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识电子商务
1、正确认识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依托信息网络,以信息、知识、技术等为主导要素,通过经济组织方式创新,优化重组生产、消费、流通全过程,提升经济与社会运行效率与质量的新型经济与社会活动。
电子商务是信息化表现形式,但不仅仅是信息化;电子商务是网络化新型流通方式,但不仅仅涉及商贸流通领域。
表现形式 | 涉及范围 | 发展载体 | 发展效果 |
网络购物 各类生产资料、能源、农副产品网络交易 网络定制商品 跨境交易 网络订餐 网络旅游 网络家政等 | 消费、流通生产全过程 经济与社会各领域 | 各类以信息、知识、技术为主导要素的轻资产电商企业 不是传统企业内部职能部门 | 牵引经济与社会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
2、电子商务覆盖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
电子商务正在带动农业(农产品网络营销、订单农业)、提升工业(自主网络商品品牌、3D打印、定制生产、产业链高端)、革新服务业(网店、互联网金融等),覆盖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居现代产业体系的纽带与核心地位
农业 |
工业 |
服务业 |
电子商务 |
图中四大产业也可以称之为二大产业,即生产制造业和电子商务产业,更具科学性。
3、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律
电子商务产业是一类网络化规模经济产业,该产业发展周期包括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其基本规律是:
培育期:技术、资金、人才等投入大,时间长,科技及政策促进作用大。
成长期:规模迅速扩大,发展迅猛。
成熟期:企业宜赢得垄断竞争优势,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
二、电子商务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一,电子商务是有望实现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产业。
依托网络,可以创建自主品牌,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优势资源,占据产品或产业价值链高端,转移或配套产品或产业链低端。如凡客诚品网:
——品牌经营:凡客
——核心环节:销售(价值链高端,约50%毛利)
——外包业务:设计、制造、物流等(全球范围内)
——意义:由“被动制造”转变为“主动制造”、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全球配置优势资源,占据价值链高端
第二,电子商务是中国有望实现由“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的产业。
依托电子商务,可以建立规模庞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各类网络市场,目前,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上,有1家年交易额过万亿元,有2家年交易额过百亿元,年交易额介于10-30亿元的购物网站不少于7家,年交易额介于1-10亿元的购物网站超过20家,年均交易规模增长80%以上,是全球交易规模增长最快的地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有望形成世界市场的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结算中心。
第三,电子商务是有望促进由“中国被动”向“中国主动”转变的产业。
物品定价权可以通过规模大、有绝对竞争优势的网络交易平台获得,重要战略物资控制权可以通过定价权结合金融要素获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可以通过物品定价权、重要战略物资控制权获得。如我的钢铁网:
——主要业务:钢铁市场信息及交易服务
——服务方式:网站、手机报
——优势:形成中国钢铁市场价格指数,被众多国内企业及国外机构认同
——意义:通过价格指数,有可能逐步影响或掌控国内及国际钢铁市场定价权,赢得国际竞争优势
第四,电子商务服务产业是一类典型的三高两低产业,即科技含量高、人员素质高、附加价值高、物资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低。
电子商务服务产业的主导要素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及信息网络运行平台,非接触、无纸化、数字化、直接化(无中间环节),可以大大降低物资资源消耗、交通等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物资资源依赖度低、节能、降耗、污染排放低等显著特征。
第五,电子商务服务产业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用明显。
据目前统计数字表明,该产业的平均就业规模约500-1000人/1亿产值;平均利润率是20%左右;对信息产业带动系数为0.1-0.4(该产业约10%-40%的成本是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相关软件和信息通讯费用),是信息产业的直接带动者;对提高基础产业、制造业、传统服务业的运行效率与质量作用明显。
第六,电子商务服务产业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广阔。
电子商务服务实质上是网络化的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行为,全社会所有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都将会通过网络部分或全部完成。
三、几个基本判断
1、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判断
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28万亿元(图表中数据有误),同比增长26.8%,其中网络零售额超过1.85万亿,同比增长41.2%。
——2012年我国成为全球网络小额跨境贸易第一大国。
——2013年我国成为全球网络零售第一大国。
——2015年左右将是电子商务由快速发展转变为高速发展发展的转折点。
——2020年左右将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攻坚点,基于网络的无形市场规模将接近传统的有形市场规模。
2、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判断
电子商务正在重构全球经济竞争格局(经济结构及分布、产业链分工、产业转移),我国有望争取全球经济发展主导权。
3、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判断
(1)、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初显竞争优势。
