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池大为的形象
-------《沧浪之水》
摘要: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本是屈原《渔父》里面渔夫的唱词,在本书中寓指一种为官之道。《沧浪之水》在描绘了池大为这个有自己信仰、又坚持操守的有棱有角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官场中是如何处处碰壁,又是如何艰难的心理挣扎中求的进步、被磨砺得圆滑,同时也把卫生厅一些官员的曲意逢迎、溜须拍马描绘的有声有色。
关键字:尊严利益纠结
《沧浪之水》是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阎真先生于零三年出版的一部官场小说。阎真先生以其犀利的刀笔和幽默的语言写出了一个无职无权的公务员池大为混迹于官场,心中空怀壮志,奈何无职无权,心中的苦闷无处诉说又横遭别人的冷遇,到时来运转,掌握厅里的生杀大权。其升迁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又险象环生,人生履历充满五味辛酸。
全书也深刻透露出知识分子在现实社会与金钱权利面前的艰难抉择,以及在官场黑幕前的毫无办法,最终为社会所同化的悲剧。
池大为刚开始是一个毕业的研究生,也算是经受现代文明熏陶的知识分子,但他一样也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身无分文而心忧天下的人生态度,他的人格理想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那种宁折不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理想。但是,在现实处处碰壁中池大为仗义执言却遭挨整,身有才学和抱负却无处施展,面临众多不平却无处诉说。在不断遭受各种各样的打击下,他进行着精神的痛苦挣扎和裂变,他无法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最后终于和世俗权力握手言和,并且通过自己的算计和聪明换来了自己的成功。但是他的精神却失败了,在坚守分子理想中他随波逐流、融入现实,最终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他是一个精神的失落者。在影响池大为心理方面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个人的心理影响,家庭的早期熏陶,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的熏染。
池大为的性格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清高孤傲的池大为
在形成池大为青年时的孤傲原因方面,父亲的影响是首位的。在整理父亲留下的遗物时,发现一本他父亲留下的书,掏出来看到是本很薄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其中这样写道:我轻轻地把书翻开,第一页是孔子像,左下角竖着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铅笔字,是父亲的笔迹。翻过来是一段介绍孔子生平的短文。然后是孟子像,八个字是“舍身取义,信善性善”;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司马迁,“成一家言,重于泰山”;稽康,“内不愧心,外不负俗”;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李白,“笑傲王候,空怀壮气”;杜甫,“耿耿星河,天下千秋”;苏东坡,“君子之风,流泽万古”;文天祥,“虽死何惧,丹心汗青”;曹雪芹,“圣哉忍者,踏雪无痕”;谭嗣同,“肩承社稷,肝胆昆仑”,一共十二人……我准备把书合上的时候,发现了最后一页还夹着一张纸,抽出来是一个年轻的现代人的肖像,眉头微蹙,目光平和,嘴唇紧闭。有一行签名,已经很模糊了,我仔细辩认看了出来:池永昶自画像,一九五七年八月八日。下面是一横排钢笔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父亲的像啊。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舍身取义,信善性善”已经融入池大为父亲的血液中,即使在文革中被划为右派,他仍坚持自己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孤傲清高不与时俗合流的知识分子。去世之后唯一留给池大为的就是那种信仰、精神的高贵,池大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也要有一种自尊,不会搞那种逢人笑脸,阿谀奉承、世俗圆滑的处世之道。因此在池大为的骨子里有一种与时俗格格不入的因素。
此时刚刚踏入社会的池大为显得相当稚嫩,对各种不满于社会现状的事,或是不合道理的事都要说出来,更不愿参与其中。他牢记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孔家圣言,这是做为传统知识分子理想境界的守护者必须做的,当生和义不能两全时他们往往会按着圣人的言论去做。当然对于刚刚步如社会、涉世经验不深的池大为来说这一切都很正常,对于年轻人来说热血正盛,对不符合道义的事当然会拒绝,并会认为是一种可耻的事,不屑于参与。少不了书生意气、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思想。
