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为题目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为题目的论文篇一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摘要】中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模糊,缺乏处理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极容易走心理“弯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意味着,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我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以下几点:
1.乐于学习
2.情绪乐观稳定
3.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4.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5.能自我认识,悦纳自我
6.智力正常
7.人格完整
8.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
学生有发展性心理问题,作为中小学教师应谅解宽容还要提供相应的指导,帮助支持:
1.理解,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和体验,即使学生的行为时明显不当的,也要看到其不合理行为后面的合理原因。
2.接纳,无论学生做错什么事,作为教师都应使他们感受到没有受到排斥,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与权力,并愿意带他们。
3.分享,教师应尽可能进入学生复杂多变的心理世界的体验,了解知道他们的孤独、失望,理解他们的气愤。
心理学家指出 “人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受社会、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是可变的、可逆的和发展的。”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五分之一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
现在中小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有以下9个方面:
1.学习压力感:这个问题相当普遍。学生生怕考试成绩不好,无颜见江东父老,心理压力过大。
2.适应性差: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差,如同温室的花朵,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不适应学校生活和老师的指导方法及团队活动。
3.情绪不稳定;随着考试的成绩好坏,情绪忽高忽低、心理十分脆弱。
4.人际关系敏感:与别人不合群,同学之间、邻里之间、亲戚之间情感不能沟通,性格内向、孤僻。
5.焦虑现象:遇到困难时或考试前,显得精神恍惚,紧张不安。
6.抑郁、自卑现象:受到挫折后,表现出情绪低落,孤独感、自卑感严重。没有一点上进心。
7.心理不平衡性:常常忌妒别人学习成绩比自己的好,别人各方面比自己强。忌妒是一种可怕的心理;是一种痛苦又十分有害的心理。
8.敌对现象:在受到批评时,容易产生抬杠,产生敌对现象。
9.偏执现象: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庭中及班级里,处处都以我为中心。
有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不要紧张、不要惊慌。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学会心理调适,把轻度的心理问题调适成正常人的心态。
人的正常心理健康应当是和谐的,有序的,平衡的。以下谈谈心理调适的八种方法。
1.学会微笑。微笑是一种无形资产,对于身心健康均有裨益。人的面部表情与人的内心体验是一致的、没有信心的人,经常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眼神呆板。一个有自信心的人,眼睛炯炯有神,满面春风,充满朝气。微笑是人快乐的表现,能使人心情舒畅,振奋精神,能使人忘却忧愁、摆脱烦恼,学会微笑,体验微笑这种美好的心理感受。这个办法既简便又十分有效,当你长年累月逐渐养成微笑的好习惯,你就会觉得内心充满力量、充满信心。
2.多想自己开心的事。每个人都有成功或失败的一面,都有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多想开心的事,就是你做得最成功的事,那是你信心的保证,坚定自己的信心,就是力量的源泉。心理上美好的回忆能抹去心灵上的创伤。
3.语言调节法。语言是人类思想沟通的工具,也是人的情绪与表现的强有力的影响工具。通过语言既可引起人的愉快情绪。也可以引起人的消极情绪,既可以引起也可以抑制,即使内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同样也能使人调节自己的情绪。当你遇到紧急情况下,心里反复默念“镇静”二字,当你遇到大喜的事情、心里应默念“不要激动”,当你遇到愤怒或刺激时,应默念“息怒”二字,当你要发脾气时,心里应默念着“忍!忍!”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总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为尽快消除消极情绪,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语言来调节自己情绪。
4.深呼吸身心放松法。古代有一高僧卧云曾说过:“静神养气”,静神养气对人的身心十分有益,学会身心放松对紧张、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有相当好的调适作用,当你静下心来,站或坐着,闭上眼睛,心里默念静神养气四个字,然后做深呼吸,吸气要缓慢,节奏感顺畅,然后慢慢呼气,呼气要细、长,速度比吸气还要慢,反复几十个深呼吸,会使人感到身心放松,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5.想象放松法。有自卑感的人评价自己,总认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越来越没信心,越来越无劲。克服这种心理,应树立信心、牢记李白的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用默记的积极暗示心理。逐渐有了信心的力量,别人做的到的我同样也能做得好。用想象的方法,做到人与大自然的融洽和谐。既然天生我才必有用,就来个天人合一,纯朴归真,想象你这时正在深山密林中,听那潺潺的流水声,幽谷的鸟声,在蓝天、白云下的沙滩上,赤足享受海水的冲泡。也可以品味着天下着毛毛细雨,淋湿了你的头发及全身,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在整个想象过程中,心里伴随着“松、松”的意念,烦闷之气,自卑之感,紧张等随之消失。
6.欣赏音乐法。一首健康的音乐的乐曲能调节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意志。当人受到挫折或遇到困难时,情绪低沉,缺乏信心的时候,选择适当的音乐欣赏,能帮助人振奋精神。如《田园交响曲》、《蓝色的多淄河》、《欢乐颂》、《义勇军进行曲》等交响乐、能使人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深情,从心理上战胜自我,走出低潮。
7.团队精神生活。团队的精神是积极向上的,是一种凝聚力,经常参加集体团队活动。可以消除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敏感和心理不平衡性以及敌对现象。可以形成一个团队成员互相友爱、关系融洽、密切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彼此亲近,让同学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能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受到同学的安慰与鼓励,增强团队精神高于一切的思想,增强集体荣誉感。
8.将心理健康寓于体育教学之中。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更为突出,应试教育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过程中,体育、美育显得更加重要。
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中胆小脸红、怕羞、自卑感,可多安排参加游泳、跨栏、单双杠、跳高等项目的锻炼,使学生克服胆怯、害怕心理,以勇敢的精神战胜困难跨越心理障碍。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心。
结束语。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则应多安排一些集体活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拔河等,逐渐与同学相互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遇事急躁、易怒,容易冲动的学生,应多参加太级拳、越野、射击等动作缓慢、持久的项目锻炼。有利于帮助他们调节神经中枢系统,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对于有效缓解和改善急躁、易怒、冲动等不良情绪均有裨益。
