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5日 21:51:10分享人:夜阑风轻人寂静来源:互联网17
第二章物质文化地理
一、物质文化概说
(一)物质文化的定义
●物质文化是文化要素或文化景观的物质方面,是人们创造的可见的、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内容。
●物质文化包括满足人类生活及生存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比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等。
(二)物质文化的特点
n1 、物质性。物质文化具有感官可知性,既可悟又可视。
n2 、基础性。物质文化是人类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
n3 、时代性。物质文化的内容具有随时代变迁的特点,比如交通工具的进步。
(三)物质文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物质文化可以进行如下不同的划分:
n1、按年代,可分为古代物质文化、现代物质文化。
n2、按特征的稳定性,可分为传统物质文化、流行物质文化。
n3、按用途归属,可分为生产性物质文化、生活性物质文化。
n4、按使用主体,可分为平民物质文化、士大夫物质文化、宫廷物质文化。
n5、按内容要素,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建筑等。
n在上面的类型中,还可划分物质亚文化。以生产性物质文化为例(参见教材第24页)。本书将物质文化分为生产性物质文化、生活性物质文化。
二、生产文化地理
n生产文化大致可分为农业文化、工业文化、第三产业文化,下面还可进一步细分。生产文化的分类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具体内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农业文化
n农业文化是生产性物质文化的基础。根据人类社会农业的产生、发展过程,农业文化经历了采猎文化、牧养文化、耕作文化三个阶段,而园艺文化是在耕作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采猎文化:包括采集文化、狩猎文化、捕渔文化。
2、牧养文化:包括驯化文化、饲育文化、游牧文化。
3、耕作文化:
n自从人类开始驯化种植作物,从野蛮过渡到文明阶段,耕作文化也就逐渐成为最基本、最大量的物质文化景观,历史悠久且地域特色明显。
n农业文化是生产文化的基础,而耕作文化又是农业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耕作文化景观及与地理条件的关系等内容,就成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根据不同的指标,耕作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亚类:
n(1)按生产动机,可分为粮食作物生产文化、经济作物生产文化。
n(2)按作业方式,可分为旱田耕作文化、水田耕作文化。其中旱田耕作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小麦种植文化,水田耕作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稻作文化。
n(3)按生产技术,可分为刀耕火种文化(原始耕作文化)、传统耕作文化、机械耕作文化。
4、园艺文化
n园艺文化是在粮食生产相对富足、剩余劳动力出现、多元化需求发生三种力量共同作用达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结果。
(二)工业文化
n工业的初级形式是手工业,手工业的产生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手工业与农业逐渐分离,开始了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就产生了。但从手工业、采掘业发展到现代意义上的工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现代意义的工业文化,始于18世纪。
n我国的工业文化长期处于采掘文化和初级加工文化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现代化的大工厂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家庭小手工作坊,加工业发展到高级阶段,并出现了进一步分工。
(三)第三产业文化
n第三产业主要表现为服务业。服务业因为服务对象的地理区域差异而有所差别,其中餐饮、娱乐、休憩等行业是反映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多地体现地区特色。
(四)生产文化的地域性
1、农业文化的地域性
