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叙利亚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叙利亚难民危机的原因
近日,叙利亚男童溺亡照片令全球心痛,欧洲难民问题愈演愈烈。
危机根源何在http://www.mod.gov.cn/opinion/2015-03/16/content_4575032.htm 叙利亚政治评论家马哈茂德·穆里:根源在于,在西亚北非所谓民主化浪潮的大背景下,以美国和海湾国家为首的外部势力借叙利亚国内之乱介入叙国内事务,从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到承认反对派合法性并提供资金及军事支持,以期推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可以说,外部势力干预是深化危机的最重要原因。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研究所研究员韦尼阿明·波波夫:叙利亚危机爆发自然与执政当局工作“失误”有关,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巴沙尔执行独立政治路线,令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感到不满。西方国家直接或间接支持叙利亚激进反对派力量,寄望于他们推翻巴沙尔政权。【转载】叙利亚问题原因分析http://blog.163.com/michaelg_good/blog/static/19249305720136253263811/2013-07-25 15:26:03| 分类: 全球动态 |举报|字号订阅 下载LOFTER客户端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主要的石油产地。石油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影响力非常大。因此中东地区也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地区,所以中东地区矛盾冲突不断,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叙利亚问题原因分析 - 梦缘 - 梦圆的博客
叙利亚问题原因分析 - 梦缘 - 梦圆的博客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叙利亚执政集团主要属于伊斯兰什叶派,叙利亚与伊朗在中东地区一直是联盟关系)
导火索
2011年1月下旬,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巴沙尔·阿萨德及其政府正面临着执政危机。自2011年3月份以来叙利亚政府与民众发生的多起流血冲突事件
叙利亚是一个人口小国,却算得上是一个资源大国,且是中东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其财政收入也主要来源于石油出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经垂涎已久,这次叙利亚国内反对派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给西方国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想通过控制叙利亚政权进一步获取石油等资源。
一.经济原因
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主要能源石油大部分进口自中东地区。叙利亚频临地中海,地中海是世界上重要重要的石油运输航线之一,南北美和西北欧重要的石油进口航线,进一步巩固对地中海以及地中海沿岸的控制,控制海上生命线可以进一步维护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安全。
二.政治原因
1 叙利亚问题其实也是以美国为首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
在美国眼中,大马士革和德黑兰像是“双城记”,是中东坚定反美的最后堡垒,而且二者也是反美盟友。如今,美国已在国际上组建了对这两国“最严厉”的制裁联盟,两国同时还面临着严重的国内经济、社会、政治危机,都自顾不暇。因此,许多人认为这是美国一并解决伊叙难题的最佳时机,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在背后支持叙利亚反对派。
而在俄罗斯眼里,局势却恰恰相反。叙利亚和伊朗是俄罗斯在中东为数不多的盟友。俄罗斯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有独联体以外唯一的军事基地。俄罗斯如今也是退无可退,必须对西方发出强硬信号。如果在这个时候顶不住压力而放弃大马士革,那伊朗政权倒台也将是迟早的事,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将会受到最严重的排挤。所以俄罗斯力挺叙利亚现政府以维护自身利益。
2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巴以冲突不断,巴沙尔领导的叙利亚一直是反美的中坚力量。而美国与以色列一直抨击巴沙尔领导下的叙利亚是真主党、哈马斯等恐怖军事组织的真正后台和支持者。巴沙尔还被认为是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之死的实际策划者,但巴沙尔却予以否认。巴沙尔反对美国在2003年发动的拉克可战争。因此巴沙尔领导的叙利亚政府一直是美国的眼中钉。
三.宗教原因
阿拉伯国家联盟(League of ArabStates)是为了加强阿拉伯国家联合与合作而建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1945年3月,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也门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宣告联盟成立。到1993年共有22个成员国。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密切合作,维护阿拉伯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协调彼此的活动。2011年11月27日阿盟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外长会议后决定,立即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并于11月中旬中止了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
阿拉伯国家联盟大多数国家都是逊尼派执政,其中沙特阿拉伯凭借强大经济实力一直阿盟中扮演老大角色(什叶派、逊尼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其中逊尼派是人数最多的教派其次就是什叶派)