我也认为池大为作为一个改革开放初的研究生,改革的春风还未吹到他的心里,此时的书生气正盛,也可以说是青春期的荷尔蒙正直旺季。有血性是好的,但是把社会上的一切事都按着理想的章程来做,未免显得的确有点书生气太重,如果现在让他走后门那还不如让他即刻去死。以至于在最初的两次恋爱的机遇中都不欢而散:第一次恋爱时他总认为许小曼有一种贵族的气息,喜欢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对自己总是一种命令的语气,这是平民出身的池大为接受不了的,他认为两人属于不同的层次,是不能结合的;第二次,当人事干找他说教授的女儿喜欢他时,问池大为的想法,只要同意,留在北京工作的名额也就有了希望,虽然池大为想留在北京,但是在他心中本能地认为这是一种投机行为,自己也会成投机分子,就说“北京有什么好的,最大的好处就是难的进来”。这样清高的性格又怎能和那些看透时俗的人结合呢。
二、坚持理想却屡受挫折
年轻的池大为带着青春的梦想进入了卫生厅,他想履行自己作为医务工作方面的职责,按照自己的信仰理念工作。作为卫生厅首个研究生毕业的办事员,自然想到自己应该受到很好的待遇,可自己努力工作,正义直言却屡受领导的责备与冷遇。“当池大为看到血吸虫病的调查报告有着很大的虚假成分时,敢于向黄主任提出,黄主任却批评自己年轻过于激进,不理解情况。其实自己一路参与调查研究,数据都是自己亲手算过的,怎么提交到厅里时就变了呢,难道仅仅调查的地方是马厅长的家乡?”坚持原则却备受指责,就连自己的好朋友小莫也成了开会时批斗自己的对象。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按原则尽心工作,却得不到厅长的赏识,而那些喜好逢迎、处事圆滑的卑略小人却能赢得马厅长的欢心:跟随马厅长去桃源县视察工作,当地领导在一个豪华酒店里接待,经理亲自拿了酒来,服务小姐想接过去,经理晃过了她说:“上菜去。”把酒从纸盒中抽了出来,准备斟酒。殷局长说:“我来。”把酒接了过去,给童书记再给马厅长各斟了一杯。巫副局长又接过去说:“我来。”又给殷局长斟了一杯,再给我和丁小槐斟了。看着酒瓶转了这么几次手,我想:“学问啊,学问。要把这份精细用到工作中去,那中国人真的是了不得”。
看到那些地方领导的曲意逢迎,池大为自然是不屑的。作为知识分子来说,年轻的池大为虽只是一个卫生厅专员,但也想也所为,但是现在的他并不了解卫生厅有条潜规则,他只是一味的认为坚持自己的信仰,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要做一个好人,心中有一种作为知识分子的清高,他不屑于那些沽名钓誉、溜须拍马之人。
当他看到有人乞于卫生厅门口但并无人问津;厅里的领导利用公车随意出行,这完全有悖于厅里的规章制度啊,于是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在告诉他,你要制止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可是会议上并没有人响应池大为,人们都是睁着眼说瞎话,这让正直的池大为很是不理解。他不知道的是这种“不正常”其实在圈子里很正常,更危险的是,他已经触犯了厅长的利益,因此后来被下放到中医学会。
三、妥协与挣扎
当妓女在观众面前大谈感情,反腐倡廉的人却因贪污腐败入狱,那么这个世界就乱了,至少在现在的池大为的思想中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他心中还在做一个好人和做一个“演员”之间挣扎。
他不懂得为什么那些手握实权的人嘴上高喊为人民服务,但做法上有是另一种;他不懂得这些人也是知识分子,为什么在那么多的不正常想象面前无动于衷;他不懂得为什么自己提出想法反而横遭排挤,甚至下放。
一切的原因在于,他的良知和信仰还在,他的心里也常常在反思,反思自己到底是要做一个好人,保留知识分子仅存的一点良知还是要像丁小槐那样做一个“有进步”的人。但是此时的池大为还是一个执着理想的知识分子,也只是此时。
市场唯一的原则就是利益最大化,清高和善良那只是怯懦无能的另一种说法,好听的说法,这是晏老师教给池大为的。这的确是有道理的,当所有人都在为自己谋利时,只有你仍以知识分子的清高自居,结果只能是“清而不高”。在众人的劝说中池大为也明白了这个现状,以及受排挤的原因,但他是不屑于或者拉不下脸来参与那种非君子所为的时俗中,但现实的生活又一直在逼迫着他,因此他的心中是复杂的、矛盾的。
即使是有着集天下大任于一身的豪情壮志,有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救世理念,但是在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社会面前,也会显得单薄无力,因为这个世界是现实的,没有物质做基础,一切从何谈起。
面对一系列的现实打击,他屈从了,乖巧地依附着别人,从此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瞬间所有梦寐以求的东西都拥有了……
虽然妻子董柳能忍受和他在一起过艰苦日子,可当儿子出生后他不得不考虑以后的生活问题,就算他自己不吃不喝,也得为儿子着想。如果说众人的劝说以及生活的所迫是量变,那么池大为能给自己最鄙视的人送礼则是质变的开始,因为他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尽管心中有着极大的不情愿,去给那个小人送礼、陪脸说笑,但他心中已不再是那么自责了,因为他要为自己儿子以及整个家着想。这是他为自己找的理由,这样心中也会稍微有点安慰。
