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和关键问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政府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政府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一):
同志们:
刚才,市委张兵生书记站在全局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主要措施讲得都很明确。张书记的讲话是一个指导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再创一个新局面的讲话,是一个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全市“三农”工作再来一个新突破的讲话,是一个千方百计促进我市农民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的讲话。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抓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和领会张兵生书记的讲话精神,扎扎实实地抓好贯彻和落实。
当前,正值春耕大忙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抓好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各项工作,对落实好张书记的指示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10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组织万名干部继续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中央1号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了“三农”问题在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强调了现阶段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明确要求,对“三农”问题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地县两级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农村上。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坚决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和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带头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通过学习中央1号文件精神,认真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决不能单纯以GDP和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来掩盖农民收入的缓慢增长,决不能以城市的繁荣来掩盖农村的落后,决不能以少数农村或农村少数人的高收入来掩盖多数农村或农村多数人的低收入,决不能让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长期继续下去。农业和农村工作包含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包含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既要抓好第一产业的优化升级,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走出一条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路子,又要围绕百强调产,扎扎实实地抓好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进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拓宽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和领域,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推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
二是要通过学习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县市区党委、政府在抓好“三农”工作中的重大责任。在一个县域范围内,人口的多数是农民,经济的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主要在农村,工作的重点也在农村。我们强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最重要的是要让农村发展起来,让县域经济发展起来。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口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最终也主要是落实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上,落实在张书记、杜市长多次强调的县域经济的发展上。因此说,县市区党委、政府在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上,承担着最直接、最重要的责任,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真正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这是现阶段县市区党委、政府在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重大原则。
真正把“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必须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必须象当初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下功夫研究解决农村的问题。县市区党委、政府讨论决策的重大问题应该主要是“三农”问题,主要领导抓的也应该主要是“三农”问题;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重点应该向农业农村倾斜,财政收入的分配也应该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建设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农村,改革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农村。总之,要通过中央1号文件的学习,把“三农”工作置于县市区党委、政府一切工作的优先地位。
三是要围绕中央1号文件的学习、宣传和贯彻,继续开展“三下乡”活动。今年春季的“三下乡”活动,要把宣传中央一号文件作为主要内容,把政策宣传与技术推广、农民培训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市县乡三级,要继续组织有关部门,抽调万名干部,深入乡村、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增收的关心和重视,宣传一号文件的重大意义、主要精神和政策内容,宣传省市各级加强农业的具体措施,让群众充分领会文件精神,了解有关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增加投入、调整结构、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把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转变为农民增收的实际行动。
二、围绕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扎扎实实地抓好春耕生产