伊斯兰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斗争由来已久,在阿拉伯国家眼里,这是一场教派战争,一方是由伊朗支持的、巴沙尔政权主导的伊斯兰什叶派,而另一方则是代表阿拉伯大多数的伊斯兰逊尼派。沙特认为,伊朗企图通过挑起阿拉伯国家教派冲突来实现其控制阿拉伯世界的野心。因此,两个国家形成对抗局面。
四.地缘政治原因
叙利亚的地理位置来看,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叙利亚是连接中东各个国家的纽带,只要控制了叙利亚,就几乎等于控制了整个中东。流经叙利亚的幼发拉底河从叙利亚东部经伊拉克注入波斯湾,阿西河纵贯叙利亚西部经土耳其注入地中海,叙利亚是中东一些国家出入地中海的走廊,控制了叙利亚也就给西方国家的航运带来很大的有利之处。所以,叙利亚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是导致叙利亚局势动荡的一个原因,当然,这也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原因。
五 社会历史矛盾的长期积淀
1、阿萨德家族是通过军事政变取得的政权,对阿萨德家族政权不满的抱怨一直存在,反对派一直在叙国内活动
2、叙利亚在黎巴嫩影响力巨大,1998年黎巴嫩总统拉胡德上台,巴沙尔在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武装力量问题,以色列和美国等国家对叙利亚怀恨已久
3、巴沙尔本人痛恨贪腐在还未在政府任职之前就倡导过打击贪腐的运动,其中,自1987年开始执政的前总理祖阿比在2000年3月被开除。他在两个月后因为不愿面对贪污调查而自杀身亡。因此巴沙尔在国内政坛树敌太多。
4、沙尔当政之初承诺将在叙利亚进行政治和经济制度改革,但是成效甚微,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显著改善。
5、党派教派淋漓各种利益交织复杂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炮制的“叙利亚危机”已成中东动荡的最新火药桶;当前,叙利亚问题是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各大矛盾的总爆发。首先,就叙利亚国内来说,是叙反对派和政府之间的矛盾,这是叙利亚问题由来的主因与核心,本质上为政权之争。其次,是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如以逊尼派为大的沙特阿拉伯,与以什叶派为主的伊朗,均想借叙利亚问题牵制并压倒对方。再次,是大国,尤其是美国与俄罗斯,围绕传统“势力范围”展开的角逐,美国欲借“人道危机”推动叙“政权更迭”,而俄罗斯则为保持其在中东地区传统影响力的最后据点不遗余力。
尽管这些矛盾错综复杂,但矛盾双方的目的无非是进一步捍卫自身利益、壮大自己,有效地削弱对方。未来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和中东影响力版图的重塑,无不与它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叙利亚究竟何去何从
【转载】叙利亚危机的特点、背景及其走向分析作者:肖凌 来源:《阿拉伯世界研究》http://www.faobserver.com/NewsInfo.aspx?id=9668
摘要:叙利亚危机自爆发以来已持续了两年多,但至今仍热度不减,国内武装冲突呈现出持续胶着态势,未见分晓。巴沙尔当局面临巨大的国际和地区压力,勉力支撑。与先前发生国内动荡的其他国家相比,叙利亚问题既有中东地区国家的某些共性,又有其本国固有的特性,并且叙利亚危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内范畴,溢出效应令人瞩目,冲突背后有中东地区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的背景,也涉及到一些大国围绕地区秩序的斗争,其未来走向对地区乃至国际格局的影响值得关注。 2011年3月中旬,叙利亚南部城市德拉15名学生在公共场所涂写反政府标语后遭到当局逮捕,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政府示威抗议活动。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其他地区国家相继发生动荡之后,叙利亚当局对国内出现的示威抗议也不敢怠慢。总统巴沙尔紧急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且在4月21日发布命令,结束实施了近50年的紧急状态法,废除国家安全法庭,允许公民和平示威。但事态并未得到缓和,在紧急状态法宣布取消的第二天,即4月22日,叙利亚多个省市爆发了全面的示威抗议活动。这次被反对派冠名为“伟大星期五”的示威抗议活动规模空前。叙利亚武装部队发言人称,武装分子与安全人员发生交火,造成10人死亡、39人受伤。至此,和平示威活动出现了转折,事态走向恶化。政府对游行示威加强了打击和控制,行动逐渐升级,造成越来越多的平民伤亡。叙利亚继而成为中东地区2010年底以来国内局势动荡的又一个焦点国家。
一、叙利亚危机的特点 自2011年3月至今,叙利亚危机已持续有30余月,综观叙利亚危机两年多以来的演变,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持续时间长,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斗争呈现胶着状态 2011年叙利亚局势发生动荡后,蛰居多年的叙利亚反对派开始加紧活动。2011年6月30日,叙利亚境内外多个反对党和部分反对派独立人士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宣布组成“叙利亚全国民主变革力量民族协调机构”,以统一反对派的立场。“全国协调机构”是叙利亚境内最大的反对派联合组织,由15个国内政党组成,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进行民主变革,建设民主、多党政体和现代世俗国家,属于温和反对派。 与此同时,一些长期流亡国外和自动荡爆发后离开国内的反对派在一些叙周边国家开始连横合纵。在西方国家和一些地区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之下,2012年11月11日,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在卡塔尔多哈建立,继而得到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阿拉伯国家联盟承认,其中一些国家还将其作为“叙利亚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全国联盟是包含叙利亚全国委员会等各种反对派势力的组织,成分复杂,其成立标志着叙利亚境外反对派实现了初步整合。 