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为题目的论文篇二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深远而重大。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国家政策,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可见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而且还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的问题。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由幼稚变得相对独立和较为成熟,又还未完全走向独立和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新兴的教育活动。它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教育方法与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反映了与时俱进的当代世界教育潮流。因此,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探讨意义重大。根据几年来我们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及在华东师范大学研修学习的反思与体会,谈谈如何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一位平时表现还不错的、身心都很健康的学生,由于一时的冲动偷拿了同学的钱,事后良心的自责使他找到老师并承认了错误。但由于教师处理不当,他从此被戴上了小偷的帽子,父母的责骂、教师的不屑和同学的疏远,使他心理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从此郁郁寡欢、自暴自弃,不但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变得怕和人打交道,甚至出现幻听、幻视,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他又在偷东西,最终发展到再也无法上学,陷入心理危机。而有同样经历的另一位学生,在承认错误的时候得到了老师的谅解,老师不但没有将事态扩大,而且还把信任和改正的机会给他,把管理班费的任务交给了他。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积极支持下,这位学生终于摆脱了上次错误在心灵上留下的阴影,能抬起头走路、堂堂正正地坦然处理关于钱的问题,其它方面的发展不但没受到消极影响,反而因老师的谅解和信任所带来的自尊、自信的增强而得到促进。可见,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通过校园文化、校园生活、校风、人际关系等周围环境教育因素的创设,让学生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反应,从而促进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达到具有完整个性的人的教育目的。即充分发挥隐性心理健康课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的辅助性作用。例如通过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达到有德的氛围、智的启迪、体的设施、美的情趣等基本要求;举办主题鲜明或积极向上的歌咏比赛、书法比赛、朗诵比赛、校运动会等活跃校园文化,优化校园文化生活;组织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团队及班会活动,既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卫生知识传授,又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思想品质教育:优化师资队伍,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创造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精神氛围;淡化教师权威意识,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每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并给予激发性的评价;师生关系融洽,团结友爱,关心互助,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任课教师、班主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等。上述校园与课堂环境中的隐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受教育者会像春雨润物一般,其力量与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各种活动中经受锻炼、取得经验、获得感悟,激发成就动机;在真、善、美、雅、和的环境中陶冶,丰富精神世界。从而间接内隐地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个性和良好心理品质。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专业的心理医生,我们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提高学生思想修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它对学生高尚品质、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智力发展。我们都把它列入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计划中去,从而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心理氛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基础。正是鉴于以上认识,我校以具有丰富传统底蕴及充盈现代内涵的“养正”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打造“严谨务正、开拓创新”的管理团队,塑造“浩然求正、尊贤学范”的教师队伍,培育“蓬勃向正、智慧聪颖”的学生群体,努力实现师生“人人立正、和谐共振”的目标。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我们制定了我校教师心理教育准则:对学生的期望符合实际,要求不能过高过严,干涉无需太多;要对学生充满爱心,给予温暖,不讽刺挖苦,不谩骂体罚;教师要有一份公心,对各类学生,无论是成绩优异的,还是成绩稍差的,一律公平对待,不应存有任何主观偏见。每学期,学校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教师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的具体表现进行问卷、测评,并将调查结果与教师考核、每月文明班级评比挂钩。我们倡导老师为学生讲好“十句话”:为痛苦的学生说句安慰话;为孤独的学生说句温暖话;为胆怯的学生说句壮胆话;为自卑的学生说句自信话;为迷茫的学生说句开导话;为沮丧的学生说句鼓励话;为受困的学生说句热心话;为偏激的学生说句冷静话;为懒惰的学生说句鞭策话;为受冷落的学生说句公道话。讲好“十句话”活动拉近了我校师生的距离,达到心与心的沟通,为对学生实施进一步心理辅导与帮助奠定良好的基础。
5、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在一些学校组织的意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手拉手夏令营或者少年军校的活动被塞满高级食物的书包和每隔三两天一次的探望搞得变了味道的教育现状中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它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我们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目前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高低,处事的心态平衡健康与否,将事关他们适应挑战的成败,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兴衰与存亡。学校要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紧扣素质教育目标,专设心理健康管理机构,优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显隐性课程设置、学科渗透、咨询服务、家校社会合作等途径,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保证心理健康工作科学、积极、健康、有效地发展,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