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起源及家谱相关内容(上)
一、孟姓起源
二、孟姓郡望堂號
三、孟姓遷徙
四、孟子嫡系優遇
五、孟姓家譜詳敘
六、修譜綜述
七、家族管理
八、家譜內容
九、家譜內容、體例與特徵
十、譜牒
一、孟姓起源
孟(Mèng)姓源有三:
一、出自姬姓
據史書記載,黃帝姓公孫,是少典氏部落首領的兒子。他生於壽丘(今山東曲阜),長於姬水,故又姓姬;後居軒轅之丘,因此號軒轅氏;再遷有熊(今河南新鄭),也稱有熊氏。黃帝領導的部族是一個農業部族,發祥於姬水,生活於渭水流域,通過與炎帝、蚩尤部落的戰爭,勢力不斷壯大,最終黃帝取得了統治華夏的大權,因此,他們的活動範圍主要在中原地帶,屬土,土呈黃色,被尊為黃帝。
相傳,黃帝發明了衣帽,教人們建造房屋,製造車船、弓箭,他的妻子螺祖發明了養蠶技術,其史官倉頡造字,羲和占日,常儀占月,容成作曆,從而開始產生天文、曆法等。他能“以玉為兵”,開採荊山(今河南靈寶)之銅煉鼎,以作為國家的象徵。鼎煉成時,黃帝乘龍升天,群臣牽衣不舍,追至橋山而去。人們只得葬其衣冠、弓箭為墓,其地就在今天的陝西省黃陵縣的“黃帝陵”。
據說,黃帝有子25人,其中有14人得姬、酉、祁、己、膝、蚜、任、荀、僖、姑、儇、衣共12姓。玄囂是黃帝正妃嫘祖所生,與黃帝同為姬姓。玄囂有子嬌極,嬌極有子高辛,他就是五帝之一的帝嚳。
隨著黃帝部落的壯大,他的一些近親部落開始向四方拓展,開闢新的天地,而姬姓的周族是留守在祖先發祥地的一支部落。傳說,帝嚳元妃有邰氏女薑螈,在野外踩了巨人足跡而懷孕,生下了一個男孩,她以為不祥,就把孩子丟棄了。但結果出現了許多怪異的現象,馬、牛自覺地躲避而不去踩他,飛鳥用自己的翅膀溫暖他。薑螈以為他有神靈保佑,便把他抱回撫養長大。因為當初曾經想拋棄他,就給他取名為“棄”。他就是周人傳說中的第一位著名的祖先。
棄從小就喜歡玩種植麻、菽之類的遊戲,長大後居然成為種莊稼的能手,善於“相地之宜”,知道什麼樣的土質適合種植什麼樣的莊稼。當地的人們紛紛向他學習,促進了農業的進步。帝堯聽說後,提拔他做了農師,管理農業,天下得其利。舜時,他被封於邰,號為“後稷”,別姓姬氏。
棄的後代子孫歷代為夏朝的農官,其官職名稱都稱後稷。最後一任後稷死後,他的兒子不簾立,時值夏代末年,政局不穩,不(空-工+出)放棄了“後稷”的農官職位,跑到了“戎狄之間”。後來,經過數代的努力與遷徙,終於在岐山之下尋找到了適宜於周人發展的土地。在這裏,他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建設起了一個有較大實力的邦國。
孟氏家族出於姬姓魯國,而魯國的始祖便是周初大名鼎鼎的周公:
在商末周初的社會劇烈變動中,周公是一位政治上的風雲人物。周文王去世後,他輔佐武王,在周武王滅商的過程中,一直是武王的得力助手。武王死後,他又輔佐成王,為穩定和鞏固周朝的統治可謂嘔心嚦血。正由於他對西周王朝的卓越貢獻,他得以受封,擁有今山東西部、南部乃至江蘇北部的地區,建立了魯國,以輔佐周室。魯國成為當時諸侯國中的重要封國,備受列國尊重。在這片土地上,周公的後代繁衍生息,孟氏家庭就是其中的一支。
