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研究能使问题更加集中。那么研究完后,随笔该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主题研究随笔,希望你喜欢。
主题研究随笔篇一:革命传统教育主题化的研究
回顾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又有实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这是我最大的体会。
一、主动学习,注重过程
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知识,我有意识的去了解适合幼儿理解的红军故事,自己也不断的去了解中国的历史,努力提高自我的研究修养。我认识到:教师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对待幼儿,随时注意幼儿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然后规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幼儿各有所获,使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能认真及时完成课题组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尤其是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与其他教师共同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从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为教师创设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让教师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我们总是积极参加研讨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觉自己在慢慢地成长着,进步着。每一次的教学,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反思着自己。同时,我也发现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制约着我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以期获得更大进步。
主题研究随笔篇二:化难为易
提到作文,是即让学生恐惧又让教师头疼的事!如何能让作文成为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事呢?这是众多语文教师一直追求、探讨的问题。在我认为要让学生乐于写作文,还得在平时多下功夫、多花时间!下面就仅谈谈我在作文教学课前知道策略这一块所做的一些事!
1 提供精彩的开头、结尾等材料。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的孩子写作文最怕写开头。还有一句话:“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文的开头虽然难,但很重要,它可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还可以优美的景物描述,引人入胜。好的结尾,或是全文的小结,或是引人深思,或是让人回味。
所以,在每一单元的习作之前,也就是单元进行之中的时候,我都有意识地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精彩的开头和结尾,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习作进行合适的选择,或者进行模仿。开头和结尾的选择除了正在学习的单元教学内容之内的文章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拓展阅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推荐给学生阅读,仿写。
2 提供写作的素材
单元作文中,有很多是要求写一件事情的。
可是,孩子们往往写不出过程的精彩,往往几句话的介绍,整个事情就算过去了。于是,我有意识地组织一些学生愿意参加的活动,让他们做真正的主人,感受事情的经过,体悟过程中精彩的内心体验。
例如为了写好一件事,我组织了一场跳绳比赛。怕影响孩子们的情绪,我没有说要写作文的事。比赛开始后,孩子们尽情地玩耍。等到要写作文的时候,一个个愁眉苦脸,不知道从哪里写起。于是,只好组织了第二次比赛。比赛前,提出一些注意事项。这下活动就变得有意义、有目的了。学生写作的时候叶有话可说了。
3 提醒孩子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给孩子观察的时间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越来越赞成这种观点。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写作素材。但是许多同学的的有意观察还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少主动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亮点便会如溪水般悄悄消失,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善于和及时捕捉学生生活中的亮点,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
4 避免闭门造车要走进生活
有一个单元是要写校园的景色。我把孩子们领出教室,从走进校门口开始观察,第一眼看到的塑像——让孩子独自去写,肯定有难度,老师要提供方法——1数字描述:亲自带孩子们量一量底座的长宽高。 2紧扣主题“成长”,描述上边的雕像及他的寓意:底座上面是一本打开的书,上面像是一颗小苗。这预示着,小苗在肥沃的泥土中才能茁长成长;就像我们这些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才能幸福成长。
然后按方位顺序,西北角的柳树林,东南角的草坪,宽阔的大操场。让学生对要写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5 以自己的具体的事例打开学生心扉。
以前讲作文,我总爱以作文选上的事例来引导学生,这么做也确实能让学生理解习作要求,但课堂总让人觉得不真,不够有“人情味”。学习《麦哨》课文之后,我认真回想了我童年里发生的趣事,以我的真人真事作为事例引导学生。因为是老师的真人真事,所以孩子们上课时总是很感兴趣。在让学生讲自己的事例时,因为有我在前边“现丑”所以学生在讲时也就没了什么顾虑大胆去讲,为后边的写打下了基础。
6 利用好自己手中的资源——课本
可能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希望有一本包罗万象的作文教材,有一套包治百病的作文教学法,以便照单抓药,轻轻松松地操作就能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班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现在走遍书店,也很难找到一本很适合很有效的教师的作文参考书。
既然找不到,我就从实际出发,就从“课文”入手,让学生来掌握习作方法。因为“课文”是孩子们最熟悉的,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课文中蕴含着生动的习作方法,也正是孩子们最乐意模仿和接受的。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首尾照应”,可是究竟怎么一个照应法,还需要有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
《夜莺的歌声》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文章的结尾两个自然段照应了文章开头的三个自然段,结构上使文章前后照应。。
《麦哨》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的玩耍嬉戏的情景。全文首尾照应,行文流畅,意蕴悠长。课文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头设疑:“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最后再次以欢快柔美的麦哨声作结:“是谁有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不妨让学生也练习这样的开头方式写写乡村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是例子”。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仅仅是学习故事,体味情感,更重要的是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让我们在指导学生读课文的同时,灵活地仿照这些“例子”,也拿起笔来练一练,写一写吧。
二 日常小练笔
1 开发适合孩子的话题
首先,我要谈的是如何给孩子们一个话题——开发适合孩子的话题。比如“名字”这样的话题,可以写写自己名字的故事。每个孩子的名字都有一个故事,孩子们可以查字典了解自己的名字,可以问家长名字背后的故事,也可以围绕自己的名字写写名字的故事。
2 换个角度写写
一次习作,最好有新的内容,新的角度,新的认识。比如,很多同学都写过《介绍自己》一类的习作,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校和在家里的不同表现,写写双重人格的《两个我》,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出一个真实的我,促使自己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再比如,写《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一类的作文,我国小学生往往想想便写,搜肠刮肚,闭门造车。我们可不可以学学外国,让学生采访与父母关系密切的人:他们的父母、亲人、同事,获得第一手材料再动笔习作。这样写出的作文,内容更具体、更真实。
3 增加阅读量,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1)提供可供孩子阅读的书籍
杨红樱写的《马小跳的故事》,中外名著《鲁宾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等。
(2)给家长提合理化的建议
一次偶然去书店,看到一位小孩准备把一本住放进去,走近一看,原来是唐朝的故事,历史性的,提示家长,孩子阅读的书籍,不要仅仅局限于故事类、写作类,阅读面可以更广阔一些。不仅开阔视野,还可以作为一种沉淀积累下来。
三 以反馈为平台,激励学生展示自己
孩子有了激情,形成了书面文字,教师要适时发现、适当地给予欣赏和鼓励。我认真批阅孩子们的每一篇文章,认真品读每一句话,揣摩每一个词语。我发现,孩子们真的很伟大。于是,我把自己的发现(文章中的优美语句),读给他们听,有时尽管是一个小小的词语、一个短短的句子。只要用得好、用得对、用得准,也给与表扬。孩子们听到老师念到他们的名字,很自然地挺直了腰板,脸上一种不好意思、又有些得意的微笑拂过。
作文教学就是这样,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它的魅力,就一定可以让学生轻松写作文,把作文化难为易,快乐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