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致皇太极书信全文 袁崇焕 毛文龙

天聪年号及原件开头的满文,为清人归档时所加。
《明清史料》、《满文老档》、《明清档案存真选辑》题目中失名、金国汗、清太宗等字样,为民国人编书时自拟。

总计,共八封,其中汉语五封半,满语七封(内一封残缺),汉满俱在互相对应的五封,仅存汉语的一封,仅存满语的二封

第一封,汉语原本、满语译本全存,即《明清史料·甲编·第一册·皮岛毛文龙致清太宗书》,《满文老档·太宗档·第十一册·毛文龙等处来文一》,《明清档案存真选辑·初集·第四类·毛文龙致金国汗书一》

汉语原本:

缅惟令先君犯辽之举,皆系我国当元文武二臣,不本我先帝之命,擅自妄为,以致令先君一怒,而做出不和之事也。曩者,令先君原有牌文至岛,说称偏相金台石,并侵占张其哈喇佃子等处,本镇即据来文,申奏皇上,即行查问。如金台石枪手之助,乃白副使私自做情,如张其哈喇佃子等处,乃韩参将等官,侵疆起衅。后我皇上查明,已将白副使韩参将等拿问正法,则令先君不平之气,巳伸白矣,无容置喙也。近因王总兵至岛,说本镇曾差人赴令先君处,口称议和,及拆书,又系与石副将私书,视觉反问之计,因而俱杀。本镇闻之,不胜吓愕,岂有堂堂大人,乃作区区诡计?后密访出,乃是鹿岛将官,素舆石副将有隙,指称做出此事,本镇已将该将拿问矣。切思台台所用汉官,未必不害汉人,其走来之人,备述于各岛将官,是故用剳付名帖,反间以害者有之。
昨岁奉圣旨,颁行海外,有能捉获佟李二门之人,并叛官金玉和、佟镇国等,及通事殷廷辂、刘兴祚、石廷柱者,加升指挥,这是实情。但今两国相持,终无结局之期,何不一和相约,共图息屑之策?前有袁抚台议和之事,系于众官议论纷纭,故此处分未妥,若以本镇便宜海外,议疏甫奏,圣旨即允,实与别议不同者,定不蹈躭延两国大事之地也。前有王总兵具文议和,曾差游击金首举同王总兵家人于十一月十三日,从威宁营入境,至今两月,未见回音,想台台守边夷人,利其金帛马骡等物,,隐匿未报耶?今特差人奉照,前文所议允否?希台台可分的当人来,亲至皮岛,本镇面语心上事宜。自古两国相争,何尝斩一往来耶?乞台台熟思审处,期建安全之谋,彼此生灵幸甚。况我先帝代逝,令先君亦游仙矣,为何不罢兵息战,议请新封,以享太平之福乎?书去神驰,曷胜翘望。
名正柬。慎余。

汉语原本书影










第二封汉语原本仅存后半部分、满语译本亦有残缺,即《明清史料·丙编·第一册·失名复金国汗书》,《满文老档·太宗档·第十二册·毛文龙等处来文一》,《明清档案存真选辑·初集·第四类·毛文龙致金国汗书二》

前半段,满语译本:





金国之汗思欲和好,即归还旧地,誓告于天。我若怀前仇、阴谋杀害、肇起异端,则惟天鉴而诛我毛文龙!(原档残缺)等,若心口不一、阳奉阴违、违悖前盟,则上天鉴之,死于非命。我等若彼此相和,且始终不渝,则鬼神眷佑,延及子孙,永享富贵。立此誓文,传之后世。

后半段,汉语原本:

毛文龙致皇太极书信全文 袁崇焕 毛文龙


华翰云来官所言,浑然未显,故此再问。彼系下官,所以然好话难以尽吐答者,不得不浑然也。又云,虚好私通之语。不佞立于天地间,断不失信于一人,止知其实好,不知其虚好,止知其公道,不知其私通,人而无信,圣人之所深恶也。台台与不佞,意气交投,但凡事情,商议而行,或战或攻,我自有主意,行止得当,万无一失,保身、保家、大富、巨贵,指日间耳。不佞一点方寸,天地鬼神可表,王总兵亦皆知之。此复。
本残件
书影


第三封,汉语原本、满语译本全存,即《明清史料·丙编·第一册·失名致金国汗副启》,《满文老档·太宗档·第十一册·毛文龙等处来文三》,《明清档案存真选辑·初集·第四类·毛文龙致金国汗书三》汉语原本:

曩者修和之策,为两国结局之著,承台台不弃雅谊,诚两国纳福之大窍会也。不意先承厚贶远颁,俾愚父子辞受两难,谨对伻拜领,感谢感谢。但修和之大主意,尽在去官腹内。且来官云,留质一节,甚非不佞意也。舆台台交谊,当在古人中求之,义气中讲之。况令先君在抚顺时,曾与不佞意气相投,语言皆合,但两国争持,不便往答,今接见台台翰剳,如见颜色,疑念顿释,焉用官质?惟天可表。今具微物,聊为初交之贽,更乞台台实心作事,勿听谤言,永结胶漆之雅,莫作负心之举。台台官兵,所用布帛等物概不足虑,百事俱在不佞一口担当耳。不观孟氏书云:“亦有仁义而巳矣,何必曰利?”请熟筹之,万万。
名具正幅。左冲。