周公名旦,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早年的周公就以仁、孝聞名,後來,他隨武王伐紂,功勳卓著,武王去世後,成王年幼,周王朝又新建,政局不穩,面臨嚴峻的考驗,周公毅然攝政,成為西周初年傑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周公攝政之初,兢兢業業。在周朝新建、殷遺勢力蠢蠢欲動、而周成王年齡較小、還不足以控制天下局面的特殊背景下,周公為穩定人心,安撫內外,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這也引起了周王室貴族的疑懼,他們認為周公將對成王不利,有取代成王的企圖。而以紂子武庚為核心的殷商殘餘勢力則趁機連通反周力量商奄、薄姑以及周公的兩個弟弟管叔、蔡叔起兵叛亂。
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周公臨危不亂,他做了一番“內弭父兄,外撫諸侯”的耐心細緻的解釋和說服工作,以示自己對周王室的赤膽忠心,終於感動了成王和王室重臣,得到了他們的信任,穩定了內部團結。與此同時,周公還親率大軍討伐叛亂,消滅了以武庚為首的殷商貴族的叛亂勢力,誅滅了武庚和管、蔡叛亂集團以後,又繼續向東征伐,經過三個年頭的苦戰,最後剷除了參與叛亂的東方部落。
孝公二十七年(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歷史進入了東周時期。
魯國實行典型的西周宗法制度,魯君由嫡長子世襲繼承,他的諸弟被分封為卿大夫,分別都有自己的土地、封邑和家族武裝,有參政、議政的權力。卿大夫在自己的采邑內,也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即長子為卿大夫,其餘諸弟則為士。春秋時期,由於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造成了魯國內部各個家族的勢力發展不平衡。公室和卿大夫、卿大夫和卿大夫之間爭權奪利、謀取地位的矛盾日益尖銳。孝公以後,經惠公、隱公、桓公、莊公、閔公、僖公後,“三桓”長期把持魯國的朝政。“三桓”是指慶父之後孟孫氏、叔牙之後叔孫氏和季友之後季孫氏,慶父、叔牙、季友都是桓公之子,莊公之弟,所以,三家後裔統稱為“三桓”。
孟姓的始祖為魯莊公的庶兄慶父共仲。慶父死後,季友讓慶父的兒子公孫敖繼承祿位。古時兄弟姐妹中居長的稱作“孟”。慶父排行老大,所以他的子孫就稱孟孫氏。`後孟孫氏的後代因避諱慶父弑君之罪,便稱為孟氏。
慶父以後世系如下:孟穆伯—孟文子—孟獻子—孟莊子—孟孝伯—孟僖子—孟懿子—孟武伯
其中孟文子、孟獻子、孟莊子三代是春秋時孟氏家族中最聲名顯赫的人物,他們為孟氏家族的建立、鞏固和振興做出了很大貢獻。孟文子慶父之孫,他處事謹慎小心,《國語·魯語》載,魯文公曾想遷孟文子之宅,被孟文子婉言拒絕了,時人稱其善守祖業。
孟文子時,慶父之後離開公開始受封得氏,別立一族,成為魯國的世家大族——孟氏家族。孟獻子曆仕宣公、成公、襄公三朝,在魯國的內政、外交中都有出色表現,襄公初年還曾一度執掌魯政;孟獻子以儉樸聞名於當時,而且還知人善任,求賢若渴,開後世養士之先例。
由於孟文子、孟獻子、孟莊子三代人的努力及他們所取得的傑出成就,此時孟氏家族勢力大振,魯公賞賜成作為孟氏的世襲封邑。到孟武伯時,孟氏開始走向衰落。雖然孟武伯也以尚武著稱,但卻為人傲慢無禮,他為相時,不能很好地處理魯國與鄰國的關係,與魯公、以及孟氏家族內部的關係也都變得相當緊張。孟武伯之後,孟氏家族的有關記載便逐漸從文獻中消失。西元前408年,齊國攻伐魯國,取得了成地。孟氏由於失去了在魯國的根據地,孟氏後人迫於形勢,只得散居各地。鄒國的孟軻即其後代。孟軻是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氏族人以其為本族的榮耀,遂尊奉孟軻為本姓始祖,是為山東孟姓。
