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励志电影:《高三》观后感

   高考励志电影:《高三》观后感

  《高三》纪录片描述的是福建武平一中2005届高三<七>班在高三一年里的奋斗历程,看了片子,相似的场景,相似的话语,仿佛又出现在我的身边,影像的重述功能真切地让我重温了当初的岁月。

  片子一开始就是班主任在训斥寝室内的学生的场景,瞬间将我们带入了高三这一非同寻常的氛围之中,想当年我们在寝室,那老师相较而言还算客气的,当然其实也是懒得去管,只是例行公事罢了,老刘逮到本“禁书”也只是“和颜悦色”地说:"到这时候了,还看这样的书!”接着把书拿走,欲知书去何方,我们也做过ABC等假设,但终未能求得正解。片中哨声、铃声、广播声的响起时,学生们匆匆冲出寝室,想来几个月前我也是这人流中的一员,当初就有许多同学捧着书本趁着做操前的几分钟“空闲”时间在晨读,回想起来,那还真是“战斗”的日子啊!

 爱华阅读配图

  接着画面呈现的是刚进入高三的动员会,班主任对学生慷慨赋词,要求学生要拿出“半条命”来奋斗,做好吃苦的准备;老师对家长也要求要把这当做这一年的“头等大事”来抓,要排除万难,尽一切能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想离婚的,等考完再说”;县里的领导也对此表示及其重视,亲自接见学校的领导与教师代表。可见整个社会都极其关注高考这件头等大事,换言之,是整个社会在参加一次高考。对于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来说高考不单单是升学的事,而是改变家庭命运的关键一战,他们不希望他们的子女和他们一样重复他们走过的路,正如其中的一位农民讲的朴实话语:“要让他们往上爬,不要像我们一样种田,要到政府里面做工”,于是每个中国学生背负着如此重的担子踏上高三的征程。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顶受住这样的压力,尤其是对那些在学业上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年轻人,片子就描述了两个十点钟翻墙而出,溜进网吧的学生。当班主任劝导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显得很抗拒,即使班主任以“就算为我读书好不好?”这样近乎哀求的口气来规劝他们时,他们也只是低着头勉强听着,这样的谈话自然是无效的,发展到后来学校方面叫来了他们的家长,三方面对面的谈。在训责面前其中一位学生甩下一句“我随便学校怎没处分,可以了么?”然后扬长而去,当然他走的并不轻松。如果我们只是将他看做一位冲动的少年的话,那就错了。接着,片子又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画面,那位学生竟然侃侃而谈,原来他上网是为了通过网络游戏赚一些钱,而且他也向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你会觉得其实他们和其他的年轻人一样都是富有激情,天真,热情的。只是高考对他们来说是一条陌生的路罢了。

  有误入歧途的,也有心理脆弱的。有一位学生因心理压力太大,觉得听课很痛苦,高考又是那么可怕,因故借酒浇愁,班主任亲自到他家鼓励他坚强的面对生活的挑战,然而一方是老师的循循善诱,而另一方是抽泣到全身瘫软的学生,观者也只能无言以对。后来鼓励是没能奏效,离考试还有十来天的样子,他竟然留下书信后,不辞而别,说要去厦门,班主任又跑到车站,寻觅一番,在一小旅馆截下了他,好说歹说,劝慰了一番。后来呈现的画面是他笑着出现在班上,但内心滋味如何,不得而知。据说是因为“烧了香,还走了走”,想当年,我们老师也“号召”我们拜拜佛的,结果嘛……

  最后那一天终于到了,在班主任一番豪言壮语之后,像送入屠宰场的猪一样,学生们进了考场,决定他们命运的那天到了,而出来后,人们表情各异,内心滋味,五味杂陈。最后,片子又转到这位班主任在新一届高三的学生面前作自我介绍,仿佛回光返照的循环似的,一切依旧。然而片尾的字幕上那一长串的复读名录却真实地告诉我们现实的残酷。

  遥想放榜当年,在所谓“光荣榜”下人们指指点点和妄加评说,他们可曾知晓我们这些经历过高三的考生的心事?

