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引用感悟人生哲理小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感悟人生哲理故事。
感悟人生哲理故事1:为何留到第六日
一群智者围在一起讨论上帝的杰作。他们好奇的是,上帝为什么直到第六日才开始创造人。
“他想先让宇宙井然有序,这样我们人类就可以享受所有的奇迹。”一个人说道。
“起先,他是想在动物身上试验一番,这样造人的时候就不会犯原来的错误。”另一人辩说道。
众说纷纭,争辩难分胜负。
一位犹太智者来到他们聚集的地方,大家跟他转述讨论的话题后,便询问道:“在您看来,上帝为什么要等到最后一天才造人呢?”
“这很简单啊,”犹太智者指点道,“这样一来,等到我们洋洋自得、满脑子傲慢时会记得,在造物主的创造中,我们还不及一只小小的蚊子有优先权。”
感悟人生哲理故事2:甩掉人生的“壳”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几亿年前,墨鱼(俗称乌贼)同现在海里的蚌、河里的螺、陆地上的蜗牛一样,背上也长有一个又大又沉重的壳,每当遇到天敌的时候,它就将自己柔软的身体躲进壳里。壳为墨鱼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也让它行动迟缓。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墨鱼逐渐改进自己的身体结构,它身体上渐渐形成一个奇妙的外套膜。这个膜边缘是张开的,可以吸进海水。当墨鱼游泳时,它便饱吸了海水,将套膜紧闭,然后用软骨压迫套膜,使海水从头部的漏斗中喷射出去。
然而,即便墨鱼外套膜喷水的力量很大,因为它无论走到哪里都得背着一个沉重的壳,它却不能走很快,当然也走不远。
后来,为了适应生存,墨鱼干脆甩掉这个“累赘”,渐渐将自己的壳便退化掉,外套膜也进化得如同玻璃纸一样薄。
经过数亿年的进化,现在,一条小墨鱼在海中快速前进的时候,每秒可以达到150米以上,这比一些小电船还快得多。所以,人们给墨鱼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绰号,就是海里的“天然火箭”。
哲人说过:“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的确,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背负太多责任与欲望,若将其全部丢掉,人生将会毫无意义;
但不舍弃一些,我们又会不堪重负。
这时,放弃就成为一种尤其重要的智慧。
舍弃人生的“壳”,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之光的闪现。
感悟人生哲理故事3:真诚的后悔
有一个人,觉得和尚朱籁所说的都是无稽之谈,禁不住就打了和尚一顿,而这个人的夫人却是朱籁的粉丝,于是强烈要求其夫君要好好地给他的崇拜对象道歉。
丈夫很不情愿,但他又是个“妻管严”,于是来到庙里,跟和尚讷讷地说了几句道歉的话。
“我不会原谅你的,”朱籁说,“该干吗就干吗去吧。”他夫人可急了,说:“我夫君好歹也道了歉,你也太小气了吧。”
朱籁回答道:“在我心里其实没有任何怨恨,但是如果你丈夫不是真诚地道歉,还不如让他认识到他痛恨我呢,如果我接受了他的道歉,我们就造成了一种虚假的和睦,而这种状况反而会加深你丈夫的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