二、亦出自姬姓
根據漢代學者史遊在所著《急就篇姓字注》的記載,春秋時的衛國(周分封的同姓諸侯國,開國之君為周武王弟康叔,都城在今河南境內)也曾出現過一支來源不同的孟氏。史遊是這樣說的:“衛靈公兄孟縶之後亦曰孟氏。”孟縶(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因病不得繼位,其孫驅,以王父(祖父)之字為氏,稱公孟氏。後有以公孟為氏,或以孟為氏,是為河南孟氏。
春秋時的衛國,是由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是在今黃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帶。這一支孟氏,始祖既然是衛靈公之兄孟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當然也是衛國的公族,則推溯起來,其始祖也同樣是周文王。
換言之,後世的孟氏雖然表面上看來有兩支,分別發源於山東和河南兩地,但是,魯國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與康叔又全是周文王的兒子,所以在實質上並無不同,因此說,所有孟氏族人從根源上講都是同宗共祖,為周文王之後裔,天下孟姓人士根本統統都是一家人。
3、出自其他源流或改姓孟氏:①金時女真族抹撚氏,清時滿洲墨爾哲勒氏、墨爾迪勒氏、盟佳氏、穆顏氏、墨克勒氏等漢姓為孟。②另有土家、蒙古、布依等族均有孟姓。
二、孟姓郡望堂號
堂號:最著名的有"三遷堂"。相傳孟子幼時家靠墓田,孟子就學埋墳、哭喪的事。孟母為了教育好兒子,就遷到集市旁邊住。孟子又學叫賣東西的聲音,孟母只好又遷。最後遷到學校旁安家,孟子學習禮讓進退。孟母高興地說:"這裏可以使我的兒子成為好人了。"由於孟母三遷,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為聖人。
孟姓又以"平陸"等為其堂號。
郡望:根據《姓源韻譜》所載,孟姓郡望主要有洛陽、平陸縣、東海郡、巨鹿郡、武康縣、安平縣、江夏郡等。洛陽,東漢、三國魏、西晉、五代唐先後定都於此。新莽、唐、五代粱、晉、漢、周、北宋、金都以此為陪都。
江夏郡是西漢高祖時設置的,相當於今天的湖北安陸、鐘祥、潛江、鈣陽等以東,以及河南光山、新縣以西、信陽以東、淮河以南。它是三國時孟宗之族的所在地。
三、孟姓遷徙分佈
孟姓發源地為山東、河南二地。早期孟姓迅速播遷於鄰近山西、河北等地。西漢有山東人孟喜(宣帝時立為博士)一族在當地繁衍旺盛,故有東海郡。東漢時,陝西人孟光遷於吳(今江蘇省蘇州),另有名士孟嘗出浙江。魏晉南北朝之際,北方戰火連綿,孟姓發展史上出現了第一次大規模的南遷,山東孟姓多徙吳越(今江蘇、浙江一帶);河南孟姓多遷楚漢(今湖北、江西北部一帶)。三國東吳大臣孟宗一族在湖北一帶發展繁茂,故有江夏郡。另有猛將孟獲出建寧(今雲南省曲靖)。唐時,孟姓名人蜂擁,出現了象孟浩然、孟郊、孟雲卿等當時著名的大詩人。孟郊為浙江省德清人,其族人在當地發展勢旺,治郡為武康縣。另外,此期社會安定,人口繁衍較快,是孟姓家族史上一個較平穩的發展期。五代時,邢州龍岡(今河北省邢臺西南)人孟知祥建後蜀政權(都今四川省成都),孟姓一族蜀地發展之盛況,不可言表。宋元時期,因金兵、蒙古軍隊爭戰中原,遂有北方孟姓二次大舉南遷,以長江中下游地區較為集中。明代有孟姓由山西大槐樹移居河南、河北、東北、天津等地。清代又有孟姓渡海入臺,進而定居海外。
