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王君
(拟发2013年05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从来没有抽象的语文。
从来没有抽象的学生和教师。
从来没有抽象的教学设计。
教什么,怎么教,要由学情和教情决定……
这些,是我在阅读甄方圆和梁素丽两位老师对《爱莲说》所作的的解读和设计时,不断冒出来的想法。
这两位老师针对“同课”所作的“异构”,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必然性:“具体”的教师,面对自己的“具体”的学生,根据自己“具体”的教学风格,其文本解读和课堂设计应该是截然不同的。
这“不同”极其珍贵。中语参中旬刊开设这样的栏目,就是要在这“不同”中探寻教学的规律,摸索教师课堂成长的路径。这份创意,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就是一份专业情怀。
甄老师和梁老师的“不同”,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我们先看文本解读。
甄老师抓住三个要点——描写、象征、衬托,言简意赅地阐述了文本的要义。梁老师则从“形象美、品格美、结构美、语言美”四个方面着力,完备详尽地阐述了自己对文本的认识。甄老师解读得简约,语言朴素从容。梁老师解读得丰厚,语言精致明丽。我以为,三言两语切中要点,眉清目秀是一种美,排比铺陈穷形尽相,洋洋洒洒也是一种美——每个老师都可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无需妄自菲薄。
我们再看教学目标。
甄老师很“低调”,他是在俯下身子要求学生:1、能背诵翻译短文;2.能解释重点实词和虚词;3.能鉴赏文本和理解思想感情。这些目标,很有家常味儿,亲切而温暖。梁老师呢,则是在带领学生“仰望星空”。除了目标1和甄老师相同外,她还要求学生“通过对莲形象的品味,领悟莲的精神内涵并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要“了解菊和牡丹在文中对表现主旨所起的衬托作用”,并且要“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甄老师相比,梁老师显然对学生有着更高的期待:她把“托物言志”和“衬托”写进了自己的备课纲领之中,也高度重视文学作品所肩负的人文使命,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些目标,都很能激励学生,充满着教育的理想主义的激情。
两位老师对教学重难点的安排也让人深思。
甄老师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字词”和“理解主旨”,他要攻克的“难点”是让学生“正确地背诵、默写、翻译”全文。而梁老师定位的重点则是“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其在课堂上攻坚的堡垒则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进行写作”。细细揣摩发现,这两个设计的跨度是非常大的:甄老师显然是希望学生努力“读懂”文本,而梁老师则不满足于此,她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而且还要让学生“会用”。基于这样的设计,两位老师的教学将会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我们据此可以想见,甄老师的课堂是简洁的,而梁老师的课堂则是丰富的。
我们再来看他们具体的操作。
甄老师的教学内容比较集中,但是他的教学手法相当细腻。他“小步轻迈”,设计呈现出一个个小小的阶梯。他很善于帮助学生。在“初读感知”阶段,他很体贴地设计了“提醒读音”“划分节奏”“理清层次”三小步。在指导阅读阶段,更是有“基础化朗读”“情感化朗读”“个性化朗读”三步。特别是在“基础化朗读”阶段,当读到他写进了教案中的“先让4-6名学困生朗读,待错误被纠正后,再让所有学生自由朗读1—2遍”的文字时,我是很感动的。又比如,在引导学生深度理解第二部分的时候,他的朗读设计非常精彩:他让学生“先默读课文,讨论:前一个长句该读出怎样的语气?第②~④句传达怎样的感情?”,然后引导点拨学生:哪些要读出判断的语气?哪些要读出惋惜的情绪?哪些要读出反问和慨叹?哪些要读出鄙视的情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各种形式的情感化的阅读”。
总之,我的感受是,甄老师是在用学习文言的方法教文言。他贯穿全课的教学手段就是“朗读”。他将带领学生读得非常充分,非常扎实,非常智慧。以这样的读法,学生当堂背诵全文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梁老师呢?因为教学目标比较多的原因,她的课堂流程是大开大合式的。她以板块式安排推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导入明确基本知识;预习检查疏通文意;师生对话探究主旨;借鉴仿写有效迁移。她的亮点在于课外活水的引入:或者讲述周敦颐生平的故事,或者比较周敦颐与陶渊明不同的人生选择知人论世,或者抛“砖”引玉躬亲示范。我想,梁老师对教学宽度和厚度的追求,会使经历了其课堂的学生对周敦颐留下深刻印象并对文本有比较深刻的理解的。
我在想,这两个教学设计,事实上代表着文言教学的两种取向:甄老师更偏重于“言”,讲究吟读背诵,落实基础,把培养文言语感和积累文言语料作为首要任务。而梁老师则相对地偏重于“文”,她高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迁移能力的培养。
除了文言教学价值取向的差异外,造成两位老师截然不同的课堂教学定位的原因还有哪些呢?我斗胆做一下猜测——
也许甄老师的学生水平多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也就是说,甄老师的这个设计,是为其学生量身订做的。老师这样去教,学生这样去学,师生双方均脚踏实地,中等或中等层次的学生会学有抓手,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而梁老师的学生呢,可能基础好一些,能力更强一些,所以梁老师就在课堂上增加内容,加大难度,以使学生“吃得更饱,长得更壮”。
也许与两位老师的个性特质有关。甄老师教风稳健,课堂追求扎实,讲究学生充分活动,指导切实。梁老师教风浪漫,课堂追求鲜活,讲究积淀文化,熏陶情怀。
学生不同,教风迥异,故有此不同。
