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博客里的文章都是我自己写的。个别是我编译的国外文章。到现在还没有纯转载过国内他人的文章。但这一篇我想完整地转载过来——耳机俱乐部Vineland版主在论坛发表的“给大家推荐些入门耳机”。主要是因为V版主是我很尊敬的一位大耳烧,论玩耳机的经验、拥有和把玩过的耳机,在国内耳机发烧友中绝对是第一流的,而且听音观正确不偏(主要听摇滚和古典,藏碟数千)。其次,我也征得了他的同意,把他发表的内容完整地转载于此。
下面从冒号开始,全部是Vineland版主的文章,不是我写的了(原帖也值得一读,因有很多跟帖:http://bbs.headphoneclub.com/thread-191559-1-1.html):
其实想写这个帖子很久了,我也知道写出来会有很多的争议,其实里面的很多话题我也和白版以前就讨论过了,只是整理一下吧,本帖会陆续更新,一次写个大帖子,恐怕不是现在的风格了。
我写的内容依据是我听过的耳机,现在低端耳机很多,我也没法一一听过,说得不对不好的欢迎大家批评,但是我可以说,在俱乐部里面,买过耳机数量比我多的人,恐怕真的不多,我这个人,一般新东西都会买回家玩玩,好就留下,不好就送人或者出二手,说我破坏二手价格的朋友,见谅了。
现在俱乐部逐渐高烧,国人的习惯也是只讨论旗舰如何如何,如果有了HD900肯定不听HD800……不过需要认识到的是,千元以下的低端耳机(当然,这个是我个人的定义了,一千元耳机对非烧友也是很恐怖的价格),仍然是市场的主力,真正去玩旗舰耳机的在这个后CD时代还是比较少的。
在这里,我首先要和大家说说低端耳机的几个规律:很多大牌厂商,他们虽然有很高档的旗舰,但是低端耳机是未必出色的,归其原因,因为低端耳机多数是国内厂商直接贴牌的,出什么声音也和这些大牌厂商的设计,校音没有太大的关系,大家大可不必迷信这些厂家的低端产品,而有些小厂牌,却能认真做出一些质量不错的入门耳机。此外对于有些IT相关的厂商,比如飞利浦或者创新,它们按照IT商品规律,不断的给耳机降价,如果这款耳机本身的声音还不错,那么在产品周期末期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此外都是耳机,随身耳机和大耳机还是很大差距的,大家要根据自己用途来选择,不要随便比较这两者的音质,可以说可比性并不高。
说出来的可能争议性最强的,就是我很不推荐的一些耳机。
首先说说森海,拜亚和AKG的低端产品,说实话,名声在外,但是乏善可陈。
先拿森海来说,最早的MX500和PX100可谓名声在外,我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烧耳机的,但是目前的入门耳机,除了一些非入耳的耳塞产品以外,都没有什么特色。PX80还算可以,但是PX100II和PX200II和老版本的声音素质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售价却高出了一大截。最坑爹的还是那个HD238,说实话,那个耳机除了银色的森海LOGO还算闪亮外,声音完全是又粗又硬,没什么可取的地方。包耳的大耳机,现在也在没有HD200那样的精品了,有的只是轰头的低频。HD800,HD650,HD600,HD25,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你可能没推好,但是声音还是很不错的,低端的东西,大家就慎重吧。
再说说拜亚吧,说实话,最早我听过那个DTX100,现在改成了DTX101i,还是个素质很不错的入耳,当然耳塞不在我讨论的范围内,但是新出的这个DTX300,实在是质量平平,三段都没什么亮点。当然了,我觉得拜亚自己在德国生产的T50P的声音也不是太理想。除了拜亚的高端耳机外,低端耳机里面应该说DTX710/910还是个不错的耳机。