我国已经涌现出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敦煌、我的钢铁等一大批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我国已成为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及网购第一大国;“我的钢铁网”形成的中国钢铁市场价格指数,已被众多国外机构认同,对国际钢铁市场定价权产生较大影响;京东商城的物流速度和用户体验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腾讯基于微信的移动电子商务全球独树一帜。
(2)、具有可以吸引全球电子商务资源的市场优势
我国网民规模全球第一,据麦肯锡公司测算,到2020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销售额有望相当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目前规模的总和。在巨大的市场引力作用下,全球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服务市场均在向中国倾斜。
(3)、“世界工厂”地位奠定电子商务发展产业优势
利用电子商务经济跨越时空和定制化的特征,我国中小型加工厂可实现以销定产,使小批量、个性化生产的门槛降到最低,“世界工厂”的强大制造能力得以释放。例如,在淘宝平台上,很多店铺从“进货卖货”转向自建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完成了蜕变升级。我国制造业有望借助电商实现“中国创造”的转型,真正“走出去”成为世界级的商业巨头,在下一轮全球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4)、城镇化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后发优势
西方国家城镇化高度发达,传统商贸流通业高度成熟,电子商务发展空间有限。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异巨大,流通业、服务业发展滞后。电子商务可以避开传统产业发展的一些限制条件和地域、时间要求,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走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5)、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初步形成组织优势
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指出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先后颁布《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规划,组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53个城市开展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各部门各地方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协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局面已初步形成。
——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产业比较优势、地域文化的差异,不可能形成同质化的发展局面
——不同地区电子商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业态、产业及电子商务产业链(生产、交易、支付、物流、技术服务等)分工等方面
4、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主流方向
(1)、网络定制(个性化)
由自主网络品牌、优化资源配置、占据产业链高端,向“中国创造”转变
(2)、网络中介(平台化)
由大宗商品网络交易、形成价格指数、定价权、中国主动,面向消费品的大型网络平台走向世界市场。
(3)、网络营销(专业化)
面向消费品的大型网络平台营销占据世界市场。
(4)、网络贸易(国际化)
跨境电子商务、重点布局两岸、东盟、中俄、中阿,网络贸易规制权、国际贸易主导权。
5、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流通、生产方式发展趋势
(1)消费方式向全时空、个性化方向发展;
(2)流通方式向集中化、直接化方向发展;
(3)生产方式向定制化、专业化、分散化方向发展。
6、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途径
(1)自建电子商务平台;
(2)依托电商平台;
(3)转型为物流配送;
(4)与电商合作,成为电商体验店;
(5)消亡。
7、生产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途径;
(1)依托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强化专业化生产制造能力;
(2)自建电子商务平台,转型为电商,以流通为主、生产制造为辅;
(3)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强化定制生产能力,发展网络定制产业;
(4)消亡。
8、农业生产转型升级途径
(1)品牌生产与营销;
(2)订单生产;
(3)消亡。
四、电子商务发展深层次的矛盾
(一)电子商务“新模式”与行政管理“老机制”之间的矛盾
(1)、网络交易的“虚拟性”,使“实体化”管理难以落到实处。网店无实体店经营,使得传统的现场查验无从下手;经营数据电子化,使传统的通过查验账册、凭证进行税收审查的方式难以奏效;电子支付收支不经银行,使传统的银行账户监控落到了空处。
(2)、跨地域交易的“全球性”使“属地化”管理难以奏效。工商、税务等部门长期以来,以市场主体工商注册登记地为主,实行属地化、分块管理。目前网上开店的工商注册问题,税务机关难以掌握纳税人信息,工商部门查办案件也难以确定管辖地。
(3)、全天候交易的“高效性”,使“规模化”管理难以跟上节奏。跨境电子商务采用注重交易时效与速度的小件物品零售模式,周期快、订单小、批量多,在交易方式、货物运输、支付结算等方面与传统国际贸易模式差异较大,而现行的通关、结算、口岸管理等外贸管理机制注重交易总量和规模,致使企业在海关、检验、收付汇、税收等环节难以合规,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瓶颈。
现行管理机制不适应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新要求,严重抑制电子商务创新活力、发展动力的释放,成为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体制性障碍,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用新思路和新办法服务、管理“新经济”
(二)传统产业、电子商务产业资源争夺、利益博弈之间的矛盾
(1)、电子商务兴起给一些传统产业带来严峻的市场挑战、巨大的竞争压力