所以,我们观“课”,必须得回到“原点”,研究“这一个”教师和“这一个”教师所教的“这一班”学生,否则,就无法理解其文本解读原则和教学设计,也无法帮助其完善自己的设想——因为“个”永远是具体的,从来不会有抽象的教学设计。
另外,想对两位老师提一点儿建议:
既然是“我”解读,那就不应是新瓶装旧酒的“他”解读。但在两位老师所作的“我解读”部分,几乎没有看到属于两人各自的独特的见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两位老师如果能更深一步研读教材,读出“我”之新意——哪怕是一点点,也善莫大哉!
最后,单独对梁老师说两点:一是你的目标偏多偏难,课堂实施起来的难度会很大。第二,“我设计”还没有真正进入到“设计”的层面,一“问”一“答”不算设计,怎么“问”和怎么对学生的“答”进行“引导”才算设计,把教师的问题变为“活动”才算设计。希望梁老师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的思考。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供两位老师参考。
*作者系“青春语文”首倡者和第一届“语参杯”全国百佳语文教师评选暨第一届“心桥杯”全国师生征文大赛评委会主任。
附——
把握双重目标品味君子情怀
——《爱莲说》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之一
江苏睢宁县邱集中学/甄方园
【我解读】
描写,使形象更加完美
当作家用真爱去描写外在物象的时候,外物就成了其心中最完美的形象。生活中的莲,原本普普通通,可在北宋学者周敦颐的笔下却成了最美的形象。铭文先描写了莲的外观,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组对偶句起笔,勾画出莲的身世与品行:不“同流合污”,不“失却本色”。紧接着,作者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八个字,描写了它的形态:一个耿直坦荡、特立独行的美的形象近在眼前,使人无不倾心向往。至于“香远益清”一句,则更加精妙,它使读者闭上眼睛仿佛也能感受到莲的美的神韵,原来这是作者在用嗅觉来诉说其心中那份别样的、难以名状的美。
象征,使意蕴更加丰富
铭文里的描写绝无赘笔,都有其明确的意蕴指向。“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却不“合污”、出于“俗”却不“随俗”的品质,可谓高洁;“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不事张扬和无意炫耀的品性,可谓质朴而稳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坦荡正直;“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的美好姿质;“香远益清”,象征君子的美德将广播天下,其美名将久远传扬。一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使莲超脱了“物”的本身,幻化成了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做人风度,莲的象征神韵也因之达到了极致。总之,莲的全身无不蕴含着清雅脱俗、洁身自好的君子美德。
衬托,使感情更加专一
借用衬托的手法,周敦颐道出了自己对莲的那份挚爱。他用“世人盛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来反衬“予独爱莲”,以此表达了对莲的情有独钟,其爱的专一由此可见一斑。
【我设计】
这是一篇在体例上介于文言散文与古词曲之间的古代铭文,教学中应把握其教学目标的双重性——既要注重文言字词句的教学,又要重视对文本进行内容及思想的解析和探究,以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基础上,实现对作者借赞美莲花所表现出来的君子情怀的品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地背诵短文,并能全文翻译。
2.能解释一些重点实词、虚词。
3.能鉴赏文本、理解短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字词的意思。
2.理解作者借爱“莲”的情感抒发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地背诵、默写课文,翻译短文。
教学方法:
朗读、赏读,突破重点;导读、自读,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文本,简介作者并释题
(略)
二、赏读文本
(一)初读感知
1.引导初读
(1)提醒学生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如:
蕃、濯、蔓、亵、隐逸、鲜有闻。
(2)指导学生画出朗读的节奏并进行试读。如:
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同予者/何人
(3)理清结构层次:第一段记叙、描写/第二段议论。
2.指导阅读
基础性朗读:先让4-6名学困生朗读,待错误被纠正后,再让所有学生自由朗读1—2遍。
情感化朗读:师生比读,看谁能读出作者对“莲”的独爱和赞美的感情。
个性化阅读:学生挑选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并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阅读。
(二)深入解读第一部分
1.①~③句导学:
先由学生默读、理解并翻译。
留意点:
这三句话从字面上比较容易理解,可以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翻译,但一定要引导学生理解“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两个句子——这是作者情感的一条引线;还要让学生明白前三句的作用(为了引出和衬托下文对“莲”的描写)。
2.第④句导学:
留意点: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朗读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把握节奏;默读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描写进行分类、归纳,并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句子的意思。