最后说说AKG,说实话,我就想说说K450,这个耳机我觉得声音算不上不好,但是过于言过其实了,不知道怎么样,就被炒作成了千元以下的最强耳机,还有人发帖问过和M1哪个好,这个耳机和M1根本没什么可比性。代理从一千多高调上市,到了现在卖六百多,就很说明问题,说实话,不考虑K450的配件,我认为现在这个价格还是虚高,这个耳机的声场和中频的确有可取之处,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线条感很强不够细腻,低频轰头,即便在随身耳机的范畴里面,我认为也是不如ATH的ES55的,这个我后面要推荐的。
此外还说说下,对于SONY或者铁三角这些日系厂商,两三百块的东西,他们纯粹按照时尚消费品在做,不会认真调音,只会设计外观和功能的,这些东西也不会有太好的音质表现,另外关于铁三角,它的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其中不乏精品,后面我会介绍,但是也有很多不太成熟的实验品,比如销量很好的ES7,虽然外观很拉风,但是佩戴不舒服,镜面容易划伤,声音也并不是很好,也再比如ES33,说实话,ES系列入门产品,这个耳机除了中频还行之外,几乎没有两端,也卖四百多,我认为很失败。
在这里我对于入门耳机的理解。
首先我觉得入门耳机,可能声场啊,解析力啊,这些你不能要求很高,但是要做到起码的声音平衡,也就是高中低频没有特别刻意的染色,尤其是低频部分,在牺牲低频弹性和解析力的基础上盲目加强低频的量,即便是入门耳机,也是很不可取的。当然了,我不得不承认,在低频究竟多少合适的问题上,可能多少非烧友的认识和我存在很大的误差,很多我听起来轰头的东西,被评价为刚刚好,而很多我觉得刚刚好的,被别人评价为没低频。此外,我认为入门耳机,又粗又硬,或者声音偏亮,也是不可取的,声音细腻一点,含蓄一点,还是相对正确的一种处理,因为本身素质是存在局限性的。
另外入门耳机是否容易驱动,也还是挺重要的,像以前DT231那种集成声卡都很难推,更别提现在的随身音源了。
最后一点,可能我本人头围比较大,又佩戴眼镜,我对佩戴的舒适型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很夹头的耳机,我感觉不太好。
现在言归正传,开始介绍,估计要花两天的时间吧。
Plextor(浦科特) D500EVO
Plextor这个厂牌大家基本都知道,做刻录机的,也算和音频沾边吧,进军耳机界也是最近的事情,起点也不高,没去搞旗舰,现在最贵的产品不到500块,但是我感觉他们还是用了心在做的。需要说明这个D500和D500EVO,并不是颜色不同,白色的D500EVO在振膜,耳垫等都做出了改进。这个耳机的外观不错,比较Retro-style,佩戴也非常舒适,能够恰好包住耳朵。声音上面,没什么亮点,不过也没什么缺点,中规中矩,带有些日系耳机的特有染色,低频部分稍微有点加强,高频部分稍微有点欠缺。二百多块钱的售价,我实在挑不出来什么大问题了,要说不好的地方,就是定位稍微尴尬,不能折叠不方便随身携带,线又很短不方便电脑用。
Creative Aurvana Live
应该说创新还是个认真做音频产品的厂商,它的Aurvana系列耳机的品质都还是可以的,这个系列总体上的调音接近日系耳机,中频比较温暖年轻,低频不是特别强调力度而高频有所加强。我推荐Live这款耳机,本身做工不错,佩戴也很舒适,振膜方面所谓“生物振膜”,实在是从888开始的大噱头,没啥意思,应该是和888类似的醋酸纤维振膜,不过人声方便的确很温暖,听女声的表现不错,高频部分的解析力也尚可,不过稍微偏亮。这个耳机也是和SHP8900,SHP9000这些类似,一路狂跌,现在的售价只有不到400块,我认为性价比还是不错的。此外,我要说一句,为什么我说创新是认真做音频产品,因为它的Aurvana系列耳机,有耳机,有入耳,有耳挂,但是都有一致的声音取向,目前这些系列的耳机售价都降得比较低了,无论Live,Air还是In-Ear3,都有不错的性价比。
KOSS UR55和PP
KOSS新出的UR55是个很不错的耳机,就是佩戴有点不舒服。声音白版点评过了,我认为素质已经接近SR60的水平了,但是售价还不到400块钱,值得给大家推荐一下,就是我和白版戴着都不舒服,应该不是个别现象。
