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其具有神奇的养生功效,也有超强的武术技能。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动静结合,练习中,要求心静如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和水的关系。欢迎阅读!
太极拳和水的关系太极拳和水的关系,要从太极拳和永年开始,太极拳和永年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太极拳是在永年期间发展壮大,也是从永年家喻户晓。
永年在明清两代叫广平府,现在叫广府。在过去,广平府是个水乡,其周围有四万八千亩水洼,叫永年洼,那里烟波浩渺,芦荡荷花,鸟语花香,一派水乡风韵。所以,广府也有水城之称。在这样的水城里,孕育出了特殊的文化。
这种文化孕育出了太极拳文化。杨露禅、武禹襄这两位太极拳大家,都是出生在广府,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也诞生在这里,以后,这两派太极拳风靡全国,走向世界。从永年走出的太极拳家也很多,比如杨露禅的后代子孙,武禹襄、李亦、郝为真等。
纵观太极拳的发展史,杨式太极拳对太极拳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并被广泛的流传,在太极拳理论上,武式太极拳所做的贡献也较为突出。
武禹襄和李亦的拳论对各派太极拳的影响很大,在传播太极拳,丰富太极拳理论方面,广府城的太极拳前辈们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从太极拳发展的历史来看,它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
再有,从太极理论上看,太极图是由阴阳鱼组成的,其图形犹如两条头尾相抱的鱼在水中缠绕。这里是用阴鱼和阳鱼象征阴阳两种事物,阴鱼和阳鱼在水中缠绕回旋,代表着事物变化中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互依存、互相转化这样一个变化规律。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基本就是从这一点来阐述太极拳理论的,《太极拳论》和太极图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先辈也是从水中悟出太极图的。
从水的性质上来说,水和太极拳也是非常相似的,水是最柔软的物质,同时,水又是最坚硬的东西,滴水穿石,这体现了水的韧性,平静的水是柔和的,而巨浪滔天的水是凶猛的。
水的性质,既是极柔软,又是极坚刚。根据水的这个性质,武禹襄在拳论中提出,练习太极拳要通过“极柔软,然后达到极坚刚”。这就是水的性质在武禹襄太极拳论中的体现。
正是由于仿效水的性质,所以,太极拳的练习方法都是轻柔的,仿佛行云流水一般,没有刚猛的发力、跳跃等动作。但是,柔和缓慢只是太极拳练习的手段,其目的是通过“极柔软,达到极坚刚”,进而达到“刚柔相济”。
那么,我们练习太极拳,如何做到如“行云流水”,达到“极柔软,同时又极坚刚”呢?也就是如何练出太极拳的水的性质?根据我的个人体会,我认为首先要做到身法正确,拳势规范。
其次,练拳要“用意不用力”,要用意识引导拳势动作,不要用拙劲、僵劲来表现劲力。第三,要练习内在的精气神。拳论说“气以直养而无害”,所以,练习太极拳内气,要以顺遂为准,不要憋气、聚气、鼓气,这些都是错误的练习方法。
拳势动作在意识的引领下,自然而然地就能与内气合拍,达到意气力相随相合。
以上这些都是练习太极拳的初步功夫,如何才能进一步达到动作如“行云流水”呢?我认为,关键在身法上要做到“三竖端正”第一条竖线是头顶百会穴与会阴穴这条线要正,不管你的身法如何运行、旋转,这条线不能偏斜、歪曲。
另外两条线是两个肩井穴要和两脚的涌泉穴相对应,这两条线要相呼应,尤其是站桩时,这两条线要中正。练习太极拳做到了这三条竖线中正,身法也就中正了,也就能很好地接地气。
这时,地气能够通过涌泉穴到达肩井穴,练拳时就能做到下肢动步如流水,上肢轻灵如行云,也就达到了“行云流水”的太极拳动作要求。
太极拳的劲力都是从脚上起来的,不是从上肢来的,所以,迈步要轻似鸿毛,落步要稳如泰山。当然,步法上还有虚实的变化,还要练习脚上虚实相生的功夫。在行步时,一脚落稳了,才能移动另一脚。
下肢稳固,上肢才能轻灵。这需要长期演练、琢磨体会,要在用意不用力、分清虚实的基础上练习,才能做到练拳如“行云流水”。当然,这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练出功夫。
现在,有些人中年以后才开始练拳,目的是为了健身,所以,在身法上也就没有必要做这样的要求。
从整个太极拳论指导练拳的实践来看,也要用水的哲学来指导练拳。比如,武式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讲究“起承开合”,整个套路也是“起承开合”,实际就是一线贯穿。这就像水的流淌一样,没有丝毫的断点,顺遂流畅。
武派太极拳的推手在程序上有“顺、逆、变、空、玄”几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练习顺遂劲。顺遂劲,就是水的劲力。水的流动是顺遂的,是顺势而走的,太极拳推手也要求你要像水那样顺势而为,不能顶抗。
总之,太极拳从它产生的历史来看,从王宗岳、武禹襄的拳论来看,从太极拳的练习方法、技击原理来看,它都和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太极拳体现了水的特性,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认为太极拳是水性拳,体现的是水哲学。
修炼太极拳的精神要领1、听听,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而不是边听边练。老师在一边讲,学员在另一边练,这是很多学员最容易出现的弊病。
这样一不留神可能会把老师讲的要点忽略掉,所以听课时不要急着去做动作。
2、看看,就是要专心致志地看老师演示的每一个动作细节。学员不要随着老师一同做动作,避免师生一同转身。
因为一同转身时,学员看不到老师动作的变化。应该注意看老师动作的细节过程和最后定式。
3、悟悟,即深刻领悟老师所讲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及注意事项,以及老师示范过程中身、眼、手、法、步的协调配合,做到了铭记拳理,懂得了攻防含义,学拳进步就快。
有很多武术名家讲过“我们对太极拳领悟到了什么程度就能打到什么程度”。对于初学太极拳的人而言,不可忽略这一点。
4、练听懂了,看会了,领悟了,记住了,然后再反复练习,边练习边增加记忆。每学一式必须将该式练熟后再进行下一个式子的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老师讲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把本文前面所讲的练拳的十项基本要领贯穿到每一个动作上。要练好拳,必须肯下功夫,多练习。
太极拳既不是高不可攀,又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学好的。过去讲“太极十年不出门”,说的是要练好太极拳需要较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