(1)指导朗读。
要求:
①把握节奏,读出层次感。
②读出对莲的赞美、喜爱的感情。
(2)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默读、探究:
周敦颐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的?作者笔下的“莲”有哪些品质、风格?
明确:
出…不染、濯…不妖(外观)——高洁庄重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形态)——正直孤傲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姿质)——芳馨清丽
可……而不可亵玩焉(神韵)——清高脱俗
(4)指导学生翻译句子。
(三)深度理解第二部分
留意点:
这部分是立足于上文描写基础之上的议论性文字,是作者情感流露之所在。在解决字词意思的同时,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式的朗读,传达作者的感情。
1.理解字词的意思,并翻译这部分句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鲜有闻宜乎众矣
2.朗读传情。
(1)学生先默读课文,讨论:前一个长句该读出怎样的语气?第②~④句传达怎样的感情?
明确:
“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都是判断句,要读出判断的语气;“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要读出惋惜之情;“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要读出反问语气和慨叹的感情;“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要读出鄙视的情感。
(2)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情感朗读。
(四)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1、学生根据课件上的莲花画面,尝试再现文本的内容。
2.先指导学生根据教师板书的关键词进行试背,然后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达成由局部到整体的扩展式背诵。
3.检查指向性的背诵和默写情况。如:
表现莲的高洁庄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作者鄙视世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主题及主要表现手法
明确:
本文表面写“莲”,实则表达了作者清雅脱俗、洁身自好的情怀,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走出文本,书写生活
运用仿拟,写一篇《爱说》。
留意点:
此环节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特定的事物,深入挖掘“物”的内在神韵,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或抒发生活的真切体验。
文短旨深形美志洁
——《爱莲说》解读与设计之二
广东中山市坦洲实验中学/梁素丽
【我解读】
莲花是一种形态美丽、品性高洁的花,深得人们喜爱。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总之一句话,对莲的喜爱,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文化心态。
在诸多咏莲诗文中,宋代周敦颐所写的《爱莲说》堪为极品。全文119字,托物言志,以莲喻人,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与厌恶。细细品味,《爱莲说》结构严谨,语词凝练,音韵和谐,形象超凡,寓意深远,格调清丽,臻于炉火纯青之境,可谓文短旨深,形美志洁。
一、婀娜多姿的形象美
莲——婀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周敦颐为何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出了莲花虽身处污泥之中,但却纤尘不染,自然天真,不随世俗、洁身自爱的可贵精神;“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从茎干的角度写出了莲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贵品质;“香远益清”,从香气角度写出了莲的高洁品质和美名远扬的特性;“亭亭净植”,从体态的角度写出了莲的高洁独立的品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观赏者的角度写出了莲的自尊自爱和凛然不可侵犯的个性。形由神生,神自形显,作者笔下的莲形神兼备,内外一体。读者读完此文闭上眼,脑中就会出现一池荷花纤尘不染、亭亭玉立的画面,令人赞叹不已。
二、志高行廉的品格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作品所表现的主旨绝非虚无缥缈,而是以“象”为基础的。“莲,花之君子者也”,而君子乃品德高尚、人格伟大之人也。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言志,借花喻人,花美人更美。据《宋史》记载,周敦颐在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时,为了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曾与其有着“悍吏”之称的顶头上司王逵据理力争。因王逵不听,周敦颐就准备弃官而去,并说:“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最终使王逵醒悟过来,从而避免了一桩冤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与公平。黄庭坚曾云,周濂溪“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在30年的宦海生涯中,周敦颐廉洁勤政、两袖清风、不辞劳苦、尽职尽责,有着莲一样的气度和风骨。因此,作者在莲的身上,寄予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三、灵妙精巧的结构美
