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周恩来智辩宋美龄的事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恩来智辩宋美龄宋美龄急于救蒋因而表面平静内心焦急,但仍端着委员长夫人的架子说:“这次委员长不幸蒙难西安,据说是贵党背后策划的……”
周恩来用右手轻轻拍击着沙发,随声回答说:“水结成冰,是因为天冷;弹出枪膛,是受了撞针的压迫。事情非常明白,这次西安事变完全是蒋先生自己逼出来的。如果蒋先生树旗抗日,这不愉快的事情能发生吗?至于说是我党背后策划的,有什么根据呢?完全是不合事实的无稽之谈!”
宋美龄拿不出任何凭证来,不敢接触周恩来那严峻的目光,心里怯了几分说:“别人这么说,我并不相信。”
周恩来向后靠靠说:“当然,我们是允许不明真相的人怀疑的。”
周恩来运用两句精炼的比喻道出事变的个中原因给对方以严厉驳击;运用假设、反问,变守为攻,置对方于尴尬境地;无疑而问,连连进攻使辩驳充满了逻辑上的内在张力和动势感,如狂飙疾进,似万钧雷霆,对方只好仓促招架,穷于应付。最后周恩来蕴藉语言蓄势,回扣前言“完全是不合事实的无稽之谈”,从正面予以强有力的一击,戛然而止,气势颇为雄劲、恢宏,进一步加重了驳斥的力量。
宋美龄又开言道:“可是,我觉得西安方面这样做未免有点太危险了。南京有几十万装备优良的军队,难道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以卵击石,除自取灭亡之外,还能有什么结果呢?我想周先生知道这些情况是不无好处的!”
“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知道的不多,不过也并非全无所闻。你们南京,一方面何应钦自任司令,校场白衣挂帅,兴师问罪;另一方面你夫人又大吵大闹,制止出兵。这些做法,究竟是谁真心救蒋先生呢?何应钦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很聪明。他的讨伐呀,轰炸呀,无非是想逼死蒋介石取而代之,作为继蒋的第一人,倘若逼不死则可以落个救蒋第一功。南京这种戏中戏的复杂情况,我想,蒋夫人,你一定比我更清楚,更明白。如果说要打,我们已经奉陪十年了。对共产党、红军的厉害,我想夫人你不会不知道吧!何况如今的国内形势已非往昔,南京面对的敌手,也非一个共产党,一支红军,而是全国所有要求抗日的人民和军队。蒋先生无视这一现实,导致了今日的不幸。如果有人还不引以为鉴,其结果是可以想见的,那才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了。”周恩来说的一席话,让宋美龄无言以对。
周恩来对当时的形势做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已是全局在胸,并制定了相应对策。深知蒋介石与何应钦之间的矛盾及宋美龄与何应钦之间的纠葛,于是周恩来对宋的发难来了个顺水推舟,利用其矛盾,迂回出击、巧用围魏救赵、避实就虚之战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扼制其猛烈攻势,而使对方气势顿减,进攻失利。
周恩来又说:“蒋夫人,我们到这里来,原是求同的,而不是立异的,是么?”“是这样,是求同的。”宋美龄忙说,“不过还有一事不明,不知当问不当问?”周恩来和气地说:“请讲不妨。”“贵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公然宣称,像我们这样的资产阶级是你们的死对头。我不明白,对这样一个不共戴天的仇敌,你们怎么突然变了呢?所以,我怀疑贵党的真诚……”宋美龄吞吞吐吐地说。“我把夫人的话,不妨挑破了吧!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党想乘这个机会向你们要点什么,是吗?”宋美龄用外交辞令说:“我敬佩阁下惊人的坦率。”周恩来满含感情地说:“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自己的信仰和目的,并且在任何时候都不改变。我前面已经说过,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什么是我们求同的基础呢?那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轩辕黄帝的子孙!面对着日寇的步步进逼,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不愿当亡国奴!”讲到这里,周恩来站起来,庄严激昂地说:“所以,在此民族危亡之刻,我们中国共产党别无所求,亦不需要求!此话可以公诸天下的!”听此,宋美龄也连连点头称是。一场辩论,周恩爱取得全面胜利。
周恩来一语“如果”假设巧妙,含蓄适度,一石二鸟,不显山不露水蕴藉言外之意,婉言道出对方语言之虚伪,并期待真诚合作。又以民族利益为重,话语短促高昂,激情洋溢,措词斩钉截铁、铿锵有力,情理相融,感人至深;运用设问,一问一答,语气强烈,升华题意,使对方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而达到了感染对方、说服对方的理想境界。
周恩来在上面总共用了三个技巧:反戈一击,变守为攻;抓其要害,攻其不备;升华题意,感染对方。
就这样,周恩来凭借其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高明的策略,犀利的语言及炽烈的情感在舌辩中峥嵘崭露,使会谈取得显著成效,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卓越的谈判艺术实在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