PP这个耳机,问世快30周年了,讨论很多了,但是我想说的是,以前大家觉得贵,也是px100,k24p都是二百多,现在呢?K450六百多块,PX100II也要五百块,但是PP还卖这么多钱,说实话,我认为能驱动好的PP声音好过K450。要说PP的问题,80年代,随身听都是砖头的年代,PP的阻抗和灵敏度,没问题,现在的随身设备推力很是问题,造成低频非常浑浊,我在高端系统上和随身听老机上听过PP,声音都很震撼。
德国大师GMP160
德国大师/德国歌德讨论也很多了,GMP450和GMP435S保有量也很大,我本人也很偏爱QP400。它的入门耳机GMP160应该是唯一几百块钱德国原装的耳机了,声音一丝不苟,虽然听流行可能存在齿音过重,高频偏亮的问题,而且耳机本身并不是特别好推,但是作为古典入门耳机绝对是够格的,佩戴也非常舒服。虽然听交响有点软脚,管风琴,低音提琴也有点力不从心,但是这些已经不是几百块钱的耳机和入门系统干的活儿了。小编制和一般的器乐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
关于铁三角,推荐几幅
SQ505,最早的SQ5,方形的耳机,白版推荐过,声音比较中性,素质算是不错了,但是这个耳机有很大的问题,压耳的,戴的时间长了很不舒服。新款的SQ505在保留特色的方形外壳的单元基础上,降低了耳机的重量同时,还改成了包耳式,佩戴可以说非常舒服。在声音上总体保留了SQ5的风格,在低频和声场方面还有所提高,500元价位的随身耳机,算是很不错的了。
ES55,这个耳机的型号来的很奇怪,和ES5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大家理所应当的认为ES7更高档,因此关注度很低。其实ES55是个声音完成度比ES7要高得多的耳机,三段没有明显的缺点,稍带温暖的染色,流行听起来很舒服,黑白两色对应了IPC应用,应该说也很好弥补的IPC声音的不足。我记得在WhatHIFI上面,ES55获得了5星评价和100磅下最佳耳机。总之,我感觉在700元左右价位上,ES55是一个比K450完成度更高的耳机。
TAD500,这个耳机很少有人关注,但是真的值得推荐。记得以前AD300,AD400,AD500,AD700等AD系列入门耳机获得了大家的好评,这款TAD500虽然外观比较一般,但是佩戴的舒适感上和老的AD系列几乎完全一样。在声音方面,六百多块的这款TAD500已经完全超越了AD300,AD400,AD500,直逼AD700了,采用了53mm振膜和CCAW音圈的TAD500,在声音上也比老的AD系列更加中性一些,但是仍然保留了AD系列中频的部分特色,而且驱动起来十分容易。
索尼SONY的ZX700
羊版最近买了一副,讨论了不少了,ZX700是Z1000的简化版,我同时对比过ZX500,ZX700和Z1000,可以说,在随身听上,ZX700和Z1000差别很小,身价却差了快4圈了,ZX700只有八百块的售价,采用了50mm振膜和350kj的高能量材料,声音相对偏向中高频,解析力很高,但是还是带有sony的特有染色,佩戴很舒服,对于驱动的要求也不高。顺便说一句,ZX系列的低端全是坑爹货,除了ZX700,我全部不推荐的。
歌德SR60i,SR80i,M1
评论汗牛充栋,我就不再赘述了,我耳烧将近十年,歌德始终屹立不倒,价格没变,型号也没变,可谓久经考验了。千元以下的开放式耳机,素质比SR80/M1出色的,过去很少,现在也很少。
Goldring DR150
Goldring是个老牌的英国HIFI厂商了,唱头的质量不错,绝对不是假洋鬼子,据说以前也搞过耳机,但是我没听过,DR150是几年前Goldring出过的一款耳机,最早也是上千的价格,现在也就是七百多的售价。大家知道,英国的音箱等HIFI器材很有名,喜欢“英国声”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英国几乎没有耳机产品。DR150这款耳机,是绝对纯正的英国声,素质接近M1,虽然带有温暖的色调,但是又和日系耳机的风格截然不同。信号线采用了可插拔的设计,本身这条信号线就是白版很推荐的QED制作的,质量也很不错。喜推荐喜欢英国声的烧友买来玩玩。
先介绍这么多吧,我介绍的都是在售的耳机,古董就算了,你要是还能买到SHP9000一类的,绝对也是超值。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