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在2014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出发吧—孩子们!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又是一年毕业季,此情此景成追忆。今天,你们将背起行囊告别母校,从求是园出发,奔向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作为校长,既为你们过去的点滴成长感到欣慰和自豪,更为你们精彩的明天真诚祈愿和祝福!
诸位同学,未来充满未知,也充满期待,光明与黑夜交错,鲜花与荆棘同在。无论怎样,“每一种色彩都应该盛开,每一个梦想都值得浇灌,这就是最好的未来”。
未来路,志存高远
。几年前,曾读到一个很经典的小故事。大卫·安德森和吉姆·墨菲一起到铁路公司工作,20年后,吉姆成了公司总裁,而大卫仍然是普通工人。同事好奇地问其中的原委,大卫感慨地说:“二十多年前,我只为每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却一直为这条铁路而工作”。故事很小,却耐人寻味,因为这样的故事可能随时发生在我们身边。作为一个学生,如果只为分数而学习,最多能够得到好的分数;但如果为知识、为未来而学,那你会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感悟,并会得到更好的分数。作为一个公务员,如果只为晋身而奔波,或许会得到渴望的职位;但如果为造福一方而倾力,则还将收获信任与尊重。事实上,人生的真正赢家总是那些胸怀远大,不断追寻生命真谛的人,他们能够不断超越自我,保持良好的心态,享受其中的乐趣。我希望你们记住:充分利己,最多只能算是谋生,利他奉献,才能成就事业与人生。
未来路,合作分享
。过去的几年中,你们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本领;走出校门,你们将面对更多新的挑战,学会合作,学会宽容,与人为善,结伴同行,你们的人生将更加多彩。普林斯顿大学曾做过一项分析,发现在成功的因素中,专业能力、知识和经验只占1/4,而良好的合作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将更有助于成功。科学史上有一个经典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两个机构都在进行DNA结构的研究:一个是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沃森和克里克,另一个是加州理工的鲍林。鲍林教授是著名的化学和晶体学家,曾两次获诺贝尔奖,他对化学键有深刻的理解,从专业知识和对问题的理解上,鲍林是有利的。但双螺旋关键的衍射实验是在伦敦工作的弗兰克林做出的,由于鲍林教授并不了解这些信息,错失了二十世纪一个最伟大的发现。最近一项统计也发现,超过2/3的诺贝尔奖是通过合作研究获得的。实际上,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团队精神、合作共享都是非常重要的。专业本领只是利用你自身的能量,只能提供一种机会,而合作共享将会给你带来无限外在的能量,给予你更多的可能。
人们常讲,大家都能看得见的机会并不是机会。真正的机会都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关键在于你是否远见卓识,能够看透这层纸,并还要有一根能够捅破窗户纸的手指。驾驭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独立思考,不怕失败,勇于开拓,不断进取。
亲爱的同学们,借此之际,我还想和你们一起缅怀前几天刚刚去世的吴平副校长,他本应主持今天的毕业典礼,但一场意外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他是同学们尊敬的师长,是老师们亲密的事业伙伴,这些天每个人都沉浸在无比的伤痛之中。千言万语,临别依依。期待你们健健康康,期待你们平平安安,期待你们顺顺利利!
同学们,学校声誉最重要的来源是她培养出来的人,今后请时刻记得:你们的精神将代表浙大精神,你们的高度就是浙大的高度,你们的肩上担着浙大的未来。相信你们,祝福你们!
出发吧—孩子们!
