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去世的文章 纪念爸爸去世一周年
2013年9月26日﹙阴历八月二十二﹚是爸爸去世一周年的日子,我四哥大哥大嫂老孙还有立伟到殡仪馆去看望爸爸,三哥在北京也给爸爸送来礼物。
岁月如梭,一年没有见到爸爸了,我们大家都十分想念,看到爸爸以前的照片,看到爸爸脸上的笑容,看到爸爸吹喇叭的表情,看到爸爸矫健的身躯……好像爸爸就在身边,没有离开我们一样,爸爸我们再也见不到面了吗?想您的日子真的好痛苦,想您的日子真的好悲伤,想您的日子真的无可奈何。
爸爸这一年您过的怎样?一个人孤独吗?有人陪伴您在广场拉二胡,吹喇叭吗?爸爸您的乐器我们都给您保存呢?您放心那是您喜爱的东西,我们会好好珍存的,好爸爸真的好想您。我答应您要好好照顾我妈,我妈妈很坚强,大哥有病,她心里最清楚,她也很惦记也很牵挂,但是也没有办法,我希望您能保佑大哥,让他的生命在延长些,让他别在受罪,我不想失去您之后再失去大哥,我不知道失去大哥的日子妈妈会怎样? 我不知道失去大哥的日子该有多痛苦,我希望老天保佑大哥。爸爸有许多的事情是没有办法的,有些事情只能听天由命。有很多的话想对爸爸说,有许多的事情想和爸爸做,可是失去的再也不能回来,我只能珍惜现在的日子,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人的一生无法度量生命的长度,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好好善待自己,珍惜每一天。爸爸多保重,想您的日子我会看您!
关于父亲去世的文章 怀念父亲父亲去世已有些时间,我觉得应该写一点东西纪念他。
父亲生于解放前,生活在江西、安徽和浙江三省交界非常偏远的穷山僻壤。山区地势高,交通非常不便,父亲的一辈子是肩挑背扛的一辈子;山区条件差,几亩瘦地是命根子,父亲的一辈子是为家庭生计而操劳的一辈子。在山区艰苦的条件下,父亲和母亲走在一起,共同编织出美丽、动人而又令人伤感的人生故事。父亲和母亲不仅给了我们三个兄弟姐妹的生命,哺育了我们长大成人,更主要的是奇迹般地培养出山里从未有过的两个大学生、博士生。
父亲匆匆走了,父亲为什么走得如此匆匆,因为父亲为了儿女们走出贫穷的山区而操劳过度、因为父亲要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换来儿女们的幸福。父亲匆匆走了,留下的是响彻山区每个角落和村镇的盛誉。父亲匆匆走了,留给儿女们的是悲痛、是泪水、是伤感、是内疚、是自豪、是激励、是希望、是未来,还有永不磨灭的记忆!
椐母亲说,父亲从小就过着艰辛的日子,但他是个懂事、坚强的孩子。父亲共有7姐妹,二男五女,他排老二,上有一姐姐,父亲的姐姐14岁就出嫁了。不幸的是父亲十几岁时,祖母便去世,加之祖父无能,家中的重担早早落在他身上。父亲曾说过,从那时起他就担负起祖母的角色,当时他最小的弟弟才只有几岁。为了照顾一家老小,父亲起早摸黑,操持家务,大到做房子,小到洗衣服、洗尿布,都要过问;为了他弟弟妹妹的安康,父亲经常在半夜里走出几十里山路,去寻医问诊;为了一家生计他吃过野菜,甚至违心偷过生产队的粮食。为了使他弟弟早日成家,父亲帮他弟弟盖起了房子,他起早摸黑,出工近50天,从未说过不字。小姑出嫁,父亲作为长辈,亲自护送出门,他那眼泪汪汪的样子我至今沥沥在目。俗话说“长兄如父”,可父亲还担当起“长兄如母”的角色。
父亲曾说过,他非常怀念祖母在世的日子,祖母非常爱他,父亲还特别肯定的强调,如果祖母在世,祖母最疼爱的会是父亲的儿女。父亲从小就失去了母爱,可他却给了他的弟弟妹妹、他的儿女们世上最伟大的父爱!