今日孟姓尤以山東為多,約占全國漢族孟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河南、遼寧、黑龍江、吉林、河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孟姓約占全國漢族孟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孟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四。
四、孟子嫡系優遇
賜田
孟子嫡裔受賜田,始於宋代。以後雖有變化,賜田或多或少,但歷代帝王對孟氏後裔的這種恩賜,從未間斷,一直延續到民國。
宋元豐六年(1083年)十月,朝廷詔封孟子為鄒國公,並“給其賜田以嚴灑掃”,但未詳數額。政和四年(1114年),賜田百畝。2次賜田前後僅相隔30年,但數額不大。朝廷詔賜大量賜田,是在元代,泰定五年(1328年),在鄒縣嶧山鎮野店村,詔賜孟氏後裔祭田30頃。孟府在其賜田的四周樹立祭田碑。元末明初,社會動盪,孟氏賜田因發生侵隱與迷失而後幾近於無。明景泰二年(1451年),朝廷詔授孟子第56代嫡孫孟希文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撥賜田6頃,座落在滕州市境內。景泰六年(1455年),都察院左僉都禦使徐有貞奏疏朝廷,請複顏孟二氏祭田。同年12月,朝廷詔賜顏孟二氏祭田百頃:“既複野店之田六十頃,又得蔡莊之田四十頃而益之。總為百頃,分而兩之。”這樣,不僅元代所賜野店30頃祭田重新加以確認並擴大,又贈賜了蔡莊20頃。至景泰年間,朝廷詔賜祭田共計達56頃之多。其祭田不僅包括野店、蔡莊,包括郭裏、石牆、太平等鄉鎮的許多村莊,都有孟府祭田。孟府祭田遍及鄒西。
賜民
佃戶元泰定五年(1328年),朝廷詔賜孟氏後裔大片田地,孟府遂募民佃種,野店即成為孟府的佃戶村。然至明景泰六年(1455年),朝廷才在詔賜祭田的同時.欽賜佃戶10戶。徐有貞撰“賜複顏孟二廟祭田記”碑文中記載:“又擇於鄒、滕、寧陽之籍,得上戶二十,分隸乎二廟,以供佃事”。明成化七年(1471年),朝廷又賜撥佃戶7戶。《大清會典》載孟府佃戶為32戶。實際上,朝廷在欽賜祭田的同時允許招募佃戶,所以孟府通過自行招募和失去土地的農民自願投充,佃戶數額遠比史籍所載者要多。據民國初年的資料記載,僅野店一村即有孟府佃戶200多戶,丁壯勞力2000餘人。“其在冊佃戶,見丁計畝,開墾祀田,專供祭祀,有司雜差,俱行蠲免。”孟府祭田所在村莊,雖沒有管理祭田和收租的官邸或“堂號”,但對其佃戶主要通過戶頭來管理。戶頭代孟府管理祭田和催租,而孟府則撥給戶頭一定數額的土地,不交租子,作為報酬。但逢二、八月丁祭,戶頭則要給孟府選送祭祀用的豬、羊等物。祭田還分戶地和租地。戶地交糧,租地納錢。
廟戶宋宣和四年(1122年),朝廷詔有司撥廟戶25戶,免其雜稅,專事灑掃鄒國公廟。孟廟自此始有廟戶。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以孟子第54代孫、宗子孟思諒奏請,撥廟戶5戶。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複賜廟戶25戶以充灑掃。《大清會典》載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亞聖後裔有廟戶25戶。宋後各代雖然代賜廟戶,但實際和所賜祭田一樣,只是重加確認,數額並沒增加。此外,明景泰六年(1455年),朝廷詔孟廟設門子14名;至康熙年間門子為5名,專司看守廟門。再就是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鄒縣令王一楨在給四基山孟子墓廟捐置祭田120畝的同時,設林戶5名,看守林墓。