第四封,汉语原本、满语译本全存,即《明清史料·丙编·第一册·都督毛文龙复金国汗书》,《满文老档·太宗档·第十二册·毛文龙等处来文二》,《明清档案存真选辑·初集·第四类·毛文龙致金国汗书四》

汉语原本:

都督毛文龙再拜:前四月二十六日,可可牛鹿及马通事等五名到镇江,于五月初三日接到皮岛。有户部在岛分散粮饷,跟随户部人役报知,本部十分起疑,百般解失(释),说夷人常常往来。连日事忙,留住数日,俱皆做了衣服,于五月十六日,由海上送至镇江,差旧人三名,随带礼物二驼,回至沈阳。
近日山东登府总兵本道,不时差船到沿海上岸出哨,登州道又到皮岛,或有下边将领,差人接取亲友,亦未可知。我自然禁他,决不可听下人说谎。我与你做此事,决不可失信。忙中草草,此复。

汉语原本书影



第五封,无汉语原本,满语译本全存,即《满文老档·太宗档·第十二册·毛文龙等处来文三》

满语译本:

毛文龙拜金国汗纛下致书:不佞常铭之于心,宣之于口,存之于中,一时不忘。因所遣使臣之言,同气同意,即遣回国。又闻初遣之使臣,照旧携礼物前来我处等语。当时,皇上遣户部大臣送钱粮至岛,并将所乘船撤回铁山。其时汗所遣使臣,未经查实,误入户部。使臣及所携礼物,尽被擒获,解往京都。不佞闻之此,遂连夜遣人赴京,贿银四万两,始获赦死,养之于内地。请少待数日,奋力交涉,俾还于汗。正在烦恼之际,突有喀山牛录下诸申八人逃来,伊等言称:我汗与诸贝勒原以一心倚尔等行事等语。不佞闻此,愈觉不安。嗣后遣来之人,须仔细辨认为善也。无论尔取山海关,我取山东,若两面夹攻,则大事可定矣。我不分尔所得,我亦不归尔管辖。特致书以闻。

第六封,汉语原本、满语译本全存,即《明清史料·丙编·第一册·都督毛文龙致金国汗书》,《满文老档·太宗档·第十二册·毛文龙等处来文四》,《明清档案存真选辑·初集·第四类·毛文龙致金国汗书五》

汉语原本:

都督毛文龙再拜:前差官执书和事,原讲是我一一担承,烦(凡)事都在口口上,彼此罢兵,共享太平,口心甚喜。已差人送可可牛禄回汗王之话,大事巳定,谁料后又差来,错上户部之船,被督饷户部竟自拿口口口三名人,一齐解京,不口口口把我大事几乎坏了。若是我不去救回可可牛禄,有口不能分辩,汗王已不信我说话了一点好心,反做不信不义之辈,口口口处诉。我想要与汗王一路上做些大事,又被此一番所疑,莫非天数也。汗王东走西奔,南来北往,何曾做得一件真正大事,皆不知其法,不知其窍也。我与汗王共议国家大事,享口口口福,留名万古,不知汗王肯信我否?如若听信我说,可令人来暗暗商议,并无虚言,若是哄诱,岂哄四五名人,做得何事?彼此无疑,英雄心口口口人不同,则大事可成,那时口口口心不尽。冲。南海。

汉语原本书影





第七封,汉语原本全存,无满语译本,即《明清史料·甲编·第一册·都督毛文龙致清太宗书》,《明清档案存真选辑·初集·第四类·毛文龙致金国汗书六》

汉语原本:

都督毛文龙再拜:不佞近与足下通此大事,已经三次,今见来文,甚是的切,又且诚信,不佞暗暗喜跃,以为我两家事必成矣。岂知你奸计百出,一面与我讲和,一面又来偷抢我人民,似此颠倒反复,良心何在?天理何在?休说负天之盟,即常言亦不为,故不待详审,可知先番背盟之事,罪固不在我也。第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信字要紧,人而无信,不其虽生犹死乎?况拿去的人,不过是我沙汰下不成才的光棍、没行影的花子,安插北岸,就柴薪之辈,在得之者有何益?失之者有何损?况我这边人,原是你那边走来的,今你抢去,是你自己抢了自己的去,与我大关系处有何碍窒耶?我自思自悔,当初原不该与你通这个机密,你到底是达子家做事,只图目前之小利,那知日远之大妙。渺想此事,屡做屡败,非我与你德不深、诚不至之谓也,实我与你缘薄分浅,无大福以享受耳。亦天也,命也,奈何奈何!
不佞正嗟叹间,忽解到不言兔牛禄真夷一名,名十头库,口称:“我等非抢你人民来也,听说刘爱塔弟兄在铁山,我等星夜来抢拿他来了。”你若是真要他弟兄们,待你我事说成之后,我送与你,去不得么?为何动兵来,又起我两家猜疑。大事若成,连各岛人都是你的,何况他弟兄乎?你既是一国之君,非同小可,何其气量偏浅而无容忍之甚也?你漫说我信不如你,不知我原意真无妄,你思想了看,我若不是实心拿着这个大事与你往来,为著何意?还是哄你城池来不成?还是哄你王子来不成?把可可事,且当做我哄的罢么!未有一遭你受哄,而再遭又受哄乎?设如斯而不揣摸,我终不能剖白矣。傥若翻然惺悟,顿改昔非,莫若汗王与四大王,对去人含刀暗盟,或令一心腹汉人来,验我真假,或心服西夷亦可,勿令金人复来,外一不测差错,你又道我是个谎了。事如依议不谬,再有结局之期,你如何待我?如佟李之隆,我不肯,如西夷之头领隆我,我亦不肯,其中主意,不可不思。外一切所以事,俱不敢明道,先去的刘得库口内是实。再恳谨之慎之,勿致半途而废,何如?差去十头库,还叫同我的人回来说话。左冲。
谨具:大红金蟒一

