日晚上出现呕吐腹泻状况之后通过用药已经不在难受了,但是,却不怎么吃东西了,就似乎是得了厌食症对什么都没有胃口一样。由于29日厂方的相关质量负责人才能到,后来,在工商负责人的建议下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后来到省儿童医院就诊,医生暂时给开了点药并让次日留便检查。
这件事情,到今天为止,太值得深思了!!至于伊利大红枣酸牛奶的真正质量问题是如何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只想知道:
为什么?为什么能在保质期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里出现这么严重的“胀包”问题?
为什么会有没生产批号的产品也能出厂?难道是“早产奶”?
为什么22日之前生产的奶到现在未曾出现此类现象?
本批次生产的酸奶是不是应当招回并严格检查?
为什么总部负责消费热线的接线员的态度如此让人失望?
食品安全,当如何重视?
食品的真正安全,从哪里做起?从谁做起?
下面这张照片是胀成“胖大包”似的酸奶
这是生产批号(20081022J)
这是整箱的胀了包的酸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