  纪录片《高三》以平淡的手法真实的反映出了高三一年学生的情况,本片通过抓住高三学生的点滴细节,把决定命运的一年纪录了下来,并通过家长与老师的同期声对话,真实的表现出中国高考对普通家庭的影响。

  在表现手法上本片采用纪实的方式,aIhUaU.com/zl老师去喊一个逃课睡觉的学生起床上课时,老师骂了学生,编导纪录了老师骂学生的全部内容,而两个男生翻墙偷着跑出去上网,几个男生在宿舍吸烟,这些高三学生出现的问题,编导也全力的纪录了下来。

  本片所反映的是一个很社会性的问题。正如老师在开头时说的一样,要想走出去就只有高考,同时编导通过同期声方式采访几名学生家长,贫穷的家庭状况要想脱贫也只有高考这一条路可以寻求,而在高考开始时学生家长都疯狂的给学生补身体,家长所希望的就是孩子走出去。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高考一考定终身,尤其是地域偏远的学生来说,这就是一根救命稻草,正如片子开头老师对着镜头说的一番话:“这个片子播出后可能引来一些教育家的不满,但这确实反映了真实的高考”。

  在拍摄手法上本片的特写镜头较多。学生天还没亮就坐在教室里早读,编导通过对学生的特写看到每一个学生早读的刻苦,而在家长会上老师与家长交谈时。编导用一个个特写镜头拍出了每一位家长眼神中的急切。而当两个逃学上网的学生被学校领导和家长教导时,同样的特写手法表现在了学生和家长两代人身上,两代人的眼神中,一种是迷茫一种是急切,那是对两代人最真实的纪录。

  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编导先是在开头对老师进行了采访, 通过与老师的对话为片子设置了些许悬念,在以后的故事发展中编导通过一个女孩子的独白来反映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这样可以使本片更具观赏性,也提高了纪录片的艺术性。

  高三对于每一个参加高考的人来说都是记忆深刻的,在求学的路上,走在成长的路上,通过高三一年的成长每一个学生都会真正的长大。

高考励志电影:《高三》观后感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爱华励志人生栏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457171/771419137.html

更多阅读

三个人的故事-韩国电影《厨房》观后有感 三个人种树的故事

清纯可人的沙子(申敏儿饰)开着一家阳伞店,太阳的光芒总会让她眩晕。在和尚仁(金泰宇饰)结婚一周年的那一天她去看一个展览,不巧正遇休馆。她悄悄的溜了进去,却在躲避管理员时与同样是悄悄溜入的辘轳(朱智勋饰,韩语我不懂啊,不知道为什么给翻了

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 风雨哈佛路 电影天堂

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 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它讲述的是纽约贫民窟里的丽莎励志奋斗,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女主人公丽莎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她童年的生活充满了毒品和酒精、贫穷和饥饿。母亲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失常,父亲酗

沉重的叹息:电视剧《身份的证明》观后

沉重的叹息:电视剧《身份的证明》观后 上海的老朋友老王来深圳办事,到家里作客时,特别向我推荐了刚上演的“大型年代电视连续剧”《身份的证明》,说此剧感人至深、值得一看。我相信朋友的眼光,因为上次他给我推荐的颇具争议的家庭婚姻

转载 《宇宙与人》观后有感 宇宙与人下载

很有见地,忧国忧民原文地址:《宇宙与人》观后有感作者:注册神仙不可逆与唯一摘要:对时间的不可逆性的思考,让我对生命意义,生活价值,以及历史观,进行更深层的理解。对熵增的思考,让我对能源和环境问题,更加担忧。关键词:不可逆、生命、历史、熵

声明:《高考励志电影:《高三》观后感》为网友自由职业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