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平淡,是成功的驿站;祝你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期待你的成功!小编整理了关于2017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7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 )
A.农民起义夺取政权 B.少数民族夺取政权
C.外戚夺取政权 D.外来侵略夺取政权
2.历史往往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具有下列相似之处的两个王朝是( )
①国运短促 ②结束分裂,一统江山 ③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的意义
A. 隋朝和西晋 B.秦朝和西晋 C.秦朝和隋朝 D.汉朝和唐朝
3.我们知道中国历史在历经西晋末年到南北朝近300年的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8年
4.(2013•兰州中考)“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的“河”指的是(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 .大运河
5.(2013•安徽中考)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 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6.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道:“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其中的“文皇”是指( )
A.汉文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7.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省的官员,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政令,接下来你应该交由( )
A.尚书省裁决 B.门下省审核 C.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
8.(2013•湛江中考)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9.其统治措施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基础的皇帝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2013•广东中考)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1.“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直接有关(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12.饮茶习俗在哪一朝代风靡全国,使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
A.隋朝 B.唐朝 C.西汉 D.东汉
13.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遗址 B.唐蕃“甥舅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14.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时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A.印度 B.罗马 C.伊朗 D.日本
15.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对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华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16.他历经艰辛苦难,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回国后又潜心译经二十余年。梁启超称其为“千古一人”;鲁迅曾高度赞扬其“舍身求法”的精神,称他是“中国的脊梁”。他是( )
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魏征
17.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的设计者是( )
A.李冰 B.李贺 C.李白 D.李春
18.(201 3•兰州中考)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唐朝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
是( )
A.词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19.(2013•南京中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练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史
20.甘肃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窟内众多泥塑造像与壁画,多取自于( )
A.民间故事 B.佛教故事 C.道教传说 D.名人轶事
二、非选择题(21题12分,22题12分,23题15分, 24题9分,25题12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你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4分)
(3)你认为诗人皮日休对大运河的评价是否恰当?为什么?(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唐语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开元 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材料一中涉及的唐朝的农作物是什么?“小邑犹藏万家室”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是什么关系?(6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开元年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2分)
23.公元6—8世纪,隋唐时期的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其繁荣与开放光耀世界,令人神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 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1)材料一反映的是隋唐实行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制度对隋唐社会的影响。(4分)
材料二 唐朝对外交往的几件大事
国别 人物 内容 结果
天竺 ① 西行取经 游历十几年,带回许多佛经
日本 ② 东渡日本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新罗 崔致远 入唐求学 写下大量诗文,流传至今
( 2)结合所学知识,表中①②处的两个人物 分别是谁?材料二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5分)
材料三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百姓)诚可畏也。”“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3)唐太宗采取的哪些措施体现了上述思想?他能得出“(百姓)诚可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4.一个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物质生活方面,也体现在精神生活等诸多方面。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朝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城。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唐朝在文化、政治、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
步骤一:物质生活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部分。
(1)唐朝是封 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那么,在物质生活方面都有哪些表现呢?(3分)
步骤二: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唐朝在物质生活上很丰富,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的情况如何?(2分)
(3)你认为唐朝时期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是什么?(4分)
25.学完唐朝历史后,某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请根据要求,在空白处各举一例史实,帮助小明完成这期板报。
(12分)
2017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 .C 点拨: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所以C项符合题意。
2.C
3.C 点拨:589年,隋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兵,仅用四个 月就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4.D 点拨: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隋亡为此河”“若无水殿龙舟事”等信息可知,这首诗评述了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与隋朝灭亡的关系。D项符合题意。
5.C 点拨:本题考查对唐太宗治国智慧的理解。C项是唐朝诗人 李白评价秦始皇功过的诗句,不属于唐太宗的治国智慧。
6.C
7.B 点拨: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政令后,应交由门下省审核。所以B项符合题意。
8.B 点拨:唐太宗年号为贞观,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故本题应选B项。A项发生在西汉;C项是唐玄宗统治时出现的;D项是东汉时出现的。
9.C 点拨:武则天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当时,人口明显增 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0.C 点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初唐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其作者不是唐玄宗时期的诗人,排除A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都是宋代的文学作品,排除B、D两项;“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中“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诗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盛世景象,故C项符合题意。
11.D
12.B 点拨: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所以B项符合题意。
13.B 点拨:唐蕃“甥舅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 拉萨大昭寺门前,成为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14.D
15.A 点拨: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属于汉藏民族关系问题,不是唐朝对外交往的事例,故A项符合题意。
16.C 点拨:玄奘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为了求取佛经 精义,他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他用大约十七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获得了极高声誉。
17.D 点拨: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
18.C 点拨: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唐朝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诗歌领域,中国古代诗歌在唐朝进入黄金时代。故C项正确。
19.D 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医圣是指张仲景,书圣是指王羲之。
20.B 点拨:敦煌莫高窟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佛教故事为主,故B项符合题意。
21.(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的暴政 。
(2)北京、江苏扬州。
(3)恰当。因为皮日休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也指出了 其巡游江都的腐化,其评价比较中肯。
22.(1)唐玄宗。水稻和粟。关系: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重 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 改革。
(3)“贞观之治”。
23.(1)科举制度。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或使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给 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2)玄奘 鉴真 对外开放(或对外友好交往)。
(3)知人善任(或重用贤才,或重 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轻徭薄赋等。主要原因:亲历隋朝灭亡,吸取隋亡教训。
24.(1)唐代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服饰时尚自然地融入中原文化,体现出帝国自信开放的宏大气度和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2)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整个社会激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3)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交通发达,民族融合,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教育制度先进等。
25.选官制度:
①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②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③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④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民族关系: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对外关系:
①日本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文化。
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③玄奘前往天竺学习佛法 科技:唐朝时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诗歌:诗歌繁荣,大诗人有李白、杜甫等 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