叙利亚境外反对派与一些西方国家在推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上目标一致,一开始就得到了这些国家在资金、人员、武器、物资等方面源源不断的支持,因此迅速发展壮大。动荡初期的叙利亚国内武装冲突中,“全国联盟”是与叙当局对抗的主力,在围绕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较量中也不断试图在国际和地区谋求更高的地位。2013年3月26日,第24届阿盟峰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全国联盟”主席哈提卜率领叙利亚反对派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并代表反对派在会上发言。在卡塔尔等阿拉伯国家的推动下,本届阿盟峰会出台了《多哈宣言》,宣布阿盟成员国有权向叙反对派提供武器援助。叙反对派在会前匆匆组建临时政府并任命总理,在多哈峰会上取代叙利亚当局获得了在阿盟的代表席位,其地位瞬时迅速拔高。3月27日,“全国联盟”在多哈为其全球首个驻外“使馆”举行了开馆仪式。哈提卜在开馆时致辞称,叙反对派还希望能够取代巴沙尔政权获得在联合国的席位。 在叙利亚反对派声势不断上涨的同时,巴沙尔“即将倒台”的舆论不绝于耳。但从两年多来的实际情况来看,叙利亚当局始终摇而不倒。叙利亚当局和反对派的武装冲突陷入拉锯战、消耗战,并未出现任何一方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尽管外国武装分子,甚至部分极端分子开始向叙利亚渗透活动并加入叙国内冲突,叙利亚当局仍勉力支撑,战局持续胶着。
(二)伤亡人数多,民生损失惨重 叙利亚自危机爆发以来,因各类冲突与安全事件造成的平民伤亡不断增加。仅根据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2013年6月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叙利亚冲突中已至少有10万人死亡,平民死亡近4万人,死伤人数为2010年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动荡以来之最。 叙利亚国内战火破坏规模巨大,加上美国、欧盟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金融、贸易制裁,叙利亚经济、民生损失严重。叙利亚政策研究中心2013年数据显示,叙利亚经济总共损失484亿美元,数额达到2010年叙利亚国内生产总值的81.7%①。叙利亚官方统计显示,全国各省公共和私人建设设施损失达到2万亿叙镑(以目前汇率计约合253亿美元),在叙利亚最高救援委员会注册的遭受破坏家庭为62.4万个,相当于330万人遭到武装分子的侵犯。 叙利亚的社会服务等基础设施也遭受巨大损失。自危机爆发以来,叙利亚有2326所学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现虽已修复300所,但由于安全原因,一些省市的学校仍不能正常上课。北部阿勒颇省学校正常上课率仅为11%。除教育以外,医院、供水、供电、公共卫生系统等社会服务基础设施也遭受严重破坏,民生损失惨重。 (三)危机影响波及多方,溢出效应显著 叙利亚危机持续至今,其影响远远超出叙利亚自身,溢出效应显著。可以说,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斗争了两年半,而国际舞台上有关各方之间也较量了30个月。 随着局势的演变,叙利亚危机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是地区极端组织和势力逐渐向叙利亚渗透并走向与叙政府军的对抗;二是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不断发酵,疑似化武袭击不时发生,成为外部势力干预叙利亚冲突的最大借口。可以说,叙利亚危机的影响已远远超出本国范畴,不仅成为地区大国争夺利益的战场,同时也反映出美俄等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博弈。
二、叙利亚危机特殊性的背景分析 叙利亚危机已持续两年多,至今尚未有妥善解决的明确前景。叙利亚危机的产生有与该地区其他发生动荡的国家具有的一些共性,同时也是叙利亚危机自身所特有的一些内外部因素所决定的。
(一)由叙利亚国内错综复杂的宗教、政治、社会问题等所致 叙利亚国内宗教和教派众多,除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之外,基督徒也为数不少。什叶派内部还有不同的派别,如相对少数的阿拉维派、德鲁兹派。此外,叙西北部还是库尔德人的聚居地。“从族群方面看,叙利亚的社会是多元化的,将近40%的民众都属于少数派。有基督徒或东正教徒,其他穆斯林派别(什叶派、德鲁兹派、伊斯玛仪派)以及正统的但非阿拉伯的穆斯林(库尔德人)”①。在叙利亚执政的阿萨德家族属于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教派,阿萨德父子自1970年执政至今已持续43年。阿拉维派是伊斯兰教什叶派中的少数派,而叙利亚国内多数居民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叙利亚事实上存在着少数派执政的问题。在此次危机爆发以前,因叙利亚本身是一个世俗化的国家,宗教教派问题并未凸显。并且,叙利亚社会在长期多元的族群构成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与宗教模式,但随着危机爆发并深化,这种基于文化深层的宗教教派矛盾一旦激发即变得尤其复杂,成为叙利亚危机背后一个难解的因素。巴沙尔担任总统之前,其父已执政长达30年。2000年巴沙尔后叙利亚国内政局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叙利亚当局对外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旗帜,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巴沙尔在民众中形象较为正面,不乏坚定的支持者。父子两代执政使叙军队、警察等强力部门有充足的掌控局势能力,同时,依托复兴党,叙利亚领导层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利益共同体,因而政权结构稳定,凝聚力较强。这是叙利亚与发生动荡的其他国家相比较而言较为突出的特性,即在危机爆发以前,巴沙尔政府具有较为稳定、强势的执政能力。 叙利亚局势动荡以来,巴沙尔仍推行了一些改革举措。2012年2月,巴沙尔颁布新宪法修订案,改一党制为多党制;2013年6月,大幅上调军人和政府工作人员退休金;7月,改组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更换大批领导层人选,同意联合国化武小组进入境内调查。巴沙尔还表示愿意亲自出席在日内瓦举行的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 相比较而言,叙利亚的反对派长期遭受打压,力量较弱,主要反对派长期流亡海外,国内根基较浅。且反对派内部四分五裂,“碎化”现象凸显。在与政府军作战的同时,部分反政府武装也涉嫌制造恐怖袭击、谋杀和绑架事件。在这一类的血腥事件被媒体报道之后,叙利亚国内民众对巴沙尔表示支持的人增多①。 叙利亚境内普通民众饱受国内武装冲突之苦,寄希望于当局平定局势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叙利亚危机持续至今,当局并未像某些西方媒体声称的那样完全失去民意基础。但叙利亚当局失去了在一开始就平息事态的最佳时机,随着冲突中伤亡人数的不断上升,叙境内巴沙尔政权面临的政治压力也日益增大,叙利亚国内宗教、政治、社会问题也日益错综复杂。
