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与测试技术,同济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论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论文篇一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传统授课方法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应用层面的培养。针对此问题试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案改革进行探讨,提出一套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工程思维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涉及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精密机械设计技术等众多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现代检测系统通常集光、机、电于一体,软硬件相结合。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普通高校的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开设。本课程侧重于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理论的传授,重知识,轻技能;教师之间也缺乏沟通,教学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一、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革必要性分析

笔者在独立学院讲授“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已有四年,最开始沿用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于研究型大学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而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较大差异,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发现传统方案不太符合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该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其中也有大量的理论知识、数学推导,而传统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普遍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大篇幅讲解传感器的原理,进行数学公式推导,相比而言传感器的应用通常只是通过一个实例简单介绍,导致最后大多数学生只是粗略地知道该传感器的结构,而不知道如何用,在哪里用。

2.教学模式单一

该课程传统上以讲授的教学方式为主,将现成的结论、公式和定理告诉学生,学生不能主动地思考和探索,过程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训、实践教学脱节问题也很严重。

3.教学实验安排不合理

传统的实验课程安排,验证性实验比例高达80%,综合设计性实验极少,缺少实训、实践环节。然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实践教学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在学生毕业时达到企业对技术水平与能力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二、适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案改革

传统的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方案能够培养研究型人才,但却无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潜心研习,并反复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可以改革的方面。

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工程思维

本课程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各种类型传感器的原理,传统的教学要讲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而本人则认为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充分讲授清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即可,涉及大额数学公式可以选择重要的进行讲解,其他则可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让学生课余自学。同时应该重点讲解该传感器的工程应用实例;另一方面要结合最新实际工程讲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型工程学习思维。

2.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方法,无论学生是否接受,直接把要讲的内容全部讲述给学生,而这也违背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认为应该应用工程案例教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要从不同行业提取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精简以后作为实例进行讲解。在进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系统观,让学生明白这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是与自动控制原理、智能控制理论等课程相融合的,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4.实验环节改革

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理论、概念的感性认识。以往该课程的实验内容大部分为原理性、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学习积极性,很少有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发现问题,实验效果极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模式化的教育,笔者将实验内容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调整为设计开发型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客观条件在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开拓性实验项目以及设计综合性实验。

5.改革教学评价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的学习成果反馈机制是促进教学相长的必要手段,目前该课程都是通过课程作业进行学习效果反馈,可以采用每一个章节布置一道设计型题目,让学生更加广泛地查阅资料,并在一定知识广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题目中用到的内容,进而从更深的层面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深度、广度相结合的效果。

本文针对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传统研究型大学的方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四年的教学积累,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环节、教学评价及反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一套改革的方法和措施。本方案以实际工程应用实例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传感器应用方面的讲解,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能力,重视实验环节,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代替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建平,甘媛.“传感器”课程实验教学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曹良玉,赵堂春.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3]李玉华,胡雪梅.传感器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Ⅱ技术与市场.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论文篇二

基于互动反馈系统的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堂反馈式教学实践

摘 要:基于互动反馈教学系统,在国家精品课程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中开展了反馈式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利用该反馈式教学系统有效加强了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反馈式教学;互动反馈系统;教学方法改革

Practice of classroom respon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sensor and testing technology course based on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Lu Qin, Luo Wusheng, Du Liebo

传感与测试技术,同济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论文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the classroom response teaching method is practiced in the sensor and testing technology course. Practic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can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help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classroom response teaching method;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课堂教学是当前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最为重要和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培养多方面能力的最主要活动方式与渠道。近几年,在我校国家级精品课程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建设中,我们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尤其是采用了互动反馈教学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课堂反馈式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3年,该课程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议立项课程,同时作为全国首批82门本科课程之一通过爱课网(http://www.icourse.edu.cn)向大众开放。

1 课堂反馈式教学模式

随着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在教育界的应用,课堂反馈式教学模式(Classroom Response Teaching Model,CRTM)孕育而生。反馈式教学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看成一个整体控制系统,通过有意识、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定量化反馈,与较多运用包括评定性和指令性的高级反馈,不断进行反馈调控,使教学状态逼近甚至达到最佳效果[1]。近年来,该教学方法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2 高校课堂反馈式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反馈式教学是“教”与“学”之间传递、接收、反馈、矫正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堂反馈式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采取多种形式获取反馈信息,包括学生、督导专家与教师课后直接交流,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与教师在线交流等。基于这些反馈信息,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得到优化。同时,我们也发现实践中存在以下两个根本问题:

(1)无法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获取即时、定量的反馈信息

除了作业和小测验等方式能提供定量的延时性反馈信息外,在课堂上一般采取情绪反馈、问答反馈、讨论反馈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反馈,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然而,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开展互动反馈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采取常规的信息反馈方法,也存在采样范围小、工作效率低、评估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我们在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堂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在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基础等预备知识方面存在差异,仅依靠与部分活跃学生之间小范围、有条件的互动,会导致教师错误评估学生对当前讲授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章节结束后的小测验,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存在一些没有当堂解决的问题。

(2)无法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要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基于常规的反馈式教学手段,其反馈结果往往停留在教师的主观认识层面,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系统的统计、分析和研究,进而无法实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因材施教。例如:在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最后有一个综合性系统设计环节,其中,学生每三人为一组,分别负责理论建模、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系统设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了解存在片面性,因此存在分组不合理的现象,指导也往往缺乏针对性。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问题,仅仅依靠教师的经验显然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在课堂中引进了互动反馈系统。

3 基于互动反馈系统的课堂教学实践

3.1 互动反馈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领域也得到了充分应用。尤其是近几年,互动反馈系统(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IRS)在国内外课堂教学中逐步得到重视和推广[2,3],其教学应用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典型无线IRS主要包括一组简单的个人手持信号发射器和一个用于采集信号并连接到教室内计算机的接收装置。当学生通过个人手持发射器答题时,接收装置采集信号后系统会自动、全面、准确、及时地生成教师需要的各种报表,并将结果显示在教室内的显示设备(电视或大屏幕等)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47861/699565714.html

更多阅读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初试第一名的考研心得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

从07年七月22日开始复习,到08年一月19日,20日参加考研初试,三月9日出来初试成绩,三月27日去同济参加复试,一直到前几天录取信息公布出来,我的考研终于画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首先介绍一下吧,我本科四年在北航的土木工程系学习,现在土木

武汉同济医院挂号 武汉同济医院手机挂号

武汉同济医院挂号  精神分裂症医院怎样治疗精神分裂症?武汉虎泉医院专家介绍,现在的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反而不复往前,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比例越来越高。武汉虎泉医院专家介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人都有过过激的情绪,但是并不是所有

声明:《传感与测试技术,同济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论文》为网友喜尒想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