最近,国务院又召开了全国春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农业生产形势,全面部署了春耕备耕工作。回良玉副总理在会上明确强调,要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我们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的同志,一定要认清形势,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统一起来,把抓好春耕生产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行动,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确保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是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3.5亿公斤左右。目前,对我市来讲,粮食生产仍然是大多数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去年以来全国粮价呈回升态势,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拉动,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搞好粮食生产,种足种好春播作物,充分挖掘农民在粮食种植上的增收潜力。小麦生产历来是我市粮食生产的大宗产品,去年秋季由于雨水过多,小麦的播种面积受到了很大影响,由历年来的100万亩左右,下降到60万亩左右,给今年的小麦生产带来了压力。所以,要强化措施,加强小麦的田间管理,根据苗情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性采取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力争夏粮获得好收成,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要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题。因此,我们要用市场的眼光、科学的头脑、生态的观点和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千方百计挖掘农业的增收潜力。用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一要用产加销一体化的理念指导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水平;二要用争创名牌的理念指导农业,进一步推动绿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的建设;三要用诚信的理念指导农业,进一步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通知》,生产更多更好的面向市场需求的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食品;四要用重视科技和人才的理念指导农业,用科技的进步来支撑农业的发展;五要用资本运作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理念来指导农业,进一步提高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水平。当前,各县市区要抓住春季生产的有利时机,围绕20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建设,很抓标准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提高种养业的效益,为增加农民收入打下基础。
同时,要增加财政和信贷支农资金的投入,切实解决好春耕备耕资金短缺的问题。要有效控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确保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发展民营经济的政府推进机制,用百强调产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百强调产”以来,各县市区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举龙头,抓项目,在创新机制和结构调整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出现了象常平村、霍家沟村跨越式发展的典型。仅去年,全市乡镇企业就新上百强调产项目115个,有54个亿元以上规模的项目建成投产。在这些新上项目中,绿色农产品加工项目12个,高新技术项目15个,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88个,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路子,基本形成了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民营化的新格局。
为了进一步加快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年初召开的市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又在总结去年百强调产的基础上,作出了实施新一轮百强调产的决定,这为我们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形势,我们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促进乡镇企业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发展民营经济政府工作推进机制。根据我们各县市区的经验,发展民营经济的政府推进机制,核心是杜市长多次强调的政企联手、责任到人、一抓到底、监督到位。一是各县市区要成立民营企业重大建设项目协调领导组,负责协调解决民营企业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真正做到墙内事情企业办,墙外事情政府管。二是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上门服务。对民营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及时上门服务,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解决问题。对涉及上级有关部门的事情,对口部门要主动和企业一块联手跑,结果要向当地党委、政府交账。要弘扬求真实务的精神,急企业所急,办企业所难,不能光给企业找麻烦,不给企业办实事,坚决杜绝等一等、看一看、研究研究等拖拉的作风。三是对民营企业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党政领导要进行现场办公。要紧紧咬住问题,拿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的措施和办法,有的问题要限期完成,不能光讲认识不办实事,光讲意义不解决问题。四是对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在推进民营企业项目建设中的有功人员,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激励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为民营企业创环境、搞服务。五是要保护民营企业家和企业的利益。保证民营企业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吃拿卡要,更不得滋扰闹事,敲诈勒索。各县市区的重大项目,必要时可以设立项目单位派出所,保障项目建设中的正常秩序。六是要加强监督。对政府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企业的情况,要采取内部督查和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企业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加大监督力度,确保服务到位、工作落实。总之,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发展民营经济的政府推进机制,加大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支持和保护的力度,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最优的环境,确保新一轮百强调产的顺利推进,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四、抢抓有利时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季植树造林任务
3月10日全市春季植树造林动员会之后,各县市区立即行动,迅速掀起春季植树造林高潮。总的看,都抓得比较早,比较实,比较好。现在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各县市区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继续动员组织群众,围绕全市植树造林动员会确定的六大工程和六项重点,扎扎实实抓好落实,确保春季完成全年植树造林任务的80%,为实现全年造林绿化目标奠定基础。
同时,要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和造林绿化的关系。最近,省政府转发了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通知明确指出,要坚决制止任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的行为,切实做好保护基本农田“五个不准”。一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二是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三是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四是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五是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外,不准非农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并明确要求,凡在基本农田上进行植树造林(包括种植速生丰产林)、挖塘养鱼、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的必须立即停止和纠正。今后,新增绿化造林、新建和扩建用材林基地均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对此,各县市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
五、积极开展创建“无规定疫病区”竞赛活动,切实抓好春季畜禽防疫工作