n由于农业受到地带性因素(比如经度、纬度、海拔、季风等)的深刻影响,因此农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世界农业文化区可分为如下类型:
(1)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
n该区地处低纬度地区,终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繁茂,人类的农业开发使其形成热带雨林农业景观。
(2)草原农业文化区
n该区地处中纬度地区,为半湿润半干旱区,草类生长茂盛,畜牧业发达,形成草原畜牧文化景观。
(3)干旱沙漠农业文化区
n该农业区位于从北非撒哈拉沙漠,经西亚、中亚,到中国新疆以至蒙古,是世界最主要的干旱区。该区以畜牧业为主,而在水源相对充足的地方,形成“绿洲农业”。
(4)季风农业文化区
n 该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暖湿润,适于水稻等粮食作物生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耕区。该区的文化景观主要体现为精耕细作型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产集约、高效,形成了深厚的农业文化积淀。
(5)地中海农业文化区
n地中海式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大致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这种气候对发展果树、园艺有利。因此,该区不仅适宜农业、畜牧业,而且可发展果业、园艺业,属于最为混合的农业。其农业文化景观也呈现出复杂多彩的特点。
(6)温带农业文化区
n该区位于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适宜作物生长,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分布带和人口集中带。农业技术发达,盛行商业性混合农业。
(7)苔原农业文化区
n位于高纬度冻原地区,只有少量的温室种植业,大部分居民从事采集、渔猎、放牧驯鹿等农业生产活动。
(8)山地农业文化区
n山地农业受海拔影响,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点。山地农业是在人口压力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多种植一些耐瘠、耐旱的粮食作物(如玉米、番薯、荞麦、薯芋)和能够适应山地气候的经济作物(如茶叶、蓝靛)等。但山地农业开发易于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环境恶化。因此,未来山地农业的发展趋势是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2、工业文化的地域性
n工业布局受到自然条件、资源、能源、市场、劳动力等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区域差异,因此工业文化也因工业布局的区域差异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
n 工业发展地域性的形成,必然会造成工业生产景观以及相应企业文化的地域特色。
三、生活文化地理
n生活文化可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细分,如果按照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基本生活文化、非基本生活文化。
n基本生活文化又可分为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服饰文化;非基本生活文化又可分为婚嫁文化、丧葬文化、岁时文化、游憩文化等。
(一)基本生活文化
n基本生活文化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也是人类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1、饮食文化
n饮食文化反映了人类生理需要、营养需要、心理需要的不同层面,而不仅仅是吃喝这么简单。具体包括食物原料文化、食物加工文化、烹饪文化。
n食物原料文化是饮食文化的最基础部分,因为原料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饮食生活的基本面貌,决定着饮食内容、饮食方法和营养结构。食物原料本身具有的区域性,也影响着饮食文化的特色。
n食物加工文化反映着人类对食物加工观念的增强和加工技术的提高,体现了饮食文化的进步。
n烹饪文化反映了人类对食物在营养、心理方面的需要。同时,不同地域饮食风味的差异,也体现了烹饪文化的区域特色,比如中国菜系“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2、服饰文化
n服饰文化是人类通过服装、服饰与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相协调的一种文化。保温、御寒是服装的起因和基本目的,装饰则是服装的附加目的。
