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QA的价值,从我入行那天开始,这个问题就一直围绕着我。问了不少人都没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只好自己去找了。
特意探究了一下QA的产生和定义。有据可查的有,QA角色是随着ISO标准应运而生的:按照ISO9000:2000,QA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主要是来自于生产制造行业的定义,后来延伸到软件行业。而最早给出软件行业专门QA命名的,是CMM中定义的SQA。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SEI的CMM模型中强调的是软件质量保证(SQA)的独立性,即SQA要独立于其所进行质量保证的项目和项目的所在部门。具体工作职责渗透与各条标准中。
无论从哪个标准来看,QA/SQA的产生,根本目的是通过一个第三方的独立角色去保证质量的。如果单纯从这里出发狭义来看,QA/SQA的价值需要通过得到保证了的质量去体现,即通过产品去体现。而广义来看这个职位,除了上述的可观察到的结果之外,还可以通过“客户满意度”来侧面和主观性地体现。这里的客户,大概可以认为是QA/SQA质量保证过程中的同事以及客户。
从狭义的定义来看,这里很容易关于QA/SQA职责和责任的错觉:QA需要为产品的质量负责。因为QA的价值需要通过保证了的质量去体现。但实际上,真正需要为质量负责的是项目成员,尤其是项目经理。那么就是说,这条狭义的定义并不能作为QA价值的判断标准。无效。
从广义的定义来看,“客户满意度”。那么需要做QA的人员都要重点关注一下,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这些“干系人”。想要各方需求不同的干系人得到满意,或者满意度达到80%或以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鉴于这些人大部分都对QA工作的职责和责任并不了解,那他们所做出的判断是否能真正体现QA的价值?答案不置可否。那么是否这条价值判断标准,也可以算作无效呢?!
那么,QA的价值到底如何体现?!
于是,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形。QA立于第三方中立地位。提交相关质量报告。很多貌似CMMI级别较高的公司,都有一套完备的QA审计流程和报告模板。而报告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话,那么,只要报告按时出了,那么QA的价值就算及格体现了。至于报告内容的有效性和可指导性,那是另外的分支。而如果把这个分支作为QA价值体现的话,当前看来像是个最适合的价值体现渠道。不过我们细想一下,但凡有一定QA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要每一份报告都能够有效且有指导性,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对于出报告的QA人员素质要求、对于企业的管理成熟度要求、对于员工基本能力的要求等等,都是很高的。只有当这一切都具备一个基本的可执行环境之后,才能真正输出一份份的有效且具指导性的报告。
现在基本明白了吧?不是QA没价值。而是这个价值的体现,是整个集体各部分集成后的体现、是个木桶效应。QA价值的大小的极限,取决于那块最短板。
当然,我不是在这里为自己找借口。而是希望通过对QA价值的体现,来确认自己该如何去体现,如何去努力。
QA的价值,最终可能需要通过一个复合型专家的形象去体现。既要有能力引导项目组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完成项目并保证质量,又要能够处理好各方干系人的需求、保证满意,还要定期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出一份份的报告。但是,谁能给QA提供这么大的一个舞台呢?这几方面都做到的时候,这个职位还会叫做QA么?
看到了吧?!不是这个职位没价值,而是大家赋予它的价值,和给予它的舞台是不成正比的。错位的认识造成了错位的定义。除非某一天将这两部分拉到一条水平线上来,否则所谓价值的讨论也就没什么现实意义了。因为根本上是个伪命题。
至于做QA的人们呐,真想体现QA价值的话,不如从体现自我价值开始实践和提升,这个比较现实和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