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的名字 名字有马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凝练,形象鲜明,具有诙谐性和伦理性,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名字有马的成语故事。

名字有马的成语故事1:汗马功劳

古时作战多用马。战马疾驰疆场,冲锋陷阵,每战都要出很多汗。

战斗次数越多,战况越激烈,出汗当然也越多。因此,形容有战功,就叫“汗马”。

名字有马的成语故事2:秦琼卖马

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尽。无奈之中,牵着他心爱的坐骑黄膘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

秦叔宝将黄膘马拴在庄南大槐树下,二贤庄庄主单雄信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秦叔宝早 在山东就听说单雄信是一条好汉,只是眼下穷困潦倒,羞于颜面,难以通报真名实姓。

偏偏单雄信听说卖马人是济南来的,便请他到府上吃茶,还顺便打听仰慕已久的山东好汉秦叔宝。秦叔宝谎称:“员外打听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闻知他与叔宝是朋友,随即修书一封托交叔宝,并付了马价纹银三十两,外加程仪三两,不在马价数内,还取潞绸两匹相赠。

却说秦叔宝瞒得了单雄信,却在潞州酒楼上邂逅了另一条好汉王伯当。伯当告知了单雄信,害得雄信到处寻找秦叔宝。后来两位英雄终得相识,单雄信盛情款待,让叔宝在二贤庄精心养病八个月。

离别时单雄信为其黄膘马配上了金镫银鞍,并以潞绸、重金相赠,从此二人结下莫逆之交。

随后二人在推翻隋王朝的农民起义中同仇敌忾,为起义军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唐朝兴起后,秦琼终身保唐,单雄信则抗唐到底。尽管单、秦二人后来分道扬镳,但患难中结下的兄弟情谊始终如故。

《说唐》中的“秦琼建祠报雄信”,说的就是秦琼闻得擒了雄信,飞马来救。走到跟前,头已落地。叔宝抱住雄信的头,跪在地上,悲痛欲绝。后将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阳南门外,起造一所祠堂,名为“报恩祠”,以报潞州知遇之恩。

名字有马的成语故事3:按图索骥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

成语故事的名字 名字有马的成语故事

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40361/611492435.html

更多阅读

大班幼儿阅读成语故事的重要性 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亲爱的家长,孩子们进入大班后,我们每周五都会开展一个绘画成语故事的教育活动,孩子的积极性特别高,请您与宝贝一起阅读更多的成语故事!中国的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它具

返老还童的成语故事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成语故事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成语】: 此地无银三百两【拼音】: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解释】: 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成语故事】:从前有个人,得到了一笔银子。可是他把银子带在身上怕丢失,藏在家里又怕被偷走,想

走马观花的故事概括 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

   马革裹尸的故事:  【成语】: 马革裹尸  【拼音】: mǎ gé guǒ shī  【解释】: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成语故事】: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

不可救药的成语点故 不可救药的成语故事

  不可救药的成语故事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

画虎类犬的意思 画虎类犬的成语故事

   关于画虎类犬的成语故事  【成语】: 画虎类犬  【拼音】: huà hǔ lèi quǎn  【解释】: 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成语故事】:  马援将军曾写信给他的侄子,希望他能多注意

声明:《成语故事的名字 名字有马的成语故事》为网友天使的魅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