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现在请欣赏小编为你带来的张爱玲私语录读后感。
张爱玲私语录读后感01
雨声潺潺,像是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小团圆》
胡兰成却不死心,从门缝里递进去一张纸条。没有人知道他在纸条上写了什么,就像没有人知道上海滩最负盛名的韶华才女,为什么会爱上已有过两次婚姻的汪伪汉奸。
后来胡兰成向张爱玲索要照片,她在反
面题了词,“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哪怕她写尽了这世间的痴男怨女,哪怕她知道,“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爱情来时,也还是这样义无反顾。
1944年8月,刚刚离婚的胡兰成与张爱玲在上海结婚,没有媒娉,没有婚宴,没有仪式,只有一纸婚书,与证婚人好友炎樱。“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愿望简单而又奢侈。
可惜,天不遂人愿。1944年11月,因即将抗战胜利而更加落魄的胡兰成南下湖北避难还不忘又结新欢。张爱玲千里寻夫,换来的却是心灰意懒,她知道,“我将只是萎谢了”!只有当共执手的人情已成伤,才会懂得“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来是一首最悲哀的诗。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不知道她后来是否在三十年的晚年孤寂中感受到了快乐,只是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些凄凉。就像朵云轩信笺的一滴泪珠,只一个红黄的湿晕,陈旧而迷糊。
她甘愿同时承受繁华到极致的喧嚣华丽和与世隔绝的孤寂,她要的就是没有一朵花一滴泪送她的退场,和一个世纪都不能风流云散的寓言。哀婉隽永的文字,生动老道的笔调,苍凉刻骨的文风,不管是旧上海还是如今,无数人不知到底是为她传奇的经历折服,还是为她传奇的文字所折服。
张爱玲私语录读后感02
果不其然,在《异乡记》《雷峰塔》《易经》之后,宋以朗又从古董堆里倒腾出了一本书,《张爱玲私语录》,零零碎碎的书信往来,时不时蹦出几个英文单词,10万字左右,每本售价近30元。
毫不犹豫地去“卓越”买来,封面上赫然写道:一本了解张爱玲下半生的最重要著作,解开张学研究谜团的第一手资料。明知是书商的噱头,但仍按捺不住好奇,末了,是当头一棒的失望——一代才女孤绝傲然的姿态就这样崩塌了,像海边的石膏像,经风历雨,冷不丁风化成灰。唯一庆幸的是,书籍的封面有手撕的独一无二的书信一角,张的字迹依稀可辨,清冽而不拖沓,还有一种和世道不妥协的倔强。
写字的人,不论喜欢或讨厌张爱玲,一直是拿她当传奇看的——正如她自己曾说,外头的人都当我是宋朝的文物……无论为人为文,她给大众留下的印象是一抹暗紫色,像当年《传奇》的封面。她的家世、妙语、爱情、电影剧本、小说,直到今天,在这个没有根基没有信仰的娱乐时代里,仍然被不同的人反复引用、争论、戏谑。且不管我们这些新世界的人抱着怎样的心态,细究来,到底还是折服于她的才情的,因而,大众读她,其实是仰视。
曾经,我们心甘情愿地仰视着她,奉为偶像还嫌不够,从真实情感及作品世界里去找寻一种透彻的生命真相,她一径清醒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彻骨的苍凉。从此,“苍凉”这两个字眼再不敢乱用,看见别人用也觉得浅薄。阅读的小径上,我们跌跌爬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