以前的池大为总是那么的清高,可现实的激流急剧冲刷着他业已矛盾的良知,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与其守着那份清而不高的高贵,让自己心底仅存的一点信仰把持着自己的思想,不如去追求那份虚拟的尊严与真实的利益。只有当你真的坐到那个位置一切荣耀、鲜花掌声都会纷至沓来,因为在这个按实力分配利益的社会高唱理想是可笑的。追求进步就得有舍弃,而池大为舍弃的是多年来一直坚守的要做一个好人的理念,按照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在这个利益最大化的现实社会生存是不可能的。
当舒少华集结众人准备搬到马厅长时,“我”犹豫再三却没有参与,因为不管怎样最后失败的一定是舒少华,他列举的七大罪状也会成为七大功绩,为了自己的前途,保住自己的帽子,这也是“我”追求进步的重要一步。大人物是讲情面的,你支持了他,他必定会给你回报,这也是游戏规则,否则游戏就玩不下去了,以后也就不会有人再跟着他走。于是“我”违心的去马厅长那里告密。当然当舒少华一派溃败后自己的官运也亨通了,房子问题也解决了。此刻的池大为也深深感到,钱和权这两个俗物虽以前为自己鄙视,但现在自己却深深喜欢上了它。因为他已经上路了,明白了圈子里的游戏规则,参与就必须遵守规则。
在放弃自己的操守向现实妥协的过程中,他的心里也一直在斗争,可每次想要坚守自己的操守时都有现实的理由解释,最后池大为自己也给了心安理得的理由:这些事给了我极大启发,一个人吧,只要他不把自尊看得那么重,放得下脸来,机会还是很多的。我一个小人物,把人格自尊吊那么高,那合适吗?太奢侈了,实在是太奢侈了。看着别人那鼓囊囊的皮包,自己的心不也跳了几跳吗?我也不是个吃素的人,只是战胜不了自己。报纸上天天在说战胜自我,战胜自我,今天才明白了一点奥窍。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这话可不是随便能够说出来的啊。这是一切成功人士的心得,其中的精义,他们是秘不示人的,要靠自己去体悟。其它人吧,把这句话放在口里念一念,其实并不真正懂得。
四、人在江湖,想有作为却不能
权利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少有人监管的权利是容易膨胀的,一旦追求的欲望过盛,一切不正常也就见怪不怪了。在池大为分管中医研究院时,心中也有一种大权在握,皇帝也不过如此的想法,以前所鄙视的行为现在只是自己追求进步的一个步骤而已,虽然他每次做违心的事后都会深深自责,但这已经阻挡不住一个知识分子向现实妥协的趋势。
池大为做官与其他人有着不同之处,他有着一颗平民意识,愿意从小人物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与他的出身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己一路从山坳里走出来,经历了世态炎凉,无数人的冷遇,被下放数年不管不问,这些他都是亲身感受过的。
当上厅长后也有着谋划着办几件实事,想有所作为,但是没发现他已经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自己实施的很多措施根本就是半途而废或者无从实施,此刻的他惊叹道:即便自己是厅长,游戏规则的核心,也必须遵守游戏规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经历了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辛万苦走到今天,本来是为了做点实事,但事情却由不得我”。此时的池大为心中也已经默许了自己的这种行为,身在官场,心不由己,很多事违背了自己的良知,违背了自己做人的原则,即便是得罪了朋友那也是不可避免的。
平心而论,在现实里池大为这样的人还算好人,虽然也口是心非、打小报告、出卖同事,但他并没有完全泯灭良知,知恩图报,心头也始终抹不去“家国天下”的担当和责任。掌权之后,他一心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但发现在强硬的现实规则面前,即使掌握了相当权力的自己,还是那么软弱,要保持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他依然得屈从于现实规则,否则只有退出,连官也没得作。真是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又增添了作品的现实批判力度。
五、结语
《沧浪之水》反映的当今知识分子的现实遭遇及其心态,揭示出的不是个别知识分子向世俗权力的投降和精神蜕变,而是20世纪90年代知识分子在理想幻灭之后的全线撤退。正如主人公池大为所说“大家不约而同都走到这条路上了。说好听点吧,是梦醒了觉悟了,看清楚了不骗自己。说难听一点吧,是堕落了放弃了,只剩下自己了。”《沧浪之水》正是通过池大为的形象揭示了知识分子的悲哀,虽然他也经过了痛苦的心里正杂,却也最终成为了时俗的妥协者。
我觉得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以不动声色的笔触,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深处,将每一次现实挫折下主人公的内心变化都描写的真实可信、细致入微。这不但使读者不会简单地指责主人公,而且引发了读者对自身、对现实和对世界严肃深入的思考。这不只是一个个体的悲剧。联系我们的现实你会发现这应该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参考文献:
1、阎真《沧浪之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2、李祖军《沧浪之水》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失落和自我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