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相关赏析的整理 草东没有派对 丑奴儿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相关赏析的整理

马鞍山市金瑞初级中学孙仙知

  1.名称: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 辛弃疾

  简介

  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主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 宋词

  体裁: 词

  年代: 南宋 内容介绍

  原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①·书博山②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③;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④。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⑤;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

  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

  【注释】

  ①:丑奴儿:即《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②: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③:层楼:高楼。

  ④: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⑤: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多少事,欲说还休。”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说之亦复何益?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

  笔者何烨林风认为,这篇宋词其意之深浅在乎观者之解读。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是这首词的文眼,作者把人生比成一年四季,叹秋季天凉,实是说人生倏忽即逝,生命非常短暂,不论遇到多少愁苦、欢乐,也不过是生命里的点缀而已。既然生命苦短,又何必再自寻烦恼呢?理应给自己一个快乐的人生,理应让自己有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愁苦和困境!这就是我的解读!诚然,这有点过度解读的嫌疑,却可以作为人生信标的参考。

2.“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欣赏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1140——1207)有《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首,其词曰: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我们知道,辛词好用典,但这首词却是例外,是几近白话、通俗易懂的。而在看似浅显的文字后面,同样有着厚重的意蕴。
作者所处的时代,正是金人南侵、中原沦陷、民族灾难极为深重的历史时期。少年时的辛弃疾就立志抗金,恢复中原。二十一岁时,他在家乡济南一带组织义军,从事抗金斗争。后来南渡归宋,历任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的安抚使等职,他几次上书论述北伐大计,要求亲赴前线抗击金兵,恢复中原。但却因此受到投降派的排斥打击,两次被革职罢官,最后抑郁而死。这首小词就是抒写作者因屡受排斥而不能实现抗金大志的痛苦愤懑之情的。
因此,这首小词感情深沉,对比强烈。其巧妙的艺术构思令人击节叹赏,回味无穷。下面试作分析欣赏:
此分上下两阙,上阙为宾,下阙为主。
词的上阙写的是作者少年学词的经历。当时未受挫折,不知愁苦滋味,但为了登高赋词,也去无病呻吟,强说愁苦。这一番描写,为下阙作了极好的铺垫。
值得深思的是:既然“不识愁滋味”,为何要“爱上层楼”“强说愁”呢?
这要从我国古代文学尤其是诗词创作的一种传统说起。
大约从春秋时期开始,我国的文艺欣赏标准就是“以悲为美”的,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创作的传统。到了唐宋,此风尤炽。韩愈认为:“和平之音淡薄,而愁苦之心要妙;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欧阳修则更明确提出“诗穷而后工”(《梅圣俞诗集序》)的观点。这种理论,固然有其一定道理,但推崇过甚,流弊也十分明显。历代文人骚客秉承这种理论,在从事吟咏时形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不良倾向:未老称老,无愁说愁。这种倾向,在传送的名篇中也随处可见。苏轼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首句有云:“老夫聊发少年狂”。这位“老夫”当时多少高龄呢?不妨查证一下。他出生于1037年,此词作于1075年,原来只有38岁,正当壮年;如果在当今社会,在官场上是“年轻干部”,在文坛上也是“青年作家”。欧阳修贬知滁州时,写过著名的《醉翁亭记》,当时这位“醉翁”也不到40岁。至于那些不入流的下乘作品,为了趋迎这种风气,有的则到了荒唐绝顶的程度。宋人邢居实有一本笑话书叫《拊掌录》,里面载有这样一桩趣事:
李廷彦曾献百韵诗于一上官,其间有句云:“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上官恻然悯之,曰:“不意君家凶祸,重并如此!”廷彦遽起自解曰:“实无此事,但图属对亲切耳!”上官笑而纳之。
请看,为了“属对亲切”,竟可以公然撒下如此弥天大谎,简直令人瞠目。而那位上官非但不加斥责,反“笑而纳之”。当时此风之盛由此可见一斑。了解了这些,当时少年时期的辛弃疾为什么会“爱上层楼”“强说愁”,也就不难理解了。
上面的事例还启示我们:阅读古人诗文,不可课虚坐实,过于天真。对那些说愁道苦的文字,要尽可能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及情怀,看他是真的愁肠百结,还是在那里“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在从事文学创作时,则要尽力避免“为文造情”。
词的下阙,写出了作者愁苦万端的心境。几十年间,历经沧桑,坎坷曲折,滋味尽尝。回想当年,抗金复国的雄心壮志化作南柯一梦;放眼四顾,到处还是奸臣当道,投降派甚嚣尘上。这时候,作者的心情是何等痛苦愤懑,不难想见。强烈的感情郁结于胸,不吐不快。但如何表达,却并非易事。这一方面因为当时环境险恶,直抒胸臆会遭来不测之祸;另一方面,还因为前人写愁的诗词名句已经很多,如何才能不落前人窠臼,大费踌躇。
前面谈到古人“说愁”成风,当然不会都是“强说愁”的,有不少诗人留下了许多抒写真情实感的名篇佳句,以其情之真、意之深、语之新而被人交口传颂。例如:
李白有骇俗之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十五)
李煜有动人之词:“问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贺铸有成名之句:“试问闲愁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
同代人李清照更有非凡之作:“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相关赏析的整理 草东没有派对 丑奴儿
  ------
在这些光彩夺目的诗海明珠面前,人们不由自主地会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话:“前人之述备矣”。那么,像李白登黄鹤楼那样知难而退,甘拜下风吗?当然不行;如果那样,我们便不可能欣赏到这首好词了。沿着前人的思路去寻找更新奇的形象来进行比拟吗?恐怕也只能等而下之。怎么办呢?辛弃疾不愧为一代杰出的词人,你看他,独出心裁,另辟蹊径,把满腔悲愤和眼前秋景融会在一起,含着热泪,带着苦笑,举重若轻,吟出了这样动人的妙句: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欲说还休,却道天凌好个秋!”这样不说而说,胜过千言万语。真是新颖独到,不同凡响。有道是:怀愁难吐,此情最苦;而笑中带泪,最能动人。谁能说,这样的诗句比前人任何一种名句要逊色呢?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请人赵翼《论诗》有云:“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艺术的新,包括题材的新,立意的新,形式的新,语言的新。同时做到几种“新”似乎很难做到,所以前人又有“题常则意新,意常则语新”之说,要求至少在某一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前面所举各家名句,同是写愁,但立意不同,造语各异,丰富多彩,相映生辉。这也正是它们能够流传千古的原因所在。
我们今天在写作中也应该借鉴古人写“愁”的经验,学习他们可贵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刻意创新,力避蹈袭,写出超越前人的优秀作品来。 

备注:这2篇从网上搜索到的赏析,前篇侧重基础性,后者侧重个性化,作为补充,比较合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20999.html

更多阅读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赏析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赏析灵宝实验高中 尹学军说明:此文为原创,转载须注明。朱熹的《次韵雪后书诗二首(其一)》是今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诗歌鉴赏的提供的阅读材料。原诗如下: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赏析 王安石元日赏析

古典诗词欣赏(一三一)】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赏析窦凤才【原作】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释】书:书写,题诗。茅檐长扫静无苔:庭院经常打扫,干净得连青苔

《周立波笑侃三十年》之爆笑笔录 周立波笑侃三十年完整

说实话,周立波学唱蔡琴那段儿最长,但我的感觉最不好,因为他的声音很怪,很非蔡琴,加之极力夸大蔡琴的吐字不清所以让我觉得他的唱功实在与郭德刚、小沈阳无法比拟。昨天晚上接着看《周立波笑侃三十年》之下半场的后边儿部分,结果大大出乎

声明:《《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相关赏析的整理 草东没有派对 丑奴儿》为网友萌帅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