禮生樂工明景泰六年(1455年),朝廷詔孟廟設禮生56名,以供祭祀。祭祀時須奏樂,據記載孟府舊有樂戶5戶。清末民初祭祀時.孟府專發“諭單”傳禮生、樂工,人數10名左右,“仰役立傳該樂工……按時前來”,憑證出入廟、府。
賜府第
朝廷所賜孟府始建年代不詳。據明洪武六年(1373年)“孟氏宗傳祖圖碑”記載:“宋仁宗景祐四年……孟寧,用薦於朝,授迪功郎,主鄒縣薄,奉祀祖廟。迪功新故宅……”可知宋代即已修建孟府。宋宣和三年(1121年),第三次遷建孟廟時,遷建孟府於孟廟之傍。廟、府僅一街之隔,為孟子嫡裔居住的府第。孟子被封為“鄒國亞聖公”後,孟府又被稱之為“亞聖府”。
保存下來的孟府為典型的明代建築。南北縱長226米,東西橫寬99米,共占地60餘畝。前後共有7進院落,樓、堂、閣、室148間。以主(體)建築“孟府大堂”為界,前為官衙,後為內宅。
優免差徭
對孟氏族人優免差徭,始於唐代。唐貞觀元年(627年),朝廷始詔免聖賢子孫賦役。至開元十三年(725年),明文詔免孟氏子孫賦役。宋嘉祐元年(1056年)敕免孟氏稅糧。金明昌五年(1194年),詔先師鄒國公後優免賦役。元文宗“詔孟氏子孫,奉上絲綿、顏色、稅石、軍役、大小差撥,並行蠲免。”僅元代曾先後5次詔免孟氏子孫賦役稅糧。明代孟氏雜役賦役蠲除如舊。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降諭工部,凡聖賢之後罰作苦工的,盡行釋放。清代又加恩於孟氏後裔,“地免雜徭,人無丁役。廟佃人戶,供應廟役,民差毫無干涉。在廟陳設禮生,雜泛差徭,盡行蠲免。”並且這些優崇還惠及孟母故居鳧村的百姓。
優學優試
孟氏子孫享受教育和科舉取仕的優待。元世祖忽必烈中統二年(1261年),在曲阜設立了孔、顏、孟三氏學;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又增曾氏,為四氏學。明清兩代試科舉時,每科額加一二人給四氏學,而實際上每次科舉中舉都在3名以上。一般百姓無法享受優遇,以至冒充孟氏族人者有之。
嫡裔承襲
孟子後代嫡裔相承由嫡長子主孟子祀,實行嫡長承襲制,並自55代孟克仁起,朝廷賜予封爵。雖然朝代興替,但兩千多年來所實行的由嫡長承襲這一封建宗法制度卻沿襲如初。即父親死後,由嫡長子自然承嗣。若嫡長子早亡,可由嫡長孫承嗣。若無嫡子,則選血統關係最近的侄輩中的長者承祧大宗。只有長支第46代存傳至55代克剛祀絕,由次支堅九世孫克仁長子希文承嗣,支分較遠一些。
孟府孟廟
亦稱亞聖府,位於鄒縣城南關,與孟廟一街(亞聖廟街)之隔。孟府是孟子嫡裔居住的地方,它的規制與孔府相似而規模又不相同。孟府前後七進院落,共有樓堂等100餘間。孟府以大堂為界,前為官衙,後為內宅。
大門為三楹,門上正中高掛“亞聖府”豎匾,黑漆大門上彩繪門神。二門稱“禮門”。大堂是孟子嫡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接待官員、處理公務之所。廳堂高大寬敞,內設公案。東西兩側的鑾駕架上插著“肅靜”、“回避”等各種儀仗。
大堂東西兩廂,是管理孟府祀田、庶務、禮生、樂生、司書和執事等機構和辦事人員居住的地方。左右專設鼓樂樓,為奏樂之處。
