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要想提高语文成绩还需要多做题。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题目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请把下面的句子抄在方格里,注意书写规范、字迹工整。(3分)
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满”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
二、看拼音写词语。(11分)
jiàn gé xí jī hǎi xiá zàn tíng lǎn duò
( ) ( ) ( ) ( ) ( )
lǐ suǒ dāng rán tū rú qí lái shān hóng bào fā
( ) ( ) ( )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 )脉( )情 号( )大( ) 恍( )大( )
骨( )同( ) 春( )花( ) 平安( )( )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1、( )他今天有病了,( )仍坚持来上学。
2、人们( )要把搭石排好,( )要踏实。
3、( )父母有不对的地方,你( )不能跟他们顶嘴。
4、卡罗纳心想:( )母亲在的话,( )一定会来接自己了。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人们找来石头。
扩句:协调有 序
2、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缩句:协 调有序
3、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改为反问句:协调 有序
六、按课文填空。(10分)
1、孤帆远影碧空尽,( )。劝君更尽一杯酒,( )。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朝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 )的感情。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七、阅读课内片断,按要求作答。(14分)
(一)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1、写出它们的近义词。
跨越( )永远( )重要( )
2、照样子,写句子。
例: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 )如同( )
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含义是( )
A、宝岛台湾与大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无法割断,这种血脉亲情无法割断,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B、架在台湾与大陆两地的桥。
(二) 《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知道满意了才肯离去。
1.这一段着重描写了什么?
2.“懒惰”的反义词是 ,“谴责”的近义词是 。
3.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这里的村民有一种怎样的美德?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八、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16分)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新课标 第 一网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的主人公是 。(2分)
(2)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2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
(3)读句子,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2分)
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行动一致。( )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
(4)在文中找到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
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
(5)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一点。(2分)
(6)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