1.“爱”字串珠。作者开篇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作总提,接着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对自己“独爱莲”做衬托,然后以“予独爱莲”道出自己心意,描写中渗透着自己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出“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之三种比喻和三种不同的人生追求。篇末,再以感叹的方式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文章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来衬托“莲之爱”。这样行文走笔,文虽短而意无穷。
2.错位呼应。作者一直遵循着“菊——牡丹——莲”的行文顺序,可其最后一组句子却改变了行文顺序,变成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一错位的呼应,看似错误,实则使文章的内在结构更显周密:面对混浊的官场和肮脏的世风,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选择了隐居;而芸芸众生,趋同富贵,失去了自我——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
四、精粹凝练的语言美
1.语音美。或叠音(如“亭亭净植”),或重韵(如“蕃”与“丹”“染”),韵律和谐,节奏明快。
2.遣词用字美。“独”照应“鲜”,“盛”照应“众”,片言能明百意,只字可敌万语。
3.句式美。略者,寥寥数字;详者,精心描绘。散中有偶,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变化多姿:叹古人,用陈述句,平实稳妥,有俱往矣的韵味;叹自身,用反问句,有知音难觅的感伤;叹世人,用感叹句,鄙夷不屑之情宣泄无遗。
4.表达方式美。百字短文,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有爱莲史的概述,有对莲花形象的描绘,有对诸花品质的品评,也有自身感慨的抒发,而这一切无不是为了突出“爱莲”这一主旨。文虽短而旨深。
5.写作手法美。全文的主要手法是托物言志,局部用的是比喻或象征,另辅以正衬与反衬。
【我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解释字词,疏通文意,背诵全文。
2.通过对莲形象的品味,领悟莲的精神内涵并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3.了解菊和牡丹在文中对表现主旨所起的衬托作用。
4.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
2.分析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理清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1.预习课文,标出生字词并正确注音,完成课文通译工作。 2.查阅陶渊明和周敦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趣,自然导入
1.欣赏莲花图并导入
师: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把它视为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进而描绘它,赞美它,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所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这样的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精品。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理学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故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
写作背景:周敦颐学识广博,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3.解题并明确文体“说”
师: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
明确:“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上比较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二、检查预习,疏通文意
师范读——生练读——生荐读——生齐读
1、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互相交流,提出疑难。
3、师生合作,疏通文意
三、品析课文,探究主旨
(一)赏莲知花美
1.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偏偏喜爱莲花呢?请说出理由来。
明确: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莲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绘的?
明确: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的可贵精神;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从茎干的角度写出了它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贵品质;③“香远益清”,从香气的角度写出了莲的高洁品质和美名远扬的特性;“亭亭净植”,从体态的角度写出了它的高洁独立的品质;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观赏者的角度写出了莲的自尊自爱和凛然不可侵犯的个性。
(二)品莲悟旨深
1.作者细致深情地描绘莲花,难道仅仅是因为喜爱莲花的外形吗?莲是什么形象的化身呢?