(二)叙利亚特有的地域敏感性,对地区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叙利亚在阿拉伯国家中面积不大,只有185180平方公里,相当于利比亚的十分之一,但人口达2240万,几乎为利比亚的3倍多。叙利亚处于中东地区的中心地带,其地区地位和作用较为敏感和特殊。叙利亚处于亚、非、欧三大洲交汇联通的节点,是连接地区多个重要国家的桥梁。叙利亚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自古以来就是中东地区一个战略要地。 从中东地区和民族的角度而言,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是中东地区少数由什叶派中的少数派阿拉维派掌权的国家,与什叶派占主导的伊朗有较强的联系。这使叙利亚危机的背后具有地区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宗教教派矛盾的整体背景。叙利亚是阿拉伯国家,但阿盟自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明显反对巴沙尔政权,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对叙利亚的制裁即由阿盟首先发起。不过,阿盟国家对如何解决叙利亚问题的主张并不相同,这体现出阿盟内部不同背景的国家在叙利亚问题上立场和考虑的出发点也并不一致。
叙利亚危机不是地区什叶派与逊尼派直接较量的战场,但从某些方面充分反映出地区复杂宗教和教派矛盾的存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及伊拉克什叶派在战后的兴起,引起了海湾国家对自身安全处境的警惕,自然而然地利用各种方式平抑地区什叶派的影响力。在叙利亚问题的应对上,阿拉伯国家显出矛盾的心态。阿盟内部的种种制裁未能直接推翻叙利亚当局,向叙反对派提供支持也未能达到相同的目的,反对派内部组织涣散,各有利益诉求,在战场上往往各自为战。叙利亚危机并未出现当局迅速被打垮和内部崩溃的情景,随着战事的胶着,人道主义问题逐渐突出,而在激烈的武装冲突中,很难实际区分责任者。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地区国家因此面临的压力也日益增长,叙利亚危机的复杂程度大大超出这些国家原先的预计,也凸显出地区国家围绕叙利亚危机意愿和行动能力之间的落差。 叙利亚危机持续至今,不可避免地对伊拉克、黎巴嫩、约旦、土耳其等周边邻国产生直接的影响。叙利亚与伊拉克有漫长的边界线,西北部库尔德聚居区紧邻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区。叙利亚与黎巴嫩历史上的特殊关系仍然有重要影响,叙利亚是黎巴嫩除以色列外唯一的陆上通路,黎巴嫩真主党认为叙利亚与其同属于反以色列的“抵抗阵营”。土耳其、约旦与叙利亚在危机爆发之前有较为密切的政治及经济往来,但因两国采取反对叙利亚当局的立场,对叙关系急转直下。此外,因叙利亚与伊朗、黎巴嫩真主党的密切关系,叙利亚局势走向对以色列而言也有重大影响。 与民族和宗教问题类似,在原先较为稳定的政局下,叙利亚国内社会的一些其他问题并不突出。但叙利亚危机首先制造了大量的难民,这场危机使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危机也使叙利亚国内原有的大量巴勒斯坦难民迁往他国,引起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再度升温。叙利亚戈兰高地仍在以色列的占领之下,但叙以边境长期保持平静。然而危机爆发之后,叙利亚所拥有的化学武器被以色列方面视为有可能的重大安全隐患,以色列多次声称将采取行动,防止叙利亚化学武器落入“错误的手中”。叙利亚因其特殊的地缘位置,对地区安全局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1.叙利亚与以色列:领土争端、长期交恶 阿以问题一直是中东局势的焦点,叙以关系是其核心之一。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叙利亚始终是阿以交战的前线国家。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原属于叙利亚的戈兰高地,至今尚未归还,导致两国长期交恶。无论从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角度,还是从叙利亚自身国土安全的角度,叙利亚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都积怨已深。 叙利亚发生局势动荡,以色列当局心态复杂。一方面叙利亚这个强硬反以的政权不断被削弱,这对以色列而言无疑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叙利亚国内局势动荡至今,形势持续胶着,很显然叙利亚问题一旦全面失控,国家政权机构不能顺利过渡,造成叙利亚陷入持续的混乱和分裂,这对于毗邻叙利亚的以色列而言,将形成极大的安全威胁,理由很简单,叙国内的伊斯兰激进势力会伺机抬头,这是以色列万万不愿看到的结果。 2.叙利亚与黎巴嫩:紧密近邻、影响直接且深远 “叙、黎两国曾属一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国相继独立”①。1975年黎巴嫩爆发内战,叙利亚于1976年派军进驻黎巴嫩,持续保持在黎近4万兵力,直至2005年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后,叙利亚军队在国际和黎巴嫩国内压力下才从黎完全撤军。长期以来,叙利亚坚定地支持黎巴嫩包括真主党在内的部分派别,对黎巴嫩国内政坛拥有较大影响力,叙利亚政坛发生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大大改变黎巴嫩国内的力量对比。同时,叙利亚境内局势发生动荡后,大批叙利亚难民涌入临近的黎巴嫩。联合国难民署2013年8月18日在贝鲁特发布的报告称,迄今逃到黎巴嫩寻求难民身份的叙利亚人达68.8万;联合国难民署驻黎巴嫩代表凯利7月底在贝鲁特说,到2013年底,逃至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人数预计将达到100万。② 这其中还不包括自叙利亚逃亡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以及长期和短期在黎国内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叙利亚人。