父亲的艰辛劳作换来的是父亲的兄弟姐妹的成家立业和我们几个儿女的健康的成长,可接下来的日子里父亲的负担却变得更重了。山里人的观点是小孩长大了,父母的负担就可以减轻了,因为小孩可以帮父母亲干农活了。可我们家却相反,父母亲坚持让我们三个小孩子都上学,儿女们不仅不能帮助父亲减轻负担,带来的却是巨额的学费。父亲让儿女们上完小学上中学,上完中学上大学,在那年代、那偏僻的山区培养出一名大学生是何等的容易!在儿女们看来,学费已不是金钱,它是父亲的汗水、血水,它是父亲的生命!为了儿女们的学费,父亲到过浙江、安徽等地的高山,扛过木头、挑过石灰、做过木炭,家乡周边的高山上更是留下他的足迹,洒下他的汗水。为了儿女们的学费,父亲到偏远的山里租田种地、开荒植树。为了家庭的生计,父亲时常在农闲时远离家乡,到外地卖苦力,吃上一两个月的干菜是常有的事。我还清楚的记得,有一年,父亲在外干了一个来月重体力活却没有拿到血汗钱而伤心欲绝的样子。
父亲曾跟母亲说过,为什么别家的小孩早就能帮父母干农活了,而他们却要送自己的儿女去上学?在生活的重压下,父亲曾经埋怨过、犹豫过,可父亲和母亲却坚持着一种信念:山里太穷了,儿女们一定要走出大山!而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就是儿女们考取大学!山里太苦了,可再怎么苦也不能让儿女们受苦!父母常说:“孩子啊,山里的苦就让我们这一代来承受吧,你们可一定要好好学习,要走出去呀!”这就是父亲的殷切期望!
父亲也曾说过,他有时觉得有点伤感,因为父亲的兄弟姐妹在成家立业过上好日子后,父亲因要供养儿女上学而最需要帮助时,他们却疏远了他。
父亲的艰辛不仅体现在供养儿女们上学上,为了改变一家人住宿条件,他和母亲又不辞辛苦的地盖起了房子。硬是一根木头一根木头的扛,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的挑,完全凭他一个人的操劳做起了我们现在常回去往的新房子。
父亲曾说过,他有两个儿子,就应该有两栋房子,这样在山里才会让儿女们更早更好的成家立业!父亲也曾说,儿女们要取媳妇了,媳妇可是城里人呀,虽然儿子和儿媳在家不会住好久,可爹娘一定要让儿女们在新房子里举行婚礼!伟大的父亲是何等的用心良苦!
在山里,父亲也算是个文化人。过年了,父亲有时会自豪的用毛笔写幅对联挂起来;在晚上,父亲也常常戴起老花镜在微弱的灯光下看起书来,父亲用家乡话逐字逐句地念着的神态沥沥在目。在外做工,父亲又总是主动的为乡亲们做好帐目、记好工钱,乡亲们非常的感激他!
父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母亲常常夸父亲干活很细致。父亲会做好多木工活、泥工活和竹匠活,家里的许多生活用俱都是父亲自己做的。
父亲是个非常勤劳的人,可以说三百六十天,几乎天天起早摸黑!
父亲的脾气有时有点躁,可父亲是个心地善良,没有心计的人。父亲深爱着家庭和自己的子女,特别是当子女们考取大学后,家里的粗活、重活绝不让我们做!
父亲一生是辛勤的一生,由于过度的操劳,他的身体过早地出现了衰老而患重病,父亲58岁就离开了我们。
父亲在世的最后些日子里非常思念远在外地工作的儿女。母亲说,父亲虽没有提出要求儿女们回来让他看看的要求,但父亲的思念之情却是那么的深彻!临走前的几天父亲曾和母亲交待,“我走了,老大要叫他回来,老大在县城里较近,可老二就别叫他回来了,他在北京那么远,太不方便了”。“我走了,一切后事都要从简,就给我安置在马路边吧,这样便于远在外地工作的儿女们来看看我”。父亲呀父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你想到的还是不能给儿女们带来什么麻烦。
听母亲说,父亲的最后一口气弥留了许久,我想父亲心理是多么的不愿意和无赖!
