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和小谢一复合,就有人想起张柏芝来了,以及,她的那两个孩子。几乎所有关于菲锋复合的文章下面,都有人如暴风骤雨般怒吼:孩子,孩子,你们怎么不想想那俩孩子。他们心中的大团圆,是小谢将两个孩子,和笑着流泪的张柏芝一把拥在怀中。
这话让我感到耳熟,无论是影视剧里,还是现实生活里,当一个人对伴侣或者对婚姻生活感到不满与厌倦时,就一定有好心人苦口婆心地对ta念,想想孩子吧,为了孩子啊!好像生孩子时生活之上的那一道封边,封锁了一切突围的可能。
他们这样说,也不完全没道理,普通人家,父母离异,孩子确实是最大的受害者,别的不说,单是那点赡养费,就能让许多离异夫妻打破头。若是再碰上个人渣,生而不养,不愿意对另一方作出足够的补偿,更是弄出一出出人间悲剧来。我曾亲见有个远房舅舅在老婆生了好几个女儿后将她们统统遗弃,几个表妹颠沛流离,其中的血泪,不堪再提。
但我舅舅这种情况,却与小谢他们不同,他的问题不在于离婚再娶,而是没有同时尽到自己的职责,没有给妻女足够的补偿,但人家小谢和张柏芝都是大明星啊,虽然关于小谢付给前妻多少赡养费一直成谜,反正Lucas兄弟全世界名校挑着上,这点完全不是问题。就算那些学费都是张柏芝出的,谢霆锋该骂的地方是没有给钱,而不是不和张柏芝复合。
然后就是精神上的伤害。没错,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父母在一起,我家七岁娃娃都说,他最喜欢的时光,就是晚上爸爸看报纸,妈妈玩手机(汗一个),他在床上跳来跳去地玩。但首先明星们的生活方式本来就和我们不一样,就算在一起,他们在不停地赶通告的间隙中,也不大可能与孩子朝夕相处。
更何况,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父母不再相爱,甚至互相嫌憎——张柏芝和谢霆锋离婚大战时,她弟弟就曾向媒体投诉谢对她非常冷,难道还都得为了一时的气氛,忍下一肚子的气愤,貌合神离地在一起,搭进自己的一生?
我知道有伟大的男人与女人能够做到这一点,连以刻薄著称的张爱玲,都会让她笔下的理想女性顾曼桢,为了孩子,嫁给她恨之入骨的姐夫祝鸿才。《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面的褚琴和丈夫石光荣从生活方式到三观都极度不合,但为了孩子,还是咬着牙过了一辈子,更不用提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母亲(或者父亲),都曾告诉孩子,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跟你爸(或者你妈)离婚了。
这都是些伟大的父母,把孩子看做全部,愿意搭进自己的一生,可歌可泣,感人肺腑,但是我还是要冒着没有良心的风险说一句,这样做,对孩子真的好吗?
这些伟大的父母中,有一部分,成为伟大的债主,有多少控制欲强到让孩子抓狂的父母,当初不曾为孩子忍辱负重。他们牺牲掉自己,都是为了你,你怎么可以,不过得像他们希望的那样“好”?于是,从学业,到婚姻,到每一个细枝末节的选择,都要按照他们的意思来,稍有违逆,不等他们骂你没良心,那些辛酸往事就已经在你眼前一幕幕回放了,你做了全世界的贰臣逆子。
有个全世界为之撑腰的债主,真可怕。
当然,也有许多父母,情绪稳定,性格正常,即使对孩子恩重如山,也能只字不提。但身教大于言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就不相信,一个把自己的人生,仅仅当做孩子的铺路石,是将卫星送上天之后的废弃物的母亲或者父亲,真的能教育出热爱、珍惜自己人生的孩子。思维方式是有传承性的,即便这个孩子因为被溺爱而变得自私,但这跟真正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是两回事。
艾略特在那首著名的《普鲁弗洛克情歌》里这样问道:我将把头发往后分吗?我可敢吃桃子?每一个最为个人的行为,都有可能招来别人说三道四,最后,即使你看到你伟大的时刻在眼前闪烁,也没有魄力把它推到紧要关头。人生变成“总还有时间”含糊假设,在认真对待自己生命面前,绝大多数人都是拖延症患者。
但我同样能理解这些父母的无奈,这是初级阶段的无奈,不是所有人,都能为自己的感情转移对对方做出足额赔偿,以及,有能力照顾到已经分开的孩子。但是假如小谢在能够把孩子安置好,尽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之后,和他所爱的王菲在一起,应该比和他已经不再爱的张柏芝在一起更好。
他身体力行地告诉他的孩子,在已经确保他人利益的基本前提下,人首先要对自己的一生负责,一个把自己过好了的人,才能不扰民,不给人良心负担,也才能让身边人感到,一切都是自由的。
而这,也是王菲之于观众的意义。王菲的行为方式,给围观者带来的福利,在我看来,甚至大于她那天籁般的歌声。虽然在她极年轻的时候,也曾被经纪人控制,取“王靖雯”这种艺名,和窦唯离婚时,也会任由经纪人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的形象,但她的成长是如此之快,不过三五年,她就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在她身上,你可以看到,爱就是爱,它无关名利、婚姻、归属感,你也可以看到,不爱就是不爱,它不是恶意,也不会带来耻辱。爱与不爱,简单地变成想和一个人在一起,或者不想和一个人在一起——也许这就是她当初和小谢分手时能够守口如瓶的原因,也是她现在能和小谢在一起的原因,卸下那些被强加在爱与不爱之上的负担,她从必然王国上升到自由王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是什么使王菲如此强大?我想首先是财务自由,其次则是她天生的一种懒散气质。小隐隐于花钱,大隐隐于懒散,在每个人都着急忙慌的名利圈里,懒散,会使人置身事外,无视各种好心或不安好心的劝告,直面内心的声音。
这种懒散不可复制,但她却给后来人趟出了一条路,如果社会能够持续地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个人基本利益都能有制度来规范,也许将来我们都会像王菲那样恋爱,在对的时间和对的人在一起,若是时间不对了,人也不对了,分开也没关系。爱情变成一个很轻盈的东西,变成一双翅膀,载你在梦幻的国度里飞翔,而此时,所有的杂音都是失礼和粗暴的,人们会自觉地噤声屏退,退回到自己的城池。
这样的社会应该还很远,像共产主义那么远,在物质还相对匮乏制度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爱情与自由,很容易变成随心所欲乱搞的借口。但是,不管怎样,对已经有能力超越现实社会的人,我想还是给予祝福比较好。小时候,听老师讲,共产主义社会是按需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马上愤愤然起来:那岂不是太不公平?万一我干得多而那个懒人需求更多呢?多年之后,想想那个幼稚的自己,真想穿越回去摸摸她的头:亲,你一个初级阶段的人,就不要评价人家高级阶段的事儿了,先把自己过好了再说吧,到时候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