叙利亚和黎巴嫩之间历史和现实的密切联系,使叙利亚局势走向对黎巴嫩有直接和深远影响,黎巴嫩是集中体现叙利亚危机溢出效应的国家。 黎巴嫩真主党公开宣布向叙利亚派遣武装人员进一步使叙利亚和黎巴嫩局势的关联程度和相互影响上升。真主党属于什叶派,与叙利亚当局一向关系紧密。2013年4月,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在讲话中表示,“叙利亚反对派没有能力武力推翻巴沙尔的统治”,称“斗争是长期的”,表示“如果局势进一步升级,真主党有可能更多地参与这场冲突”。③ 5月25日,纳斯鲁拉再次发表电视讲话,公开承认向叙利亚,特别是临近黎巴嫩的古赛尔地区以及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周边派遣武装民兵,他说:“真主党的战士正在、并将继续与巴沙尔的军队并肩作战。”④ 真主党对叙利亚国内冲突的干预,局部改变了战局。真主党此举在黎巴嫩国内引起了巨大争议,但真主党称这是保护地区“抵抗运动”的必要之举,这也体现了其作为伊朗和叙利亚当局坚定盟友的明确立场。 3.叙利亚与巴勒斯坦:“哈马斯”曾经的盟友 叙利亚是支持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最坚定的阿拉伯国家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叙利亚当局与巴民族权力机构之间也存在不少分歧,与“哈马斯”关系反而一度更为密切。1998年5月,“哈马斯”领导人就曾访问叙利亚。“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马沙阿勒曾长期在叙生活。但哈马斯和叙利亚当局的关系受到了地区局势变化的影响,随着埃及穆兄会的掌权,与穆兄会关系密切的“哈马斯”逐渐与叙利亚当局貌合神离。受埃及对叙利亚问题立场的影响,加之叙利亚反对派中有不少穆兄会成员,“哈马斯”对叙利亚处理危机的方式极其不满,多次拒绝对身陷乱局中的叙利亚政权表示支持。双方昔日盟友关系终于决裂,自2012年3月“哈马斯”领导人马沙阿勒宣布将总部迁往卡塔尔,其领导人已离开叙利亚,前往卡塔尔、埃及、加沙等地。 4.叙利亚与伊拉克:边界接壤,教派关系紧密 伊拉克曾经与叙利亚一样,同样处于复兴党的统治之下。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时,因叙利亚公开支持伊朗,伊拉克宣布同叙断交,直到1997年叙伊关系随着叙利亚一经济代表团访伊才有所改善。① 美伊战争之后,伊拉克国内政局及国内教派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什叶派获取了一大部分国家权力。这使得伊拉克与同为什叶派执政的叙利亚之间关系更为紧密。另一方面,叙利亚与伊拉克边界接壤,在叙利亚危机中,伊拉克仍是叙利亚通往外界的陆路和空中的必经之路之一,对叙利亚局势的影响有重要作用。大批叙利亚难民从边界涌入伊拉克,对伊拉克国内安全局势也产生影响。联合国难民署2013年8月19日称,近日逃到伊拉克的叙利亚难民激增,使得在伊境内的叙利亚难民升至17.5万人。② 特别是一向较为稳定的库尔德人区也发生激烈战斗,这使前往伊拉克库尔德人区的难民人数近期大为增加。因此,叙利亚危机对于伊拉克的安全与利益也有着重要影响。
(三)与地区大国的利益博弈 1.叙利亚与沙特:地区教派争端、对美关系 叙利亚与沙特关系的变化始于2003年伊拉克战争。战后,叙利亚由什叶派掌权而给沙特带来的威胁日益突出。叙利亚当局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被美国视为地区为数不多的强硬反美政权。随着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这条地区的“什叶派之弧”渐成规模③,叙利亚与伊朗的关系日益密切。沙特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与伊朗、伊拉克的关系微妙,对叙利亚的地区作用不满。叙、沙双方在地区问题的分歧日益扩大。 2.叙利亚与伊朗:战略盟友、紧密联系 1980~1988年两伊战争期间,叙利亚是唯一不支持伊拉克同伊朗作战的主要阿拉伯国家,并且是目前同伊朗关系最紧密的阿拉伯国家。叙利亚不仅是“什叶派之弧”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伊朗牵制以色列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伊朗与黎巴嫩真主党往来密切,叙利亚发挥了“前线国家”和“抵抗运动”连接点的重要作用。叙利亚局势的变动,可能会彻底摧毁伊朗在该地区战略部署,因此伊朗对于叙利亚不会袖手旁观。2013年6月16日,据英国《独立报》报道,伊朗做出决定,派遣一支由4000名革命卫队战士组成的队伍前往叙利亚,协助巴沙尔打击主要由逊尼派组成的叛军。①伊朗政府对巴沙尔政权的力挺事实不言而喻。 3.叙利亚与土耳其:经贸关系一度紧密 叙、土两国之间有超过808千米的共同边界。长期以来,两国交往很多,但因库尔德问题、幼发拉底河水源分配问题等时有小摩擦。随着近年来入欧努力受挫,土耳其将其战略中心东移,试图回到中东地区,扩大地区影响力。通过紧密的经济关系,叙土关系蓬勃发展,两国政府曾经计划建立由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组成的经济体。然而,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土耳其采取了反对叙利亚当局的立场,两国关系出现了逆转。叙利亚当局多次公开指责土耳其允许外国武装人员通过土叙边界进入叙,叙利亚反对派也将土耳其作为其主要的活动中心地点之一。2013年8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讨论了叙利亚外国极端分子造成的威胁,并就支持一个“统一且具有包容性”的叙利亚反对派达成共识。②随着叙利亚局势的变化,土耳其还是最早宣称愿参加西方军事打击叙利亚行动的国家。
(四)叙利亚问题背后的大国利益博弈 叙利亚危机以来,其背后大国博弈的激烈程度未必逊于其国内争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联合国安理会由部分国家提出的关于叙利亚的提案三次遭到俄罗斯与中国的否决,这是地区局势连续发生动荡以来所未有的,充分显示出叙利亚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由此牵涉到的国际斗争的激烈程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未能在叙利亚复制利比亚模式,一方面是以西方武力推翻一国政权的行为缺乏国际法理依据,另一方面是因为叙利亚问题涉及大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和格局演变中的主导权的争夺。 在大国博弈中,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较量无疑是最主要的一面。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政策分歧明显,其中以巴沙尔的去留最为突出。