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文阅读主观题专题复习

第一讲:

审 题

盐城中学 季明春

一、导课:

大家知道吗?我在打教案时,审题两个字打出来的是“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身体,没命;审题是答题的根本,没有审题,没戏。

刚刚结束的诗歌鉴赏专题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审题的重要性,并且已经有了一些知识积累,其实诗歌鉴赏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今天我们就来用已有的审题知识了讨论一下现代文阅读的审题。还记得诗歌鉴赏审题过程中要注意的三个问题是?

(1)命题判断

(2)命题意图

(3)答题限制

现代文阅读同样需要判断“命题意图”,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者究竟想考我们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入课:

(一)明确审题前提:

介绍2006年江苏语文“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主观题部分的要求。

(1)词句的理解与赏析

(2)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技巧的辨别与鉴赏

(4)内容的概括和评价

示例:

(二)讨论审题方法:

1、明确答题方向。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教案

14.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5分)

15.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16.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6分)

17.文章把“烟雨”称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6分)

少了第二点。

板书:明确答题方向

2、抓住关键字词。

讨论学生的2006年现代文阅读主观题部分的答案,并适时强调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14.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5分)

抓:开头两段、各有、更、哪一段;理解:景物描写、修辞手法、理由。

答案一: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没有用修辞,而第二段用了比喻和拟人。我更喜欢第二段。第二段用了比喻和拟人使原来单调的景物变得生动、自然。

答题角度有误:“各有”,不是“各没有”

答案二:第一段描写的景物具有一种凄美的特点,第二段描写的景物加入了一点活泼的特点。

因为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使得文章描述得更加准确、形象,更富有情趣化的美感,使得读者读起来有种活泼的感觉。

并未回答第二个问题,第一问仅仅回答了景物的特点。

答案三:第一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第二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我更喜欢第二段。因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这幅和谐的画面描绘得非常优美、让读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这一美好事物。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远近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渲染等,不包括修辞

大家反过来想想!

答案四: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

我更喜欢第一段。

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用水管比喻尾巴,把牛写出了人的神态和心理。

或我更喜欢第二段。

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和氛围。鹭如情书,鹭似人一样在表演。

抓住了“各有”“更”“哪一段”等关键词,理解了“景物描写”“修辞手法”“理由”等词语。

15.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抓这、作用

答案一:说明这幅图在时装设计师的眼里是时尚流行的,在诗人眼里是具有哲理情趣美的,在画家的眼里是动人的、自然的。

问题是“写了感受”的作用,不是“什么感受”。

答案二:通过写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作用便是通过组合比较突出作者的内心所思,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片面,真正的主角是农人,他是在某处没有入画,但他一定在场。

少了形式方面的回答,没有理解“任何段落都为主旨服务”的一般规律。

答案三: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为作者抒情、议论作铺垫。

在这个答案中什么是内容,什么是形式。其实,在阅卷过程中答成从另一个角度或多角度等也算对!

抓住了“写了”“作用”等关键词,能够把握主旨,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

16.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6分)

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

板书:抓住关键字词

其实这个句子也是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抓:态度、两难

答案一:有人认为改变农耕文明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人认为农耕文明应该在尘世延续。

不是别人的态度,而是作者的态度。

答案二:眷恋古老的农耕文明,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

未能抓住“两难”。未能紧抓画线句子。

如果去掉“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会怎样?所以……

答案三:。既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物质生活,又期待延续纯净的环境或淳朴的民风或闲适的情调,作者感到“矛盾“。

紧扣了句子,结合了全文,理解了“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

17.文章把“烟雨”称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6分)

抓场景,用意,谈分值

写景有什么目的

答案一:因为作者看到这幅画面的时候外面正好在下雨,有烟。

这里的“用意”可以理解成“目的”。混淆了目的和条件。

插入:

原因: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主观和客观)

目的:想要达到的结果。

答案二:通过写场景的悲凉,以景言情,且“烟雨”这样的场景才能真正体现中心主旨。

大而空,无具体内容。

答案三:营造出朦胧的诗意氛围,抒写农耕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抒发作者迷茫动感情思。

从主旨出发多角度思考了问题。

回答现代文阅读必须以主旨为方向。

3、规范答题形式。

再看2006年江苏卷现代文阅读主观题题干。

14.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5分)

15.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16.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6分)

17.文章把“烟雨”称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6分)

总 结

(1)抓住关键词:

如:各、更、哪一段、哪种、哪些、简要、具体、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

(2)理解常用词: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引用、反语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特点: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

作用: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效用。(形式和内容)

态度: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

用意就是目的:想要达到的结果。

好处: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

回忆问题的答案,整理答题要点

板书:规范答题形式

(三)练习验证审题:

1、讨论其他省市2006年高考试题现代文阅读主观题题干。

1、明确答题方向。

2、抓住关键字词。

3、规范答题形式。

(福建卷)泪与笑 粱遇春①

12.“对于几种笑我却会惊心动魄,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请分点概括出使作者不敢大声呼吸的几种笑的具体内容。(6分)

13.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辽宁卷)杨柳① 丰子恺

18.积极向上是令人赞赏的,作者却觉得一般花木的“向上”可恶,这矛盾吗?为什么?(4分)

19.“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4分)

2、阅读余秋雨的《垂钓》,回答问题:

对两个垂钓者的行为,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思考的?试作简要分析。(6分)

抓:哪些角度思考、简要

参考答案:①作者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两个垂钓者推演到整个人类;②作者的思考体现出深刻的辩证性,既看到两人是对立的,天天互相批判;又看到两人是统一的,互以对方证明自身价值;③作者把垂钓者的行为提升到美学的角度认识,认为他们分别体现了悲剧美和喜剧美,并组合成完整的人类之美。

三、总结:

审题的目的是答题,光审不答,白搭!答题的目的是拿分,光答无分,作废!答对、答全是目标。 今天是12.1,让我们在审题的号令声中齐步走向高考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33661/529109724.html

更多阅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中考现代文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中考语文现代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抓住文章的题目,每篇文章起码读三遍,筛选文中的重点词语和中心观点,认真审题,完善简洁地回答问题等是现代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抓住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语文考试制胜三大秘诀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一、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 二、用好草稿:用草稿的目的在于反复修改,力臻完美。三、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一目了然;清晰美观

声明:《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教案》为网友花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