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文化变迁的重要推动力,如何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变革中的作用,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持续性问题,适时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基础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的良性变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篇1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从如下四个方面做了初步调查:
一、 调查目的
1. 了解八年级学生目前的数学学习状况。 2. 分析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 3. 教师该如何激发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二、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
1. 调查对象:遵义县新站中学八年级二班学生 2.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三、 调查结果
(一)知识价值观
知识价值观即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今天尽管对整个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仍可以看到在同样的教育环境里,在几乎相差无几的智力下,学习效果却有天壤之别。有人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奉为座右铭,但有些人却仍持观望态度,临渊羡鱼,得过且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考好试,考到一个好的大学。而 为了学习西方文化 或 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的人只占到大约18%;约有74%的人选择学习数学是为了考大学,或是为了工作。而只有8%左右的人学习数学是为了在解决生活问题。以上的结果都表明,八年级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价值认识比较局限,并非具有远景的目标,而是着眼于现实。这与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于高考的关注度所带给学生的压力是分不开的。虽然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价值认识不足,但却构成了他们学好数学的重要动力。
(二)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它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的最佳动力。但调查结果表明,八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人只占到不到11%,30%的学生表示数学没意思,并不能像生物、化学、物理等带来强烈的成就感。其中有60%的学生觉得数学太难。显然,从整体上来看,八年级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不是很高,其中与数学课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三)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
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也是构成数学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明确的定位能使学习的目标更为接近与自己的学习水平,从而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数学,显然女生比男生要吃力些,当然,这与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四)学习成绩归因
学习成绩归因就是学生面对学习成功或失败寻找原因的一种心理倾向。一种是积极归因,一种是消极归因。积极的归因能够引导学生从正确的方向寻找问题所产生的原因,从而改善学习策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消极的归因则偏向于从外部找原因,例如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运气不好,或是题目太难,自己太笨等等原因,久而久之,消极的归因会逐渐削弱学习兴趣,极大地影响学习效果。调查显示,八年级学生归因策库水平相差不大,会较为客观的认识问题的原因。但也有大约9%的人选择 题目太难 或 老师教的不好 等等,这与其长期处于成绩低谷的原因是分不开的,难免出现归因偏差。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又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此四者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同时又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作用。共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四、 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上述结果告诉我们,对于数学教师来说,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给予一定的引导,才能产生不一样的学习效果。
首先,数学课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数学教师要从教法上做出调整,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其次,对学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估,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认知,而且还需要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予以加强。这种肯定和鼓励,不仅在课堂上口头进行,也可以通过作业批改的寄语,考试过后的谈话和激励。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学习能力水平,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正确的归因,从而调整学习策略,争取更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数学教师应立足实际,唤醒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以八年级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中考已经成为他们为之奋斗的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教师应给学生以导向,但不能纯粹的只是为了中考。因为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并不是动机水平越高越好,若是目标太过宏大,脱离实际,反而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或是淡然的态度。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目标分段,避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应立足于四类学习动机,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个人学习策略的养成,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篇2
摘 要:根据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过程中对中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阐述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 学习倦怠 这一心理现象。分析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压力,提出了转化中学生 学习倦怠 心理的对策。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中学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调查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调查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研究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其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咸祥中学的在校学生之间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5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1%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8%的中学生没有考虑,,5%的学生是受家庭逼迫。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10%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 考大学 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 最讨厌的课程 。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 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
3、学习需求
当前, 特长 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 特长 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的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但是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1.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①家庭、社会对中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中学生受到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的影响。其次,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形态也影响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如目前随着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实行激费上学,大中专毕业生不在包分配。这种现实使许多人有了 读书有什么用?钱要花很多,毕业后又没工作。 的观念,社会上新的 读书无用论 开始再抬头,这将直接导致中学生学习需要的降低。另外,有些人把学习、读书看成是一种 工具 ,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而学习本身并没有成为一个目的。因此当学习没有达到某种目的时,其积极性便荡然无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