美国致力于推翻巴沙尔政权,而俄罗斯则表现出力挺叙利亚政府的立场。在2013年6月的八国集团峰会上出现了美等七个西方国家对付俄罗斯的局面,但俄罗斯仍顶住了压力。“奥巴马力图把武装叙利亚叛军摆在会议议程首位,在推动普京放弃对叙利亚政府的支持方面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双方商定了一系列重要问题,但在叙利亚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①。 1.美国:叙利亚是反美轴心的中枢 在美国看来,伊朗—叙利亚—黎巴嫩轴心一直是中东地区反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唯一堡垒,叙利亚是该轴心的中枢。美国还认为叙利亚长期支持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的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9·11”事件以来,美国将叙利亚列入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黑名单。因叙利亚在伊拉克战争以来对美的强硬立场,美将其视为地区反美势力的刺头,挑刺的想法由来已久。 然而,美国对叙利亚在其地区战略和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始终不明确。地区一系列发生动荡的国家不仅包括反美的卡扎菲政权,也包括美国在地区的传统盟友埃及,这使美的地区战略不可避免地进入一个重新调整的阶段。从美国对外整体战略而言,奥巴马连任总统以来一直热衷于推进战略东移,将其对外政策的重点移至亚太地区,对中东的关注度正在下降。叙利亚问题适逢美国的这种战略调整期。叙利亚当局既未在地区动荡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倒下,西方对叙利亚反对派各方面的支持也未导致反对派速胜的局面出现。可以说叙利亚问题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其他发生动荡的国家。 在中东局势动荡过程中,曾为美国盟友的埃及穆巴拉克政权的倒台可谓是美国在中东的一步输棋,美始终希望在叙利亚问题上扳回一城,推翻反美的“邪恶轴心”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因此,推翻叙利亚政权是美国清除地区反美势力的重要一环。但美国在对叙利亚问题的处理方式上呈现审慎干预的态度。迄今为止,美国仍避免直接干预局势,以免重复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的后尘,为此首先将阿盟推向前台,不断对叙利亚当局施加压力。在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支持上,也将援助放在后勤设备上,对是否提供武器始终未作出决断,这是因为美国仍担忧武器落入极端分子之手,最终转而朝向自己。 但美国从未放弃进行直接军事干预的可能,在叙利亚爆发化武危机事件后,各界纷纷猜测美国将采取有限军事行动,可能重复“科索沃”模式。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也曾表示,美军已做好对叙采取行动的准备。然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在给国会的信中却表示,即使给叙利亚反对派提供强大的军事支持,特别是空中力量支持,也并不能保证叙利亚局势会按美国希望的方向发展,不能保证美国喜欢的温和反对派占据上风。邓普西给出的政策建议是,“加强人道主义援助和继续支持温和反对派”①。由此可见,即使对于军事干预,美国仍需要仔细评估干预的程度及其影响,即使必须动用军事手段,也很可能是短期、局部甚至“一次性”的行动。总的来看,只要叙利亚问题没有对美国产生直接严重后果,美国仍将避免深度介入。 2.俄罗斯:叙利亚是俄中东战略合作伙伴 叙利亚与俄罗斯关系素来友好。作为叙利亚的传统盟友,俄罗斯在叙利亚有诸多利益,叙利亚第二大港口城市塔尔图斯是俄罗斯海军重要的海外基地,是前苏联解体后在本地区唯一一个海外基地。叙利亚对俄罗斯的地区战略有重要意义,俄罗斯视叙利亚为其在地区发挥作用的重要国家,不容他国轻易染指。2013年6月15日,时任埃及总统的穆尔西宣布,埃及政府决定与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断绝所有外交关系。在评论这一决定时,俄罗斯总统普京说道:“尽管叙利亚国内发生了内战,但我认为巴沙尔未来在位时间会比埃及总统穆尔西长”②。如今,普京的评论已得到验证。叙利亚局势动荡以来,俄罗斯力挺巴沙尔政权,在2013年八国集团峰会上,普京不惜“以一对七”表示对巴沙尔政权的支持;俄罗斯还不顾西方国家指责,继续向叙利亚政府提供S-300导弹系统,表示此举目的是“向叙政府提供防御武器,用于保护军方设施和部队”③。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呼吁“停止向叙利亚冲突各方供应武器”,并指出“俄罗斯毕竟是向合法政权提供武器,没有任何国际决议禁止这样做”④。 3.美俄较量在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上达到顶峰 随着局势的演变,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不断发酵,疑似化武袭击消息不时传出,成为外部势力干预叙利亚问题的最大借口。2012年底以来,叙政府军和反对派互相指责对方曾使用化学武器,其中3月19日经网络视频传出的坎阿萨镇沙林毒气事件最引人关注。有消息称,联合国已收到13起有关叙冲突中使用化学武器的报告。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2013年7月初递交的一份报告称,俄专家在坎阿萨镇调查后确定,叙反对派在当地使用了沙林毒气。但来自美国的报告则认为,在当地使用的沙林毒气来自叙政府军。 在叙利亚冲突中不允许使用化学武器,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自我划定的红线。然而,叙利亚化武问题终于浮出水面。2013年8月21日,叙利亚反对派称叙政府军使用带有沙林毒气的俄制火箭弹对大马士革郊区进行袭击,造成超过千人死亡的重大灾难。叙利亚政府表示,将提供政府军遭受反对派化学武器袭击的证据,包括遭袭者的证词、血样和医疗报告等。但英法两国官员表示,叙政府军即使遭遇毒气攻击,也是被“友军炮火”误伤所致。而俄罗斯则坚持表示,21日的袭击很明显是反对派所为,目的是“为要求安理会支持叙反对派找借口”。普京的顾问马尔科夫说,“俄罗斯没有被任何报道说服,莫斯科没有人认为巴沙尔将使用化学武器,我们认为,这是精心准备的挑衅,可能是卡塔尔或沙特情报部门,意在激起西方援助叛军或武装干涉的情绪。很明显,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叛军不可能获胜。”①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3年8月21日称,俄罗斯让奥巴马对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做出的反应失效。