孟府的後半部為內宅,進入內宅門便是上房院,為孟子嫡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居住之處。是一座典型的中國四合院建築。
上房院後是“賜書樓“院,為孟氏存放檔案和欽賜書籍之樓。
最後一進是孟府的花園,園雖小卻因佈局緊湊,給人以一種潔雅簡樸之感,是休憩的好去處。
孟府現在還保存著歷代帝王所賜的朝服、龍袍、聖旨、誥封和家藏珠室玉玩、宗族檔案、古書字畫等大量珍貴文物,是研究封建社會政治、經濟和地方歷史的寶貴資料。
聖城風采:孟府
孟府,又稱“亞聖府”。位於鄒城南關,孟廟西側,廟、府僅一街之隔,是孟子嫡系後裔居住的宅第。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孟軻被封為“鄒國亞聖公”,孟府因此被稱為亞聖府。
孟府始建年代不詳。據孟廟內現存明洪武六年(1373年)立《孟氏宗傳祖圖碑》記載:“宋仁宗景祐四年,孔道輔守兗州,訪亞聖墳於四基山之陽,得其四十五代孫孟寧,用薦於朝,授迪功郎,主鄒縣簿,奉祀祖廟。迪功新故宅,壞屋壁乃得所藏家譜。”這說明北宋景祐年間就已經修建了孟府,但不詳地址所在。根據孟府大堂前現存幾棵相當古老的檜樹,緊同孟廟毗鄰的建築佈局來考證,在宋宣和三年(1121年)第三次遷建孟廟於城南的同時,遷建孟府於孟廟之西側。
五、孟姓家譜詳敘
1.孟姓家譜介紹
作為亞聖的後代,孟姓在傳承過程一直嚴格地遵守著宗法制度,以嫡長為大宗奉祀遠祖,其餘為小宗,內部管理也相對嚴格。孟子後裔修宗譜、制族訓、立家法,以對族人進行約束和統理,使家族管理表現得謹嚴而且有序。
族譜是一種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一個宗族或家族在其演化、發展過程中的重大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載籍。現在傳世的孟氏家譜主要有:孟繼告在道光年間主持纂修的《孟子世家譜》(簡稱道光譜)、孟廣均在同治年間主持纂修的《孟子世家譜》(簡稱同治譜)及《三遷志》。
孟氏族譜由來已久。六朝時期,隨著譜學的繁盛,孟氏族譜得到編修,但由於戰亂頻繁,族譜屢遭破壞。傳至孟子四十四代孟公濟時,正當北宋景德初年,契丹大舉入侵,山東地區動盪不安,孟公濟就帶妻子躲避到東山一帶,走時將族譜藏到了房屋的牆壁中。後來,孟子四十五代孫孟寧被推薦給朝廷,得到官職,專主祭祀孟子。元豐六年(1083年)孟寧重修故宅,在牆壁裏得到公濟所藏的家譜,但由於時間太久,加上蟲咬鼠啃,家譜已經破敗不堪。孟寧就博覽群書,參照自己的見聞,把家譜重新加以編排,撰成一部完整的家譜。
此後,隨著孟子地位的提高,族譜的續修從年限、綱目等方面逐漸形成了章法。
2.孟氏歷次修譜情況:
①.元朝至元元年(1264年),孟子五十一代孫孟祗祖曾續修家譜。
泰定年間(1324年),五十二代孟惟恭將“孟氏宗支圖”刻於碑上,藏於孔廟。
明朝弘治年間(1488年),五十七代孟元詳細考證了孟氏歷代世系,也刻石立於孟廟。萬歷年間(1573年),六十代孟承相曾續修族譜。
天啟二年《1622年),六十二代孟聞鉦組織孟氏族人共同捐資續修族譜,刊印後分發各戶,以便於日後“認祖歸宗”。
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孟子六十五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衍泰修編了一部較為完整的族譜,分送族眾。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秋,孟子六十五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衍泰重校《三遷志》。
