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正式印发,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后的第一个科技创新规划。下面小编整理的2016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一起来学习吧。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1
本人有幸作为学员之一再次走进教室,聆听了浙江大学及浙江省规划设计单位教授的讲课,为期一周的学习和考察,让本人深受启发和教育,联系我县农业发展实际,谈谈几点感受。
一、要认清“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特点,谱写好“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新篇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所谓的新常态,农业也展现出新阶段、新常态下发展特点。表现为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比例进一步下降;农业发展呈现降速趋势,呈现“两板(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的天花板和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效应”;农业发展由“十二五”时期追求“量”的扩张转向“十三五”时期既要求有一定的“量”又要求有较高水平的“质”,这种“质”的要求体现在农产品内在质量和安全质量的高度统一、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协调;农业发展约束因素增多,尤其是耕地资源刚性减少造成不能通过增加种养总规模提升农产品生产能力;农业进步更加依赖科技支撑,科技将成为农业腾飞的翅膀;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会大大改善等。可见,“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是挑战和机遇并存,面对这些巨大变化和挑战,我们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加快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做好“三农”新文章,为实现“三全”目标打好基础。
二、“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要符合合肥市城郊型农业定位和肥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五大功能分区总体规划要求,做到上下相通、左右相融。根据合肥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我县“主城融合、中间突破、两翼保护、西北控制”发展空间布局,未来5年,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行点面结合的结构调整计划,依托肥西县的自然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着力打造沿湖环山生态型、近城都市服务型、远郊农产品保障型的农业板块,推行一产、二产、三产高度融合发展,走一条高效、环保、安全、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道路。
三、“十三五”将是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也必将对农业农村发展产生深刻深远影响。因此,要继续坚持“加快发展、融合发展、转型发展、统筹发展”的发展路径,抓好美好乡村和新市镇建设这个牛鼻子,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纲要、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规划等统领下,抓好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明确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庄建设要求,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留住乡愁,尤其是要注重美好乡村产业规划,避免以往只抓村庄建设忽视产业发展的现象。产业发展要突出优势,推行具有“一村一品”特点的规模化、产业化、高效化发展,着力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物联网。
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因素”,“十三五”农业发展好坏取决于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受城镇化的加速、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等因素影响,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不足、劳动力素质低下的问题更加凸显。要实现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未来五年,必须在扎实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基础上,突出规划引领,加强土地流转,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政策扶持,采取外引内培方式推进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立志农业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以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农村稳定繁荣。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2
十三五规划,又将是承载着多少人期许,经济发展速度,是一个国家能够长治久安的命脉,关系着群众生活质量的高低,保障民生,没有终点站,开工没有回头箭,只有拼命向前,不断奔跑,朝着第一个百年目标奋进,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就像是给我们所有人注入了一针兴奋剂,让大众对未来又充满了期待,感受到了强所未有的信心,在这个时间节点,召开这样一次会议,真的是很提振人心。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以来,采取各项有力措施,为民谋福祉。特别是在惩治腐败上,花大力气、下深水,各项禁令的实施、苍蝇老虎的纷纷落马、法律条令的修改完善,成绩斐然,也展示出了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朝着一个目标在努力,就是让百姓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让百姓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保障民生,关键还要干部务实清廉,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前政治生态环境虽然已较以前好了很多,但是一些顽疾留下的残渍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理,所以,在营造风清气正的为官环境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保证十三五目标顺利实现,党政干部务必厘清思想、摒弃坏习惯,真正成为一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干部。
习总书记在今年组工干部大会上提出了五好干部标准,我们的党政干部要对照几点要求剖析自身。首先是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干部,久了就有了机关病,作风懒散,效率低下,改作风首先要改掉的就是这些坏毛病,做到积极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其次,要善于学习,身处知识大爆炸的社会环境中,务必要具备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处理问题的新思维,跟得上潮流;最后,也还得约束好自身,我们常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新常态下还真的要做到这一点,权为民所赋就要做到权为民所用,不忘初心,坚守好自己,做一个勤政廉洁的好干部。
守得住底线,耐得住清贫,这是新形势下好干部需要做到的,管好自身,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中去,共同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努力。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3
XX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探索新常态下深化转型发展的目标与途径,更好地发挥其省区经济增长极地带作用,对于安徽“十三五”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XX区的阶段性进展和效应