网络零售已让一大批线下实体店难以维持甚至关门歇业,微信等通讯新方式的出现使传统通讯行业的短信等业务大幅萎缩。传统金融企业在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在线融资、在线保险、在线基金等新兴金融业态的市场竞争中,已处明显劣势。
(2)、传统行业利用垄断优势遏制电子商务竞争创新发展
互联网金融出现伊始就被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视为“蛋糕抢夺者”受到挤压。
(三)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
电子商务特有的产业规律与传统产业发展规律有本质的区别,导致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
五、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举措
——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1、背景
(1)、我国电子商务已进入发展和矛盾与问题凸现的新时期。既存在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规范化引导的严峻挑战。电子商务市场出现的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新问题,均在积极探索解决,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供借鉴。
(2)、我国各地由于经济、地理、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在国家层面统一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其时机和条件还不成熟。
(3)、城市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发达的行政区域,具备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的基础和条件。一是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二是拥有解决电子商务相关问题所需的立法及行政资源,三是部分城市政府具有相当的积极性。
(4)、城市发展电子商务,有利于突破城市有限的地理空间及自然资源制约。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和利用相关资源、达到扩大城市空间、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的目的。
(5)、有利于突破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共用事业设施、商业设施、政府办公大厅等物理资源制约。基于网络开展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务和政务活动,有助于方便百姓生活,改善民生,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
因此,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开展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23个城市成为第一批示范创建城市。2013年又开展了第二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有30个城市成为示范创建城市。
2、主要任务
(1)、完善电子商务政策环境
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创新体系
(2)、健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信用
(3)、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交易保障设施建设
网络基础设施、可信交易保障环境
(4)、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产业
面向特色产业或区域的全程化电子商务服务
(5)、深化电子商务应用
大型骨干企业、中小型企业
3、重大试点工程
(1)、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服务试点(工商总局)
(2)、网络商品质量信息服务试点(质检总局)
(3)、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结汇试点(海关总署)
(4)、电子发票试点(税务总局)
(5)、电子合同试点(工商总局)
(6)、票据电子档案试点(财政部等)
(7)、交易纠纷解决试点(司法、工商等)
六、下一步政策走向
多放少管、多予少取、多帮少诿
(一)、多放少管
多放,即开放市场。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将向社会资本开放;向电子商务企业开放行业资讯、视频、金融服务等领域;向电子商务领域依法全面开放政府和公共信息资源。
少管,即减少管制。废止、修订一切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与制度,下放一切可以下放的行政管理权力,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加强电子商务社会组织建设,发挥行业和企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作用,增强行业、企业自律意识
(二)多予少取
多予,加大对电子商务资源配置的倾斜力度。加大对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的财政支持力度。统筹考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扩大电子商务用地供给。拓展投融资渠道,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投融资门槛及成本。
少取,即减少税赋。最大限度减免创业期、培育期电子商务企业税赋;针对电子商务不同经营主体及经营性质与行为,逐步建立适应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税收管理体系
(三)、多帮少诿
多帮,即主动作为,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助力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化网络资费,降低企业网络通信成本;加强相关部门间信息的共享,建立适应电子商务需要的公共服务模式,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基础信息服务,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完善物流配送、在线支付等支撑体系,提升企业全程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网络交易纠纷处理机制,降低企业交易纠纷处理成本。主动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谈判,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少诿,即积极协调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如,2011年发生的淘宝事件、大宗商品管理、处方药品网络交易等。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正视出现的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时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适时制定促进电子商务规范发展的法规、政策与措施,而不是简单地禁止或放纵