英国《泰晤士报》8月23日称,“叙利亚证明俄罗斯不是我们的朋友”,它呼吁“西方必须丢掉对普京的所有幻想”②。 美俄较量就此达到了顶峰,双方在外交、军事上,在20国集团峰会、东地中海海面上频繁过招。在联合国调查小组报告出炉之前,美国就急切打破静默,声称叙利亚当局应对事件负责,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一度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美军在地中海战舰云集,甚至与以色列进行了导弹试射。俄罗斯也派出多艘战舰前往叙利亚附近海域。然而,美俄又迅速就解除叙利亚化武达成协议。叙利亚宣布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并在规定时限内向禁化武组织提交了化武清单。随后禁化武组织和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决议,强烈谴责叙境内使用化学武器的行为,要求叙利亚与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和联合国合作消除其化武计划,同时呼吁尽快召开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以落实日内瓦公报。 叙化武问题突出体现了叙利亚问题的显著溢出影响。如美国国务卿克里所言,叙利亚化武事件不仅威胁到美国的安全,也威胁到以色列、约旦、土耳其、黎巴嫩等国的安全。在美声称可能对叙采取有限军事行动之前,叙利亚周边的土耳其、约旦、黎巴嫩甚至以色列等国都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同时,美国在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方面面临阻碍,一方面美国不断评估干预的程度及其影响,与以往的军事行动有显著不同。在美国内,军事行动遇到了民意和美国国会的双重考验。在国际社会中,美也未像以往一样获得西方盟友的坚定支持,长期的“亲密战友”英国率先宣布不会追随美国对叙进行军事打击,西方国家中仅有法国对美表示支持。这表明,西方国家同样深刻地认识到叙问题的复杂性和关联性,需要估计到叙问题产生的后续影响。
三、叙利亚危机的未来走向 叙化武问题之后,政治解决成为国际社会对叙问题的共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应由联合国主导处理叙利亚危机,任何行动都应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避免使叙利亚问题更加复杂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叙利亚危机相关问题上的立场一向明确,多次重申应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并指出“没有军事解决的选项”。即便美国也承认这一点,国务卿克里多次声称,“军事手段无法解决冲突,最后还是要回到谈判桌上来,通过政治手段解决问题。”2013年9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首次一致以15票全票通过了涉叙化武的2118号决议,这表明自2013年8月以来的叙利亚化武危机开始逐渐降温,更预示了叙利亚未来“和解”的可能性增加。 总的来看,叙利亚问题错综复杂,化武问题只是叙危机中所包含的深层次问题之一。当前叙国内冲突并未平息,美俄等大国及沙特、伊朗等地区重要国家对叙利亚问题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随着伊朗核问题出现一些新的发展,叙问题与伊朗核问题等地区其他热点的关联度也有所显现。叙利亚问题局势发展变化十分迅速,走向很难预测。但综合叙利亚危机的内外特点,未来影响叙利亚局势走向的有以下几个基本面: (一)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但解除叙化武进程能否与推动政治解决叙问题同步推进,仍需要叙问题内外各方的进一步互动,实际进展有待于事实检验。解除叙化武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其间大国博弈不会停止。叙当局与反对派都已对随后的谈判表达了积极的姿态,但双方就一些基本问题立场差距很远,反对派内部主和与主战、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分歧一直存在,对政治过渡进程的立场和看法也大相径庭。 (二)叙利亚国内武装冲突仍是影响叙危机走向的重要因素 外国武装极端分子势力不断坐大是叙国内冲突的突出特点,一段时间内成为与叙政府军对抗的主力。近来极端分子与反对派武装之间也在叙北部地区不时发生冲突,未来很可能出现叙政府军—反对派武装—极端武装分子三方对峙的局面。遏制地区激进势力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地区政策的重要目标,一旦激进势力未来在叙掌权,局面无疑更为复杂,“倒叙”努力可能前功尽弃。因此,美国等西方国家既利用反对当局的武装力量与叙利亚当局进行对抗,又要防止激进势力持续扩张,为此始终需要寻找和把握平衡。 (三)叙利亚问题将迎来新的时间窗口 2014年叙利亚将迎来总统大选,如叙问题在此之前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届时巴沙尔总统去留问题又将引发新一轮的博弈,叙问题走向可能因此而改变。持续的武装冲突不但造成了叙国内外难民大量流离失所,对叙及周边邻国造成了巨大冲击而且还对叙利亚经济、社会造成极大损害,动乱持续越久则损害越大。难民问题及经济社会重建将是叙利亚未来不可避免的问题。
-------------------------每当美国、英国需要某种证据来攻击、颠覆某个政权的时候,“证据”就及时出现了,真是无巧不成书呀!!!!!!-------------------【转载】美英认定叙政府是胡拉镇惨案幕后黑手 2012年05月28日 12:36 来源:新闻晚报 晚报综合报道 国际社会强烈谴责这起袭击事件,美国、英国等似乎倾向于认定叙利亚政府是幕后黑手。英国报纸罕见地刊登一些遇难儿童的图片。 路透社报道,美国白宫发言人发表声明称,美政府对发生在霍姆斯省胡拉镇针对当地妇女和儿童的屠杀事件感到非常震惊,这是叙利亚当局不人道和非法的又一有力证据。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称胡拉镇袭击事件为“凶残的袭击”,表示美国将和联合国一起对叙利亚政府施压,要求彻查事件,追究肇事者责任。 英国外交部27日发表声明,外交部定于28日召见叙利亚驻英国代办,就这起事件表示“谴责”。 “胡拉镇无辜民众遭可怕屠杀,(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要求外交和英联邦事务部召见叙利亚代办,”声明说,外交部官员杰弗里·亚当斯将会晤叙方代办,“明确表明我们的谴责”。----------------------------------------------
以下图片可能会产生不适,请谨慎阅览!!