端、天青金蟒壹端、大红凤缎一端,大绿凤缎一端,紫红凤缎一端,天蓝凤缎一端,官紫红凤缎一端、官绿凤缎一端、银红花缎一端、柳黄花缎一端、玄色花缎一端,月白花缎一端、水银四斤、硼砂二斤、冰片一桶、缎靴二双、绒袜四双、红毡四床、乐带四副、香棋一盘、叶品八封、茶叶二封。奉引敬。都督毛文龙再拜。

汉语原本书影









第八封,满语译本全存,无汉语原本,即《满文老档·太宗档·第十二册·毛文龙等处来文五》

满语译本:

毛文龙再拜致书。阅汗来书,甚感不解。其骄恣失信,俾人生疑之处,我岂能不知乎?况议和之事,乃两国所愿,於两地有益之事,尔若不愿,则亦已耳!何以大言欺我?事成之前,尚且如此。一入陷阱之中,岂能以礼待我耶?来书云:若送还诸申,可以往来;否则不再往来等语。尔言误矣!我与刘德库初议时曾言:我两国之事若能成,不仅送还诸申,连我亦无处可去等语。今议和之事未成前,便欲强行索取诸申,安能确立相和之诚心?至阔科一事,我固然有错,然在彼处,尔之过失亦不少也。先汗在时,我所遣诸申一名,汉人两名,均被杀。其后,尔三次遣使欲和。使臣至江之后,又杀我哨卒近百人。一面议和好密事,一面频攻铁山,属行欺诈,反复无常。贤人未有似此特力妄行者,良可惊也。我虽庸才寡术,然居心纯正,毫无诳诈之心念,背天理之行。尔诚信赖我,俾我从速登岸,又何必急于索还所有诸申耶?何惜此数诸申人。唯若送还於尔,何以掩我地民人之耳目耶?《论语》载: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不曾闻之乎?本欲遣人观察尔愿和与否之情形,若不愿和,则各思深远之计。今阅来书,人之从善从恶,唯在于天,不在于人也。惜哉,先前致书所提之事,未有一次相报,而以巧言相欺,是必欲与我为敌也,诚然如此,我亦闻之尔处之事,又何惧哉!今我同尔说千道万,无一用巧威胁之词。今尔因一阔科而疑我,何其无智乃尔!为此一人从劳往返,实无济於事。倘能与我同心创建万代不朽之业,何如?今我听命于尔,然尔不肯,设尔进退维谷,听命于我,我岂肯乎?宜熟计之也。尔若以我言为是,即下决心,明白赐书,从速遣之,观尔如何行事,我再答复。否则尽杀所遣之人,方足汗嗜杀之心乎?我前曾致书云之以后再不可差大人来,南官及南人在皮岛,有事暗暗差人,渐渐说明,可做即做等语。前者俱已讲明完结之事,又何疑?汗仍遗书,言不明确,甚是疑惑,故我复遣人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20949.html

更多阅读

海兰珠 海兰珠和皇太极的小说

海兰珠(1609年-1641年),姓博尔济吉特氏,谥号敏惠恭和元妃,清太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19世孙女。天聪八年(1634年),时年二十六岁的海兰珠入宫。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

谁挑战了皇太极的权威 挑战权威的例子

打仗亲兄弟皇太极即位之后,体现出了极大的胆识和谋略,并迅速树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然而,有这么一个人却偏偏不管那一套。多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与阿济格、多尔衮为同母兄弟。他在清王朝建立

皇太极的后宫故事 皇太极的皇后是谁

皇太极的后宫故事皇太极是清朝一位有作为的开国皇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位十七年,绥服蒙古,臣服朝鲜,改“女真”为“满族”,改“金国”为“大清”,变“汗王”为皇帝。他开始了与明朝的真正对抗,取得了辽西地区的胜利,为清军

声明:《毛文龙致皇太极书信全文 袁崇焕 毛文龙》为网友不死终究出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