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校园生活是最让人怀念的,你还记得你的学生生活过的怎么样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生生活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学生生活的文章:中学生活
刚上初中的时候,那叫一个欢欣鼓舞!终于呀,混出头了,再也不是学历最低的一辈啦!
每次看见小学的小弟弟,小妹妹,都特豪迈的说:“想当年我们小学的时候……”我呢,属于成绩中上的学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班级里有着很尴尬却很大众化的地位,运气好些能进年段前五十,备着点,就得倒着数了。
我们班属于比较另类的班级,可以说是心理素质比较好,好到有点大言不惭。我曾经亲自跑到教室门口,冲着里面大喊一声“追帅的那个出来。”结果,在座的各位,一个个摆好千奇百怪的造型,异口同声的说“你叫我吗?”当时正是全人类无法想象的场景。我想我和我亲爱的同学都应该有一种想法:如果我去拍戏,就拿奥斯卡;如果我入歌坛,那格莱美就不在话下;如果我去踢足球,那不论哪个罗纳尔多都只配给我提鞋。直到遇到那位我们的语文老师,听到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孔子、朱熹算什么,我比他们强多了。我们意识到,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但是,那已经是过去了,现在,我升到了初中,在人山人海中,我第一次踏进了这所美丽的学校。
这是一个火热的夏天,知了的鸣叫编织着单纯的憧憬。“一二三四,一二三——四……”炙热的阳光照在操场上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我们随着教官的口号迈着不太标准的步伐,手中紧握着梦想的追求正蓄势待发,迎接中学的挑战……
学生生活的文章:一个大一学生眼中的生活
关于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是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随着心境的不同,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会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对于一个农民来说,种好地,把儿子养得白白净净,便是他的人生目标,对于他来说,生活不存在有没有意义,正如《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所言:“有意义的事便是好好活着。”这是一群简单的人,所言的简单的想法,他们没有多少崇高的人生目标,平平淡淡地活着,快快乐乐的生活,无疾而终,这便是他们生命的意义。
你能说他们生活的没有意义吗?难道一定要是名牌大学,高学历,年薪多少多少万才是有意义的?广大学生朋友们往往会迷茫于这一点。
生活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于达官贵人之家,终日锦衣玉食,他们有着优越的先天环境,从小便生存在这样一个所谓“上流”的社会群体中,在他们眼中,有意义的事情是学会与人打交道,建立人际关系网,从而为日后商海拼搏攒下资本,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则只能生于平凡百姓之家,对于没有资本的一代来说,唯一的,也仿佛是最好的出路则是好好读书,名牌大学,工作……
以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一生在刚生下来便已注定,铁匠的儿子还会是铁匠,财主的儿子不回去种地,然而现在,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目睹了太多各行各业的成功经历。于是,我么开始变得浮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一般人则仅仅把财富的多少当作衡量人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
于是,我们看到比尔盖茨成了世界首富,我们则去学IT,看到巴菲特赚钱了,我们则去学炒股,看到报纸、媒体上讲“某某公司CEO、白领年薪达到几位数”,我们又去拼命学管理,都相当经理!都想当老板!为什么?人性的懒惰与贪婪!
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国人的这种心态便暴露无遗。前几年,看到陈天桥、丁磊等人在IT行业成功了,于是乎,百万考生一齐报考计算机专业,后来,又是媒体说学计算机的人太多了,不好找工作了,生物工程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专业了,于是生物工程又成了热门专业。有趣的是,不管时代怎么发展,管理、经济类有关专业却一直火的很,为什么?很好理解。对于一个刚从12年应试教育走完,社会阅历几乎是一张白纸的高中生来说,根本不会明白什么是管理、何为经济,只会简单的认为,这两种工作有钱赚,而且天天在写字楼里工作,朝九晚五,轻松写意。在另一方面,我国的农、林、矿、师范类专业却一直是冷门,这无疑反映了我们人民价值取向的严重问题,难道学农的就只能去种田,学矿的就只能天天闻汽油,师范类的则是天天吃粉笔灰?
记得以前上高三时,我们班主任曾对我们说,他希望我们中的高考高分者日后能够成为同行,“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他说,目光中似乎带着一丝遗憾,“还没有一个分数很高的报考师范类专业。”
诚然,究竟是什么造成如今如此畸形的社会价值观?对于我们这群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华夏子孙,有着“尊师爱道”的传统的炎黄子孙,究竟还有多少人能够把教师当作一门高尚的职业?就举我的一个高中数学老师来说吧,他曾说,自己很羡慕以前的那些同学,同样是一个班的,他们中有的人已经当了校长,有的人已经当了局长,然而自己还是什么官都没有当,自己很失败。老师尚且如此,何况学生?
社会上的这种病态心理,同样也心想了我们父辈的教育方针。成绩好,什么都好说,成绩差,废物,饭桶!从而,就有了一些国外的留学生们一些负面新闻,和国内的一些学生的跳楼事件。
在我看来,“教育”字,“育”为先,“教”为次。一个学生,如果做人都有问题,谈何学习?老师们如果仅仅把教书当作一门糊口的工作,而不是一门神圣的育人工作,他还不如去养鸭子算了。
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很精彩,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空中的鸟儿,他不耕作,老天尚且要养活他,它可以在空中自由的翱翔,田间的百合花,它不劳作,老天也会为他准备甘甜的雨水,它也会开出娇美的百合花。看到那些外国人每天生活的这么洒脱,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相信上帝,相信上帝不会抛弃他们。
而我们呢?在早已被欲望填充的内心中,究竟有几分空间留给我们当作精神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