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会吕福克博士
——欧游印象记21
何休
9月23日,星期三,下午
应德国汉学学会主席吕福克博士的邀请,我原定于今日下午五点钟,前去拜访。从波恩赶回科隆,已经是午后5点半钟。回家一刻也没有停留,只给科隆大学汉学系吕福克博士通了电话,我们就立即出发到科隆大学去拜会他。由于从波恩归来时间晚了,我只得为推迟一个钟头表示歉意。吕福克博士说:“没有关系!欢迎您来,我在系里等候。”
我和吕福克博士是在海德堡汉学研讨会的招待会上认识的。他大约六十岁左右,待人热情,谈吐风趣,非常健谈。春晓陪同我到达科隆大学汉学系,吕福克博士早已等候在楼梯口了,见了我,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迎上前来,连说“欢迎!欢迎!”并一面和我与春晓握手,让我感到特别亲切。他把我们领到他自己的工作室,招呼我在沙发上坐下,泡了茶,然后他自己就在我的对面坐下来,开始随意地攀谈。工作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汉字书写的楹联,表明他对中国书法的热爱和汉学家的身份。
吕福克博士是六十年代从中国留学归来的学者,与波恩大学汉学系系主任顾彬教授是同学关系,汉语说得非常流畅。在科隆大学汉学系,他主要讲授翻译课程,主编《东亚文学》杂志,目前正在抓紧编撰一部大型工具书《中国文学大辞典》。他首先向我介绍了科隆大学汉学系的基本情况,然后着重介绍目前正在编撰的《中国文学大辞典》的宏伟规模,以及他所主编的《东亚文学》杂志的编辑方针和发行情况。我感到他们的研究工作十分扎实。他说,他每年夏天都要去中国走一趟,看望一些在中国工作的学生。接着,他还对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的一些问题,同我交换了看法,彼此颇有相似的观点,都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经历了突破古典主义氛围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先后掀起过四次文学大潮。我送他两本书:一本是我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正是解说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的;另一本是我新近出版的《从西部诗坛刮起的绿色风暴》,是我对于8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诗群”的研究和评论。他表示非常高兴。然后,他便领我参观科隆大学汉学系的图书馆,并并对架上的书刊及其来由作了介绍。我们彼此之间,已是那样无拘无束,就像老朋友一样。
临到分别的时候,他邀请我和春晓到中国餐馆吃晚饭,并准备给妻子打电话。我们赶忙表示谢意而推辞了,我说:“谢谢吕福克教授的盛情!但您还是赶快回家吧,不然,贵夫人会着急的。”他耸耸肩,笑了笑说:“你们不必客气。我很少请客吃饭,今天我高兴,和你们一起进中国餐馆。”春晓解释说:“爸爸和我还有些事情要及时赶回去。我们出来的时候,没有向家里人打招呼。”吕福克教授听了,这才摊开手,摇摇头,遗憾地说:“也好,那就自便吧。不过,我就有失地主之仪了!好在春晓是我的学生,请多多包涵!”春晓笑了,吕福克教授也笑了。这时,正好他的夫人从家里打来电话,催他回家,我们便趁此告辞了。
这是一次余兴未尽的愉快的会见。
我对吕福克博士的访问还没有完成。春晓为我们这次会见拍了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