前一段,在预防禽流感工作中,我市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了进一步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有效提升我市各类动物疫病防治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防治长效机制,从今年2月份开始,市政府结合防控禽流感疫情,在全市开展了争创“无规定疫病区”先进县市区竞赛活动。各县市区一定要按照市政府的安排和部署,扎扎实实抓好落实。对全年没有发生规定疫病的县市区,市政府要给予重奖,对领导不重视,工作不到位,造成疫情发生的县市区,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目前,气温已经回升。春季是疫病的多发季节,各县市区一定要对疫病免疫密度要全部达到100%,免疫动物挂标率和出证率达到100%,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动物屠宰检疫率达到100%。要通过落实这几个100%,有效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六、按照建设现代水利体系的要求,今年的水利工作要在春季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首先,要抓好水源工程项目争取工作。现代水利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水源工程建设,水源工程项目是国家各有关部门支持的重点。我们要紧紧抓住吴家庄水库、引沁入漳、芳岱水库、西沟水库等骨干水源项目,继续加大力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力争早立项,早建设。我市现有90座中小型水库,有56座属于病险水库,对这些病险水库,我们要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队,对已立项的要积极组织力量继续跑,争取早日开工,对没有立项的要积极做好前期工作,为争取项目创造条件。
第二,要抓好现有水利灌溉设施的检修维护工作。保证现有设施完好率达90%以上,开足马力,不失时机地做好小麦春浇工作,保证今年小麦丰产高产。
第三,要积极为百强调产项目做好水源服务工作。各县市区百强调产项目所需水量要向水务部门报告,市计委和有关部门在批准项目的时候,对项目用水指标,要经过与水务部门的协调。水务部门接到企业用水申请后,要积极做好水货源优化配置,尽量保证项目用水,确保百强调产有一个良好的水资源服务环境。
第四,要继续实施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按照省里统一安排,我市已连续4年实施饮水解困工程,共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58.3万人,农民群众非常满意。今年,省里给我市下达的任务是11万人,各县市区要立足于早动手、早安排,不等不靠,及早开工建设,确保10月底以前全面完成今年任务。同时,积极创新已建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保证水价合理,供水设施完好,运行正常,使群众长期受益,推动饮水解困工程走上建设科学化、管理专业化、供水商品化、服务社会化的新路子。
七、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我市的农村劳务输出要达到30万人以上。各县市区要围绕这一目标,扎扎实实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要认真搞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全面统计摸底工作。对外出务工人员底数要清,去向要明,防止在统计问题上拍脑袋。
二是要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专题调查工作。主要调查外出务工农民从事的产业、不同素质人员比例、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困难等情况。在调查的基础上,各县市区都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问题,制定促进农民劳务输出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保证今年的农民劳务输出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三是要抓好劳务输出的组织、协调和培训。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本地农民外出务工主要从事的职业,组织开展好职业技能培训,使更多的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要抓好市场对接工作,各级领导特别是县乡领导要带头走出去,联系用人单位和岗位,扩大输出;劳动、工会、妇联、共青团和我市各驻外机构都要积极牵线搭桥,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要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兑现,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八、强化安全意识,切实抓好当前的森林防火和乡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去冬今春,我市降水较少,天干物燥,森林火险呈高发势头,特别是清明节即将来临,森林防火已进入特险期。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各县市区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认真落实防火责任,采取坚决措施,封山禁火,组织专业看护队伍,加强巡查,严防死守,杜绝隐患。在此基础上,认真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好扑救队伍,做好扑火物资储备,把各项防扑火措施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市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在这些企业中,煤焦生产企业较多。据调查,在这些企业中,部分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对此,各县、市、区和有关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要抓好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坚决打击和关闭无证矿井,加强井下瓦斯监控,搞好职业安全培训,实行领导包矿制度,严格事前责任追究制度,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排除隐患,保证安全。
九、继续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好眼下农村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去年,在市县乡三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农村税费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新的税赋已全部张榜公布,落实到户,整个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受到了省政府和省税费改革领导组的肯定。税费改革后,我市农民人均减负53.7元,减负幅度达70%,达到了村村减负、户户受益的目的,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拥护。为了进一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当前我们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要保证转移支付及时到位。转移支付是确保乡村两级组织正常运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需要的资金保障,各县、市、区一定要把转移支付逐月逐项及时下发到各乡村,保证农村教育和乡村两级的正常运行。
二是要认真落实好农业税调减政策。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今年农业税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各县市区要及早着手这项工作,严格按照一号文件要求,将减税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农户。同时要学习潞城、城区和开发区免征农业税的做法,最大限度地减免农业税,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
三是要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组织指导好农村“一事一议”的实施,防止“一事一议”成为加重农民负担新的口子。还要加强农民订阅报刊杂志等工作的监督管理,防止从其他方面加重农民负担,出现反弹。
解决好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是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的一件大事。张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强调这个问题,杜市长针对这个问题,深入农村和干部座谈,进行调研。市政府出台了积极探索农村低保抓好农村困难群体救助的意见,各县市区要认真抓好落实。
去年,我市雨涝和雹灾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受灾人口达90万,我们一定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扎扎实实为困难群众办几件实事。