七、对策建议
发展定位、组织管理、统筹资源、发展思路、发展重点、主要措施。
(一)发展定位
将电子商务作为经济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列入各级政府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二)组织管理
电子商务涉及经济发展各领域合社会发展各层面,应建立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机制
(三)统筹资源
统筹各类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智慧城市、电子政务、无线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合力。
(四)发展思路
紧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大局,紧紧围绕促进经济与社会转型升级、掌握信息网络环境下发展主导权的战略目标,抓住网络定制、网络营销、网络中介、网络贸易“四大战略重点”,遵循“三多三少”方针,正确处理“四大矛盾”,通过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夯实电子商务基础信息设施,提升电子商务支撑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电子商务企业。
(五)发展重点
网络定制、网络中介、网络营销、网络贸易、基础设施建设
(六)主要措施
1、分类指导的产业政策
(1)由供给政策向需求政策转变
土地、资金、税收、市场。
(2)针对农业、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出台不同政策
(3)培育龙头企业、网络经济区
2、建立软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环境
(1)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环境
可信的主体、商品/产品/服务、合同/订单
(2)电子发票管理与服务
(3)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3、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与培养
(1)解决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创新人才培训与培养模式
(3)打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通道
4、改革现行行政管理方式
工商、税务、质检、海关、统计、业务等部门要认真梳理一下各自管理方式,有针对性、建设性地进行改革,规范行政许可,为电商产业的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一、正确认识电子商务
1、正确认识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依托信息网络,以信息、知识、技术等为主导要素,通过经济组织方式创新,优化重组生产、消费、流通全过程,提升经济与社会运行效率与质量的新型经济与社会活动。
电子商务是信息化表现形式,但不仅仅是信息化;电子商务是网络化新型流通方式,但不仅仅涉及商贸流通领域。
表现形式 | 涉及范围 | 发展载体 | 发展效果 |
网络购物 各类生产资料、能源、农副产品网络交易 网络定制商品 跨境交易 网络订餐 网络旅游 网络家政等 | 消费、流通生产全过程 经济与社会各领域 | 各类以信息、知识、技术为主导要素的轻资产电商企业 不是传统企业内部职能部门 | 牵引经济与社会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
2、电子商务覆盖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
电子商务正在带动农业(农产品网络营销、订单农业)、提升工业(自主网络商品品牌、3D打印、定制生产、产业链高端)、革新服务业(网店、互联网金融等),覆盖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居现代产业体系的纽带与核心地位
农业 |
工业 |
服务业 |
电子商务 |
图中四大产业也可以称之为二大产业,即生产制造业和电子商务产业,更具科学性。
3、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律
电子商务产业是一类网络化规模经济产业,该产业发展周期包括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其基本规律是:
培育期:技术、资金、人才等投入大,时间长,科技及政策促进作用大。
成长期:规模迅速扩大,发展迅猛。
成熟期:企业宜赢得垄断竞争优势,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
二、电子商务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一,电子商务是有望实现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产业。
依托网络,可以创建自主品牌,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优势资源,占据产品或产业价值链高端,转移或配套产品或产业链低端。如凡客诚品网:
——品牌经营:凡客
——核心环节:销售(价值链高端,约50%毛利)
——外包业务:设计、制造、物流等(全球范围内)
——意义:由“被动制造”转变为“主动制造”、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全球配置优势资源,占据价值链高端
第二,电子商务是中国有望实现由“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的产业。
依托电子商务,可以建立规模庞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各类网络市场,目前,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上,有1家年交易额过万亿元,有2家年交易额过百亿元,年交易额介于10-30亿元的购物网站不少于7家,年交易额介于1-10亿元的购物网站超过20家,年均交易规模增长80%以上,是全球交易规模增长最快的地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有望形成世界市场的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结算中心。