病魔啊,你为什么如此的无情!你真的过早的夺去了父亲的生命!你带给儿女们的是无比的悲痛和内疚!父亲临走时,儿子不在其身边,儿女们刚有点出息,可父亲你就走了。父亲,你操劳了一辈子,为什么不给儿子抱答的机会!父亲,怎么会这样!难道这就是你的命,儿女们的命么?
我们深深的爱着父亲!我们十分怀念父亲!我们寄上了我们的哀思,我们寄上我们的期盼:“来生有灵,再为父子,以报父恩”!
关于父亲去世的文章 父爱如山电话仍然没有人接,我不知道母亲一个人如何承担巨大的伤痛。农历二月二十,一个让我永远铭记日子。这一天,父亲含泪离开了人世,享年58岁。没有来得及和父亲告别,也成为我今生永远也无法弥补的缺憾。
身在异地,向着家乡的方向,父亲安葬之所,我六鞠躬。前三鞠躬,感谢父亲对我的无私大爱,对我的谆谆教诲。后三鞠躬,对自己二十多年未能很好地孝敬父亲表示愧疚,请求他原谅。
还过九天就是父亲五十九岁的生日了(农历二十九)。所谓男怕生前,女怕生后,父亲最终也没有熬过那九天。原本心里想着为父亲在生前买一份生日蛋糕,可惜这样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父亲这一生,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是在我眼里,却无比的伟大和崇高。此时此刻,我无法用简短的文字勾画出他平凡但伟大的一生。唯有通过文字,从多个角度展示父亲在我记忆中的只言片语和种种场景,藉此表达孩儿对他最诚挚的爱和深深的怀念。
一.作为父亲的父亲
父亲,之于儿子,最伟大之处当然是其作为父亲的角色。在我眼里,一个伟大的父亲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宽广的胸怀以及对子女无私的爱。父亲生前曾经给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庄,都需要有正义的人,这个社会才会正常运转。”无疑,父亲就是这样一位有责任感,有道德心的男子汉。此话不是父亲随口说的,而是包含着很多故事。2000年以来,家乡虽然通了电,但是由于偷电和漏电的原因,电费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达到过2.0元/度,收电费成为村干部的苦差事。偷电的村民是乐开了花,但是其他安分的村民只能是哑巴吃黄连,一肚子苦水憋在肚子里。父亲虽然不是村上的干部,但是经常积极参与村里大事的讨论(父亲因为书读得多,办事远见,村长做啥大的决定都会征求父亲的意见)。为这事,父亲其实也提过很多建议,但是终究因为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而没有被采用。父亲最后把心一横,自己决定亲自收取电费,并逐户核查电路。一个月下来,电费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触动了偷电村民的利益。为此,父亲受过不少气,吵过不少架。母亲是一个温柔娴淑的女子,为此曾劝过父亲很多回,可是无功而返。我一直很后悔,这事没有很好的劝劝父亲,让他受了很多委屈。由于一直身在异地求学,每次给父亲打电话,他们都是报喜不报忧,直到很久后才知道家里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甚是自责。想起了恩格斯评价马克思的一句话:“他可能世界上有很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是私敌。”这话用在父亲身上,显然也最为贴切不过。
父亲不仅是对于公众的事情体现出与很多人不同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在对待子女上,父亲一样以他无比宽广的胸怀包容我的缺点,使我在失败中不断进步。高中的时候,我曾经在放牛的时候因为自身的原因使牛从悬崖上摔了下去,自己也幸运捡回了一条命(牛摔下的时候绳子在我手中,幸亏及时松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父亲在我跑回家告诉他消息后,并没有责骂我,而是用他无私的爱包容我、理解我,促使我在失败和挫折中成长。在父亲心里,无论牛有多么重要,也比不上自己的孩子。父亲在病重期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还记得你当初把牛摔后的情景吗?你当时被吓哭了”。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当然记得那时的情景,但是我却忘记自己曾哭泣过。“我觉得我最骄傲的事情,就是你把牛摔后我没有打你,也没有批评和责怪你。”我看着父亲,眼睛里滚动着泪珠,努力让它没有流出来。