n服饰文化的地域特色,反映了地理环境对服饰的深刻影响,比如我国南方与北方服饰文化景观的迥然不同。南方人的服饰以短衣、裙类为主,服饰文化景观的特点是轻、薄、浅、彩、形;北方人服饰文化景观的特点是重、厚、浓、鲜。
n民族服饰地理学的兴起:民族地区的服饰除了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外,还与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比如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多采用兽皮作原料(皮袍、皮靴、皮帽等)。
3、居住文化
n人类居住文化是各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风格、式样、结构的形成,所用的材料等,是与各区域地理环境长期协调的产物。
n 陕北的窑洞、客家人的围屋土楼、湘西鄂西土家人的吊脚楼、蒙古人的蒙古包、傣家的竹楼等,反映了各地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景观。
窑洞景观
窑洞教室
(二)非基本生活文化
n非基本生活文化包括婚嫁文化、丧葬文化、岁时文化等,一般来说,这些文化主要属于民俗的内容,纳入精神文化的范畴。
n但这些文化也有物质的体现方式,比如婚嫁文化中的物质要素(花轿、火盆、马鞍等),丧葬文化中的物质要素(丧服、棺材、葬式等),岁时文化中的物质要素(如春节的年画、对联,元宵节的灯,清明节的挂坟,中元节的河灯,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龙舟、粽子、艾叶、菖蒲、雄黄酒等,腊八节的腊八粥等)。
1、婚嫁文化
n从物质文化的角度看,婚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类生命繁衍的物质准备和仪式。儒家确立的婚嫁程序包括如下5个步骤: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每一道程序都涉及一些物质要素。
2、丧葬文化
n丧葬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死后的尸体处理仪式、处理方法和处理地点。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民族习惯的不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丧葬文化上也具有一定差异,呈现出不同的丧葬文化景观。
n从世界范围看,葬式主要包括土葬、火葬、地面葬、水葬、天葬、木乃伊葬法、风葬、塔葬等。
天葬与秃鹫
n事实上,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存在的葬式远不止以上几种。根据蓝勇先生的研究,历史上西南地区比较有地域特色的葬式包括:船棺葬、悬棺葬、崖墓、石棺葬、大石墓等。
n船棺葬:四川地区曾发现大量汉代以前的巴蜀式船棺,一般长5米左右,宽1米左右。这些船棺分成两种:一是完全独木型,一是木板船型。后随着中原汉族文化的传入,船棺逐渐消失。
n悬棺葬:悬棺葬是由船棺葬发展演变而来的,我国悬棺葬主要分布在闽赣区、川渝鄂湘黔区、川南区、广西左右江区四大区,而最早可能出现在东南沿海,然后向西传播。
n 悬棺葬的分布除了与民族文化传统有关外,还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悬棺葬的分布图与该区岩溶地貌图几乎重叠,因为岩溶地区多天然洞穴,有利于放置悬棺。
n 悬棺葬主要包括天然洞穴式、岩礅式、人工开凿式、木桩式4 种,除了人工开凿式,其他三种方式基本上都是依赖原始的岩层。
n崖墓:就是在石崖壁面以90°的角度向内开凿成的一种特殊墓葬。崖墓的结构一般分成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前堂、侧厅、耳室、侧室等部分。小型墓一般长5 米以上,中型墓长6~15 米,大型墓长16 米以上。
n 汉晋南北朝时期,崖墓在四川盆地颇为盛行,集中分布在岷江中下游、涪江中游和川南地区,多开凿于面水靠山的峭壁和山坡上,距离水面几米至几十米。
n石棺葬:是一种以石棺为葬具的墓葬,其基本构造是在长方形的土坑内用若干块石块或石板、砾石筑壁,石板或石条盖顶,进而形成棺形。石棺葬在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都存在。西南地区的石棺葬主要分布于川西和滇西横断山六江流域,其地理背景是该区处于横断山新构造地带上,岩石资源丰富,多岩层崩塌现象,岩石易于开采和取用。
n大石墓:是利用巨大的石块作为建筑材料,在地面上砌筑墓室,其上封土丘(或石丘)的一种墓葬。所用大石重达千斤,甚至重逾万斤。主要分布于川西南安宁河流域、滇西北金沙江至怒江河谷。其地理、文化背景是,一是该区域岩石资源丰富,为大石墓流行提供了基本条件;二是反映了墓主人的大石崇拜意识。
3、岁时文化
n岁时文化又称节令文化,是与年节假日相关的一种生活文化。
n 按地域范围,可分为世界性岁时文化、东方岁时文化、西方岁时文化;
n 按民族,可分为汉族岁时文化、藏族岁时文化、白族岁时文化、彝族岁时文化、壮族岁时文化等。