第三,电子商务是有望促进由“中国被动”向“中国主动”转变的产业。
物品定价权可以通过规模大、有绝对竞争优势的网络交易平台获得,重要战略物资控制权可以通过定价权结合金融要素获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可以通过物品定价权、重要战略物资控制权获得。如我的钢铁网:
——主要业务:钢铁市场信息及交易服务
——服务方式:网站、手机报
——优势:形成中国钢铁市场价格指数,被众多国内企业及国外机构认同
——意义:通过价格指数,有可能逐步影响或掌控国内及国际钢铁市场定价权,赢得国际竞争优势
第四,电子商务服务产业是一类典型的三高两低产业,即科技含量高、人员素质高、附加价值高、物资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低。
电子商务服务产业的主导要素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及信息网络运行平台,非接触、无纸化、数字化、直接化(无中间环节),可以大大降低物资资源消耗、交通等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物资资源依赖度低、节能、降耗、污染排放低等显著特征。
第五,电子商务服务产业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用明显。
据目前统计数字表明,该产业的平均就业规模约500-1000人/1亿产值;平均利润率是20%左右;对信息产业带动系数为0.1-0.4(该产业约10%-40%的成本是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相关软件和信息通讯费用),是信息产业的直接带动者;对提高基础产业、制造业、传统服务业的运行效率与质量作用明显。
第六,电子商务服务产业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广阔。
电子商务服务实质上是网络化的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行为,全社会所有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都将会通过网络部分或全部完成。
三、几个基本判断
1、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判断
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28万亿元(图表中数据有误),同比增长26.8%,其中网络零售额超过1.85万亿,同比增长41.2%。
——2012年我国成为全球网络小额跨境贸易第一大国。
——2013年我国成为全球网络零售第一大国。
——2015年左右将是电子商务由快速发展转变为高速发展发展的转折点。
——2020年左右将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攻坚点,基于网络的无形市场规模将接近传统的有形市场规模。
2、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判断
电子商务正在重构全球经济竞争格局(经济结构及分布、产业链分工、产业转移),我国有望争取全球经济发展主导权。
3、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判断
(1)、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初显竞争优势。
我国已经涌现出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敦煌、我的钢铁等一大批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我国已成为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及网购第一大国;“我的钢铁网”形成的中国钢铁市场价格指数,已被众多国外机构认同,对国际钢铁市场定价权产生较大影响;京东商城的物流速度和用户体验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腾讯基于微信的移动电子商务全球独树一帜。
(2)、具有可以吸引全球电子商务资源的市场优势
我国网民规模全球第一,据麦肯锡公司测算,到2020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销售额有望相当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目前规模的总和。在巨大的市场引力作用下,全球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服务市场均在向中国倾斜。
(3)、“世界工厂”地位奠定电子商务发展产业优势
利用电子商务经济跨越时空和定制化的特征,我国中小型加工厂可实现以销定产,使小批量、个性化生产的门槛降到最低,“世界工厂”的强大制造能力得以释放。例如,在淘宝平台上,很多店铺从“进货卖货”转向自建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完成了蜕变升级。我国制造业有望借助电商实现“中国创造”的转型,真正“走出去”成为世界级的商业巨头,在下一轮全球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4)、城镇化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后发优势
西方国家城镇化高度发达,传统商贸流通业高度成熟,电子商务发展空间有限。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异巨大,流通业、服务业发展滞后。电子商务可以避开传统产业发展的一些限制条件和地域、时间要求,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走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5)、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初步形成组织优势
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指出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先后颁布《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规划,组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53个城市开展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各部门各地方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协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局面已初步形成。
——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产业比较优势、地域文化的差异,不可能形成同质化的发展局面
