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工资发放规定 2017劳动法工资发放规定

  劳动法对工资的规定是劳动者关心的问题之一。下面爱华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2017劳动法工资发放规定,希望对大家又帮助!

  2017劳动法工资规定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是劳动部在1994年12月6日发布的通知,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第一条 为维护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第四条 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第五条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八条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条 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社会活动包括:依法行使选举权或被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乡(镇)、区以上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出任人民法庭证明人;出席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工会法》规定的不脱产工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因工作活动占用的生产或工作时间;其它依法参加的社会活动。

  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第十二条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 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依法破产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其工资。在破产清偿中用人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清偿顺序,首先支付欠付本单位劳动者的工资。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劳动法工资发放规定 2017劳动法工资发放规定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根据本规定,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协商制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同时抄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2017年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为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这些假日即称为法定节假日,按《劳动法》的规定,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按上一个月的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计算方式为: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21.75为每月计薪天数)。以月工资5000元计算,节假日加班工资为5000/21.75×300%=690元。即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为每天690元。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2017年部分节假日安排。今年元旦:1月1日放假,1月2日(星期一)补休;春节1月27日至2月2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2日(星期日)、2月4日(星期六)上班;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1日(星期六)上班;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端午节5月28日至30日放假调休,共3天。5月27日(星期六)上班;中秋节、国庆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9月30日(星期六)上班。

  以春节长假为例,共放7天假,除夕不放假,而这7天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法定休假日和法定休息日)。春节前三天(1月31日、2月1日、1日)是法定节假日,后四天(2月3日、4日、5日、6日)是休息日。所以后四天的加班工资为两倍。同样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计算。休息日的加班工资为5000/21.75×200%=460元。即休息日加班工资为每天460元。但法定节假日与休息日的加班补偿有所不同,休息日安排加班的,可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不给补休,则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83071/525208745.html

更多阅读

员工工资管理规定 员工离职工资结算规定

员工工资管理规定一、员工分类㈠正式员工1.正式员工指与公司签订了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的员工。2.正式员工共分为五类:生产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行政人员、管理人员(初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①生产人员

产假工资发放标准2014 产假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核心提示: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照发。但是产前假和哺乳假的工资发放标准就各省份不一。譬如根据《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规定,享受的产前假和哺乳假的工资按本人原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下面由法律快车编辑为您介绍。产假工资

劳动法产假规定2017 2017年最新劳动法对产假工资的规定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下面爱华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2017年最新劳动法对产假工资的规定。  2017年劳动法对产

劳动法病假规定2017 2017年最新劳动法关于病假工资的规定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因疾病或非因工受伤后,企业批准停止工作进行治病休息期间,用人单位需要按照法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病假工资。下面爱华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2017年最新劳动法关于病假工资的规定,快来看看吧!  2017年劳

2017劳动法加班费规定 2017年最新劳动法关于加班工资的规定

  加班是要给付加班工资的,那么关于加班工资有什么规定呢?下面爱华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2017年最新劳动法关于加班工资的规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7年劳动法关于加班工资的规定  加班费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

声明:《劳动法工资发放规定 2017劳动法工资发放规定》为网友虫児飞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