二.作为老师的父亲
有人说,家教是人生的第一堂课,而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对此我深信不疑。父亲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是却饱读各类书籍,古典小说、野史、侦破小说、武侠,一应俱全(连环画也不放过)。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也非常喜欢看书,父亲看过的书我都会捡来看一遍。潜移默化之中,让我对读书有很大的兴趣,经常是在灶前烧火做饭,山上放牛的时候都会带上两本。广泛的阅读,增长我的见识,扩大了我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让我对阅读充满好奇心,体验了知识海洋中的很多乐趣。
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手把手的教我练字。每次写作文的时候,他都会站在我的身边,和我一起构思,遣词造句。每当我写完作文的时候,父亲都会鼓励我说一定会获得老师的夸奖。六年如一日,我的语文有了很长足的进步。小学时候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语文老师让我当作全班同学的面朗读作文,很有成就感。每每听到说我的作文得到老师的夸奖后,父亲都会拍拍我的头,以示鼓励。我平坦的求学道路背后,无疑有父亲默默的付出和巨大的功劳。
还有两次的假币事件也让我记忆深刻。高二交学费的时候,原本我都已经把学费交了,没啥事。结果第二天我去财务室的时候,收费的阿姨告诉我昨天我给她的钱中有2张是假币。而且还煞有介事地说,她当时在假币上写上了我的名字。其实,我完全有理由证明这假币不是我的,但是因为很单纯,见识少,也没想很多,就承认了。后来,我居然通过信封把这两张假钱邮寄给了家里,父亲感觉不可思议。生气地说,你怎么把钱通过信封邮寄呢?!下次遇到这样的事,应该具有鉴别力,凡事多想想。至今,我也无法判定是假钱是我拿出的,还是被这个阿姨忽悠了。但是,这两张假币一直还在我手中,我没有尝试去用掉,因为那样会伤害到更多的人。但是,这次假币事件并没有让我反省。
大学的时候,在春节回家的途中,又犯了几乎同样的错。“老板,买四斤柑橘。”通常我回家都要给姐姐家的小孩买很多东西。“来,你要的柑橘,十斤。”“怎么这么多,我要的是四斤,不是十斤。”“那就算了,不称给你了”,随手把100元钱塞给了我。我心一横,不称就算了,拿着钱就上车了。结果随车售票员告诉我,这是假币。当我怒气冲冲去找店员的时候,他死活也不承认。因为在异地,人生地不熟,我就只有哑巴吃黄连了。回家后,我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亲。父亲没有出口大骂,而是语重心长的对我说:“犯错并不可怕,如果同一件事情上你犯了两次错误,就是你自身的问题了,下次可得多加注意。我教你几招办法吧,事不过三!”我感觉无地自容,都读大学的人了,居然还犯这种低级错误。但是父亲的教诲以及给我传授的办法,让我从此再也没有犯过类似错误。
在现代社会,大部分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无疑都是学校。但是,我很有幸有这样的父亲,让我的人生中开了如此精彩的一堂课。这门课不不仅仅关乎知识,也关乎道德和做人起码的责任与尊严。在我的记忆中,村上的路垮塌了,是爷爷和父亲去搭建的。水井的淤泥多了,是父亲去清洗的。一个老师最好的标尺不是嘴上说什么,而是做到言行一致。父亲以自己的言行作为样本和标杆,为我树立了最好的榜样。读大学的时候,受父亲的影响,我也参与到村上修路等一些大事的讨论和研究中,为村长提出自己的建议。研究生的时候,学校的食堂早餐用的是塑料袋,制造了很多白色垃圾。我在川大论坛上发了一篇帖子,希望学校拒绝塑料袋,改用碗。父亲病重的时候,君君师妹告诉我,我的想法实现了,建议被学校采纳了,我很是开心。我也告诉了父亲,父亲也很欣慰。
三.作为朋友的父亲
几年前,有村民聊天的时候很纳闷地问我:“你和你爸怎么都有那么多聊不完的话题呢?老远都听到你们在聊天,像朋友一样。”朋友?其实在心底我不敢贸然用这两个字,因为父亲比朋友更神圣。但是,父亲与我,确实不仅仅是父子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就像好朋友一样。朋友之间最重要的什么?平等、真诚、包容、分享!