道光四年(1824年),六十九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繼(山亠日)主持續修族譜。
同治四年(1865年),七十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廣均主持續修了《孟子子世家譜》。
道光十五年(1835年)七十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廣均主持纂修《重纂三遷志》。
②.孟氏族譜規定,續譜之時要將舊譜繳入譜館,一旦新譜修成,要將舊譜銷毀,所以清代以前的孟氏族譜已經沒有了,現在傳世的只有《道光譜》、《同治譜》兩種木版刊印本。
《道光譜》收錄了孟寧、孟潤、孟衍泰在前幾次主持修譜時所寫的舊序,孟繼告為之作了新序。全譜共計六冊、十四卷。
《同治譜》共計六冊、十五卷,由孟廣均作序,收錄了五篇舊序,在內容與編排上,和《道光譜》大致相同,該譜是孟府內保存最為完備的孟氏族譜。
《三遷志》為志孟之書,書名取意於孟母三遷,既是孟氏族譜,又是地方誌中的一種專志,以志為主,志牒相兼。創修《三遷志》的是明朝沂州道僉事、八蒼溪人史鄂。
《三遷志》始修於明朝嘉靖年間,最後修於清朝光緒年間,主持纂修的大多是地方官吏及社會名流,前後共編修6次,多以三遷命名,如今能看到的只有雍正本和光緒本。
③.現存的有關孟氏宗傳方面的碑刻:
洪武六年(1373年)的碑刻,現立於孟廟東院啟聖殿前東簷廊下。金大安三年(1211年)由孟子四十八代孫、宣武將軍、鄒縣令孟潤作序。
“亞聖四十五世孫孟寧之墓”碑,刻孟氏世系圖,立於孟母林內孟氏中興祖孟寧墓前。元至元四年(1267年)立。
《先師亞聖鄒國公續世系圖》碑,存於孟廟寢殿院內。元延(蟲血兒)元年(1314年)所立。
《孟氏宗派圖》碑,存於孟廟寢殿院內。順二年(1331年)立。
《孟氏宗支之記》碑,現存於孟廟啟賢門下。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立。
《宗派之圖》碑,兩塊,現分別存於孟廟承聖門北道東、乾隆禦碑亭前。明正德六年(1511年)立。
《孟氏大宗支派碑記》碑,現存於孟府五代祠。清代立。
孟氏家譜目錄
孟氏各支家譜目錄介紹如下:
一《孟子世家流寓遼寧撫順支譜》(海陽支派驛馬站戶)
二《孟子世家流寓遼寧清原支譜》(清原縣老虎林子戶)
三《孟子世家流寓奉天撫民支譜》(本溪趙甸子戶)
四《孟子世家流寓奉天岫岩支譜》(海陽支撫順金鬥峪戶)
五遼寧本溪縣孟氏家譜(本溪縣南甸子、北甸子等地)
六遼寧本溪縣孟氏家譜(本溪縣馬家莊子戶)
七遼寧本溪縣孟氏家譜(熬山支本溪縣賽梨寨戶)
八遼寧海城孟氏家譜(熬山支海城八裏鎮戶)
九遼寧朝陽孟氏家譜(河北灤州支流寓朝陽戶)
十遼寧大連孟氏家譜(吉林農安支徙居大連戶)
十一奉天昌圖孟氏家譜
十二遼寧臺安縣孟氏家譜(茨榆坨戶)
十三《孟子世家譜》(第一支派大宗戶)世系表
十四《孟子世家流寓汶上支譜》(山東汶上疃裏戶)
十五《孟子世家流寓章丘支譜》(北支世系表)
十六《孟子世家流寓章丘支譜》(南支世系表)
十七山東昌樂孟氏家譜(昌樂縣郭家埠戶)
十八北京懷柔縣孟氏家譜
十九《孟子世家流寓江蘇沛縣支譜》
二十河北唐山豐潤孟氏家譜(小河各莊戶)世系表
二十一河北衡水孟氏家譜世系表