(三)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1、居住文化的地域性
n居住文化的地域性,包括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居住形式等方面的地域差异。从居住形式看,我国的房屋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口袋房:这是我国东北平原地区的主要房屋建筑形制。房屋一般为一字形平房,多为三开间或五开间,少数为七开间。只有中间的房屋开门与外界相连,中间的房屋称为“堂屋”,两边的房屋称“里屋”。
n(2)帐幕:是草原游牧地区常见的一种房屋类型,比如蒙古大草原、中亚草原等地的蒙古包。蒙古包为圆形,外观像一把撑开的伞,顶端中央有可以开合的天窗,用于通气、采光、出烟。帐幕易于拆卸、安装,属临时性建筑。
蒙古包
n(3)四合院:该类型房屋在我国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云贵高原等地广泛分布,是一种四面为房屋、中间为院子的住宅结构。四合院有围墙封闭成矩形,房屋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排列。其规模有大小之别,小型四合院只有一进院子,大者有二三进和东西跨院,有的还有后花园。
广西灵山县大芦村民居
云南“一颗印”建筑
云南“三坊一照壁”
n(4)洞穴:是一种利用天然土质人工挖掘而成的房屋类型,典型代表为黄土高原的窑洞。优点是省工、省料、省地,冬暖夏凉;缺点是阴暗潮湿、通风不良。
n(5)干栏: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传统民居,是适应高温、高湿环境的一种建筑类型。
n干栏建筑的历史很悠久,从考古发掘看,商周至两汉时期成都平原已经盛行干栏式建筑,一般认为干栏式建筑是从原始的巢居、构木为巢发展演变而来。
n干栏多为二层建筑,上层住人,下层圈养家畜,堆放柴草杂物等。干栏式建筑的功能为:避潮湿、避洪水、躲避毒蛇猛兽烟瘴百虫、节省耕地。
n干栏有许多类型,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也略有差异。蓝勇先生将干栏式建筑分为4类:井干干栏式、千脚落地式、吊脚楼式、典型干栏式。
n井干干栏式:先用横木叠起为脚,成井干状,然后架空铺板作地面。比如纳西族、独龙族、傈僳族的“木楞房”,白族、彝族的“垛木房”等。
n千脚落地式:先用竖木插地为脚,然后在离地2~3 米处铺横木作地板。比如云南怒江州的傈僳族、怒族的竹木结构楼房。
n吊脚楼式:分成全楼居和半楼居。在不同民族中略有差异,比如苗族与壮族存在全楼居和半楼居,侗族和土家族称吊脚楼,布依族称半边楼等。
n 据田汝成《炎徼纪闻》卷4 载:“僮人居舍,茅缉而不涂,衔板为阁,上以栖止,下畜牛羊猪犬,谓之麻栏。”
←壮族干栏式建筑
湘西、鄂西南吊脚楼建筑
典型的干栏式建筑:以云南傣族竹楼、西双版纳哈尼族的“拥戈”最有特色。
n(6)其他民居
n 包括广东开平的碉楼、客家人的围屋等。其中客家人的围屋非常典型,集中分布在我国福建永定、广东梅州地区。围屋有圆有方,高三四层甚至更多层,大的每层有房间近百个,圆形直径有七八十米。
客家围屋一
客家围屋二
n川西高原上羌族、藏族的碉式建筑
n 这是一种平顶无肋、碎石为墙的地面式建筑。川西地区的碉式建筑可分为三类,一是用于防御观察作战,多为正方形锥台立体,最高可达14 层,高10 余丈,多建于山峰或关隘上;二是用于居住的堡垒式庄房,有二层式或三层式,包括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碉式;三是综合性的,在碉房上建碉楼,既可住人,也可驻兵防御。
n 川西地区的碉式建筑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在不绘图、不吊线、不加肋柱的情况下,从下往上用碎石片和黄泥 砌合二三十米高,在川西高原地震带上可以屹立数百年而不倒。
川西高原上的碉楼
碉楼二
碉楼三
2、服饰文化的地域性
n服饰文化的地域性,体现在衣着方式、制衣布料、服装色彩、服装形态等方面。
n衣着方式的地域性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比如热带——极少着衣,亚热带——单层着衣,暖温带——二层着衣,中温带——三层着衣,寒温带——四层着衣,极地严寒带——极地冬季型着衣。
n制衣布料的地域性:东亚——丝绸,南亚——黄麻、短绒棉,西南亚、东非——长绒棉,中美洲——波罗麻、龙舌兰。
n服装形态的地域性:参见教材第42页表2—2。
n服装色彩的地域性:人们审美观念的空间差异,以及对衣料、服装形态的偏好,造成了服装色彩的区域差异。
n奥地利人喜欢绿色,而法国人反感绿色;丹麦、捷克喜欢红色,而美国人反感红色。欧洲人认为白色象征纯洁、神圣,而在中国则表示悲哀、悼念。黑人喜欢黄色、橙色,而白人喜欢咖啡色。
n蓝勇先生将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分为4大系统,即披毡系统、皮裘系统、斑斓系统、桶裙系统。
n披毡系统属于氐羌系民族南分支,皮裘系统属于氐羌系民族北分支,桶裙系统属于百濮、百越系民族,斑斓系统属于苗瑶系民族。