——不同地区电子商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业态、产业及电子商务产业链(生产、交易、支付、物流、技术服务等)分工等方面
4、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主流方向
(1)、网络定制(个性化)
由自主网络品牌、优化资源配置、占据产业链高端,向“中国创造”转变
(2)、网络中介(平台化)
由大宗商品网络交易、形成价格指数、定价权、中国主动,面向消费品的大型网络平台走向世界市场。
(3)、网络营销(专业化)
面向消费品的大型网络平台营销占据世界市场。
(4)、网络贸易(国际化)
跨境电子商务、重点布局两岸、东盟、中俄、中阿,网络贸易规制权、国际贸易主导权。
5、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流通、生产方式发展趋势
(1)消费方式向全时空、个性化方向发展;
(2)流通方式向集中化、直接化方向发展;
(3)生产方式向定制化、专业化、分散化方向发展。
6、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途径
(1)自建电子商务平台;
(2)依托电商平台;
(3)转型为物流配送;
(4)与电商合作,成为电商体验店;
(5)消亡。
7、生产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途径;
(1)依托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强化专业化生产制造能力;
(2)自建电子商务平台,转型为电商,以流通为主、生产制造为辅;
(3)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强化定制生产能力,发展网络定制产业;
(4)消亡。
8、农业生产转型升级途径
(1)品牌生产与营销;
(2)订单生产;
(3)消亡。
四、电子商务发展深层次的矛盾
(一)电子商务“新模式”与行政管理“老机制”之间的矛盾
(1)、网络交易的“虚拟性”,使“实体化”管理难以落到实处。网店无实体店经营,使得传统的现场查验无从下手;经营数据电子化,使传统的通过查验账册、凭证进行税收审查的方式难以奏效;电子支付收支不经银行,使传统的银行账户监控落到了空处。
(2)、跨地域交易的“全球性”使“属地化”管理难以奏效。工商、税务等部门长期以来,以市场主体工商注册登记地为主,实行属地化、分块管理。目前网上开店的工商注册问题,税务机关难以掌握纳税人信息,工商部门查办案件也难以确定管辖地。
(3)、全天候交易的“高效性”,使“规模化”管理难以跟上节奏。跨境电子商务采用注重交易时效与速度的小件物品零售模式,周期快、订单小、批量多,在交易方式、货物运输、支付结算等方面与传统国际贸易模式差异较大,而现行的通关、结算、口岸管理等外贸管理机制注重交易总量和规模,致使企业在海关、检验、收付汇、税收等环节难以合规,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瓶颈。
现行管理机制不适应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新要求,严重抑制电子商务创新活力、发展动力的释放,成为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体制性障碍,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用新思路和新办法服务、管理“新经济”
(二)传统产业、电子商务产业资源争夺、利益博弈之间的矛盾
(1)、电子商务兴起给一些传统产业带来严峻的市场挑战、巨大的竞争压力
网络零售已让一大批线下实体店难以维持甚至关门歇业,微信等通讯新方式的出现使传统通讯行业的短信等业务大幅萎缩。传统金融企业在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在线融资、在线保险、在线基金等新兴金融业态的市场竞争中,已处明显劣势。
(2)、传统行业利用垄断优势遏制电子商务竞争创新发展
互联网金融出现伊始就被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视为“蛋糕抢夺者”受到挤压。
(三)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
电子商务特有的产业规律与传统产业发展规律有本质的区别,导致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
五、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举措
——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1、背景
(1)、我国电子商务已进入发展和矛盾与问题凸现的新时期。既存在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规范化引导的严峻挑战。电子商务市场出现的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新问题,均在积极探索解决,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供借鉴。
(2)、我国各地由于经济、地理、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在国家层面统一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其时机和条件还不成熟。
(3)、城市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发达的行政区域,具备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的基础和条件。一是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二是拥有解决电子商务相关问题所需的立法及行政资源,三是部分城市政府具有相当的积极性。
(4)、城市发展电子商务,有利于突破城市有限的地理空间及自然资源制约。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和利用相关资源、达到扩大城市空间、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的目的。
(5)、有利于突破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共用事业设施、商业设施、政府办公大厅等物理资源制约。基于网络开展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务和政务活动,有助于方便百姓生活,改善民生,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
因此,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开展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23个城市成为第一批示范创建城市。2013年又开展了第二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有30个城市成为示范创建城市。
2、主要任务
(1)、完善电子商务政策环境
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创新体系