二十二《孟子世家族譜》(臺灣)
二十三浙江紹興孟氏家譜世系表
二十四山西塑州孟氏家譜
六、修譜綜述
(一)孟子故里先人修譜情況
亞聖孟子後裔始自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孟子第四十五代孫孟寧主持纂修了《孟子家譜》。
金代大安三年(1211年),孟子四十八代孫、鄒縣縣令孟潤又續修了《孟子家譜》,並“紀古今碑刻及孟氏雜事”。
元代至元元年(1264年),孟子五十一代孫孟祗祖曾續修了《孟子家譜》。
明代萬歷年間(1573年),孟子六十代孫孟承相曾續修孟氏族譜。
明代天啟二年(1622年),孟氏族眾因避戰亂,散居四方,六十二代孫孟聞鉦協同族眾,共同捐資續修族譜,刊印分發各戶,以便日後認祖歸宗。
清代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六十五代孫、世系翰林院五經博士孟衍泰廣泛徵集在戰亂中尚存的孟氏族譜,“確證詳考,編次成書,頗稱完善,分送族眾”。此次修譜“仍循遺譜舊規,合派通敘”。
清代道光四年(1824年),六十九代孫、世系翰林院五經博士孟繼烺繼承“先人未竟之志,遴選族眾中通才碩彥,權其財資所入,開館續編爰自五十五代有傳之支,分派以十一,別戶以二十,厘正考訂,分敘合輯,亦既精確詳明矣。”
清代同治四年(1865年),七十代孫、世系翰林院五經博士孟廣均又主持續修了《孟子世家譜》。
接次,先後由孟府根據各地支派呈遞的支系草冊,纂修了流寓支譜近三百支。
(二)老譜體例為我們所取法
在上述千百年來的歷代封建社會裏,孟子故里纂修《孟子家譜》,其體例是逐漸摸索的,逐漸充實完善成型的。儘管《孟子世家譜》(指十一派中的二十戶)及遷徙各地的《孟子世家流寓支譜》僅僅收錄了廣大孟氏族眾的一少部分,但是,這些譜牒均為在孟子故里由孟府的修譜館統一纂修的。在孟府直接指導下,統一鑒定、統一編修、統一校對、統一刻板、統一印刷的,一切都構成了統一模式。
社會發展到了今天,時過境遷。昔日的“孟府”已成為文物館,修譜功能已不存在。現欲修譜,只能在“孟府”長門人的有關要求下,自行編修。(之後可到“孟府”長門人處審查,合格後受印。)
然而,我孟氏宗族無論走到哪里都是“一家子”,所以無論哪一支族人編修孟氏家譜,都應遵循先人傳下來的家譜模式統一的原則,以示亞聖孟氏天下果真“一家子”,就連家譜模式都一樣。設想那是一番多麼親切的家族情景啊!於是我個人認為至少在如下五個方面需要統一:
1雖遷居他鄉地域不一,其譜名應該統一;(即《孟子世家流寓△△支譜》)。
2雖各支派始遷祖不一,其始祖應該統一;即亞聖孟子(自始祖孟子視之,皆為子孫)。
3雖各支繁衍快慢不一,其行輩應該統一;(各地同宗相見知長幼)
4雖各支派族人薄望不一,其譜牒體例模式應該統一;
5雖遷居各地風俗不一,其譜規、宗範要求應該統一。
(三)家譜的續修與創修
家譜的纂修分續修與創修。續修家譜的主要任務是在老譜的基礎上,收族續補原譜端的後世名丁,同時也有考訂老譜有關歷史存疑問題;創修家譜是指在族人中自遷徙出來就原本無譜,或者原有老譜,而後又失等情況下,創建新譜(或稱立譜)。創修家譜較比續修要困難得多,不但有收族任務,還要考查其始遷祖由何處遷徙而來的年代,
以及自始遷祖挨下的先系世脈等任務。
宗親們,為了您支派的子孫後代有譜可查、可續,也為了對先人們的尊敬,修譜吧!有志者,事竟成。纂修家譜,功在千秋!現在若不及時纂修,而後再有有志修明者,豈不更躊躇於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