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是古代东夷族的聚集地。传说东夷族是一个崇拜鸟的民族。东夷人以凤凰作祖先,风姓;风即凤凰
的凤,说的是东夷人以凤凰作为图腾崇拜。东夷族全用鸟为名号,多以鸟为图腾来进行崇拜。所以,历史上又称
这一带的古代居民为鸟夷。
根据文献记载,东方一带东夷族就有鸟崇拜的传说。如《汉书·地理志》:“冀州鸟夷。”《大戴礼记·五
帝德》说:“东方鸟夷民。”《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记载的“以鸟命官”: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
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我高族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
名……”郯子是郯国国君,春秋时郯国在今山东郯城县,郯子所说的是少皞部落鸟图腾制度的有关情况。
上述记载已经为考古学文化所印证。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发现有以鸟为题材的艺术品。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在兖州王因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1件鸟头形泥塑,泥质灰陶,似鸟头形,喙较明显,头部有
三个穿孔。1979年春,在莒县陵阳河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中曾发现过8件厚胎高柄杯,均为泥质黑陶,盖为覆蝶
式,纽为鸟头形,这些鸟头既当纽把,也起装饰作用。其中1件为细长颈,尖嘴,鼻孔用锥刺成,眼球外突,形
象非常逼真。又如广饶五村大汶口文化遗址,在一件褐色陶片上面发现用赭彩画有2只鸟纹,似在空中飞翔,形
象逼真生动,栩栩如生。
龙山文化时期这种鸟形盖纽普遍被发现,在青州凤凰台遗址出土2件鸟形陶塑艺术品,均为器盖纽,盖部已
残,手制。一件为夹砂灰陶,正侧面均为三角形,尖下颌,尖顶,二铆钉纹眼,造型简单而生动。另一件夹砂褐
陶,上有白衣,为鬶盖的纽,头、颈表现细致,嘴向前伸,用铆钉纹组成二角,造型生动准确。此类盖纽,潍坊
姚官庄遗址也出土过4件,形象各不相同,鸟头皆用写实手法捏塑,制作粗糙且简单,但非常逼真,多用贴塑泥
饼表示眼睛。喙尖,有的张嘴也有的闭嘴,造型生动有趣。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一件器盖,为泥质红
陶,中央纽作鸟头形,系手捏而成,以泥丸作眼,整个器盖造型非常别致。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2件
鸟头形盖纽,均残断,一件简单示意,另一件塑造具体生动,可能是鹰的形象。
正如尹达先生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中指出的:“龙山文化遗址器盖上的纽子多像鸟头,鬶形器多像鸟
的身。”这正和台湾高山族以蛇为图腾,就在任何器物上都塑着蛇形,是同样崇奉图腾的一种表现。刘敦愿先生
也指出:“东夷族以鸟为图腾是其突出的特征,小型的陶鸟及鸟头形钮的器盖屡有发现。陶器全形似立鸟之状,
或部分结构如鸟喙的情况更是多见。”
另据考古资料,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中,鸟的形象在陶器、玉器上反复出现,有的作鸟形纹饰,有的作鸟
的造型,后者如“过去称为鬼脸式鼎足的,实则是鹰类鸟头的塑形”。
在我国台湾的泰雅族也是以鸟为图腾,西伯利亚东部土著居民盛行鸟生传说和鸟崇拜,美州西北海岸的印第
安人也流行鸟崇拜。还有一种器物的附加装饰,如圆腹子口罐外侧的三个附加装饰,形似小钩,看来也应是模拟
鸟喙的形状。再如,山东龙山文化的“鬼脸式”鼎足可能也是模拟鸟喙的。这种现象和东部沿海地区盛行的鸟图
腾崇拜有一定关系。
这些独具的文化特征,与古代文献记载的历史传说恰好相符,从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是少皞文化或东
夷文化,大汶口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是前后相继发展的角度来看,无疑证明东夷族是以鸟为图腾进行崇拜这一真
实可靠的历史事实。
来源: 日照日报相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