................
-----------------------------
【转载】叙利亚32名儿童惨遭杀害另发现60名成年人遗体叙自由军威胁退出安南方案http://www.jinghua.cn 2012-05-28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 逛逛社区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2-05/28/content_793961.htm
26日,叙利亚胡拉镇,当地民众查看92名遇难者的尸体。图/东方IC
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团长罗伯特·穆德26日晚说,92人在叙利亚中部霍姆斯省胡拉镇的暴力事件中丧生,包括32名儿童。叙利亚官方媒体称恐怖团伙是幕后黑手,反对派则把矛头指向政府。国际社会对此表示震惊并强烈谴责这一袭击事件,要求追究肇事者责任。 92名平民死于炮击
联叙监督团团长穆德当天说,监督团成员在胡拉镇看到至少92名受害者遗体。 “今天早上,联合国军事和民事观察员前往胡拉镇,发现超过32名10岁以下儿童的遗体。另有超过60名成年人死亡。” 他说,这些受害者居住的地区遭遇炮击。 “观察员对现场检查后证实,使用了坦克和大炮的炮弹,”穆德说,“无论是谁开始并实施这一不光彩的暴力行为,都需要承担责任。” 他称这一事件为“残忍的悲剧”。“那些使用暴力以求达到自身目的的人会制造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可能使国家陷入内战。” 按照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科菲·安南的危机化解六点建议,叙利亚各方在4月12日应停火。然而,一个多月来,政府和反对派团体互相指责对方破坏停火。 联合国安理会4月21日通过决议,决定设立联叙监督团监督停火进程,初期部署300名非武装军事观察员,最初任期为90天。 叙反对派指责政府 叙利亚国家电视台报道平民死亡事件,称幕后黑手是恐怖主义武装团伙。 反对派叙利亚全国委员会说,这些平民25日“遭政府军杀害”。“叙利亚全国委员会敦促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评估胡拉镇局势,确定联合国的职责。” 反政府武装叙利亚自由军26日说,如果平民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叙利亚自由军将不再执行安南提出的危机化解六点建议。 叙利亚自由军一份声明说:“我们宣布,除非联合国安理会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平民,(否则)安南方案将‘再见’。” 恐怖组织势力抬头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安南在一份声明中说,叙利亚政府应该停止在人口密集区使用重型武器。 “这一令人震惊且残忍的罪行包含随意和不相称的武力使用,这违反国际法和叙利亚政府不在人口密集地区使用重型武器的承诺。” 潘基文先前已注意到叙利亚国内有恐怖主义势力抬头的迹象。他25日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报告,称叙利亚大马士革、阿勒颇、伊德利卜、代尔祖尔等地爆炸袭击趋多,显现恐怖组织的身影。 国际社会强烈谴责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纳比勒·阿拉比称胡拉镇的平民死亡事件为“可怕的犯罪”,要求联合国安理会“阻止暴力和杀戮升级”。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外交部长谢赫阿卜杜拉·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呼吁阿盟召开紧急会议,称“屠杀显示,阿拉伯世界和国际社会制止针对叙利亚平民暴力的努力已经失败”。 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一致发声谴责。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称这是“恶意袭击”。法国外交部长洛朗·法比尤斯说,他希望在法国首都巴黎安排“叙利亚之友”会议,商讨叙利亚局势。 本版据新华社电
---------------------
更多阅读
转载 叙利亚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叙利亚难民危机的原因
【转载】叙利亚危机爆发原因分析叙利亚危机爆发迄今已满四年。这场导致“21世纪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的危机,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为何久拖未决?对地区和国际局势带来哪些影响、解决危机的前景如何?近日,叙利亚男童溺亡照片令全球心痛,欧
李玉娟:网络舆情危机的深层透视——基于社会心态的分析视角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网络舆情危机频发,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和社会心态具有内在关联性。目前社会不良社会心态主要有:非理性心态、群体性怨恨心态、焦虑心态和质疑心态等,这些不良心态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并对舆情危机产生严重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财务因素及财务对策 浅析中小企业成本控制
张春艳2013-2-28 22:18:18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1期摘 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许多企业都逃不脱财务危机的来临,究其财务危机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原因是经营风险所致,主要包括:不善经营管理、战略决策重大失误等,另
2008金融危机一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前言最早叫做“美国次贷危机”的这场危机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已经远远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期。从2008年秋天起,从金融到实体经济,从华尔街上那些体面的银行家到珠三角出卖体力的农民工,一个一个行业宣告危急,一个一个国家陷于困境。不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_汉博尔 2008金融危机原因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即美国的金融机构向没有信用或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人发放大量的住房贷款,然后又将这种贷款制作成债券出售给投资人,最后还将这种债券制作成金融衍生品进行对冲交易。进入金融市场交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