为未来做好准备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在2009级本科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晚上好!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前夕,浙江大学十分高兴地迎来了2009级新同学。我们在这美丽的紫金港校区,隆重举行浙江大学2009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诸位家长和亲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浙江大学是一所已有112年办学历史,国内领先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大学。一百多年的上下求索,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奋斗,浙江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熠熠生辉的篇章,凝结了“求是创新”的精神。她与绵延千年的大学精神一脉相承,承载着崇高的办学目标和使命,赋予浙大人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抱负。正如竺可桢老校长谆谆教诲的那样:“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始终是大学至高无上的荣誉和使命。当前,学校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围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率先实施了完全学分制、大类招生与培养,积极推进本科生院、学部等管理体制创新,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条件。
同学们,“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着梦想、希望和激情。每年的这个时刻,当我面对一张张充满青春朝气的面容和求知若渴的目光,我的内心都格外激动,因为你们的青春岁月从此就与浙江大学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浙大人,我们将共同承担历史赋予的新使命,迎接时代带来的新挑战,携手谱写你们青春的新乐章,推动浙江大学的新发展。
同学们,今晚的开学典礼虽不是课堂,但作为教授的职业总让我心生好奇,我想问你们大家:“你们将如何为未来做好准备?”尽管未来有许多未知数,但历史给我们以启示,知识给我们以力量,教育给我们以信心,因此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我相信,在浙大求学的这几年,你们一定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积极完善自己的品格,为未来做好准备!
今天,作为你们的校长,我想对大家提三点希望和要求,以此共勉。
第一,成才之路,在于勤奋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观书有感》有句名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其实是为学的道理。只有通过勤奋学习,不断地汲取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不断地成长发展,否则学问即是一潭死水,做人也会一头雾水。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建有113个本科专业,形成庞大知识空间,拥有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图书资料、实验室、实习基地、学术文化活动等学习平台,为同学们学习和成才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在这样的知识殿堂里,同学们不但要勤于学习,还要善于学习,充分发挥浙大的特色和自己的特点,不仅要学得“宽、专、交”,而且要注重“精、深、通”。希望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和规律,瞄准新的学习方向,掌握新的学习方式,激发新的学习激情,在勤奋好学中茁壮成长,成才发展。
第二,卓越之道,在于求是创新。“求是创新”是浙江大学的校训,“追求卓越”是浙江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浙江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其名取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之意,办学提倡“务求实学,存是去非”。1938年,竺可桢老校长将“求是”定为浙江大学的校训,并认为“求是”的本质即是对真理的信仰(FaithofTruth),“求是”的路径,就是《中庸》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大师生继承发扬“求是”精神,注重提炼其时代特征。1979年,钱三强校长提出:“除了求是精神外,还应加上‘创新’两字。要养成创新的习惯,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1988年,路甬祥校长进一步强调:“求是系治学之本,创新乃科学之源”,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的校训。“求是创新”四字,言简意赅,意蕴精深,成为浙大人共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希望同学们深刻理解求是创新校训的内涵,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身体力行,在实践求是创新精神中创造价值,追求卓越。
第三,人生之乐,在于担当责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竺可桢老校长也教诲学子:“将来能在社会服务,做各界的领袖分子,使我国家能建设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因此,成为卓越的人才,浙大学子不但要有宽厚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而且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于担当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立身、成长于社会,生命已不仅属于自己,更是一种为家庭、为他人、为社会的担当与责任。生命就是一种担当,人生也是一种责任。没有担当,生命将显得苍白无力,漠视责任,人生就变得平淡乏味。未来的责任或许很沉重,人生的道路难免有挫折,但当你承担起责任,并为之努力,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你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好的经验,取得更大的业绩,你也将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饱学知识,锻炼才能,在担当责任中成就事业,享受快乐。
同学们:青春是生命最珍贵的礼物,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大学生无疑是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浙大学子更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可以说你们正是青春的代言人。虽然人生只能享有一次青春,它也会稍纵即逝,但青春之珍贵与美好正在于为了理想而挥洒激情,为了收获而辛勤耕耘。
今晚,浩瀚的星空,美丽的校园,青春的气息,未来的召唤,这一切都令我们非常感奋。让我们共同点燃心灵的火焰,奏响激扬的青春之歌吧!