对缺粮的农户,要送粮到家;对无房可住的农户,要采取政府救助一部分,民政部门补贴一部分,个人自筹一部分,银行贷一部分,社会帮扶一部分的办法,支持受灾农户重建家园。同时,还要在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方面给予帮助,保证受灾群众种得下、收得上、有收入。
十、继续抓好土地市场秩序的管理和矿业权市场的整顿治理工作
良好的土地市场秩序和良好的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是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
目前,要继续抓好土地市场和矿业权市场的治理整顿工作。要认真解决违法违规占地,伤害农民利益等问题。要进一步健立完善土地有形市场建设,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必须进行“招拍挂”要求,严禁低价出让土地。要继续加大矿产资源管理力度,抓好非法采矿的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私挖滥采、超层越界的不法行为,维护良好的矿业秩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志们,当前和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任务非常繁重。我们要通过认真贯彻落实这次农村会议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扎扎实实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政府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二):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全市推进新一轮振兴发展落实年活动动员大会和市委书记刘喜杰同志的批示精神,认真总结20xx年全市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全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xx 年全市农村工作各项任务。下面,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xx年工作的基本总结
20xx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承接了前几年持续向好的形势。主要标志是: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总产实现154.13 亿斤,占全省总产的21.8% ,连续4 年突破150 亿斤,稳居全省第二位;单产比全省平均高出283.4 斤/ 亩,居全国首位。四平市和公主岭市、梨树县、双辽市、伊通县分别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我市被国家粮食协会命名为全国唯一的“ 中国优质玉米之都” 。
畜牧业继续平稳发展。 新建扩建牧业小区291 个,总数达到2375 个。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074 万头、196.7 万头、142.8 万只和1.06 亿只。肉蛋奶产量126 万吨,增长3.8%。畜禽饲养量和肉蛋奶产量分别占全省的20.3% 和21.4% 。
园艺特产业稳中有进。 新建扩建棚室蔬菜园区33 个,新增生产面积9080 亩。有8 个棚室蔬菜园区、6 个棚室育苗点获省奖补,有4 个棚室蔬菜园区获国家奖补,累计奖补资金664 万元。四平市代表吉林省成功争取到北方较大城市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项目,获得国家扶持资金1250 万元。
农产品加工业企稳回升。 完成投资4.3 亿元,建设3000 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5个。梨树县年产6000 吨木糖及1000 吨阿拉伯糖等一批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吉林秀满园集团有限公司等5 家企业晋升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博来德、天成玉米、新天龙实业、吉春制药等大型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梨树华利农业公司等4 家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 板挂牌,韩州酒业在E 板挂牌。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476 亿元。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累计获得“ 三品一标” 认证产品359 个,基地面积发展到116 万亩。辽河垦区大米、梅花鹿、梨树县小根蒜、双辽市大米、玉米、小米、大豆等7 个产品纳入地理标志产品普查范围。绿色食品产业产值实现20.9 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机总动力实现307.7 万千瓦,同比增长9.5%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1% ,提高2.3 个百分点。争取国家资金1.7 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 万亩。新增节水增粮灌溉面积17 万亩。完成市直3 座小 Ⅱ 型水库除险加固和梨树灌区渠首水毁修复工程。植树造林24 万亩,清收林地64.2 万亩,完成还林16.95 万亩,连续34 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投资6.09 亿元,增加粮食仓储容量171 万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88 次,气象为农业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投入资金2.2 亿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市80% 的乡(镇)、村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美丽乡村” 达到75 个。打破地域界限,统筹打造13 条精品线路和5 个样板镇群,集群带动效应逐步显现。20 所农村学校达到美丽乡村学校建设标准,3 个村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村。铁西区平西乡团山子村、铁东区叶赫镇大山河屯成为农村环境建设的新典型。形成了高位操作、上下联动、分类整治、强力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 四平模式” 。
农村民生明显改善。 有258 个村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125 万在乡农民参加新农合医保,参合率达到99.97% 。全年发放低保金1922 万元,受益人口10109 人。投入资金557.5 万元,救助农村困难家庭14289 人次。市本级争取国家及省财政支农项目40 个,资金8067.7 万元。投资1.77 亿元,改造建设乡村公路 190 公里 、危桥14 座。加大力度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3.7 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改造农垦职工危房3740 户,受益人口超过1 万人。投资1.57 亿元,分别扩建66 千伏、10 千伏线路 30.8 公里 、 271.19 公里 ,基本解决农村用电“ 卡脖子” 、电压低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 万人。农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41.26 亿元,其中发放农户贷款6.97 亿元。农发行累计发放粮油收购贷款168 亿元,同比增加11 亿元。农村信用联社发放农业贷款3676 万元。投资1.62 亿元,奖补农村公益事业“ 一事一议” 建设项目,增长15.73% 。参加农业保险20 万户,参保面积393.9 万亩,核灾赔款6826 万元。在全省率先启动温室、大棚保险业务。举办首届吉林省农民文化节, 送戏下乡演出209 场,开展1.38 万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服务群众195 万人次,完成800 家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进展顺利,公主岭市作为整体推进试点,其他县(市)区的11 个试点村完成土地实测。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合作社发展到9500 个,家庭农场发展到1218 户,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地面积25.7%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发放规模逐步扩大,贷款余额6.3 亿元,惠及农户15546 户。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经验全国推广,被确定为全省林权、草权、水权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市。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有2 家“ 粮食银行” 试点企业挂牌运营。全省唯一的市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顺利推进。