国务院于2010年1月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提出:XX区要探索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统筹发展新思路,探索区域联动发展新机制,探索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途径,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探索体制改革新举措,成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也就是要通过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探索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XX区设立之时,恰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XX区没有丝毫松懈,认真落实示范区规划,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编制了开发园区、基础设施等九个专项规划,有序推进示范区建设与发展。二是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推进承接方式创新、自主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之路。三是推动行政区划及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促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形成了“以点带轴、以轴带面”的空间开发新格局。四是推进省部联动、省际联动、省内联动以及国际合作,走出了一条“产业承接—区域分工—互动发展”的合作发展之路。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与长三角基础设施无缝对接,促进一体化发展。六是注重绿色集约,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绿色承接、集约发展”之路。目前,XX区已实现了规划预期的阶段性目标,很好地发挥了示范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要素集聚效应显现。五年来,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到位省外资金1.8万亿元,引进外商直接投资306亿美元,分别年均增长28.4%和23.3%。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新型显示、机器人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全超导托卡马克、量子通信等高端科技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三是“一轴双核两翼”空间结构基本形成。“双核”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势进一步凸显,“两翼”以装备制造和轻纺为主导的产业承接呈现爆发式增长,“一轴”初步形成现代化大工业和物流业的重要集聚区域。四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示范区设立以来,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拉动全省经济年均增长近10个百分点,使安徽增速跃居中部第一位。五是人居环境保持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示范效应更加彰显。六是民生福祉得到提升。XX区就业岗位逐年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在产业承接中得到了实惠。
二、XX区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在新的背景下,转型发展成为当务之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五化协同”等治国理政新理念,新一届政府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实施“中国制造2025”,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力求在把握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这些全新执政理念和战略举措,标志着我国推进转型发展的实践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皖江地区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示范区,应当适应新常态和新要求,继续先行先试,围绕科学承接与发展,进一步探索新路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与此同时,XX区自身也存在着产业承接质量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区域协作不强、要素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型发展。这就是说,XX区不仅自身发展已进入到由突出承接、做大数量向突出转型、提升质量的新阶段,而且外部环境也赋予了XX区探索科学承接与转型发展新路径的使命,两者高度契合,有必要拓展XX区规划期限,继续支持皖江地区先行先试,切实担负起新阶段的新使命。
三、皖江地区转型发展的对策
“十三五”时期,XX区应遵循的思路是:按照产业承接与转型发展的内在机理,适应经济新常态,针对示范区存在的问题,着力推动科技创新、高端服务业嵌入、信息化、新型城镇化,以及改革开放和开发区整合,努力探索科学承接与发展的新路径,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由产业承接向创新驱动、由分散孤立向集群联动转变,打造XX区升级版,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提供示范。
1、以市场化改革为先导,促进要素配置结构转型。主要是围绕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体制改革,打通转型发展的微观途径——要素配置结构转型。具体改革包括:投资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贸易体制改革等。尤其要把握国家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全力打造皖江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提高皖江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努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推动全方位立体式承接产业转移。
2、以科技创新与高端服务业嵌入为切入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主要是按照“四化”同步的内在要求,着力推进科技、信息与产业融合,打通转型发展的中观途径——产业结构转型。主要举措有:进一步明确各地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千方百计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产业链承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嵌入XX区制造业等。
3、以“互联网+”和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加快经济组织结构转型。主要是根据中国版工业4.0发展趋势和要求,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通转型发展的宏观途径——经济组织结构转型。主要举措除了“互联网+”和新型城镇化外,还包括探索设立国家级新区、推进企业国际化和集团化发展等。
4、以政府协作为平台,充分发挥政府对转型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在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形成市场主导和政府支持“双轮驱动力”。具体举措包括:修编示范区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实施差别化区域产业政策,加强长三角三省一市之间的协作,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探索建立区域互动合作机制。
5、以软硬件建设及开发区整合为抓手,增强产业承接与转型发展的支撑能力。强化“四个能力”,即产业承载力、产业选择能力、科技创新及转化能力、产业配套能力,为皖江地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举措包括:加快示范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健全服务体系,推动开发区整合提升,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谋划和实施重大项目。
猜你喜欢:
1.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2.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内容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