明确:不是,主要是缘于对莲的品质的赞赏;莲,花之君子者也。
2.莲与君子有什么相似之处?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莲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莲濯清涟而不妖——君子不媚俗;莲中通外直———君子通达正直;莲不蔓不枝——君子不攀附;莲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君子美德远播;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品格高洁,不可亵渎。
由此可见,作者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莲的形象中寄寓着其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做像莲那样高洁的君子。而现实生活中,他为官正直,不媚权贵,为了主持公道,甚至不惜丢掉乌纱帽。据《宋史》记载,周敦颐在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时,曾为了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与其顶头上司王逵据理力争,最终使王逵悟,从而避免了一桩冤案,维护了公平正义。
托物言志的特点,是将“物”的外在特点的描绘与人的精神品质的揭示关联起来,以“物”来喻人,托“物”以言志。
3.本文主要是赞美莲花,但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作者对“隐逸者”和“富贵者”这两种人又有怎样的看法?
作者把菊比作“隐逸者”,他不完全赞美隐逸生活,只赞同陶渊明不苟于世人的品格,流露出“惋惜”之情;把牡丹比作贪慕荣华,追名逐利的“富贵者”,对这种人流露出“鄙视”之情。
面对混浊的官场和肮脏的世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选择了隐居。他吟诵着《归去来兮辞》,在《桃花源记》中营造了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最后选择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周敦颐虽也有“山林之志”,但却胸怀洒脱地在各地作官,并将微薄的积蓄捐给了故里宗族,既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师,也在为官上有着卓越建树。黄庭坚曾盛赞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周敦颐和陶渊明是不同的:面对淤泥,陶渊明的选择是远离,到红尘边上去寻找一片净土;。而周敦颐的选择是在淤泥中生长——保持着高洁独立品性、如荷花一般的生长。两人选择虽不同,但都明显地有异于趋同富贵、失掉自我的芸芸众生,所以其人格都同样伟大!
4.归纳文章的中心
明确:作者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的描写和对莲的高洁品格的歌颂,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三)诵读语言美
本文只有119个字,错落有致,读来声韵和谐,流畅悦耳。这主要得力于作者的巧妙构思和语言的运用。你能品出作者在结构营造上的匠心和语言运用上的巧妙吗?
1.作者一直遵循着“菊——牡丹——莲”的行文顺序,可文章的最后一组句子却改变了行文顺序,变成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这种变化,应如何理解?
明确:这一变化看似错误,实则使文章的内在结构更显周密:面对混浊的官场和肮脏的世风,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选择了隐居;而芸芸众生则趋同富贵,失去了自我——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莲”进行衬托——菊花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衬托,从而使“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更显超群。二是由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则写人,以“隐逸者”“富贵者”分别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地强调了文章主旨和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
2.本文语言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见“我解读”之四)
3.带着对莲的赞美之情诵读全文,注意抑扬顿挫。
四、借鉴仿写,有效迁移
1.小结写法: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明确:(1)多种表达方式:全文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有爱莲史的概述,有对莲花形象的描绘,有对诸花品质的品评,也有自身感慨的抒发,这一切无不是为了突出“爱莲”这一主旨。文虽短而旨深。(2)多种表现手法:全文的主要手法是托物言志,局部用的是比喻或象征,另辅以正衬与反衬。
2.你喜欢什么事物?觉得它有什么可品之处?请你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爱说》。
教师示例(课件出示):
爱 狼 说
水陆山野之首,可爱者甚蕃。今有兄弟独爱鹰;自华夏来,世人盛爱龙;予独爱狼之性孤傲而睿智,遵狼道而不屈,顺水行舟,勇往直前,谦虚谨慎,集体团结,可敬之而不可藐视焉。予谓鹰,苍穹之霸者也;龙,虚幻之图腾也;狼,众物之圣者也。噫!鹰之爱,世上多有人;狼之爱,同予者何人?龙之爱,宜乎众矣。
3.学生仿写并展示(略)。
五、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做人就要像莲一样,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以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如此一来,君子之德就会像无穷碧的“接天莲叶”和别样红的“映日荷花”一样,成为世间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