(2)、健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信用
(3)、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交易保障设施建设
网络基础设施、可信交易保障环境
(4)、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产业
面向特色产业或区域的全程化电子商务服务
(5)、深化电子商务应用
大型骨干企业、中小型企业
3、重大试点工程
(1)、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服务试点(工商总局)
(2)、网络商品质量信息服务试点(质检总局)
(3)、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结汇试点(海关总署)
(4)、电子发票试点(税务总局)
(5)、电子合同试点(工商总局)
(6)、票据电子档案试点(财政部等)
(7)、交易纠纷解决试点(司法、工商等)
六、下一步政策走向
多放少管、多予少取、多帮少诿
(一)、多放少管
多放,即开放市场。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将向社会资本开放;向电子商务企业开放行业资讯、视频、金融服务等领域;向电子商务领域依法全面开放政府和公共信息资源。
少管,即减少管制。废止、修订一切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与制度,下放一切可以下放的行政管理权力,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加强电子商务社会组织建设,发挥行业和企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作用,增强行业、企业自律意识
(二)多予少取
多予,加大对电子商务资源配置的倾斜力度。加大对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的财政支持力度。统筹考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扩大电子商务用地供给。拓展投融资渠道,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投融资门槛及成本。
少取,即减少税赋。最大限度减免创业期、培育期电子商务企业税赋;针对电子商务不同经营主体及经营性质与行为,逐步建立适应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税收管理体系
(三)、多帮少诿
多帮,即主动作为,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助力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化网络资费,降低企业网络通信成本;加强相关部门间信息的共享,建立适应电子商务需要的公共服务模式,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基础信息服务,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完善物流配送、在线支付等支撑体系,提升企业全程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网络交易纠纷处理机制,降低企业交易纠纷处理成本。主动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谈判,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少诿,即积极协调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如,2011年发生的淘宝事件、大宗商品管理、处方药品网络交易等。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正视出现的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时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适时制定促进电子商务规范发展的法规、政策与措施,而不是简单地禁止或放纵
七、对策建议
发展定位、组织管理、统筹资源、发展思路、发展重点、主要措施。
(一)发展定位
将电子商务作为经济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列入各级政府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二)组织管理
电子商务涉及经济发展各领域合社会发展各层面,应建立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机制
(三)统筹资源
统筹各类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智慧城市、电子政务、无线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合力。
(四)发展思路
紧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大局,紧紧围绕促进经济与社会转型升级、掌握信息网络环境下发展主导权的战略目标,抓住网络定制、网络营销、网络中介、网络贸易“四大战略重点”,遵循“三多三少”方针,正确处理“四大矛盾”,通过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夯实电子商务基础信息设施,提升电子商务支撑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电子商务企业。
(五)发展重点
网络定制、网络中介、网络营销、网络贸易、基础设施建设
(六)主要措施
1、分类指导的产业政策
(1)由供给政策向需求政策转变
土地、资金、税收、市场。
(2)针对农业、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出台不同政策
(3)培育龙头企业、网络经济区
2、建立软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环境
(1)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环境
可信的主体、商品/产品/服务、合同/订单
(2)电子发票管理与服务
(3)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3、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与培养
(1)解决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创新人才培训与培养模式
(3)打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通道
4、改革现行行政管理方式
工商、税务、质检、海关、统计、业务等部门要认真梳理一下各自管理方式,有针对性、建设性地进行改革,规范行政许可,为电商产业的发展创造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