农民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 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722.7 元,增长9.5% ,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实现“ 十一连快” 。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共同努力工作的结果,也是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地各部门和全市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 三农” 工作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同广大农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同现代农业发展的任务目标相比,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从产业发展上看,农业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多,雨养农业“ 望天田” 面积较大,防御干旱、洪涝等灾害措施少,在高起点上继续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压力很大。粮、牧、特等主导产业结构不优,产品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更高、责任更大、任务更重。从农民增收上看,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虽然逐年下降,但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体, 依靠家庭经营持续增收的空间有限;同时,财产性增收、劳务增收仍是“ 短板” ,政策补贴已近“ 黄线” 。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加快促进农民增收的核心任务十分紧迫。从农村改革上看,各项改革任务繁重,政策复杂而敏感,点多面广,牵一发动全身。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有待破题,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从民生和公共服务上看,农村社会公共产品不足、服务能力不强、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改善民生任务十分繁重。新农村建设投入不足,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工作推进仍不平衡,产业支撑作用还不明显,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深入研究、妥善解决。
二、20xx 年工作的总体部署
20xx 年全市农村工作总的思路是: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突出“三区一建”为总抓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民生改善的目标。
(一)加快产业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中央和省相继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下发的1 号文件都是我们做好新时期“ 三农” 工作的基本遵循和主攻方向。我市作为全省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市,就是要把中央和省里的要求与四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率先有所作为。
继续增加总量,加快产业发展。一是加快粮食生产发展。 必须毫不动摇地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确保总量不减、质量逐步提升。加大力度推广保护性耕作、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等新型配套技术;突出抓好春耕生产、病虫害统防统治、抗御灾害等关键环节;继续组织好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活动,重点建设好100 个高产示范区,打造多点“ 吨粮田” ,辐射带动全市粮食高产稳产。正常年景,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0 亿斤阶段性水平。二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继续抓好牧业小区建设,重点在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全面实施“ 放心肉” 工程,切实抓好标准化生产,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牢牢抓住温氏集团、新希望集团等国内大型养殖企业向北扩张的机遇,推进大型养殖企业落地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四平特色的精品畜牧业。三是加快园艺特产业发展。新建扩建棚室蔬菜园区25 个,新增棚室面积6500 亩。完成四平市北方较大城市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项目,确保年末一次通过验收。四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抓住国家加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的政策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 以上。
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一是加快集约发展。 四平粮食产量多、单产水平高、对国家贡献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粮食的增产丰收,靠拼农资投入、拼土地规模、拼资源消耗,“ 增产靠化肥、治病靠农药” 的生产方式,已经让土地产出能力几乎达到极限。粮食增产的背后,我们付出了太大的代价。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集约化发展上来。以“ 节本、提质、稳产、增效”为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走科学投入、精细管理、高效产出的发展之路。科学确定种、肥、药用量,实现精准投入。根据市场和加工需求,推广高淀粉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等专用玉米;依托资源禀赋发展花生、小杂粮、香瓜等经济作物;加快推广玉兰菜、食用百合、高粱乌米、南方芦笋等园艺特产新品种;加快推广雄蜂授粉、臭氧杀菌等园艺特产物理、生物技术;粮食主产区域尽快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试验、示范;积极引导适度规模经营,鼓励企业投资农业、富裕农民,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二是加快绿色发展。强化源头治理,加大对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和粮食、肉蛋奶、菜瓜果等产出品的安全监测和执法力度,确保农业生产质量安全。加快人畜圈舍分离和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及污染治理,搞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节水农业、休耕农业,开展退耕还林,植树种草。鼓励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特色乡村为依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生态观光等新兴产业。三是加快品牌发展。鼓励企业、合作社开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认证,鼓励以乡(镇)、村为单位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创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展销会等平台,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制定出台“ 三品一标” 扶持政策。有条件的地方成立政府全资的农业品牌创建中心,担负起品牌创建的重任,助推品牌农业成长。发挥“ 中国优质玉米之都” 品牌优势,以天成玉米、新天龙酒业为龙头,带动专用玉米产业快速发展,建成2 个玉米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将大米企业整合,建设1 个绿色水稻原料基地,用1 个商标共同开发市场;依托双辽“ 郑家屯” 品牌发展杂粮、杂豆,建设1 个杂粮、杂豆绿色原料基地;以铁西区、铁东区棚室蔬菜园区为主,发展2 个无公害蔬菜产业园区和放心菜配送基地。四是加快产业化发展。打通农业、工业、服务业的通道,让农业这个“ 一产” ,与二、三产业相互衔接、相互融合,构建“ 接二连三” 格局,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进一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一村一品,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