n披毡系民族包括彝族、白族、傈僳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等,皮裘系民族包括藏族、羌族等,斑斓系民族包括瑶族、苗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桶裙系民族包括傣族、哈尼族、阿昌族、壮族、佤族、布朗族等。
彝族与纳西族的披毡服饰
黎族与傣族的桶裙(筒裙)
壮族服饰的传统版与现代版隆林壮族男女服饰之区别
四、影响物质文化地域差异的因素
n影响物质文化分布地域性的因素,大致可分为自然、人文两方面。
(一)自然因素
n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生物等方面。
1、气候因素
n气候因素对物质文化的形成和分布影响很大,既影响生产文化,也影响生活文化。比如水稻种植,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在珠江三角洲为一年三熟,在东北平原则为一年一熟。在居住、服装方面,地处亚热带的广州住宅墙壁薄、着衣少且薄;地处寒温带的哈尔滨住宅墙壁很厚,着衣多且厚。
2、地形和水文因素
n地形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影响非常显著,在南方山区,背篓、背架成为常见的小型运输工具;而在北方平原地区,轮车则是农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n就水文的影响而言,我国向来有“南船北马”之称,即是说南方的出行工具主要靠船,而北方则依赖马匹。
n在地形、水文对生活文化的影响方面,素有“近山者樵,近水者渔”、“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之称。亦即地形、水文对生计方式的影响。
3、地质和生物因素
n地质因素对居住文化、饮食文化的影响,比如黄土高原多窑洞,西南高海拔山区的人民喜欢食用较油腻的食物。生物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比如牦牛为高原之舟,骆驼为沙漠之舟,江南用水牛作畜力,华北用黄牛作畜力,鄂伦春人用驯鹿作畜力。
(二)社会与人文因素
1、经济条件
n 经济条件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物质文化的内容、发展方向。
n 一方面,经济水平的提高对物质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水平的提高为物质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和物质基础。比如经济发展对交通文化、居住文化的影响。
2、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
n凡是信仰宗教的民族,其物质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宗教的影响。特别是在饮食文化、丧葬方式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n穆斯林忌食猪肉,而食用牛、羊肉;印度教徒敬奉神牛,不食牛肉,只能饮牛乳。喇嘛教信奉火,只有上层喇嘛才举行火葬,俗人则只能实行天葬或水葬。
3、文化交流
n文化交流是促进物质文化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民族交往的增强、人口迁移的频繁,一方面可能使某些文化得到加强,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某些物质文化被削弱,甚至彻底消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17766.html
更多阅读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各有关省文化厅: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出现机构变更、合并等情况,个别保护单位履行职能
厦门市普通高中学校课程《风水文化与地理》目录1《风水文化与地理》学校课程方案 课程说明2课程计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具有科学、审美、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类历史遗存。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历史地理学(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世界文化遗产全称为“世界文
http://blog.sina.com.cn/kuangyiliuchongju梁明春电视台台长:报道给你发出来了http://www.hejiang.cc/news/bencandy-htm-fid-31-id-1409.html5月31日,被泸州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