谢谢!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录音整理 潘怡蒙 高楚清)
浙大校长潘云鹤在2005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晚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地举行2005级浙江大学新生开学典礼。现在,我代表全校的教职员工,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对2005年的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我相信,在各位接到浙江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一定在考虑:浙江大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当各位进入浙江大学校园的时候也一定在考虑:我应该如何度过在浙江大学的四年或两年的时光?此时此地我们重温一下六十年以前浙江大学的老校长竺可桢教授讲的一段话,一定大有好处。竺校长讲,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江大学来干什么?第二,将来出去做什么样的人?很多年以前,当我拿着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来到浙大的时候,我在校门口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深为震动!这段话我思考了二十几年,我希望同学们也能深入地思考,力争把这两个问题回答好。
今天,在这个开学典礼上,我向新同学们提出三个希望,也是三点要求。
第一,我希望大家能够深刻地领会浙江大学的办学目标、办学使命。大家知道,浙江大学的办学目标是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她的使命,是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也许有的人会认为:这样的目标是不是太高了一点?我认为,这样的目标恰如其分。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在2020年要成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在21世纪中叶要实现现代化。世界上十几亿人一举进入现代化,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件大事。全球的经济、文化、政治将引起巨大的反应,而这个反应现在已经开始了。要完成这样的壮举极需一流的人才,特别需要各方面的领导者。浙江大学是中国最高水平的学府之一,我们不挑这样的担子谁来挑?而各位也正是这样一流人才的后备人选!我算了一下,各位能考入浙江大学,大概是500人里面选一个;如果大家毕业出去也能够走在500个人的一支队伍的前列,那不是领导人又是什么?我们要完成浙江大学的这个使命,光靠学校是不够的,需要你我携起手来,一起去完成。从今天开始,要成为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人,这样一个信念、这样一个目标,应该成为你们头脑中每时每刻都要思考的问题,应该让它们指导着你们度过浙江大学的四年,度过你们今后的一生,成为你们强大的动力,激发你们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创造。
我要讲的第二个希望是,希望各位能够深刻地理解浙江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浙江大学由于她悠久的历史,由于她强大的研究能力,也由于她独特的风格,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我们的理念首先是以人为本。如果你们在二十年以前进入浙江大学,可能有人会对你们讲,今后你们要成为一个计算机工程师,要成为一个著名的医生,如此等等。但是今天我们对你们讲,你们首先在浙江大学要学会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因此,浙江大学对我们学生的要求,是希望他们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共同得到提高。在知识方面,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既要广,又要深,而且要有创新;在能力方面,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要有很好的交往能力,而且要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在素质方面,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有伟大的人格,有很好的道德。只有把三者结合在一起,你们才能具备一个领导者所应有的优秀品质。为此,学校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我们进行了学分制的改革,使大家能够自主性地学习,能够自己去选择学习的进度,选择课程,甚至是选择专业。我们推行了四学期制,使得大家能够高效率地学习。我们开创了各种各样的校内外活动,使大家能够在科研、实践和国内外的交流与竞赛中间增加自己的才干。因此,在浙江大学学习,我们期望你们学得更多,学得更广,学得更快,学得更深。
我对各位提出的第三个希望,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起,要进行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上的彻底的转变。各位都是中学阶段学习的佼佼者,但是我今天要跟各位讲,大学的学习和中学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研究性大学的学习和一般性大学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不同,你们必须完成从一种学习方法向另一种学习方法的转变。比如说,你们在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式的学习,而到了大学阶段,你们都已经在十八岁以上,你们要进行的是成人式的学习。成人式的学习意味着你们要有很强的主动性,你们要对自己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再比如说你们在中学的学习主要是课堂教学,加上各种作业、复习,而在大学的学习,老师不会不分巨细什么都讲。老师讲的是核心部分,但你们要应用的是更大的部分,你们必须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课堂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但不是大学唯一的学习场所,其他比如实验室、各种研究课题、各种竞赛、各种校内外活动同样非常重要。我们不但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而且要有世界目光,了解全世界各种各样的不同文化,这样才能造就我们的国际视野。
所以,从现在开始的一个月对你们来讲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月,是你们能否成功进行这种转变的关键阶段。学校党委和行政决定,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对浙江大学的新生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帮助我们的新同学完成这样的一次跨越,使他们在今后的四年学习中间能够更加志存高远、生动活泼、得心应手。要完成这样的转变也许会有痛苦,但是完成了这样的转变,我们就会有成长的快乐,而这样的成长对你们从一个中学生走向未来的领导者是十分必要的。我祝愿各位能够成功地进行这样一次转变,我也祝愿各位能够在浙江大学的四年中使自己成长为一个中华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