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人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院门外扫地,远处走来了一个身穿绿衣服的人。那个人问道:“你是谁啊?”孔子的学生回答说:“我是孔丘先生的学生。”
“那你一定懂很多东西啦?我请教你一个问题吧,你知道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吗?”绿衣人问道。
学生一听,绿衣人居然问了一个这么简单的问题,便有些不屑一顾地回答说:“自然是四个季节,这是人的常识啊。”
“不对,是三个季节。”绿衣人摇摇头,很认真地说。“你错了,是四个季节嘛。”学生有点急了。于是,两个人争执不下。
最后,绿衣人说:“既然咱俩谁不也说服不了谁,不如去找个人来做个评判。如果一年真有三个季节,你给我磕三个头;如果有四个季节,我给你磕三个响头,怎么样?”学生点点头同意了。
这时,孔子正好从门里出来,学生便把与绿衣人的争执经过,禀告给老师,请求评判。孔子上下打量了一下绿衣人,对学生说:“你错了,一年确实只有三个季节。”
这样的回答,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学生一脸不解地看看自己的老师,欲言又止,只好带着满心的疑惑,给绿衣人磕了三个头。
绿衣人非常高兴,自豪地走了。心有不甘的学生终于忍不住心里的困惑,问孔子:“老师,一年分明是有四个季节,您怎么说是三个季节呢?”
孔子笑着说:“你没看到那个人,通身穿的绿衣服吗?他分明是一只蚱蜢所变。蚱蜢春生秋死,一生只经过三季,从没有见过冬天。在他的知识系统里,一年就是三季,你的道理,怎么可能说的通呢?你又何苦与它枉费口舌呢?”学生闻听此言,恍然大悟。
这个“三季人”的小故事,启示我们:
无论说什么,先要看清对象。对象错了,讲得再多,也没有用。庄子说:“夏虫不可以语冰”,就是这个道理。孔子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道不同,不相为谋”,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人生在世,我们首先要学会识人,向孔子那样,一眼就能判断出对方的境界水平。这样,讲话才有针对性,才不会浪费我们宝贵的精力和感情。对待三季人,不用搭理它,连眼珠都不用转过去。
同时,我们要承认社会上有“三季人”的存在,不要用理想化的态度,看待社会人生。更何况大千世界,古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多行不义,必自毙。又比如:一只疯狗咬了你一口,难道人也要转身趴下来,咬疯狗一口吗?!
自然界有高山,也有土丘;有大海,也有小溪;人也是如此,有愚智之分、高下之别,这才是社会的常态。不要以一己之心,强加于人。如同太极推手,要舍己从人;换位思考,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所以,我们和别人交流,关键不是你想说什么,不是对方想听什么,而是你应该说什么,或者如何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去说明白。
三季人,夏虫不可语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