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
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毫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奏效了。
“鸟笼效应”又叫“鸟笼逻辑”,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现象。它揭示了一种规律:如果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过不了几天,一定会有以下结果:要么鸟笼被扔掉,要么在鸟笼里装进一只鸟。二者必居其一。
与“鸟笼效应”相似,有一种被称为“空花瓶效应”的心理规律。有一次,女孩子的男朋友送了她一束美丽的鲜花。她高兴极了。为了放这束鲜花,她特意取来一只水晶花瓶。结果为了不让这个花瓶空着,她的男朋友就必须隔几天就送花给她。这是“鸟笼效应”一种甜蜜的运用。
“鸟笼效应”本质上也可以理解为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当事先设定形式之后,在人们常规思维的基础上,填充相应的内容。它至少包含两种心理现象:其一,是惯常心理,也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它是指人们依据以往所积累的经验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也就是说,当人们见到某种情景之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与该情景有关的必然而主观的判断。在人们的意识里,鸟笼只有养鸟之用,有鸟笼就必须有鸟,对于卡尔森“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这种例外的思维方式,人们不予理解和接受,于是才有了那一个个发问,一次次的疑惑和不信任。其二,是从众心理。说的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外界群体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众人的不理解和不信任,有着强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迫使作为个体的人,必须沿着公众的思维线路和价值判断来行事。极具个性的卡尔森教授,最后也无法忍受这种来自几乎每一位客人的好奇和困惑,而屈服于这种心理压力,输掉这次打赌。“鸟笼效应”作为一种思维逻辑,它往往会限定人们的想象空间,束缚人的创造力,让人们形成刻板守旧的思维模式。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种心理现象,制造出一个个变了形的“鸟笼”,让人们去为他们准备着各种各样的鸟;或者干脆把另一些人变成他们所需要的鸟,予以利用,予以玩弄。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但在社会中,“鸟笼效应”也可得到比较积极的应用。比如,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成为各地的中心任务。许多城市都在周边那些闲置的土地上大做文章,先是修道路、通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好了,竖起个牌子——“经济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什么的。不用几年,外商投资了,企业建起来了,地上地下人声鼎沸了。这些本来是荒无人烟的地方,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生机勃勃的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这种经济模式本身的价值论证,以及由此而产生出了各类不正之风等,不是我此处所关心的话题。但我想,这种先立招牌,之后再吸引企业的做法,其中就包含了人们“鸟笼效应”的思维逻辑。我们需要认识到,在学校教育中,“鸟笼效应”的思维模式,一不小心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比如,我们经常会把男女生之间正常交往看成是早恋。殊不知,这种事先给出的“早恋”结论,往往会成为他们走向真正早恋的导火索和助推器。我们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在违纪学生的心理上打下“差生”的印记,给出“坏孩子”的定义,而这种事先给出的不良概念,恰恰就是那只“鸟笼”。此后的他们,很有可能在这些负面评价中自暴自弃,给出了让咱们最担心的答案,成为那只鸟笼所期待的“鸟”。当然,我们也可以合理利用人们的这种思维模式,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我们可以事先把每一个孩子设定为富有进取心的可造就的人才(事实上本来就是如此),然后让他们沿着这些美好的愿景设想,去实现一个个自己;我们可以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实现搭建起一个个平台,开展各种可行有效的教育活动,在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中,发挥学生自身潜力去填补着实际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这些舞台上这些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活动能力以及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等等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