我之所以与父亲有聊不完的话题,除了我们本来有很多共同的爱好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彼此很真诚。或许很多人会说,谁不认为自己的父亲很真诚呢?如果真诚度也能计分的话,我把彼此的真诚度打九分。当我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或者是取得了一些小成绩,我都会说给父亲听,与父亲分享,也在他的建议与教诲中学会了成长。父亲也把他了解的东西说给我听,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爱情,村里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小时候,父亲是主角,父亲嘴里说的在我看来都是新鲜的东西。现在还清晰记得,关于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之类的科普知识并不是从学校获得的,而是父亲通过猜问题方式让我知道的。父亲小说看得多,记忆力非常棒。小说看完了,经常给我和其他伙伴讲故事(成年人也是父亲的听众),简直是过目不忘,故事情节也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特别是一些侦破小说情节,吓得我毛骨悚然,但是仍乐此不疲。
长大了,我是主角。我会给父亲说外面发生的一些国家大事,学校的生活,自己做的一些有益的事情。父亲病重期间在川大的时候,无意间在经济学院宣传栏上看到了我和同学举办《南风窗》讲座的海报,甚是惊喜,也很开心,我掏出手机还给父亲照了几张。再后来,在北京的时候,在一家书店买到了《南风窗》2月刊的杂志,上面有我的文章。父亲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全国知名杂志上发表了文章,非常欣慰。父亲躺在宾馆的房间里看完了这篇7000多字的文章,没有过多地夸奖我,而是语重心长地劝诫我。“鸿建,以后这样的文章还是要少些,工作了与学校不一样,要谨慎些。”我点了点头。虽然没有得到父亲过多的夸奖,但是这样的语言让我更为感动。
在彼此的分享和学习中,父亲和我都在超越自己。很庆幸的是,在我记忆中,父亲和我没有吵过架,甚至都没有发生过争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甚至在高考和读研这样的人生大事上,父亲都充分给予了我的自主选择权,他给的仅仅是一些建议,决定权在我手中,就像朋友一样。
从父亲这位老朋友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父亲小的时候各科成绩非常突出,只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没有继续深造。据父亲说,当时考学校不是靠成绩,而是靠村上的推荐,要看成份。所以,一直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很幸福,受到了良好的高等教育,而父亲那一代人却成为历史的牺牲品,甚是遗憾和惋惜。我也一直觉得社会对农村、对农民(包括对农民工)有一种极为偏颇的看法,认为农民很愚昧、无能,只能干脏活累活。其实,农村中也有一部分精英,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有很高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吃苦耐劳。只是因为历史和地理等原因,被埋没了。因此,时不时会想,要是父亲也能读完大学会怎么样呢?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学者?企业家?或许都有可能。只是这种猜想在父亲离世后更多地变成了心酸和不愿提及的事。
四.结语
父亲匆匆地走了,我知道他生病的消息离他离世仅仅只有3个月的时间。时间过得可真快,一年的时间就在漫无边际的思念中从指缝中溜走了,是如此的短暂与不舍。但是,与时间的匆匆流逝相反的是,我对父亲的思念与日俱增。白天的时候,我正常学习、工作,没有人能看出我2008年经历过什么。我一样那么自信,乐观和开朗。但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都会为父亲和我经历过的那些事感动得热泪盈眶,夜不能寐。或许太过思念的缘故,为经常梦到父亲,在遗憾中给予了我些许慰藉。
任何的遗憾和假想都无济于事,我的思念和眼泪也无法挽回父亲的生命。父亲走了,是悲痛的。但是,有这样一位父亲,我无疑是幸运的。父亲病重的时候,对自己身患绝症不甘心,也更是对离开这个世界和亲人充满了依依不舍。我就在床前安慰他:“爸,希望你不要太伤心,太难过。其实你已经很成功了。农村的角度,田土、粮食、房屋,你不比其他人差。从子女的教育的角度,你送出了一位大学生,研究生,在村里你也是数一数二的。就个人来说,你并没有因为送我读书而过上寒酸的生活,在村里活得很体面。与你同时代的乡亲们来说,即使有的人再活三十年,也未必有你成功。”我深知任何的安慰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是希望这种微不足道的安慰能减轻父亲的顾虑,让他走得更安心,更放心。
爸,夜深了,晚安,儿子好想你。马上就要到你的生日了,天堂会为你祝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